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性味,倍增药效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用有毒的药,或用无毒的药,都要以治病的需要为准则。在方剂的组成中,主治疾病的药就是君,辅佐君药的就是臣,供应臣药的就是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方剂中用量重、药力大的就是君药。一般来说,中药的运用都主要考虑它的气和味。中药的补泻作用与其味关系密切,比如,补益药一般味道甘甜,泻热的药物一般味苦,所以运用中药的时候就要根据病情的虚实来考虑药味。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其寒热温凉四性密切相关,所以运用中药的时候还要依据四季的寒热温凉来调整。气属阳,所以气薄主升浮的麻黄等质地轻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阴;气厚主沉降的附子等质地重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阳;味为阴,所以茯苓等味淡的药物属于阴中之阳,大黄等味厚的药物属于阴中之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而有上涌下泻作用的,属于阴。”其中,辛、甘、淡味药中性温热的如生姜、桂枝等,是阳中之阳药,辛、甘、淡味药中性寒的药物如车前子、滑石等,是阳中之阴药;酸、苦、咸味药中性寒凉的药如黄连、芒硝等,是阴中之阴药,酸、苦、咸味药中性偏温热的如山茱萸、补骨脂、肉苁蓉等,是阴中之阳药。
辛、甘、淡是味之阳,酸、苦、咸是味之阴,五味的阴阳是由地气的阴阳滋养所形成的。温、凉、寒、热,是对气的阴阳的区分,也是天的阴阳作用的结果。气与味相生相成,而阴阳变化的机理就在其中。一种物质内存在气和味,一味药中也存在气和味,通过药物的气味可以推断出它的药理和性能。我们在运用药物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证候来运用相应气和味的药物,有效的方剂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治疗表实证,怕风无汗,就用麻黄、葛根,因为它们味辛气温,可以发汗解表;治疗表虚证,怕风自汗,就要用桂枝、黄芪益气固表。治疗里实证,腹痛便秘,是胃肠有热,就用枳实、大黄为主药,以泻热通便;治疗里虚证,腹胀大便稀薄,就用人参、芍药等药物以益气养阴;治疗热证,口苦心烦,就以黄芩、黄连为主药以清热泻火;治疗寒证,发抖蜷卧,就以干姜、附子为君药以温中散寒。
中药如何组方
一般来说,君药所用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最少,不能使臣药的用量大于君药,因为君、臣、佐、使有序,它们发挥的作用也有主次之分,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协调有序,才可以御邪祛病。正如《伤寒论?少阳篇》所说:“阳脉表现出艰涩之象,阴脉表现弦象,腹中突然出现痉挛疼痛。”这是中焦脾胃虚寒,肝脾不和所致,治疗应该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方中以味酸的芍药为君药,通过制肝来养脾胃;甘温的饴糖、炙甘草为臣药,用来补脾养胃。脾土亏虚,肾水阴寒独盛,会挟其所生的肝木妄行,并反过来侵侮脾土,所以会出现脉弦、腹痛的中焦虚寒、肝木乘脾土的证候。因此用辛热的肉桂以协助芍药消退肾中寒水;用味甘性辛温的姜、枣生发脾胃中的阳气,引药力运行于经脉、肌肤、皮毛之间。六药合用,于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方中“建中”之名也由此得来。但是立法有缓有急,有散有收,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涩有滑等,都要根据病情灵活运用,而不是一成不变,于是我根据病症的变化在后面确立了加减法。
上医用药的加减之道
如果病人感到皮肤、肌肉紧张甚至痉挛,没有大发热,不思饮食,口渴,这是邪热郁于肌表、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应该在小建中汤中加葛根15克,以辛凉发散而解肌升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津液得以上承而止渴。肾阴亏虚,胃生燥热,燥热随冲脉上逆,出现气逆上冲,打嗝不止,腹内疼痛等症状的,加盐水炒黄柏、知母以泻虚火清燥热,制约冲脉的逆气。如果是胸中有热感,但是不觉得口渴,这是热邪郁于肺中,加酒炒黄芩以清肺热。如果胸中胀闷,气不通畅,或者有身热口苦等症状的,这是火热郁结上焦心肺,可以加黄芩以清热泻火。如果出现饮食减少,小便短少的,是脾胃津液不足,就不要用利尿药,以免重伤津液,只要用益气养胃生津的药,如沙参、麦门冬、淮山、白术、茯苓、玉竹之类,津液充足而小便自然会通利。
