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统治下的秦王朝,是显赫一时的帝国,它北伐匈奴,南征北越,共动用80万大军;它修灵渠,建阿房宫,征夫无数。无论是横扫六合并天下,还是中央集权治天下,始皇都离不开强大的军事作后盾,在那样一个“胜者王,败者寇”尤甚的年代,没有强大的军队,始皇打不下江山,没有强大的军队,始皇更坐不稳江山。
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知道,秦军有战车千乘,坐骑万匹,步兵百余万。但是屡次的防御、扩张之战,一幕幕雄壮而惨烈的场景,我们只能凭借想像去复原。谁又曾想到,那些驰骋疆场的英雄,昂扬矫健的战马竟然由无到有,化为一尊尊雕塑,与战争中使用的车乘兵器,一起默默尘封地下千年,一朝得见天日,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如果说始皇陵是史学界的大迷团,那么始皇陵中的这些陪葬品,从某种程度上应是解开那段历史某些疑点的密码。
规模宏大
始皇陵所发现的兵马俑坑,其实就是巨大的陪葬品存放地,是古代殉葬制度的明证。在古代殉葬极其普遍,商代以人殉最盛,到春秋战国时开始以俑代人,秦汉时期俑葬盛行。俑的质地以陶为主,兼用木、石或青铜,以兵马俑最负盛名。始皇陵中规模宏大的兵马俑阵,一是用来显示皇威,表彰功绩;一是借以辟邪压恶,防妖驱鬼。兵马俑坑是始皇陵从葬坑中的一种,位于陵东1.5公里处。按照秦制,宫城内驻扎的军队称禁卫军,都城外驻扎的军队称宿卫军。秦兵马俑位于陵的外城,即是拱卫秦陵的宿卫军。
对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最早并非始于1974年,早在汉代到近代,秦俑都断断续续地出土,因为兵马俑埋在离地面一般是5米,打井挖墓都极容易挖到,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74年7月正式的挖掘才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挖掘出的始皇陵俑葬坑,虽然还仅是整个从葬坑的一部分,但是其规模已经令世界震惊。其中1号、2号、3号坑都陈列有相当数量的俑葬品,俑坑均为地下巷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3个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在深约5米~7米的坑底,每隔3米筑起一道东西相向的重墙,墙间空挡为“过洞”,坑底墁以青砖,兵马俑陈列在过洞中。墙两侧约1.5米的地方栽以稠密的弦柱,柱头连接木梁,隔墙和顺梁上横铺密桁,上边覆以芦席、细泥和填土。
1号坑是由兵车、步兵混合编成的矩形方阵,以步兵为主,称右军。东有210个弓弩手,成3列横排组成先锋部队,中间为6000名铠甲俑的主体部队,后置35乘驷马战车,车两侧各一排驭手(古代驾御马车的人称为驭手,在战车的编制中,一般每辆配两名“车士”,一名“驭手”),组成进可攻退可守的“临战军阵”。整个军阵又可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名指挥官,若干战车和步兵。这些临阵待发的将士已经到位,弓弩手箭拔弩张,战马服驾,呈现随时待命即发的场景。
2号坑的面积约6000平方米,平面为曲尺形,是以战车、骑兵、步兵组成的攻防结合、车步协调、互相掩护的混合编阵,称为左军,是个象征性的行营,即军中的临时驻地。2号坑共有大型陶俑、陶马1400余件,其中鞍马骑兵俑160件,是目前考古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大批骑兵俑群,说明秦骑兵已经形成一支装备齐全的独立兵种。
3号坑呈凹字形,战车在阵前方待命,卫士在后方排成两列,手持仪仗等候将军的到来,据情形可以推断,这显然是战区指挥部。2号坑和3号坑中间有一个废弃的空坑,坑内既没有放置陶俑、陶马,也没有发现木结构建筑遗迹,估计该坑原拟作中军,因秦末农民起义大军入关,工程被迫停建所致。4个坑构成完整的军阵编制体系,生动地再现了秦军“带甲(步兵)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兵强马壮、气势磅礴的阵容。3个坑的葬品以数量多、体型大、技艺精巧、内涵丰富而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且对探究军事情形、陵寝制度、雕塑艺术、冶金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在挖掘的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无论是始皇陵还是这些俑葬坑,以及秦代的建筑,都是坐东向西方向,而且秦代数次迁都,也都是向东迁。秦人的这种东方情结,与后世君主面南而王,坐北朝南形成鲜明反差。后人据此推测原因:一是秦朝礼俗,《史记》中鸿门宴上的座次就是典型的例证;二是承始皇设计的统治传之万世不穷的蓝图,体现了始皇为实现不朽统治的政治信念;三是它以此向世人昭示秦人横扫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千秋功业;四是始皇个人追求长生的愿望,对于仙人所居的东方始终不能释怀,向往死后可以在仙人的引导下圆梦。这些虽然只是推测,但是从历史来说,还是有其可信度的。
