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1500000018

第18章 张映辉:我只是自然生活的实践者

一个人,一个家庭,居住在今天的大都市里,不去菜市场,不去超市,也不去餐馆吃饭,他或他们,能够生活下去吗?

张映辉告诉我:不仅能活下去,还能活得好,活得健康踏实!

这个被称为“自然之子”的女人,最初勾起我好奇心的完全是她的一连串“不”字:家里不用任何化工产品,不用塑料产品;不去医院,不吃任何西药,也几乎不吃中药;不去菜市场买菜,从不去超市买食品,也几乎不在外面餐厅吃饭……

那她病了怎么办?孩子病了怎么办?须知,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他们一家人每天吃什么?拒绝洗衣粉、清洁剂,她难道不洗衣服不洗碗不用搞卫生吗?

张映辉和她的自然生活

“这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我只是一个实践者。”张映辉开门见山,柔和的语气中透着一个成熟女人的干练。对我的疑惑,她的回答直截了当:“做到这些并不困难,只要你热爱自然、热爱家庭、热爱生活。”

谈起自己的经历,张映辉一笔带过: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的“世界经济”专业,之后做编辑,之后出国做访问学者,然后在家做家庭主妇,后来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虑,一家人回到中国。

2007年8月,张映辉与意大利籍丈夫和孩子回到中国后一直居住在北京。她没有选择固定工作,在家照顾两个儿子。在全职母亲之外,她一直在做的在一定意义上让她成了“中国有机产业评论者和有机小农的代言人”。

她在有机生活论坛以“自然之子”之名开设专栏,组织北京有机农夫市场,做义务演讲。我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北京启明星双语学校做着有机健康午餐项目。而所有这一切,都与“有机食品”、“自然生活”相关,张映辉强调说:“我做的这些都是公益性的。”

在她的周围,还有抱着同样想法的一群朋友。什么是自然生活?

张映辉没有给我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我知道其中包含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生活原则。比如:

拒绝使用任何一次性用品;

只穿纯棉、麻和丝质的衣服;

不用化学清洁用品,用天然的环保的甚至自制的洗涤品;

不进补也不吃维生素,因为真正的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所需的一切养分;不吃任何西药;

少吃或不吃动物产品,将五谷杂粮、果蔬、坚果籽类(非加工零食)作为真正食物;最大限度地自己动手制作食品;

不吃加工食品,尤其是深加工食品;

有条件的话,选购天然或有机产品,并尽可能了解食材的来路……

这些生活原则,从大的方面说,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垃圾和污染;从小的方面说,保证了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和健康,都是值得尊敬和仿效的生活方式,但细细品味,做到哪一条都不容易。

表面看,“不”是减法,实际上,每一个“不”的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时间、精力和金钱支出的增加。对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便捷、廉价产品和服务的都市上班族来说,改变每天清晨在街头匆匆买份早餐或在周末才抽空到超市抱回一周食物的习惯,做得到吗?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借鉴意义吗?毕竟,有机食品的价格很高。

“做到这些,并不困难,只要有心用心。”张映辉说,她的这些做法,都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也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要花很多钱。

“我们一家四口,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吃北京本地的应季食物,食材来自信得过的小农场;为了先生和孩子,有时也会买点进口的有机食品,虽然我们的食量都非常大,但每个月的开销不超过3000元。而且,我们不看病也不吃药,这笔账可以算算!”

为什么不看病也不吃药?

有病也不去医院,从不吃西药——我第一次听到母亲这样带孩子,非常惊讶。实际上,张映辉不仅不给儿子吃西药,中药也仅仅限于流感时偶尔一点板蓝根冲剂,而且那也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他们一家连这点药都免了。

这怎么可能?

张映辉说,这没什么奇怪的。生命是强韧的,要相信人体的自我恢复能力。饮食健康,孩子就不容易生病,生病后不乱用药或不用药,靠机体自身的力量恢复,孩子的免疫力就会增强。这是良性循环。疾病也是自然现象,不全是坏事,可以让孩子的身体更加强壮。

她给我讲了几个小故事。

张映辉有两个儿子,老大昆仑,老二德伦。昆仑5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发高烧,烧到40℃,但她唯一做的只是不停地给孩子用温的湿毛巾敷头和擦身子。丈夫有点紧张,但她还是坚持只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两天之后,退烧了。“孩子发烧,大都会自行退烧,重要的是搞清楚发烧的原因,有时仅仅是玩得太累,也会引起发烧的。只要不是长期低烧,不是烧到不省人事,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好,父母无需过分担心。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工作,正在击退病毒或细菌的进攻,发出来才好。”

