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9300000005

第5章 浅谈粤语正音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声的。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构成语言的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之一。三要素指的是语音、词汇和语法。任何一种语言,哪怕是流通范围很窄、使用人口很少的语言,只要能够充当社会交际工具,自然就都是集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于一体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语言了。汉语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固然是语音、词汇、语法齐备的发达的语言;各种地域性的交际工具——汉语诸方言,包括像粤语这样使用人口好几千万的“强势方言”和一些使用人口较少只在狭窄的范围内通行的“弱势方言”,同样也都是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的完整的语言。要认识一种语言或方言,要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要研究一种语言或方言,自然应该从启蒙阶段就接触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三大要素,而首当其冲的无疑就是语音这个“物质外壳”了。因此,学习语言(方言),必然是首先从语音入手,先掌握好它的语音,再一步一步地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进而达到全面掌握语音、词汇及语法的目的。

语言(方言)发音的正确性在语言(方言)学习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首先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音都念准。用普通话教语文,要求老师的普通话语音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不够格的得设法培训补课,不能马虎。香港特区长期以来以粤语为母语,教学语言除英语外,基本上就是粤语了。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说内地的学校要求老师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的话,对于“一国两制”下使用粤语作为教学语言的香港老师来说,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把粤语的标准音掌握好,让学生在运用粤语时有所遵循。这样一来,粤语正音问题自然就摆到香港中国语文课的重要地位上来了。何止是语文课需要讲究正音,社会上凡是跟语言打交道的各行各业人群,同样也需要讲究语音应用的准确性。拿影视广播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口中的语音往往被视为具有权威性、可供效仿的榜样,一旦我们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把某字或某词的音念错了,对于整个社会语言的应用来说,难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于身处粤语语言环境中的影视广播从业人员来说,粤语的正音也就如同学校里教学中国语文科的老师一样,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可说是“非同小可”了。

一段时期以来,香港在粤语的应用中出现了某些音读上的差异,以至引发出一些关于粤语正音问题的争议。作为学术上的问题,对某些字、词的正确读法存在不同的意见,由此而展开争鸣,这完全是正常的事,是学术民主开放意识的反映。通过争鸣必然会促进粤语正音研究的健康发展。但对于粤语应用者来说,特别是对于每天要用粤语朗读课文的学校师生来说,遇到某些读音上的分歧现象,难免会心急如焚,巴不得尽快获得共识,出现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标准读音以供遵循。

笔者此前曾联合粤、港、澳多位粤语学者组成广州话审音委员会,后又在历时多载审音的基础上主持编撰出版了《广州话正音字典》。这次当香港为粤语正音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也接到过不少社会人士的电话,征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我们也能就此发表意见。说实在的,粤语正音问题牵涉面并不广,大家争来争去其实就那么小部分字的不同读音,绝大多数常用字的粤音并不存在分歧。我们当年审音工作之所以旷日持久,一方面是因为参与此事的学者本职工作都很忙,不可能集中时间和精力来一气呵成地从事这一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总想多参考一些文献数据,花在逐字抄录几本常用相关字词典的注音、制成一张张卡片时的时间实在太长。我们通过逐字制作卡片了解到在不同工具书中粤语读音存在的分歧实在很有限,也就把精力主要放到如何给这部分字斟酌厘定一个尽量使大家都能接受、都能满意的读音上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在确定每一个字的正确读音时,除了充分考虑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规律、紧密联系反映古代语音系统的韵书反切以外,同时也得充分尊重现实的读音情况,因为语言始终是发展的,现代的读音固然跟古代的读音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也不排除出现由于语言的发展而导致今音的实际读法与古音格格不入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

粤语是保留较多的以《广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时期语音现象的,行内不是有人打趣说“广韵广韵,广东韵也”吗?尽管粤语音读存在着较多与《广韵》反切吻合的地方,但粤语毕竟是发展中的一种方言,在发展中受到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得现在通行的个别读音有可能完全背离了《广韵》的反切。面对这一类情况,我们在审订粤语今读时,也就不能不考虑在参照古音反切的同时,也贯彻“今音从今”、“从今从众”的原则了。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这是语言学中最基本的道理,适用于任何一种语言,也包括地方方言。我们在厘定现代粤语正音上的态度,正是充分尊重“约定俗成”原则的体现。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积非成是”的例子:“纠正”的“纠”字,按理应该读如“九”音,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由于内地说粤语的一些人把这个字的右偏旁“丩”错写为“斗”,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并循着“有边读边”的错误类推,又把这个“纠”字误读为“斗”音。这当然是不足为法的错写导致错读的例子,但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个积非成是的俗读了。我们在编写《广州话正音字典》时,面对这一事实,就把这个“斗”音作为正读以外的俗读“又音”来对待。香港人说粤语,我们并未发现有这一在内地粤语区已成习惯的俗读,如果我们编的是专以香港读者为对象的粤语字典,我想就不一定要把“纠”的这一俗读摆进去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在粤语正音中,既要把握语音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又不能对已在群众中广为流行的俗读熟视无睹,而必须采取两者兼顾的做法。如果现代的普遍读音跟古代反切已失去联系,我们就只能以“从今从众”的态度来对待今音的厘定了。

