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是农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商品率达95%以上,产业链涉及种植、养殖、环保、食品加工、市场、运输等许多行业,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优势产业。奶业产业化经营,不但可以提高奶业生产力水平,实现奶农与市场的对接,减少分散经营的交易成本,还可以增加奶农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门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实施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以下优越性:
1.可以有效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奶业生产按照消费市场的需求,改变原有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变分散经营为规模化经营,变手工挤奶为机械化挤奶,按照奶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
2.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奶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提高奶农饲养奶牛的效益水平在重庆地区,凡是实现了全自动机械化挤奶的牛场,其原料奶价格比手工挤奶每千克高0.14元,采用手推车挤奶的原料奶比手工挤奶每千克多0.05元。同时,采用机械挤奶的奶农,每饲养10~15头奶牛,可以节约1个雇工;机械挤奶还可以减少奶牛乳房疾病,增加牛奶产量。
(2)可以减少奶农的交易成本奶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使生产者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可以减少奶农自己销售生鲜奶的交易成本,保证奶农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目前,国内的各个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基本上与奶农签订了原料奶收购合同,并设立了牛奶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实现了奶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了因市场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重庆地区的牛奶保护价为正常价格的80%,正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奶农不至于亏损。
(3)可以促进奶农实行规模化养殖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实施,将彻底改变目前奶牛饲养管理的落后局面,实现奶农对自有饲草饲料、人力物力、技术知识等的合理配置,改变奶农将奶牛饲养作为副业对待的历史。一个三口之家的奶农户,只要实行机械化挤奶,一般可以饲养15~20头奶牛,每年可获利2万元以上;而采用手工挤奶的奶农户,一般饲养3~5头奶牛,每年仅获利6000元左右。可见,规模化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明显。
3.可以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关键是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粮食安全是涉及到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大事,必须坚决保证。所以,种植业结构调整关键还是要对粮食安全的重新定位,把口粮与饲料粮分开,发展专门的饲料作物,实现种植业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奶牛是典型的草食家畜,需要大量的优质牧草。经验表明,一头奶牛日需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25~30千克。研究表明,种植1亩①苜蓿草比种植1亩粮食作物约增产粗蛋白70千克;种植专用青贮玉米,每亩籽实秸秆产量、可消化总养分、可消化粗蛋白、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粮食作物玉米的4.14倍、1.44倍、1.86倍和30.88倍。所以,发展奶业对于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4.是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奶牛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产业。从节粮角度看,生产1千克牛奶只需要2.45千克饲料;生产1千克可食猪肉、牛肉,分别需要饲料10.8千克、19.85千克,而生产1千克鸡肉也需要5.29千克饲料。从饲料转化率看,奶牛能将饲料中能量的17.2%和蛋白质的37%转化到奶中,是猪的3倍。
① 1亩=1/15公顷=666.7平方米。
正因如此,现代化国家大都把奶业发展作为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把奶业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法国奶业产值高达140亿美元,在其国民经济中排在钢铁产业之后,位居第五。因此,大力发展奶业,是获得农业最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奶业,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多的动物蛋白,应是畜牧业结构调整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
5.可以快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之所以落后,农民收入增长之所以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落后。牛奶与其他畜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使奶的生产和加工协调发展,必须有加工厂收购才能发展奶牛养殖。而其他畜产品生产则可以先发展生产,后加工或不加工进行销售。因此,发展奶业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6.能有效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和库区产业空虚化难题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库区耕地面积减少,库区农民特别是农村移民面临着严峻的“收入危机”。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大力发展不依赖土地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重庆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经济发展还将主要依托畜牧业。换言之,未来库区奶业的发展,将是广大农民和移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奶业的产业链长,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推进奶业的产业化发展对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有积极作用。
7.可以有效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有益于健康的食品,被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由于牛奶所具有的营养价值,世界各国对发展奶牛生产、引导居民乳制品消费都给予高度重视,并把鼓励乳制品消费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日本14岁儿童身高比“二战”时增加14厘米。泰国开展“喝奶运动”,使5岁儿童和6~12岁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从1990年的19%下降到1997年的10%。印度从1970年开始积极支持奶业发展,目前奶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喝奶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40千克增加到1996年的84千克,人均寿命也增长了12岁。而我国2004年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2千克,重庆人均奶类消费量仅7千克,与世界年人均消费奶类100千克和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奶类300千克相比差距巨大。国外经验表明,奶类消费对一个民族的健康长寿,个人身体素质、耐力、智力、体力等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均奶类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快我国奶业发展,提高奶类消费水平,是增强全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8.可以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重庆市位于三峡库区,90%以上幅员面积为丘陵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年入江泥沙量达1.4亿吨,占长江上游入江泥沙量的26%。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奶牛等草食牲畜,可以促进三峡库区饲草基地的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遏制库区自然灾害,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而且对保障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