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美袁莫过于诚袁诚为一切善法之源遥一诚信这个话题,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孔子认为信与忠、孝、仁、义一样,是人们立身处事的根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原则。
对于诚信的推崇,不独我国,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就已建立了以“诚信契约”与“诚信诉讼”为基础的万民法。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诚信渗透到商业和司法制度中,才造就了古罗马曾经的辉煌。
诚是自然界的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则。两千年前的古人都懂得的道理,今人却淡忘了,真是天大的遗憾!
二
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中,一个好的推销员总是在同时推销三样东西:一是推销自己,让人看到一个诚实可信的人;二是推销公司,让人看到一个诚实可信的公司;三是推销产品,让人看到一件必需的产品。其实,最重要的是推销你这个人,只有客户知道你是可信的才有其他可言,也就是让你的客户了解你的“诚信”度值有多大。
孩提时就得知“诚信”的重要性:从小常听大人们讲一个牧羊童经常高喊“狼来了”,多次上当受骗的乡亲们在狼真正到来时却没有赶来,结果这个不诚实的孩子连同他的羊群被狼吃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其实是在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否则后患无穷,甚至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上学后,从小学课本得知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而上演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由于失信于众诸侯,拿诚信开玩笑,而后导致以愚弄众将士始、以害国家终的血的教训!
“我要把你一刀砍成两半!”“好呀!你试试看。”
悲剧发生了——原来在友谊的阳光下,一个深信对方不会下手,一个则确信他会避开……最后他们都错了。一对练剑的好友在一次半开玩笑的情况下上演了这场悲剧。
历史的悲剧在一幕幕的重演,这到底是谁惹的祸?!
一则《真实与谎言》的寓言让我们找到了答案:“真实”与“谎言”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一天,他们到河边洗澡。先上岸的“谎言”弟弟偷偷穿上“真实”哥哥的衣服,尽管“真实”百般请求归还,“谎言”弟弟还是不肯,“真实”自有其理念和骨气,说什么也不肯穿上“谎言”的衣服,最后只好一丝不挂地走回家。从此,人们眼中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受人尊重;赤裸裸的“真实”反而被人看不起,这就是真假颠倒的世间。
在“诚信”贬值的当今社会里,相信一切或怀疑一切同样都是错误的或可怕的。然而,就在我们苦口婆心教育下一代时,在成人社会中,却充斥着假冒伪劣、缺斤短两、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如满城风雨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诚实守信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安徒生《皇帝的新衣》中那位说实话的孩子,似乎已离我们很远。“我希望拥有坚强和美德,以保持我那诚实的品格,这种品格我认为是最令人羡慕的头衔。”华盛顿总统曾就诚实的品格谈了这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这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听来,仍是那么地富有哲理。
三
印度有个骷髅,又称上师,据说他的功力很了得,也有一定的神通。
一天,他的徒弟问上师,怎样才能有奇迹出现?上师说:“你对师父的话要信,不能怀疑,全心全意地信,并且要呼喊师父的名字,这样你才能出现奇迹。”上师为验证徒弟是否诚信、虔诚,就让他从一条河上走到对岸。奇迹真的出现了:徒弟直呼上师的名字,真的从河面上飞到了对岸。上师不相信自己有这种神通,更不相信徒弟。当上师呼喊着自己的名字从河上走过时,结果却被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