当前出现在香港的有关粤语正音问题的争议,实际上就牵涉到是否在重视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也认真贯彻今读“从今从众”原则的问题。争议的焦点是一方认为应该“从切”,确立现今正确音读基本上以是否符合《广韵》等韵书的反切为依据,可称为“从切”派;另一方则不赞成今音读法概以古韵书的反切为依据,不考虑或少考虑当今粤语使用者的实际读法,强调今读应首先面对当今社会上的普遍读法,贯彻“从今从众”的原则,古韵书上的反切只作为定音时必不可少的参考,但不作为唯一的依据,这可称为“从今从众”派。举例来说,“反”字在“相反”、“反对”等义中读同“返”音,跟《广韵》的“府远切”是相符的;但在“反切”、“平反”中的“反”字,有些主张“从切”的人却认为应读同“翻”音,因为它符合《广韵》中此字另一个反切“孚袁切”,这样一来,一个“反”字就有了“返”、“翻”两个读音。事实上,现代说粤语的人,是不会把“反切”念成“翻切”的。因此,在给现代人使用的粤语正音字典中,我们就赞成从今从众,干脆舍弃“翻”音,让“反”字在“反切”中也照读“返”音。其实,现代人对传统汉字的读音从来就不拘泥于古代的读法。学校语文课本中选入一些体现传统优秀文化的古代作品,如果有哪个地方、哪个学校要求老师和学生用上古时期的语音来读《诗经》,用隋唐音韵来背诵唐诗,岂不叫人笑破肚皮!今人用今音,现代香港人用现代粤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强求人们把不符合古音反切的粤音“改正”过来,有什么必要呢?

最后,我还想再说几句:学术界对某些字粤读正音问题的意见分歧,是学术发展的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我建议特区政府仿效中央当年组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委员会的做法,在适当的机构中(如语言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附设一个审订粤语正音的专家委员会,集合一批不同见解的专家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粤语中读音分歧的确切情况,把“从切”和“从今”结合起来,认真切磋研究,作出合情合理的抉择,然后由政府加以认可发布。这样审订下来的粤读正音,权威性和科学性就会有保证,也必然会受到广大粤语使用者的欢迎。

同类推荐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热门推荐
  • 最高王者

    最高王者

    风起云涌,一次意外重生,踏上雄风之旅,主人公孤独天祥,带你一起争霸异界。扬我男儿气势。
  • 若可以重来

    若可以重来

    很多事情,不是我愿意的,若可以重来,我宁愿不做这样的选择。我们之间有了太多的伤和痛,这些伤和痛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在一起。
  • 自在天界

    自在天界

    何以逆苍天,何以成枭雄!世人皆有七分运,唯他恶果总缠身。且看不详之人如何与天争命,成就自在天界!
  • 江湖之流沙

    江湖之流沙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 荒古游戏之诡道人生

    荒古游戏之诡道人生

    当全世界都压在你身上,你是选择就此默默死去,还是宁愿粉身碎骨也要承担起无数人的希望。为了整个荒古宇宙的希望,为了家乡的自由,为了不辜负父尊和师尊的牺牲,萧赞重活一世。他不再是那个至尊之子,不再是那个万界少主,他不再浑浑噩噩。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本书为诚之先生中国近代史著述精选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六部分。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诚之先生写这些近代史著作的目的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的精神。全书字里行间涌溢着先生对中华民族命运的乐观和自信,其拳拳赤子之心尤令人感动。
  • 人族迁徙

    人族迁徙

    银河系即将被划于文明联盟和虫族两大势力的战场,战争来临前二十年,文明联盟开始在战场各星球选定代理人以共同对付虫族,易乐等一百名地球人被选中,在银河系的xz战星上接受培训,符箓文明、科技文明、巨舰文明、战星文明、计算文明…….都将为自己种族的延续而战斗,战争无可避免,地球将毁灭,人族将迁徙…….
  • 帝降万古

    帝降万古

    横当世为绝巅,纵往来成唯一,横剑定百器之宗,纵剑纳剑英之气,然死的不明不白,你,甘心吗?
  • 进化混沌

    进化混沌

    本书是以一个全新的进化体系为核心,我曾经设想自己去做这个课题研究,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需要哪些资源,大量的技术突破,于是不断的向前推导,努力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研究目标的技术体系,很多基础性的突破,但不仅仅只是技术,包括大量的人员,资源以及基础体系的建立……之后发现还需要更多,最后只能依靠想象力,把它变成这样的一本书。这一进化理论如果被证实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本书构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一系列的设想,后半部分很残忍。
  • 海之魔法使

    海之魔法使

    很多时候,顾纯樱希望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就好,出身在普通的家庭,过着普通的生活,可是现实往往不能如人所愿,一个接一个的卷入她所不想卷入的斗争,她所爱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对不起,没有守护你到最后;对不起,没有守护好你;人生本就如此,有开心的,有不开心的,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得到的和没有得到的都已然不重要了。重生后的顾纯樱,忘记了所有的人和事,就连一直在自己身旁为自己违抗天命的人也一并忘记了。命运之轮从来没有停止转动,她与他,与他们的命运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