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很多精明于局势的人都看到了关羽的危险,都知道关羽这时是睡在烧着了的房子顶上,只不过火还没有烧到房顶,关羽不但没有察觉,而且还在往下添薪加炭。
那么,关羽的危险来自哪里呢?
不言而喻,就在曹操和手下商量迁都以避关羽锋芒之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给曹操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顿令曹操豁然开朗,发现原来自己才是最高枕无忧的,而此时得势的关羽才是最危险的。
这人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第一次在蜀魏汉中争夺战中登场并有精彩表现的奇才——司马懿。他对曹操说:“你别看眼下关羽很得志,其实这会儿最担心的人反而是孙权,这时正是离间孙刘联盟的一个大好时机,我们要和东吴联合起来的话,孙权必会趁机偷袭关羽的后方,那时樊城的危急自然而然就解除了。”(《三国志·关羽传》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原来的曹操本来是十分轻视孙刘联盟的,赤壁战前,他尚以为孙权不过是像荆州刘琮那样的弱主。可是赤壁之战,孙权好好地教训了曹操一番,其后双方又在合肥、濡须等地交手数次,才使曹操对孙权的印象彻底改观,并且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所以从这时起,曹操对于孙刘联盟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高,甚至在听说孙刘两家京口会议之后,情好日固,而惊得“落笔于地”。
但是此后曹操一直忙于平定凉州、汉中等地军阀,而没有腾出手来,也没有条件来对付孙刘联盟,只是双方的偏师各自在一些战略性比较重要的地区打了几场局部性的战争。这对于一向擅长使用离间之计的曹操来说,是比较奇怪的,他从来没有施计离间过孙刘联盟,这固是条件还不具备,眼下条件具备了,曹操反而没有想起,还亏司马懿的提醒。
于是曹操果断地放弃了迁都之议,并且着人前往江东,拉拢孙权。此时孙权和吕蒙的计谋和曹操的提议正好不谋而合,就这样,本来是关羽的一个盟友,顿时变成了最可怕的敌人,而更可怕的是身在襄樊前线的关羽对此事还是一无所知,所以关羽的兵败,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除此以外,关羽任性使气所做的两件事儿更是火上浇油。一是对东吴,很早的时候,孙权曾经想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关羽非但不肯,反而辱骂使者,弄得孙权大怒;后来关羽请求孙权派兵帮助自己,围攻樊城,孙权出于担心,故意叫部队行军缓慢,不肯出力,关羽大怒,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狗东西竟敢如此?难道老子灭了樊城,就不能回师灭了东吴么?”口气很狂傲。您想作为一国之主的孙权听了这样的话,会怎样?第二是关羽对后方守将糜芳、傅士仁的问题,一向轻视,这两个哥们又不肯为关羽出力,关羽就说:“老子回来再收拾你们!”所以要想不被关羽收拾,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回不来。(《三国志·关羽传》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另注引《典略》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事情正如曹操和孙权预期的那样在发展,在于禁、庞德的七军为关羽大败后,曹操一方面联络孙权,与之合谋关羽,一方面派徐晃为将,屯兵宛城,自己则准备亲率大军,往救曹仁危难。
蜀魏汉中争夺战的时候,就是因为曹操发兵太迟,致使自己的一臂夏侯渊兵败定军山,授首阵亡,等到自己兵到之时,汉中局势已定,刘备据有汉中已成定局,自己极难撼动,因此失去了“望蜀”之机。
这次救援曹仁,曹操就决定自己亲率大军,立即开拔,去援曹仁。然而有一个人不同意了,这个人是曹操的内参——“侍中”桓阶,他问曹操说:“大王您认为曹仁足以料事势么?”曹操说曹仁可以,桓阶就又问:“那么您怕曹仁他们不尽力么?”曹操说不会。桓阶又反问:“那您还何必御驾亲征呢?”曹操说:“我是怕关羽人多,徐晃也不一定是关羽的对手。”桓阶就给曹操分析:“话虽如此,可您知道为什么曹仁被困于重围中,还要死守樊城,而不投降关羽么?那是因为大王您远远地在给曹仁造势。曹仁眼下处在万死之地,肯定会有以死报国的觉悟,他那边儿以死相争,徐晃那边又有强大的救援,大王您按住六军不动,以示余力,还担心什么曹仁兵败,而要御驾亲征呢?”曹操“善其言”。(《三国志·桓阶传》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於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军於摩陂。贼遂退。)
