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请谈谈语境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吧。
主:好。说话人使用语言工具在特定语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表现为个人的言语行为。个人的言语行为是否得当,就是言语是否得体,或说话是否得体的问题。怎样评价言语是否得体?这就要看说话是否符合语境,凡是与语境相吻合的言语行为,就是得体,反之,就是失体。简单地说,语境的核心作用就是检验言语是否得体。我们知道,在语言符号系统里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没有好坏之别。凡是符合语言结构规律、规则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但在使用语言工具的环境里,在言语行为里,却有工具是否用得恰当,言语是否得体的问题。借用象棋作比喻,语言符号系统好比象棋规则系统,不好说象棋的哪条规则好或坏,只能说下棋人是否懂得棋局规则,遵守规则,它是静态的。在下棋双方都遵守棋局规则的前提下,就有个棋艺高低、好坏的问题,有时看似一步死棋,高手则可以调动棋子,改变局面,化腐朽为神奇,成为活棋、胜棋,它是动态的。这就是语境的作用。我们在第三部分列举的《狂人日记》,语篇不合逻辑,语句不通,违背汉语的句法规则,可它是出自“狂人”之口笔,正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言语得体。我们再举一些文学名著用例来分析:
[11]高松年看方鸿渐和颜悦色,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脾气好或城府深的人。忙问:“碰见赵先生没有?”
“还没有。我该来参见校长,这是应当的规矩。”方鸿渐自信说话得体。
(钱钟书《围城》)
例[11]中,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原函聘方鸿渐为教授,方鸿渐到校后未得到正式聘书,他出于下级对上级,或者说教师对校长的尊敬和礼貌,便主动去校长办公室(说话地点)参见校长(说话时间和对象),原因是探问聘任之事(说话条件),参见校长的目的是落实工作。这跟语境五大因素逐一吻合,行为也很有礼貌,所以“方鸿渐自信说话得体”。
[12]方达生:竹均,怎么你现在会变成这样——
陈白露:(口快地)这样什么?
方达生:(叫她吓回去)呃,呃,这样地好客,——嗯,这样地爽快。
陈白露:我原来不是很爽快么?
方达生:(不肯直接道破)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你好象比从前大方得——
陈白露:(来得快)我从前也并不小气呀!哦,得了,你不要拿这样好听的话跟我说。我知道你心里是不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
(曹禺《日出》)
例[12]中,方达生与陈白露从前是一对恋人,方达生从家乡来上海看望陈白露,希望把她接回去。可他看到陈白露如下文说的——一个单身的女人,自己住在旅馆里,交些个不三不四的朋友,又不便直接指明,所以“拿这样好听的话”说,尽管是反话正说,但也算是说话得体。
[13]小顺儿的妈只顾了解和看两个泥东西,并没有注意老人的神色,她说了声:“哟!还有卖兔儿爷的哪!”说完,她后了悔;她的语气分明是有点看不起老太爷,差不多等于说:“你还有心思卖玩意儿呐,在这个年月!”
(老舍《四世同堂》上)
日寇侵占北平,百业凋敝,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例[13]中,小顺儿的妈看见老太爷买来两个泥兔儿爷,便随口说出:“哟!还有卖兔儿爷的哪!”这句话用的是间接言语行为,说话巧妙,字面上说的是“卖”,指卖兔儿爷的摊贩,其用意是讽笑老太爷“在这个年月”还有心思去“买”。所以她自觉失体,晚辈不应该这样对长辈(说话对象)说话,“说完,她后了悔”。这里的说话条件是受老太爷买兔儿爷触发,其目的是讽笑老太爷,因晚辈讽笑长辈是不尊重,对象弄错了,所以自觉说话失体。这里用间接言语行为,又暗含说话人是有一定教养的。
[14]江 泰:(蓦然回头,走到曾皓的面前,非常善意地)爹,这有什么可难过的呢?人死就死了,睡个漆了几百道的棺材又怎么样呢?(原是语调里带着同情而又安慰的口气,但逐渐忘形,改了腔调,又按他一向的习惯,对着曾皓,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这种事您就没有看通,譬如说,您今天死啦,睡了就漆一道的棺材,又有什么关系呢?
