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另外几本影响很大的古代字书:《说文解字》、《玉篇》和《广韵》。
《说文解字》与前面论及的《尔雅》和《方言》,它们都具有“世界之最”的美誉。《尔雅》是“小学”中训诂的鼻祖。《方言》的体例沿袭《尔雅》,内容也以解释词义(方言)为主,因此也可以大致归入训诂的范围。“小学”中另外两大门类是文字和音韵。这里要说的《说文解字》,就是文字学方面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早一部以汉字的形、音、义为对象,分析字形、考查字源、辨释音读、解说字义的字典。它的问世对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研究和字典的编纂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说文解字》诞生后,中国才逐步发展出围绕着独特汉字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具有民族色彩的语文学科——中国文字学来。
《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著。书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到安帝建光元年(121),许慎于病中命子许冲将此书进献汉安帝。许慎在自序里述说编纂《说文解字》的旨趣,并把此书何以名为“说文解字”作了说明。他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指的是整体象形表意的字,“字”指的是结构中既表形又表声的合体字,也就是所谓的“形声相益”了。因此,许氏把此书名为《说文解字》,后人简化而称之为《说文》。《说文》有严整的体例,全书14篇,另卷末叙目1篇,共15篇。书中以小篆为主体。从字体结构出发,根据不同的偏旁,全书分为514部,把9353个篆文归入这514个部首之中:“分别部居”、“据形系联”。它所创立的这一偏旁部首编字法,成为后世以至现代字典编纂中字目排序的主要方法,可说是当今字(词)典“部首编排法”的始祖。《说文解字》最大的特点是从字形的分析上建立起一套汉字的形声系统,依据以形为主,从形入手进而因形说音说义,溯本求源而指明本义。许慎分析字形根据“六书”说(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每一篆文下先言义,后言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小篆之外,如有籀文、古文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重文”共有1163个,既有先秦文字,也有汉代以后新产生的字,这就为后人研究汉字的历史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说文》问世之后,对它进行研究成为“小学”中的热门学问。清代是我国传统“小学”最为鼎盛的时期,研究《说文解字》的著述就有200部以上,可见《说文解字》影响之大。
古代字书的编纂,在前述《尔雅》、《方言》、《说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服务于实际需要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些韵书的陆续出现,而以楷书为依据,对《说文解字》的部首略有增补(比《说文》多两部),部首排列次序完全按照义类相近程度安排,并运用“反切”注音的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南朝顾野王(519-581)编纂的《玉篇》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诞生。《玉篇》的出现使我国古代的字书在注音和释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此后,在唐宋之间也曾出现过一些正字法的字书。用标准字体、使用规范楷书逐渐成为字书编纂的路向。《玉篇》作者当年编纂此书的动机是想纠正当时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混乱现象。顾野王在自序中说:“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攒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训以备。”这说明他要综合众书,网罗训释,以成一家之言。
原本《玉篇》收16917字,凡三十卷,比《说文》多7564字。顾野王年仅24岁,撰成后,太宗命萧恺等人增改;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又经孙强增加字数,删削注解;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再由陈彭年等重修,删去原书不少内容,称为《重修大广益会玉篇》,就是现在流行的这个本子。清末黎庶昌出使日本,在东京发现《玉篇》唐写原本残卷四卷,仅为原书十分之一二,将之刻印为单行本带回国内。《玉篇》的编纂参照《说文》,但与《说文》大有不同。《玉篇》对字只释音义,不再采用“六书”说分析字的形体,每字先以反切注音,再解释字义。有的引用《说文》,并尽可能引用例证,不讲求字的本义,有多义的字把它一一列出,这与《说文》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就字书的实用性和普及性而言,《玉篇》无疑是优于《说文》的。
前面论及古代几本重要的字书,都属于“小学”中“训诂”或“文字”方面的。现在要谈的是音韵方面一部重要的传世之作——《广韵》。《广韵》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韵书。凡是涉足中国音韵学,论及中国古代语音的人,都免不了要跟《广韵》打交道。
谈论《广韵》,得先从音韵研究的兴起说起。随着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带来了佛经翻译的需要,韵书因而开始出现在传统语言学的平台上,发挥着训诂学、文字学无法代替的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了韵书的出现。到了隋朝,陆法言在颜之推等学者的推动下,潜心研究音韵十余载,参考古今韵书,终于在隋文帝仁寿元年(601)编成《切韵》五卷。《切韵》是中国韵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作。唐宋以后,各种韵书及诗韵都是继承《切韵》系统,今人考求上古时期古音,调查各地方言,也都以《切韵》为桥梁。可是,《切韵》久已失传,唐中宗时王仁煦作《刊谬补缺切韵》有完本流传。清末和20世纪初都曾先后有人发现一些唐五代写本的残卷或残页。《切韵》经过唐天宝(742-756)孙愐改订为《唐韵》,随后李舟又订正《唐韵》作《切韵》,调整词目次序。孙、李的韵书也已佚失,只剩残卷。最终到了宋代,才由陈彭年等奉诏加以增广,编成了集前代韵书大全的《广韵》,全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全书五卷,分206韵,其中193韵来自《切韵》,因此,后世言及《切韵》系统,就都以《广韵》一书为代表。《广韵》收字26194个,其中不少是奇字、怪字、冷僻字,注文191692字。由于注解烦琐,元代人根据宋本删削韵字及注文,刊行略本《广韵》。《广韵》现行版本,多在韵目下注明“独用”或“同用”,这大概反映当时读音的实际情况。《广韵》以后的韵书,多沿袭此原则,将可以合拼的韵部尽可能合拼起来。总的来说,《广韵》是我国现存最重要、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它保存了魏晋唐宋间的语音,即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古音,这就为后人探索研究上古音系、认识现代语音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也为我们认识当今各地方音与古代语音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架起了桥梁,成为研究汉语语音发展史乃至整个汉语发展史所必备的工具书。《广韵》虽是音韵词典,因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语词,可说既是古代韵书,也是古代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