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关羽纵曹操”是三国故事里十分精彩而且耐人寻味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更把这个故事写得起伏跌宕,曲折生动;通过这个故事把曹操之奸、关羽之义、孔明之智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毛宗岗在批三国此回时,于“回批”里大声赞道:“如关公者,忠可千霄,义已贯日,真千古一人!”对关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那么这个故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呢?关羽又是否如罗贯中所写、毛宗岗所评那般“忠义贯日”呢?我想这是很多三国迷和读者迫切想知道的一个事情,下面且听我娓娓道来。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曹操在赤壁确实打了败仗,军队被周瑜、黄盖烧了大半,像《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说,孙权遣周瑜、程普等与刘备并力于赤壁迎战曹操。曹操军众水土不服,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就败退了,于是退驻江北。而周瑜等人则在南岸与之对峙。后来黄盖周瑜连使苦肉计、诈降计,将曹操的水军火烧连营。于是曹军败退,退保南郡。
曹操大军被烧,最后只以八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做结,并未言及华容道情形,在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也有稍详细的描写:
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於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这一段的记载与《周瑜传》大同小异,除了描述诈降烧营外,结尾也只有八字“北军大坏,曹公退走”作结,语焉不详。那么曹操退走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我们再来看一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史料: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此段大意是说,曹操在赤壁和刘备作战,水土不利,军遭病疫,官兵死亡很多,曹操回师。刘备于是占有荆州、江南诸郡。其后注引《山阳公载记》说: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该记载是说曹操败走途中,经华容道,路途泥泞,天起大风,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得通过。此时,文献中才算是出现了“华容道”三字。让我们来仔细地看一下《山阳公载记》这段文字:曹操的舰船被刘备所烧,于是率兵从华容道步行退军,遇到了泥泞,道路又不畅通,天又刮着大风,于是曹操命令身体虚弱的士兵都背草填路,自己与骑兵乘马才能过去。虚弱的士兵为人马所踩踏,陷倒泥中,死亡得很多。军队已经逃出后,曹操很高兴,诸将不明白,问他,曹操说:“刘备啊,是我的对手,只是得到计策略晚,假如他早放火,我们这些人都活不了了。”不久刘备也放起火来而没烧着什么。
那么这本《山阳公载记》又是一本什么书呢?首先来说一下“山阳公”,他是谁呢?这位山阳公不是别人,正是被迫让位的汉献帝。史记汉献帝让位曹丕以后,受封“山阳公”,而“载记”呢,则是在一个朝代正史中记述其他政权首领的文体,例如记载晋史的《晋书》,便会有记载十六国政权首领的载记,例如前秦苻坚的《苻坚载记》,后赵石勒的《石勒载记》等等。
汉献帝让位以后,不做皇帝了,自然不能用“本纪”,而曹丕的皇位又是这位汉献帝禅让的,曹丕自然也不好意思以臣子的方式对待这位“前总统”,所以写作此书的人索性给他来了个《山阳公载记》。
《武帝纪》和《山阳公载记》都是出自魏国史官或者士大夫的手笔,所以言辞之间对曹操颇有回护,无论是将赤壁之败的原因说成“于是大疫”也好,还是称赞曹操见机快于刘备也好,总之曹操是败了,但也逃回来了。
可是曹操败军华容道的事于正史无征,仅在野史《山阳公载记》中出现了“华容道”的败军路线,而且并未见有刘备、关羽陆军截击曹操败兵的记载,而且刘备追击曹操也在“军既得出”之后,所以“华容道关羽纵曹操”当出自于后世艺人的杜撰而无疑。
那么后人又为什么要杜撰出这么一出戏呢?我们也不难想像,这一是民众心中所愿,二来也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
我们知道曹操在与袁绍打官渡之战前,曾经先行出兵击破刘备,俘虏了刘备老婆和关羽等人,曹操敬重关羽的为人和才干,所以“遇之极厚”。厚到什么程度呢?按照《三国演义》的渲染,不但封官拜爵,而且又送良驹,又送锦袍,尤恐怠慢,又“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款待,换在今日,作为上级,对下级做到了这点,那下级自然是感激涕零,跳槽不及了。
所不同的是,关羽却心念旧恩,没有跟从曹操,而是在得知刘备下落后,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往依刘备,于此也可看出关羽的忠义,其道德情操确实高尚。
而这期间曹操与关羽的关系就很复杂了,有些说不清、道不明。首先曹操“擒而不杀”,又“遇之极厚”,已是一恩,就算如关羽自己所说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之,那么他出走之后,又“过五关、斩六将”,且曹操下令“勿追也”,这又是一恩了。这一恩却始终未见关羽报答。
因此不但作者记在心里,便连读者和后人也念念不忘,颇以为意。所以作者为了塑造关羽、孔明形象,便在曹操落难之时,索性杜撰了“华容道”故事,叫关羽把这一恩报了,那也就和“曹贼”两清,以后可以划清界限了。且于塑造关羽、孔明形象大有推动作用,于是乎就诞生了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滴水之恩,犹当涌泉相报”,何况于是?中国人心目中那根深蒂固的施报伦理给这故事以土壤,正如毛宗岗在“回批”里写得明白:曹操许田打围欺负献帝时,关羽欲杀曹操,是出于忠;而华容道上,关羽能杀而又不杀,则是出于义,所以关羽于忠、义二字得到了双全。忠义双全也是那时士人孜孜以求的道德情操,宋江不就是为了“忠义双全”才带领梁山全伙兄弟走上了“不回头”的招安之路么?关羽这一杀一纵,“武圣人”的形象便立于千古。
孔明智算华容,既然能杀曹操,为什么又派关羽去呢?是他不了解关羽的为人么?显然也不是。正如毛宗岗所言,孔明在故事里是通晓天意的人,他不杀曹操,是代表了天意不想叫曹操死于彼处,而蜀将张飞、赵云皆在,众人皆可杀曹操,唯独关羽不能杀,所以作此安排,以顺天意,又成关羽之义。另外明知关羽不杀,还迫其立下军令状,又做收服关羽之用,真是一举双得,孔明之智也于此得见。
正如孔明所料:曹操若死,北方必乱,于刘备无益,这一解释虽然牵强,却又大大启发了后来西安事变中的中共领导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尤以日寇侵略为意,而张学良、杨虎城拘禁了蒋介石,发动兵变,当时“主杀”与“主不杀”的两派意见分歧,争议激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事变后迅速统一了党内意见,并且强有力地影响张、扬,决意由“兵变”改为“兵谏”,由“杀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这大概也是从华容道这里得出的一点启示吧,而且运用得比孔明更为合理恰当。
当时蒋介石若死,后果必然是要么国内大乱,要么“亲日派”的何应钦等人得势当政,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中共乃至中国人所希望看到的,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才选择了“逼而不杀”,另外留住蒋介石,也是知道蒋介石才干不是毛泽东敌手,而为以后的“民主”或者“解放”留了后手?这又是不得而知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