曾文彩:(知道他的话又来了)江泰!
江 泰:(回头对文彩,嫌厌地)你别吵!(又转脸对曾皓,和颜悦色,十分认真地劝解)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指着点着)这都是一种习惯!一种看法!(说得逐渐高兴,渐次忘记了原来同情与安慰的善意,手舞足蹈地对着曾皓开了讲)譬如说,(坐在沙发上)我这么坐着好看,(灵机一动)那么,这么(忽然把条腿翘在椅背上)坐着,就不好看么?(对思懿)那么,大嫂,(陶醉在自己的言词里,像喝得微醺之后,几乎忘记方才的龃龉)我这是比方啊!(指着)你穿衣服好看,你不穿衣服,就不好看么?
曾思懿:姑老爷!
江 泰:(继续不断)这都未见得,未见得!这不过是一种看法!一种习惯!
曾 皓:(插嘴)江泰!
江 泰:(不容人插嘴,流水似的接下去)那么譬如我吧,(坐下)我死了,(回头对文彩,不知他是玩笑,还是认真)你就给我火葬,烧完啦,连骨头末都要扔在海里,再给它一个水葬!痛痛快快来一个死无葬身之地!(仿佛在堂上讲课一般)这不过也是一种看法,这也可以成为一种习惯,那么,爹,您今天——
曾 皓:(再也忍不住,高声拦住他)江泰!你自己愿意怎么死,怎么葬,都任凭尊便。(苦涩地)我大病刚好,今天也还算是过生日,这些话现在大可不必……
(曹禺《北京人》)
例[14]中,江泰是曾皓的女婿,在曾皓大病刚好,正好过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却对他大谈人怎么死、怎么埋葬,与说话的对象和时间都不吻合,结果遭到曾皓的痛斥。另外,江泰开头原本抱着善意想向他岳丈表达慰问之意,却逐渐得意忘形,转移话题,大谈人的生死问题,这又符合江泰的言语个性,正是作家的妙笔所在。
[15]李太太:(哀求地)你难道不明白,我们的进账这样少,我们不配到这个地方来陪着这位陈小姐,陪着这些有钱的人们玩么?
李石清:我跟你说过多少遍,这样的话你要说,在家里说,不要在这儿讲,省得人家听见笑话你。
(曹禺《日出》)
例[15]是李太太在一家旅馆客厅跟她丈夫的对话。无第三者在场,她要回家,没有钱陪陈小姐这些人玩牌,李石清认为,这是丢了他的面子,不应该在这儿讲。也就是说,说话要看地方,李太太把家里的事在旅馆客厅对她丈夫说,所以遭到丈夫的批评阻止。
[16]鲁 贵:你不也有点首饰么?你拿出来给你妈开开眼。看看还是我对,还是把女儿关在家里对?
鲁侍萍:(向鲁贵)我走的时候嘱咐过你,这两年写信的时候也总不断地提醒你,我不愿意我的女儿叫人家使唤。你偏——(忽然觉得这不是谈家事的地方,回头向四凤)你哥哥呢?
