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3900000004

第4章 君臣佐使法

善用性味,倍增药效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用有毒的药,或用无毒的药,都要以治病的需要为准则。在方剂的组成中,主治疾病的药就是君,辅佐君药的就是臣,供应臣药的就是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方剂中用量重、药力大的就是君药。一般来说,中药的运用都主要考虑它的气和味。中药的补泻作用与其味关系密切,比如,补益药一般味道甘甜,泻热的药物一般味苦,所以运用中药的时候就要根据病情的虚实来考虑药味。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其寒热温凉四性密切相关,所以运用中药的时候还要依据四季的寒热温凉来调整。气属阳,所以气薄主升浮的麻黄等质地轻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阴;气厚主沉降的附子等质地重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阳;味为阴,所以茯苓等味淡的药物属于阴中之阳,大黄等味厚的药物属于阴中之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而有上涌下泻作用的,属于阴。”其中,辛、甘、淡味药中性温热的如生姜、桂枝等,是阳中之阳药,辛、甘、淡味药中性寒的药物如车前子、滑石等,是阳中之阴药;酸、苦、咸味药中性寒凉的药如黄连、芒硝等,是阴中之阴药,酸、苦、咸味药中性偏温热的如山茱萸、补骨脂、肉苁蓉等,是阴中之阳药。

辛、甘、淡是味之阳,酸、苦、咸是味之阴,五味的阴阳是由地气的阴阳滋养所形成的。温、凉、寒、热,是对气的阴阳的区分,也是天的阴阳作用的结果。气与味相生相成,而阴阳变化的机理就在其中。一种物质内存在气和味,一味药中也存在气和味,通过药物的气味可以推断出它的药理和性能。我们在运用药物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证候来运用相应气和味的药物,有效的方剂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治疗表实证,怕风无汗,就用麻黄、葛根,因为它们味辛气温,可以发汗解表;治疗表虚证,怕风自汗,就要用桂枝、黄芪益气固表。治疗里实证,腹痛便秘,是胃肠有热,就用枳实、大黄为主药,以泻热通便;治疗里虚证,腹胀大便稀薄,就用人参、芍药等药物以益气养阴;治疗热证,口苦心烦,就以黄芩、黄连为主药以清热泻火;治疗寒证,发抖蜷卧,就以干姜、附子为君药以温中散寒。

中药如何组方

一般来说,君药所用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最少,不能使臣药的用量大于君药,因为君、臣、佐、使有序,它们发挥的作用也有主次之分,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协调有序,才可以御邪祛病。正如《伤寒论?少阳篇》所说:“阳脉表现出艰涩之象,阴脉表现弦象,腹中突然出现痉挛疼痛。”这是中焦脾胃虚寒,肝脾不和所致,治疗应该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方中以味酸的芍药为君药,通过制肝来养脾胃;甘温的饴糖、炙甘草为臣药,用来补脾养胃。脾土亏虚,肾水阴寒独盛,会挟其所生的肝木妄行,并反过来侵侮脾土,所以会出现脉弦、腹痛的中焦虚寒、肝木乘脾土的证候。因此用辛热的肉桂以协助芍药消退肾中寒水;用味甘性辛温的姜、枣生发脾胃中的阳气,引药力运行于经脉、肌肤、皮毛之间。六药合用,于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方中“建中”之名也由此得来。但是立法有缓有急,有散有收,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涩有滑等,都要根据病情灵活运用,而不是一成不变,于是我根据病症的变化在后面确立了加减法。

上医用药的加减之道

如果病人感到皮肤、肌肉紧张甚至痉挛,没有大发热,不思饮食,口渴,这是邪热郁于肌表、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应该在小建中汤中加葛根15克,以辛凉发散而解肌升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津液得以上承而止渴。肾阴亏虚,胃生燥热,燥热随冲脉上逆,出现气逆上冲,打嗝不止,腹内疼痛等症状的,加盐水炒黄柏、知母以泻虚火清燥热,制约冲脉的逆气。如果是胸中有热感,但是不觉得口渴,这是热邪郁于肺中,加酒炒黄芩以清肺热。如果胸中胀闷,气不通畅,或者有身热口苦等症状的,这是火热郁结上焦心肺,可以加黄芩以清热泻火。如果出现饮食减少,小便短少的,是脾胃津液不足,就不要用利尿药,以免重伤津液,只要用益气养胃生津的药,如沙参、麦门冬、淮山、白术、茯苓、玉竹之类,津液充足而小便自然会通利。

