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操的大业没什么大的起色之际,一个天降的难得之机出现了。没错,就是当时的皇上——汉献帝在韩暹、杨奉、董承的帮助下,成功“越狱”,脱离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控制,驾离长安,一路上险阻重重,就跟唐三藏西天取经似的,历尽磨难,好不容易才回到了洛阳。
这个时候,曹操便计划着迎接天子,准备学习春秋首霸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是一种屡试不爽的高明策略,便连日本战国的“风云儿”织田信长也要效仿曹操,率先上雒,攻占京都,控制天皇和将军,从而将毛利元就、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北条氏康等一干老将甩在后面。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因为曹操率先迈出了这一步,才使他从混战的军阀中脱颖而出,在政治立场上独占鳌头,具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曹操牢牢地将天子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并且自己当上了大将军,受封武平侯,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总之就是自个儿一个人说了算,而天子呢,不过是个摆设,是个傀儡。
将所有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曹操开始在许都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的统治,对外他也颇费一番踌躇。众所周知:当时势力最大的是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前的曹操还要看袁绍的脸色行事,现在曹操当上了大将军,袁绍又岂能乐意?这个时候,曹操就办了件不怎么聪明的事儿,那就是拜袁绍为太尉,而太尉是在大将军之下的官职。袁绍耻于在曹操之下,所以并不接受。曹操这不是自找么,明知自己势力不如袁绍,还这么干,可见当时曹操也是糊涂。但曹操知错能改,马上将大将军一位让与袁绍,自己则做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算是暂时稳住了袁绍这边儿。
就在这个时候,如前所述,吕布乘刘备率兵出外抵御袁术的当儿,端掉了收留他的刘备的老巢,刘备无家可归,便带着关羽、张飞等人跑到许都,投靠了曹操。
曹操自从坐上了朝廷首辅之后,手底下的能人异士就越来越多,所以刘备来投靠后,曹操的很多部下都看出了刘备枭雄,不是久居人下之辈,因此建议曹操乘此机会,除掉刘备,例如程昱;但也有人认为不可杀掉刘备,例如郭嘉;最后曹操听从了郭嘉的意见,认为这时正是广招贤士,收纳人心的时候,不宜为了一个小小的刘备而损害平天下的大业。
刘备得以暂时保住了性命,寄居在曹操的麾下。
这时曹操所面临的外部局势是,最北边的幽州有公孙瓒,其次冀、并、青三州是袁绍,张杨据河内,张绣据南阳,东边儿吕布占有徐州、袁术窃居淮南,南边儿刘表占据荆州,孙策统领江东,西边儿马腾、韩遂守凉州,张鲁守汉中,刘璋守益州。除却自身外,共有十一股独立的军政势力。
曹操要想平定天下,成就大业,又该如何运作呢?这的确是一个颇费踌躇的问题,最后曹操决定仿效先秦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战略——远交而近攻,逐个儿将这些独立势力一一消灭,完成大业。
而最靠近曹操腹心的便是新近刚刚流窜到南阳的张绣。张绣的叔叔张济曾和李傕、郭汜一样是董卓的部将,后来出走南阳,死后手底下这群人就跟了他的侄子张绣。曹操因为张绣这支兵马近在肘腋,所以决意先行剿除。
建安二年春,曹操第一次亲征张绣。张绣自以为打不过曹操,就投降了,没想到投降后曹操却看上了张绣叔叔张济的老婆,张绣就觉得很耻辱,复又叛变。结果曹操大败,不但损兵折将不说,猛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皆于此役阵亡,而且自己逃得也很难看,不亚于当年和吕布大战濮阳之时,而且还挂了彩,差点儿连性命都丢了,所以后来张松讽刺他“宛城战张绣”,指的就是这个。
回过神儿的曹操召集残部,才将张绣打败,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张绣败军之后,向南遁逃,于是乎投靠了刘表。曹操这次没追穷寇,反而班师回朝,因为解除自己腹心之患的战略目的达到了。
谁料曹操刚回到许都,便接到了吕布送来的消息。曹操也很纳闷啊,心想:这个三姓家奴素与我为敌,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太阳从西边儿升起来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来给我送信儿?谁料打开一看,曹操就更乐了,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袁术在淮南称帝了!袁术派人告诉吕布,想要拉拢吕布,结果吕布没答应,心想先前儿要投靠你时,你不要,现在又来拉拢我,不干。不但不合作,而且收押了袁术的使者,过来向曹操告状。