(曹禺《雷雨》)
例[16]中,鲁侍萍刚从外地回来,到周公馆客厅见到她丈夫鲁贵,就责备他不该把女儿四凤送到周家当佣人,才开口说两句话,“忽然觉得这不是谈家事的地方”。这样描写,说明鲁侍萍有一定文化素养,说话符合身份。
[17]“生气!生气!”剑波用这样的声音和字句来安慰她,“哪来的那么多的气!”剑波看着她,发出十分温柔的音调;
“快到会场,听话!不然会引起……”剑波中断了他的这句话,又急促地说声:“快去!快去!”因为他突然觉察了自己的心声和语调,与目前的环境有点不协调。他想:“这是什么时候,允许我对一个女同志这样温情。”
(曲波《林海雪原》)
例[17]中,少剑波是剿匪小分队的领导,还没有完成消灭土匪的任务。他面临侦察和消灭土匪的严峻环境,在这种条件下,作为剿匪小分队的领导,“突然觉察”这种环境不“允许我对一个女同志这样温情”(实为恋情)。这说明少剑波觉察到与说话条件不相吻合,马上终止话题,显示出少剑波有高度的觉悟。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我们认定语境五大因素是检验说话是否得体的砝码,这是有根据的。说话失体,有时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可能有几种因素并存,如例[14],既有说话时间失当,也有说话对象失误。但只要五大因素有一项失当,就会造成说话失体。我们要再次强调,评价说话得体与否必须在遵守逻辑思维规律基础上进行,其中首要的是遵守同一律,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条件、同一目的和同一对象的前提下,检验五大语境因素在说话中的作用。我们举两例引起争论过的古文来分析:
[18]陈臻问曰:“前日於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於宋,馈七十镒而受;於薜,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於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薜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於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陈臻问道:“过去在齐国,齐王送给您上等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后来在宋国,宋君送您七十镒,您接受了;在薛,薛君送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过去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今天的接受便错了。如果今天的接受是正确的,那过去的不接受便错了。二者之中,老师一定有一个错误。”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一定要送些盘费。因之他说:‘送上一些盘费吧。’我为什么不受?当在薛国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须要戒备。因之他说:‘听说你须要戒备,送点钱给你买兵器吧。’我为什么不受?至于在齐国,就没有什么理由。没有什么理由却要送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贿赂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生活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是继孔子之后集儒家学说之大成的所谓“亚圣”,人称“好辩之士”。他的学生陈臻提出一个类似“二难式”的问题,企图套住他的老师孟子,让他左右为难,无法解脱。陈臻问孟子在“前日”和“今日”、“受馈”与“不受馈”之中,必定有一个“是”与“非”的问题,类似排中律: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其公式是“A或者非A”(即“A∨”),二者必居其一。陈臻把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作为二难推理破斥式的前提,让孟子面对“受馈”和“不受馈”的事实而处于“是”与“非”左右两难境地。曾经有逻辑学把陈臻问孟子的话认作是中国古代排中律的典型用例。事实上,这不是真正的排中律,不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由它构成的破斥式也不是真正的二难式。因为孟子言语行为的时间(前日、今日)、地点(於齐、於宋、於薛)、条件(有远行、有戒心、未有处)、目的(馈赆、为兵馈、无处)、对象(齐王、宋君、薛君)都不相同,倒是与他说话的语境完全吻合,所以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皆是也”。
[19]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也。”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吕氏春秋·离谓》)
[译文]洧水发大水,郑国富豪家有人溺死。有人得到溺死的尸体。富豪人家请求买回尸体,但得到尸体的人要很多的钱。富豪人家把这件事告诉了邓析,望出个主意。邓析说:“安心等待吧,不会卖给别人的。”得到死尸的人着急了,把这事又告诉邓析求教。邓析又对他说:“放心吧,这尸体没有别的地方能买到。”
邓析(约公元前545—公元前501年)是春秋末年郑国人,名家最早的代表人物,说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是著名的善辩者。《吕氏春秋·离谓》说,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郑国大乱”。这指的就是上面这个故事。这是从相同的两个“安之”这个语句的字面意义推导出来,妄加给邓析的罪过的。其实,从我们说的语境因素看,这两个“安之”分别是针对赎死者和得死者说的话,说话的时间、地点、条件(赎金)、目的(买和卖)都不相同,而两个“安之”只是对买、卖双方的建议,既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这跟我们前面举出的第四部分的例②一样,相同的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或相反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显示出在语境中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有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