如果出现气短、声低等症状,这说明是肺气虚弱,应该加人参以补益肺气;如果只用升阳的药物来资助阳气是不够的,更好的方法是应该在升阳的药物中加入人参等补气的药物。如果出现怕热、发烧、烦躁、口渴、脉象洪大等症的,是热灼胃津所致,应该用白虎汤主治,方中石膏辛甘大寒作为君药,可以内泻胃火而外透肌热;知母苦寒且润,用作臣药,以清泄肺胃之热,滋胃阴,知母与石膏配伍,清热除烦的作用更强;甘草、粳米共为佐使药,以益胃生津,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如果出现喘促的症状,便是热伤肺气,治疗应在清热的同时补肺气,方法是在白虎汤加人参。如果口渴不止,可用同等分量的寒水石、石膏,少量内服,以清解内热,这就是钱乙所制的甘露散。这个方剂,主治燥热劫伤肺胃之津所引起的全身高热、小便频繁,或者上焦口渴多饮、下焦多尿等症。如果是气分热盛所致的气燥,可在甘露散方中加白葵花清热解毒;如果是血分热盛所致的血燥,可在甘露散方中加赤葵花以清热凉血。

如果出现口渴多尿,弦脉的症状,这是因为风邪化燥,侵袭津液使其不能上达,郁于下焦所致,治疗只需要加风药,如葛根、柴胡等以祛风透邪、升发清气,风邪去除,津液自然上行,口渴多尿的症状也自然会得到缓解。但是不能用五苓散中的茯苓、泽泻、猪苓等淡渗药,更不可用辛热的桂枝,以免劫夺津液。如果小便通利但是病情反而加重了,这是脏腑津液燥竭不能中止的表现,应当清热化燥,以化生津液,加炒黄柏苦寒清火、赤葵花甘寒滋液。

如果心下胀闷不舒,这是胃中有邪热所致,可在小建中汤中加黄连一成、黄芩三成,减去饴糖、炙甘草、大枣等甘味药,这是因为甘味药会生热助痞动呕。倘若还是不能进食,心下胀满、阻塞不舒,这是胃气虚弱,寒热互结所致的痞证,可用甘草泻心汤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甘草泻心汤用甘草、大枣甘温以缓中补虚,半夏辛温以散结消痞降逆,黄芩、黄连泻邪热,干姜温散凝结的寒邪。诸药合用,寒热并举,补散结合,使胃虚得补,寒热得散,升降得和,痞结得消。痞分九种,凡是由于误汗、误下以致胃虚成痞的,治疗时都可以用张仲景的五个泻心汤方。

如果病人呼吸喘促、胸中痞满,就在小建中汤中加炙厚朴以下气除满。

如果是由于胃气虚弱而导致胸中痞满的,方中甘草的分量要加重,因为甘草能补脾益气。

如果病人呼吸喘促、小便短涩不利,这是肺气不能清肃下行,开方时应加入苦葶苈以泻肺气之实。但是必须等到出现小便不通利时,才能加用。否则,葶苈苦寒泻肺,当肺气虚弱、气短似喘非喘、小便清利的时候误用,会损伤肺气。因此,要慎用苦葶苈。

假如气短、气弱而腹中微感胀满的,小建中汤中所加人参仍不可去,而必须去掉甘草以防其助湿而使脾胃胀闷,还要稍加厚朴以理气消痞。然而,还是不如加味苦的黄连等药以泄热消痞。但是苦味药可能会导致大便不畅。如果腹中微感胀满的同时,又伴有腹内气息不畅,还是应该加上厚朴以下气除满。

如果中焦脾胃胀满不舒,则应去掉甘草,将黄连的分量加重,再加入黄柏,同时还要加入第三味药,即少量的五苓散以化气行水。待脾胃中气运转,痞满便会自消。这种情况虽然应当升阳发汗,但如果汗出过多,却有亡阳的危险,所以此时应当加入黄芪以固表止汗。如果自觉全身肌肤发热,四肢烦热,这是外感风热所致,应当用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等辛甘发散的药物解肌散热,则疾病可愈。

如果出现鼻流清涕、怕风,项部、胸背部、脊椎等强硬疼痛,这是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背部,是一身的樊篱,所以它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便会出现上述症状,这时应当在小建中汤加入等量的羌活、防风和甘草,两倍的黄芪,临睡前煎服。这是因为羌活、防风可散足太阳膀胱经的风寒湿,黄芪能益气扶正,并助羌活、防风驱邪达表,而甘草可调和脾胃。

如果出现高热,脉象洪大,这是热邪内盛,如果使用苦寒的药,如黄连、黄芩等。而身热还不消退的,就应当加入石膏辛甘大寒直清阳明而解肌热。如果脾胃内热郁结,就应当加入酒炒黄连、甘草以清泄脾胃邪热。

一般治疗高热,如果脉数,就应该加入黄柏以泻阴火,并加入少量黄连以清心火,同时再用柴胡、升麻以升阳发汗,苍术以散寒祛湿,黄芪以益气扶正,甘草来调和诸药。诸药配合,才能使汗出邪退热解,脉象必然也会由洪数转缓。这是因为火热之邪郁结于内,通过宣散可获得外解。