还有一次,是在英国的时候,1岁4个月的德伦摔倒在暖气片上,鼻子旁边的脸部碰出很深的伤口,血流如注。他们急忙打急救电话,救护车来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在第二天才给孩子进行了缝合,然后开了消炎药和止痛药带回家服用。张映辉对医生说:“我们不需要,我的孩子从不吃西药。”医生却坚持,为了避免发炎和止痛,一定要给孩子吃消炎药和止痛药。争执不下,最后,医生不但开了药,还让他们签署了免责书才放他们走。回家后,张映辉没有给孩子用一粒药,而是将所有的药送回医院的药房(在英国,药品需送药房回收,不能乱投垃圾里),德伦既没有嚷痛,伤口也没发炎。

“如果放在现在,我连医院都不会去,买个蝴蝶状的创可贴贴上就行了。”张映辉补充说。

此后,他们再没有去过医院。

因为几年都不看医生不去医院,当地卫生部门还专门发信来,询问他们是否还住在当地。孩子健康,并不意味着不生病,实际上,张映辉的两个孩子都发过高烧,年年得流感,出过水痘,得过手足口病,闹闹肚子、磕磕碰碰也是常有的事,但她从不带孩子去看医生,也不给孩子用任何西药,中药也仅仅用最简单的小药。9年来,张映辉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照顾着家人。

而他们一家人确实很少生病。

说到这方面,她有两点心得:一是多晒太阳,一年四季,尽量多在户外接受阳光,即使夏日正午,也不过多戴个帽子,绝不按“砖家”的说法去防晒,不用科学地解释(合成维生素D以防病抗病),道理很简单,万物中的一切都要有太阳才能长得好长得健康,人类也是一样的;第二,尽可能吃应季的健康食物,冬天就吃冬天应该有的蔬菜和水果。饮食对孩子的健康是第一决定因素,如果孩子吃得健康,就会有较强的免疫力,这样不会轻易生病,即便生病,也会很快恢复。

“回国后,常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画面:医院里成堆的孩子在输液,有些孩子很小,头上插着针头和胶带,觉得他们真太可怜了!”

且不说目前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不说张映辉的选择是否完全正确,仅仅从一个父母的角度,张映辉就给了我们足够的警醒:过度医疗,过度依赖药物,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什么是真正的食物?

采访中,几次听到张映辉谈到“真正的食物”。我问:“为什么你极少在外面餐馆吃饭?”她的回答是:“那不是真正的食物。”

什么才是真正的食物?在张映辉看来,反季节蔬菜不是,转基因食品不是,靠饲料工业化喂养出来的肉蛋不是,用化肥和农药种出来的果蔬不是,超市里的加工食品更加不是……环顾四周,除了这些,还有能吃的食物吗?

有的。

她说的是有机食品。

粮食、水果和蔬菜的安全、健康标准,从低到高依次标称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种,“有机”是最高级别了。有机粮食、蔬菜和水果,需要经过专门机构认证,对种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全面的规范和监控。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也绝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大型超市都有有机食品,但经过流通渠道后,价格自然较贵,而且消费者难以在超市了解到生产者的情况。在张映辉那里,真正的食物不仅是有机的,而且这种有机的过程是自己了解的,确知的。换句话说,列入她食物清单的内容,来路都一清二楚,哪家农场生产,环境如何,长势和收成怎样,什么人在生产,甚至包括企业负责人的道德水准……“一句话,要了解谁是真正生产你每天所吃食物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为一日三餐如此费心,也许有点匪夷所思。但回国后,张映辉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四处走访,与生产者沟通交流,了解了北京周边生产有机食品的农场,作为自己和家人的可靠的食物来源。后来,她把自己的收获贡献出来,写成《北京有机食物及环保安全家庭生活用品采购点》的帖子,发在有机生活论坛“自然之子”专栏上,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感谢与喝彩;再后来,2010年5月,她干脆组织了“北京第一届有机农夫市场”,从蔬菜到面粉,从豆腐、鱼类到肉蛋、蜂蜜,品种很多,令更多消费者受益,也让那些遵循有机生产方式生产食品的农夫受益。

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张映辉这样来选择自己的食物,但在食品添加剂滥用和化学物质非法添加的双重背景下,在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与食品毫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已赫然出现在我们餐桌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映辉的努力具有超越其个人和家庭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吃真正的食物?