技艺精良
始皇陵兵马俑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工艺之精美和技术之精巧。它们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的风貌,在清除一系列疑误的同时,在技术方面却又给后人制造了一系列迷惑。经考证,1号、2号坑经过大火,木结构几乎全被烧为灰烬或炭迹,俑坑也塌陷,坑中陶俑、陶马身上的彩绘经火烤大多脱落,青灰色俑被烧成红色,体形也少有完整。考古工作者经过细心拼接粘对复原,才使其历史的风采得以重现。
这些兵马俑每个体重有300多公斤,身高平均在1.8米左右,仿真人大小,按照秦时的将士形象塑造,体格魁武,服饰逼真,神态生动。可以从他们的装束、体态、神情、手势以及细微的发须,对其职务、兵种、性格等辨明一二。1号坑中最前横3排204名武士俑,除3个将军俑外,其余的都身穿战袍,足蹬浅履,精梳各种发髻,无一人戴攻坚作战的头盔和护身铠甲。按照史料记载,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崇尚军功,战士临战皆不戴头盔,甲衣也简便,以骁勇著称。至始皇时,士兵根据不同的官阶、兵种、任务性质配备不同的戎装。军官和直接对敌交锋的战士,多配备铠甲。铠甲的防护程度,又因以上标准而不同。一般较低级或担任远距离攻击的士兵只备战袍。1号坑所显示的正是一般士兵的着装。
另经细心辨别,还可以发现,这些陶俑着装五颜六色,鲜明艳丽。一般骑兵驭手着青铜质铠甲,将军着皮质铠甲,并配以黑、白、紫、红、绿等彩绘花纹,形成四方连续的菱形图案,显示出南方楚国的风格。这表明秦人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粗犷剽悍、争强好斗的民族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六国文化的浸润,在衣着、冠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秦军的发髻仍坚持了他们特有的传统,并以之区分各种身份等级。我们也由此可以想见,秦军队以及整个王朝的等级都是非常的森严。
这些陶俑数逾7000,但一个个皆是分别雕刻后烧制而成,每个俑从军帽、服饰、靴履以至发式胡须都千变万化,各具特征,尤其是人格化的描绘,使人物极富感情。如将军肃穆威严,长者老成持重,少者活泼开朗,还有的或愁苦、或愤怒、或微笑,可以说是融夸张与细致,去呆板和雷同,成为“宏伟与精致,概括与写实”的浑然杰作。根据刘乐土主编的《中国大通史未解悬案全搜索》(中央戏剧出版社,2003版)介绍,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亲视陵寝,见到俑像神情都是一派仇怨,问身边的李斯是何缘故。李斯明知是工匠把对秦的怨愤不满发泄到活计上,但又不能实说,便巧言迎奉道:“这些将士之所以面露仇怨,一是因陛下前往另一个世界而不舍,二是象征听到人间有图谋作乱危害陛下子孙的事而怨愤不已,恨不能立即帮陛下解除危难。”这一番巧言,既自圆其说,让李斯逃过罪责,又避开始皇对死字的忌讳,不着一死字还让始皇从心底感到快乐。当然这也许只是后人的演义,为的是揭示秦的残暴。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人像工艺的传神。
不单是制作人俑的技艺如此,各种车马俑亦是技艺超凡。始皇陵中的青铜车马,是考古史上时代最早、体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青铜车身装饰华丽,绘有流云和几何图案的彩色花纹,骏马为乳白色。它们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高超。如2号坑中的青铜车马由2462个零部件组装而成,零部件均是铸造成型,组装方法采用了铸接、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是古代青铜制品中的瑰宝。又如2号坑中的一枚青铜剑,经检测,其表面含有氧化膜,含铬2%,这种镀铬技术,是近代最先由德国用一整套复杂的工艺流程才得以达到的,秦人是如何操作这门技术的至今没人能知道。此外,这些制品韧性好、色泽纯、密度大、防腐性能好,既坚硬又锐利,今人实验制造了无数回都以失败告终,真可以说秦人的冶金技术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既然留下了这样让世人惊叹的绝技,实施绝技的人自然更令人神往。正好这些俑葬品身上刻画或戳印的文字,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在每件人俑身上,一般都有2个字,最多的有11个字,除编号的数字外,都是陶工的名字,如“官”、“官疆”、“咸”、“咸阳衣”等。目前发现的共294个,去掉重复的只有80个,这些工匠或来自官府制陶作坊,或来自地方手工作坊,其中大多数来自咸阳。这说明始皇陵和兵马俑的建造者是从全国各地征调而来的。