如果出现气短、声低等症状,这说明是肺气虚弱,应该加人参以补益肺气;如果只用升阳的药物来资助阳气是不够的,更好的方法是应该在升阳的药物中加入人参等补气的药物。如果出现怕热、发烧、烦躁、口渴、脉象洪大等症的,是热灼胃津所致,应该用白虎汤主治,方中石膏辛甘大寒作为君药,可以内泻胃火而外透肌热;知母苦寒且润,用作臣药,以清泄肺胃之热,滋胃阴,知母与石膏配伍,清热除烦的作用更强;甘草、粳米共为佐使药,以益胃生津,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如果出现喘促的症状,便是热伤肺气,治疗应在清热的同时补肺气,方法是在白虎汤加人参。如果口渴不止,可用同等分量的寒水石、石膏,少量内服,以清解内热,这就是钱乙所制的甘露散。这个方剂,主治燥热劫伤肺胃之津所引起的全身高热、小便频繁,或者上焦口渴多饮、下焦多尿等症。如果是气分热盛所致的气燥,可在甘露散方中加白葵花清热解毒;如果是血分热盛所致的血燥,可在甘露散方中加赤葵花以清热凉血。
如果出现口渴多尿,弦脉的症状,这是因为风邪化燥,侵袭津液使其不能上达,郁于下焦所致,治疗只需要加风药,如葛根、柴胡等以祛风透邪、升发清气,风邪去除,津液自然上行,口渴多尿的症状也自然会得到缓解。但是不能用五苓散中的茯苓、泽泻、猪苓等淡渗药,更不可用辛热的桂枝,以免劫夺津液。如果小便通利但是病情反而加重了,这是脏腑津液燥竭不能中止的表现,应当清热化燥,以化生津液,加炒黄柏苦寒清火、赤葵花甘寒滋液。
如果心下胀闷不舒,这是胃中有邪热所致,可在小建中汤中加黄连一成、黄芩三成,减去饴糖、炙甘草、大枣等甘味药,这是因为甘味药会生热助痞动呕。倘若还是不能进食,心下胀满、阻塞不舒,这是胃气虚弱,寒热互结所致的痞证,可用甘草泻心汤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甘草泻心汤用甘草、大枣甘温以缓中补虚,半夏辛温以散结消痞降逆,黄芩、黄连泻邪热,干姜温散凝结的寒邪。诸药合用,寒热并举,补散结合,使胃虚得补,寒热得散,升降得和,痞结得消。痞分九种,凡是由于误汗、误下以致胃虚成痞的,治疗时都可以用张仲景的五个泻心汤方。
如果病人呼吸喘促、胸中痞满,就在小建中汤中加炙厚朴以下气除满。
如果是由于胃气虚弱而导致胸中痞满的,方中甘草的分量要加重,因为甘草能补脾益气。
如果病人呼吸喘促、小便短涩不利,这是肺气不能清肃下行,开方时应加入苦葶苈以泻肺气之实。但是必须等到出现小便不通利时,才能加用。否则,葶苈苦寒泻肺,当肺气虚弱、气短似喘非喘、小便清利的时候误用,会损伤肺气。因此,要慎用苦葶苈。
假如气短、气弱而腹中微感胀满的,小建中汤中所加人参仍不可去,而必须去掉甘草以防其助湿而使脾胃胀闷,还要稍加厚朴以理气消痞。然而,还是不如加味苦的黄连等药以泄热消痞。但是苦味药可能会导致大便不畅。如果腹中微感胀满的同时,又伴有腹内气息不畅,还是应该加上厚朴以下气除满。
如果中焦脾胃胀满不舒,则应去掉甘草,将黄连的分量加重,再加入黄柏,同时还要加入第三味药,即少量的五苓散以化气行水。待脾胃中气运转,痞满便会自消。这种情况虽然应当升阳发汗,但如果汗出过多,却有亡阳的危险,所以此时应当加入黄芪以固表止汗。如果自觉全身肌肤发热,四肢烦热,这是外感风热所致,应当用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等辛甘发散的药物解肌散热,则疾病可愈。
如果出现鼻流清涕、怕风,项部、胸背部、脊椎等强硬疼痛,这是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背部,是一身的樊篱,所以它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便会出现上述症状,这时应当在小建中汤加入等量的羌活、防风和甘草,两倍的黄芪,临睡前煎服。这是因为羌活、防风可散足太阳膀胱经的风寒湿,黄芪能益气扶正,并助羌活、防风驱邪达表,而甘草可调和脾胃。
如果出现高热,脉象洪大,这是热邪内盛,如果使用苦寒的药,如黄连、黄芩等。而身热还不消退的,就应当加入石膏辛甘大寒直清阳明而解肌热。如果脾胃内热郁结,就应当加入酒炒黄连、甘草以清泄脾胃邪热。
一般治疗高热,如果脉数,就应该加入黄柏以泻阴火,并加入少量黄连以清心火,同时再用柴胡、升麻以升阳发汗,苍术以散寒祛湿,黄芪以益气扶正,甘草来调和诸药。诸药配合,才能使汗出邪退热解,脉象必然也会由洪数转缓。这是因为火热之邪郁结于内,通过宣散可获得外解。
如果身热的症状已退,却仍然脉数的,即使脉象并不洪大,但按压时仍疾数有力的,这说明体内还有内热。治疗时应该多去掉一些苦寒的药物,而加入辛甘大寒的石膏以清热解肌。如果大便稀软或泄泻的,这是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而使水液渗于大肠的缘故。如此,小建中汤中便要加入桔梗以宣发肺气,但应饭后服用。桔梗具有引诸药上行入肺的作用,被称为舟楫之剂。但是,假如病机不是肺气郁于大肠,而误用桔梗,反而会导致浊气上攻于肺,并引起喘促、胸胀等,副作用也是不小的。因此,医家用药时,应当谨慎斟酌。需要使用时,也要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并注意观察服药后的病势变化。如果病人服药后食欲减少,这说明胃气已经亏虚了,便不能使用寒凉的石膏,以免加重对胃气的损伤。虽然石膏善于清泻阳明胃热,可使疾数的脉象恢复平和。如果发热的症状消退了却仍然脉数,但是脉象还不是很疾速的,便不能用寒凉的石膏治疗。如果身发高热,但口并不太渴的,也不能用石膏。如果脉象紧而数,这是阴火上乘的证候,应当加入升麻、柴胡、葛根等风药以升阳散郁火,郁火得到宣散,脉象就会很快平缓下来。以上五种加减法,并不能完全概括用药的规律,这里只是阐明其大概情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