张映辉承认,即使在英国,像她这种对于有机食物如此认真和考究的,也属于小众。那么,她的有机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回答是,从有了孩子。

老大昆仑刚出生,张映辉就收到了婴儿食品公司送的礼包,内有几个小瓶装的胡萝卜泥等,她打开一瓶尝了一口,然后就决定,自己的孩子将来永远都不要碰这些所谓的婴儿食品或儿童食品!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在北大荒的一个小镇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艰苦生活的岁月里,贫穷同时也富足的黑土地;土豆、红薯、胡萝卜、南瓜、麦子、稻子、黄豆……那种再难找回的口感,那些来自大自然的真正食物的香味。

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吃母乳长大的。孩子出牙后,开始增添一些五谷杂粮、根茎类蔬菜和水果。比如用大米小米加胡萝卜丝煮成粥,或者用荞麦加红薯丝煮成粥;再大了,就逐渐增添品种,豌豆粒、玉米面和栗子面,以及甜菜头、花椰菜、小西葫芦、扁豆等蔬菜,也把梨块和萝卜块煮成羹,把苹果和香蕉做成果泥,孩子都非常爱吃,而且这些都是不添加盐、糖等调味品的,让孩子从小习惯和喜欢自然的味道。

从1岁开始,孩子们就跟大人吃完全一样的饭菜了。直到现在,全家人的主要食物都是五谷杂粮、蔬菜加上水果和坚果,鱼、肉只是偶尔的点缀——“从今年1月开始,全家一致决定,不再吃肉,全吃素食了!”

常见到中国家长把吃麦当劳和肯德基当做给孩子的奖励,但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张映辉却说:“汉堡包,不但我,我们家两个孩子长到现在,从来也没有碰过!”

她的孩子也不吃学校提供的食物,包括水。每天都是张映辉替他们准备好,带到学校去吃。不是万不得已,他们不上餐馆吃饭;朋友来访,最初会带些超市买的包装食品作为礼物,张映辉会客气地请他们带回去,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带工业生产的食品上门了;家人常吃的面包、意大利粉、拌生菜、中餐都是自己做,连偶尔给孩子的零食比如巧克力饼干、蛋糕、冰激凌,也是她亲手做的。

在家好办,如果出门旅行呢?也自己带着不成?

张映辉说:“没错,我们出门坐飞机乘火车都是自己带吃的。我在家里做好面包、饼干,再带上很多水果和非叶子类的蔬菜,很多年了,一直是这样。”有一次,老大还很小,才8个月,要坐飞机长途旅行,中间还要转机,张映辉就把软软的饭给儿子做好,放在大玻璃罐里,让饭店帮着加热,而且不允许他们用微波炉来加热。

自然和多样的饮食,就是张映辉所说的“真正的食物”,令孩子胃口很好,酸甜苦辣都喜欢,消化吸收也非常好,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为什么不用化学洗涤用品?

到过张映辉家的人都会有新奇和惊异的感觉,那就是在她的家里找不到塑料餐具,没有电饭锅这类含化学镀层的厨具,也没有几乎家家都在用的洗衣粉、洗洁精。

为什么如此执拗地排斥这些给大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化工产品?

张映辉说:“我们应该问问的其实是,这些东西,真是我们生活必需的吗?”一次性餐盒,一次性鞋套,最后去了哪里?做了垃圾。这类垃圾处理方式无非两种,一是填埋,二是焚烧。有谁愿意把这个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建在自己家门口?不建在自家门口,又建在哪里?

张映辉说,她是在2001年以后坚定了自己“自然生活”的想法。为此,她很感激曾经读过的一些英文书籍,例如《童年》、《自然健康的孩子》(尚未有中译本);也很感激小时候在黑土地上的生活,那个时候买菜自己拿着筐子,买粮自己拿着袋子,买酱油自己拿瓶子,那时候很少有工业垃圾。

化学洗涤剂污染江河水源,塑料制品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有的含有双酚A(聚碳酸酯),长时间使用或在高温下,这些有害成分会渗透到液体里边,直接危害健康。

“所以,自然生活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不是什么时髦的东西,就是从一点点小事情做起,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自己,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不要把什么都交给专家,交给别人,健康是自己的,那就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很多场合,张映辉都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如何用白醋和小苏打清洗抽水马桶,用茶籽粉清洗碗筷以及用无患子果皮清洗衣服和头发,她还会现场演示如何用无患子果皮自己加工皂液。

