“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四海皆知,对阳朔的赞美之辞,听多了似乎有点烦,但让我动心之处,却是那烟雨中的阳朔。桂林的山水在浓厚的商业气息中让我感到无奈,失去了自然、和谐的内涵。而烟雨中的阳朔却让人享受到了一种静态的自然和谐之美。温婉的漓江从城前流过,县城四周都是如画的山峰。山脚下整齐稻田和村庄,翠竹林立,一派田园风光,给人一种纯自然的美,犹胜于陶潜的桃源胜地。
讨厌湿漉漉的雨,但喜欢上烟雨中的阳朔却是另一种心境。天公不作美,第一次到阳朔旅游就下起了蒙蒙的细雨。但在风雨中沐浴的阳朔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而我也重新燃起了热情。车奔驰在阳朔至荔浦的公路上,在这春雨飞扬的季节里,我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并为之倾倒,这便是烟雨中的阳朔山水。
隔着蒙蒙的细雨望着远处笼罩在烟雾中的山峰,此起彼伏,若隐若现。那山形是如此的灵巧秀丽,在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村落的点缀下,尽现其恬静幽雅之美。呼吸着春雨带来的舒适,闭上眼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展现眼前。那山、那水、那烟、那雾、那村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得为了彼此而存在,多一分显得累赘,少一分却失去其中的内涵,只能叹服大自然对烟雨阳朔的厚爱。
阳朔的山是那样的缠绵,一座紧挨着一座,而那烟雾却像在空中嬉戏的仙女在群山中穿梭,不经意间,群山仿佛被仙女那淡淡的薄纱所笼罩。这时的青峰反而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给人一种羞涩的美,犹如一幅“美女出浴图”。不知不觉我已分不清是在雨雾中欣赏阳朔的山水,还是在阳朔山水中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醉人烟雨。正所谓“红花尚需绿叶配,青山犹需烟雨衬”。
在这烟雨迷漫的青山绿水中,时间仿佛也在淡淡的烟雾中失去了其原有的步伐,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流逝。这是灵魂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不需要任何语言只需用心去体会,因为这里没有桂林山水因浓厚的商业的气息而显现的无奈,只有重归自然的喜悦。沉浸于这醉人的烟雨青峰中,我没有再游西街、遇龙河、大榕树,也没有登月亮山。虽然没有在西街里享受其繁华的景象与浓厚的酒吧气息,没有在遇龙河随竹排而流,没有在大榕树下寻找刘三姐的印象,更没有登月亮山观景。而只是独自在阳朔的公路上尽情欣赏两旁迷人的天然水墨画。曾经有人说:“到阳朔不到遇龙河,就不算真的到过阳朔,”但我觉得大自然的馈赠,是丰厚的,无关于名声,无关于赞美。
当青峰中那淡淡的烟雾在阳光中慢慢褪去时,看着路人匆匆骑车而赶着去风景区游览时,我不知该为自己惋惜,还是该为他们惋惜。人们对美丽的标准是不同的,同样的景色,异样的心境,自然,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