军事雄国
始皇陵兵马俑正如一个巨大的军事博物馆,记录下了秦军的历史风貌,显示着秦王朝的浩大军威。历史上的秦军以横扫六合之势被称为百万雄师,在战场上,秦军英勇善战、威猛强悍,有时甚至可以用野蛮肆虐来形容,大秦王朝正是凭借这样一支劲旅成就了千秋伟业。
出土的兵马俑中兵器包括了当时流行的全部武器种类,而且各种武器皆制作精良。秦军兵器制造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由政府统一调配。中央系统生产的兵器品质精良,主要配备给中央直接管辖的军队;地方郡县所造兵器,由郡太守督造,质量不及中央,但是产量大,主要配备给地方和边防部队。秦时还设置了专门的管理体系和保管兵器的仓库,并制订了各项保管武器的规定。秦军使用的兵器,主要以青铜兵器为主,铁兵器虽始于燕、赵,但仍处在发轫阶段,没有广泛使用。兵马俑中的剑、刀、矛、戈等几乎全为青铜制成,注重实用而少华丽,长短结合以便相互救助。史载始皇曾收缴天下兵器,并将其熔铸成12个巨大的金人,放在宫殿门口,既是告戒天下不许私藏兵器,也以之显示秦国的威风。但是这并不表明秦国将休兵,只不过是始皇为了防止他人拥兵自重,为维护其大一统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在兵种上,秦时有步兵、骑兵、车兵三大兵种,有陆军和水军两大部分。始皇时陆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也成为独立兵种,并在秦国的兼并战争中作为主力。弩兵是步兵中的一种,杀伤力最强,与战车和一般步兵混编。水军主要是在兼并楚国和进攻百越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兵马俑坑出土的跪射俑,记录了秦军射手射击的瞬间。在挖掘过程中还发现其附近有大量青铜簇和弓的遗物,表现远射程兵器的广泛使用和射手在作战中的英勇战姿。在实际战争中,秦军都会精心布阵,因具体战况调配各种兵种。1号坑中所呈现的就是一个矩形的作战方阵。
每当大规模战争到来,秦国的临战指挥系统就开始运行,秦时采取部曲制,以部曲为作战单位。部为万人,是最大的作战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军或师,通常由若干个曲和指挥部组成。曲为数千人,从兵马俑看,每曲约2000人,相当于今天的两个作战团。曲结合起来便于集中管理,拆分成独立的作战单位又可以灵活调动,适应出奇制胜。始皇为全国的军政首长,各级军官由他亲自任命,军队调动必须出自他的诏令。太尉(大将军)是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秉承皇帝命令,统率全国军队,但只有带兵权,没有调兵权。为防止拥兵自重,秦时常不设固定的带兵统帅。战事结束,皇帝立即解除太尉的兵权,太尉仍回朝办理日常军务。皇帝和大将军以下各级政府,也由军政两方面组成,各级政府管辖相应数量的军队。
始皇本人统掌军政大权,保持着最高的权威,其他大臣、百姓都要绝对臣服于他。上行下效,同样的等级规则也适用于其他阶层,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军事方面,从兵马俑的情况来看,就表明存在这种等级制度的存在。作为一个依仗军功而使六国臣服的帝王,军威在他心目中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确保他的万世基业,最不可少的一条,就是要确保他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力,其次才是政治、经济、文化之类。
秦军作战,有“安难乐死”之称,的确显示了秦军无与伦比的气势。除了始皇本人的军队意识,还与秦军制有着极大的关系。始皇统治时,利用法律和制度来巩固和培养全国人民重战的精神,秦人只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可以按杀敌数量获取爵位和田宅,这即是“军功赐爵”制度。当然,奖惩分明,与之相应的惩罚制度也是极为残暴的。按照当时的规定,临阵逃脱的都要当众“车裂”(头和四肢分别栓于5辆马车上,向相反方向拉,直至身体撕裂而亡),同“伍”(5个人成为一伍)的人还要牵连受罚。“以战获首级记军功授爵”及与之相应的严惩,最大限度地刺激了秦军将士的心志,以至于秦军近乎野蛮成性,甚至是手无寸铁的老妇人也惨死在秦军的屠刀下。有军事雄国之称的秦国,也隐含着它历经了数不尽的血雨腥风,制造过令人难以想像的人间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