于是就又派了徐商、吕建两将率兵前往樊城,增援徐晃,并且下令樊城增援诸将:“需要等到所有军队集结之后,在一起进攻关羽。”(《三国志·徐晃传》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等到徐商、吕建所部与徐晃会合之后,徐晃用计成功夺得了关羽军占据的郾城,关羽所部才算稍稍退却,徐晃就又迫近关羽所部三丈,在此期间,曹操就又前后派了殷署、朱盖等十二营的兵马前来增援徐晃,准备一鼓作气,打退关羽。
然而就在这时,局势出现了变化,曹操接到孙权的来信,获悉孙权准备“讨羽自效”,并且嘱咐曹操切勿将这事儿透露给关羽知晓。于是孙权密令吕蒙在关羽的背后秘密地展开了荆州偷袭战。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同时也不想看到关羽被自己打败,而令东吴独得荆州之利,于是果断地将吕蒙要偷袭荆州之事,命令徐晃透露给关羽。
然而关羽接获如此重大的军情之后,却是“顿生犹豫”,和樊城曹仁军、襄阳吕常军接获此信后“志气百倍”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关羽以为襄樊已是口边之肉,现在若舍而不取,回救荆州,那就前功尽弃,他不舍得襄樊,同时又为后方的荆州担忧,所以犹豫不决。
一来关羽对东吴偷袭自己后方之事并未深信,自己前往襄樊前线督战之前,也曾做了周密的安排,所以关羽一时并不相信吕蒙有胆量、有实力偷袭荆州,以为这不过是曹操的乱军之计;二来关羽对眼下襄樊的战事也估计不足,以他素来狂傲的性格,现在也转嫁到了曹仁、徐晃等北方名将的头上,认为自己已把曹仁、徐晃打得只有喘息的份儿,而无还手之力,何不趁机一举吞掉襄樊,即使那时吕蒙有袭取荆州之意,他也可以占据襄樊,形势益张,而令东吴不敢轻动。
关羽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一直偃蹇在襄樊前线,而并未及时回援荆州,假如这时关羽领曹操之情,主动放弃襄樊,退兵荆州,或许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之计便会中辍。但是关羽一直犹豫,舍不得已到口边的襄樊,坚持先取襄樊,再议荆州,那曹操可就不想那么多了,于是他果断命令徐晃等援军出击,彻底将关羽打退回荆州去。
在徐晃等援军到来之后,本来在兵力上就不占优势的关羽猝然遭遇魏军的猛烈攻击,一时挡架不住,只得暂时撤退。然而大不幸的是撤退途中,关羽接获后方荆州已为吕蒙、陆逊袭取的消息,一时间,前进无功,后退无据,关羽所部成了丧家之犬,无处托身。
就在襄樊战势发生惊天逆转之后,曹仁的襄樊之危得解,便与徐晃等增援诸将反攻关羽,追歼其军,顺便将之擒获。这个时候,曹操又下了一道命令,不叫曹仁、徐晃等追击关羽残部,而是纵其回荆州,以为孙权之害。
关羽率领残部,辗转无依,最后只得西保麦城,也算占领了一个小城池立足。但是一旦东吴或者曹魏的大军来犯,关羽残部定然无法据守,所以撤出麦城是早晚的事儿,这个时候,摆在关羽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撤回新城、上庸与刘封、孟达的新城——上庸军会合;第二条路则是果断退回巴蜀,再图后举;然而关羽既没有选择第一条路,也没有选择第二条路。他是一个狂傲的人,同时又十分要面子,第一条路投靠刘封、孟达,他自不屑为之;第二条路退回蜀中,他又觉得无颜面对老大哥刘备,毕竟刘备把这么重要的荆州之地托付给他镇守,结果却是全面丢弃,所以关羽选择了一条折中的道路,希望刘封、孟达从附近的新城、上庸发来援兵,自己在麦城收集残部,聚集散卒,恢复元气,再与吕蒙一战,以求夺回荆州。
即便是这样,关羽仍觉得叫刘封、孟达出兵增援自己是有点儿低声下气,可当时的情况决定他也只能如此。
然而又一次大不幸的是,关羽曾经阻止刘备立刘封为储君,所以刘封含恨在心,拒不发兵。关羽无奈,只得率兵,准备退回蜀中。
在这段时间,东吴诸将尤其是吕蒙、陆逊已向孙权“具启形状,陈其可禽之要”(《三国志·陆逊传》),关羽已在东吴的算计之中,结果关羽逃出麦城,果然在临沮中了东吴将领潘璋的埋伏,失手被擒,而被东吴杀害。
自此,刘备蜀汉集团布置在荆州的一大势力,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绞杀下彻底覆灭,刘备的战略前线也从跨有荆益收缩成只保有益州,下降为三国势力中最末的一位。
在处理关羽的问题上,孙权、吕蒙、陆逊等一干年轻识浅的将帅就有点儿脑残了,而没有曹操老奸巨猾,考虑得更加深远,所以并不像新版《三国》里所演绎的那样,孙权、陆逊都有过人的表现,其实那只是编剧、导演的意图。
最近社会上流行通过打压蜀汉,抬高曹魏和东吴的舆论,其实三家之所以能够鼎足天下,还是各有优缺点的。无论是历史上的过于尊奉刘备正统,还是时下的过于推崇曹操、孙权,都只会是片面之见,矫枉过正,偏离历史的真实。事实上,孙权并没有现在人想像的那么英明,曹操也没有现在人想像得那么厉害,他们之所以没能一统天下,不仅是对手蜀汉有诸葛亮这样的“天下奇才”在,也是他们都有各自的缺陷和弱点,才使三国局面得以维持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