如果身热的症状已退,却仍然脉数的,即使脉象并不洪大,但按压时仍疾数有力的,这说明体内还有内热。治疗时应该多去掉一些苦寒的药物,而加入辛甘大寒的石膏以清热解肌。如果大便稀软或泄泻的,这是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而使水液渗于大肠的缘故。如此,小建中汤中便要加入桔梗以宣发肺气,但应饭后服用。桔梗具有引诸药上行入肺的作用,被称为舟楫之剂。但是,假如病机不是肺气郁于大肠,而误用桔梗,反而会导致浊气上攻于肺,并引起喘促、胸胀等,副作用也是不小的。因此,医家用药时,应当谨慎斟酌。需要使用时,也要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并注意观察服药后的病势变化。如果病人服药后食欲减少,这说明胃气已经亏虚了,便不能使用寒凉的石膏,以免加重对胃气的损伤。虽然石膏善于清泻阳明胃热,可使疾数的脉象恢复平和。如果发热的症状消退了却仍然脉数,但是脉象还不是很疾速的,便不能用寒凉的石膏治疗。如果身发高热,但口并不太渴的,也不能用石膏。如果脉象紧而数,这是阴火上乘的证候,应当加入升麻、柴胡、葛根等风药以升阳散郁火,郁火得到宣散,脉象就会很快平缓下来。以上五种加减法,并不能完全概括用药的规律,这里只是阐明其大概情况而已。

同类推荐
  • 健康就在食物里

    健康就在食物里

    本书专为那些希望了解饮食、享受美食、保持健康的人提供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法。让您学会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法,远离疾病,健康一生。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食物的营养与健康,粮食米面类食品、动物肉禽类食品、水产海鲜类食品、蔬菜瓜果类食品、豆类、调料、水果类食品及其他类食品的营养分析。
  • 绿豆的养生智慧

    绿豆的养生智慧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读者了解绿豆食疗养生的效果,知道绿豆如何搭配最滋补,通晓绿豆科学烹调方法,走出绿豆的食疗误区;第二部分收录了绿豆养生保健方130个。
  • 性医学小百科

    性医学小百科

    本书旨在普及性医学的有关科学知识,指导和帮助人们提高精神生活、性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水平。全书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和谐、性保健、性教育、性变态、各种性功能障碍疾病和性病的防治、药物与性等11章。
  • 如何烹制安全食品

    如何烹制安全食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吃饱的问题,如何能够安全﹑健康的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人们对饮食营养的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使得生活中一些看似安全健康的饮食方式实则是不安全不健康的。
  • 肩周炎简便自疗

    肩周炎简便自疗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肩周炎自我治疗和调养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融汇中西医精髓,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不仅适合肩周炎患者的自我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春去秋末,花开花落

    春去秋末,花开花落

    师父?徒儿的主意可是打到师父身上了……天女?天后说了,你要护我一世周全……王妃?我错了啦,下次一定注意……宛晴?我抓了三,哦不,四个你很在乎的女人呢……当命运告诉他,这“些”女人中,唯有一个可独活,他又该如何抉择??
  • 英雄联盟之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英雄联盟之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从白银到王者究竟需要什么?操作,意识,还是完美的上分套路?不,你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和你合二为一的英雄。
  • 灵力之域

    灵力之域

    在一个名为灵力之域的地方,一位原本普通的少年,为寻找父母死亡的真相,踏上了修炼灵力之路,但背后,却有一双眼睛盯着他······
  • 逆袭修真界

    逆袭修真界

    地球少年偶然穿越到一个大宗派,第一天才杨青云的身上。等他醒来时,暮然发现,这个曾经的天才已经成为了废人,不但全身修为尽失,道基也被毁。宗主师傅为了救他,牺牲掉了性命,才换回他的生命。他虽说活着,却比死还难受,不仅承受着心灵上巨大的压力,还不能修炼、、、但是身为昔日天才的他,思想独具一格的杨青云,会甘心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凡人,淡然的接受命运的终点吗?
  • 神符录

    神符录

    一符在手,天下我有。淡然少年,修符道,破天穹,开启一段传奇路。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戏系统之舞娘妖娆

    游戏系统之舞娘妖娆

    穿越到异世??不虚!游戏系统教你怎么做一只成功的女王!
  • 东方龙啸二

    东方龙啸二

    一个老实人,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挽救了一艘外星飞船,他一心要报效祖国。利用外太空奇异的石头,携外星电脑暗中相助国家,于是,展开了他的传奇一生。在夹缝中,中国冲破重重围堵破茧重生,突然强大……在遏制中,中国击败强敌,一雪八国联军侵华之耻辱……
  •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界。开天辟地时至今,人体一直在不断接受各种植物的“馈赠”。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于同植物的绝对隔离状态,那么人体,首先是大脑就会生出麻烦:无缘无由的坏心情相随而至。每个人都懂得,多一些郊游、多一些林中散步对身体和美好心情大有裨益。让我们投身可爱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植物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吧!
  • 维辰世界

    维辰世界

    这是一本布满了坑的小说,喜欢推导的孩子就来看看,结合了玄幻与推理的小说,一个个小故事贯穿全文,布满了一个个疑点。鱼天一个失去武者的能力为你简述了这个世界的奇特,还有人性的考验。在这没有傻子,要知道在这个世界活下去,靠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