这个时候,张映辉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自然生活的实践者,还是它的引领者。

同类推荐
  • 大湘西演义

    大湘西演义

    本书30余万字,有100余幅珍贵摄影插图。全书内容涉及100余年来的湘西近现代史。书中描写了田兴恕、田应诏、陈渠珍、熊希龄、沈从文、贺龙、贺英、贺满姑、周燮卿、顾家齐、张平、瞿伯阶、“彭叫驴子”等百余名湘西正反面知名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事迹,同时对湘西土匪剥皮、剜心等残忍事件以及民间放蛊赶尸等奇特风俗传说均有记述。并披露了湘西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史。该书史料翔实,可读性很强,极具收藏价值。
  • 临界

    临界

    王晋康是当代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本丛书收录王晋康大部分经典短篇小说以及一篇长篇小说,是王晋康作品的精华集粹。
  • 北江流入芦苞

    北江流入芦苞

    黄明晖著的《北江流入芦苞》说的是在70年代的某一年,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三水区下辖的芦苞镇发生的故事,描述了百岁老妪鸦老太、鳏夫何松、青年何乐义、女青年尹惠莲等人在旧的性爱和婚姻理念下,对婚姻的理解与经历。那是一段芦苞人用传统的善良、仁爱、知理、大义熏陶过的历史。
  •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

    在人肉搜索之下,互联网不再是虚拟的,“谁也不知道屏幕后是不是一条狗”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算屏幕后是一条狗,人肉搜索引擎也能够将狗的品种、年龄、肩高、体重以及是否纯种、什么谱系等资料一一找出。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热门推荐
  • 爱似梦境

    爱似梦境

    萧洛芸是一个可爱、优秀的女主,她非常的善良,有时会小小的花痴,她喜欢的是冷酷型的男生,尹浩哲则是她的初恋,但后来却是因为有目地才接近她的,而且她的真实身份居然是林氏的女儿,她来到国外修行,她建立黑帮,’魅泪‘帮是世界第一大黑帮,它的里面聚集了许多排名很高的杀手。萧洛芸变成了林芷汐,林芷汐是世界第一大杀手,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等林芷汐回国来到冰帝上学后,她又相遇了以前的那些朋友,她与以往不同了,她冷酷无情,手上不知沾满了多少鲜血,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尹浩哲的错,她一定会讨还回来的。
  • 因为是你,所以愿意

    因为是你,所以愿意

    为什么愿意做这么多。因为是你,所以愿意。
  • 栖姑苏

    栖姑苏

    一段简单平凡的校园爱情,有一点点倔强,一点点让人心疼的坚强,那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背后藏着更深的伤痕。
  • 惘与盲

    惘与盲

    一代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标检就能描述的,校园里发生的故事,是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与社会丑恶现状的揭露,男主角似乎在反抗与妥协之间徘徊,然后经历离别与期待重逢的复杂情绪。也许他们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我希望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你的青春与童年。
  • 醒梦传世

    醒梦传世

    他天资纵横,却因意外沉睡了足足一万年,当他醒来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科技,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世界观。地球已被其他物种主宰,为了资源连年战争不断,人类成为了奴隶,社会最底层的存在,而这一切的起点竟然源自他自己,为了改变这一切,他鼓起了勇气带领人类对抗奴役与压迫,联合对人类还算友善的种族,建立人类自己的国家,使人类重新站了起来。
  • 不简单的简单爱

    不简单的简单爱

    《不简单的简单爱》(有名:恶魔,公主)四叶草之间的幸福,属于他们之间的承诺,一份被注定的幸福。。。。人们总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三叶草的意思是即使你付出了,希望了,爱了也不一定会找到幸福只有拥有了四叶草才拥有了真正的幸福…………当我带着我全部的幸福,行走于一座座陌生的小镇时,即使我没有找到我生命中的四叶草,可我相信那时的我是幸福的..
  •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恶魔蓝颜单纯小红颜

    恶魔蓝颜单纯小红颜

    两人从小就是蓝红颜关系,也可以称为青梅竹马。“蓝颜,呜呜。我和他又分手了。”云岩汐抽噎地说。“没事没事,你不是还有我吗?”慕旋墨一脸担忧的表情,其实心里乐开花了。
  • 魔法大陆的武器商

    魔法大陆的武器商

    我不会斗气,别人会就行。因为我卖剑!我不会魔法,别人会就行。因为我卖魔法杖!只要你想学魔法,只要你想学斗气,就要从我这里买东西。我最希望的是,世界战火一片!没有战火怎么办?不要紧,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要做的就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没有战斗,我挑起战斗,没有战争,我挑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