曹操这个乐呀:“哎呀!今夕何夕啊?袁术这小子竟然称帝了!真是脑残啊!”于是吕布和曹操遥相呼应,就把袁术的势力赶到了淮河以南,袁术的势力在此役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开始一蹶不振。
就在曹操东边儿和袁术作战的时候,张绣勾结刘表屡次偷袭曹操的南方,想要夺回丢失的南阳郡,大将曹洪没能打过,所以曹操从讨袁前线一班师,紧接着就回师南征,大败张绣和刘表,这两个哥们从此后再也无力组织北伐,收复失地。张绣知道大势已去,遂于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归降曹操,自此张绣势力被彻底剿灭,荡然无存;刘表失去张绣的帮助后,也只得退回荆襄,龟缩一隅,从此再也不敢骚扰曹操的后方,使得曹操能够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北边儿强大的袁绍,而无后顾之忧。
曹操相继击溃袁术、张绣之后,下一个暴露出来,距他最近,又对他构成直接威胁的就是徐州的吕布了。吕布不知道袁术的败军之日,就是曹操决意对付自己的时候。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率军东征吕布,吕布一败再败,最后被困于下邳孤城,守城待援。曹操采纳郭嘉、荀攸之计,掘开泗水、沂水灌城,月余,吕布的部将知道无望,便生擒了吕布、陈宫,开城投降。
据说吕布被绑缚去见曹操的时候,曾嫌士兵捆他太紧,求曹操“小缓之”,曹操笑说:“缚虎不得不急也。”吕布还曾向曹操讨饶,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你带领步兵,我带领骑兵,咱们哥俩联手,天下谁敢相抗?吕布这句话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其实带兵打仗,不靠别的,靠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智谋,一样是武勇。纵观当时天下,曹操的智谋不愧是第一流的,而吕布的武勇也无愧是第一流,所以若是这两个人齐心合力,共谋大业,绝对是黄金组合,便是后来的诸葛亮、关羽组合也未必强过这哥俩,所以聪明的曹操才会“有疑色”。然而当时刘备却也在场,之前曹操不在的时候,吕布也曾向刘备说情,说:“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刘备作何表态,史无明载,但据后来吕布的破口大骂,可以推想此时刘备或是缄默,或是颔首答应了,可是等曹操来征求他的意见时,刘备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你难道没看见吕布是怎么为丁原和董卓做事的么?众所周知,吕布杀死了他两个义父:一个是丁原,而另一个就是董卓。所以那时吕布要认谁做义父,那哥们还不得吓死?曹操听了刘备这话,“颔之”,认可了,于是乎杀掉了吕布。看来就以曹操的谋略和智慧,也自认驾驭不了吕布这样的员工,所以谁敢做他吕布的上司?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很多人读《三国演义》,读到这里,可能很大一部人都没读出这段与后文诸葛亮恫吓魏延,继而明知其日后必反,还加擢用的前后对比。两相比照之下,不难看出,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是想暗示孔明的智略在曹操之上,因为曹操是忌而不用,而诸葛亮却是明知还用,那也是对自己驾驭手段的无比自信,所以一高一下,于此分明。
在曹操搞定了吕布这股势力以后,福音双至,在曹操和袁绍中间的军阀张杨被他部将杨丑杀了,继而黑山军旧将眭固又杀杨丑,投靠了袁绍。曹操乘此时机,派遣曹仁,渡河击之,在袁绍的援兵到达之前,又果断地扫灭了张杨残部——眭固的势力。
这年冬天十一月,张绣投降。
自此除了淮南袁术还在苟延残喘以外,之前威胁曹操周边的几大势力——张绣、张杨、吕布已被陆续扫平,而袁术也不过是具垂危待死的“冢中枯骨”而已。事实证明,已被曹操打垮的袁术此时已是奄奄一息,这哥们病急乱投医,自己已无力抵挡曹军的清洗式剿灭,百无一计之下,竟而想去投靠自己的宿敌——袁绍!而袁绍竟也能不计前嫌,下令自己的长子袁谭前往迎接。看来,近邻还是不如远亲,于是袁术启程,准备逃往河北。曹操知道了这事,也派人于道上拦截,这人是谁,我们留在下章再讲,所幸的是袁术没有死在此人手中,反而病死于路上,也算是一种造化了。
据说袁术死的时候很惨,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于是乎老爷子就砸锅摔瓢地气骂:“没想到我袁术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结果就给病死了,其实依我们看,袁术八成是给气死的。
不管他怎么死,而此时的曹操已经控制了兖州、徐州的大部和司州、豫州的一小部分,虽仍不能与袁绍相比,但比起其他的军阀,已是绰绰有余。所以这时曹操仅在袁绍之下,众军阀之上。
这时的袁绍也刚刚消灭了幽州的公孙瓒,兼并了他的公司,完成了地跨四州基业的建立,直接与曹操接壤。因此可以想见的是,即使曹操下一个目标不是袁绍,袁绍南下的第一个目标也必是曾为自己老友的曹操。
袁曹之战,势不可免。
双方无不深知,所以都在积极整军备战,准备一鼓作气,克敌于一役,从而为自己的大业清道铺路,如果说官渡大战是两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的话,那么曹操这时击溃眭固所部就是那场大战的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