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700000021

第21章 尘封地下的秦国军队

始皇统治下的秦王朝,是显赫一时的帝国,它北伐匈奴,南征北越,共动用80万大军;它修灵渠,建阿房宫,征夫无数。无论是横扫六合并天下,还是中央集权治天下,始皇都离不开强大的军事作后盾,在那样一个“胜者王,败者寇”尤甚的年代,没有强大的军队,始皇打不下江山,没有强大的军队,始皇更坐不稳江山。

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知道,秦军有战车千乘,坐骑万匹,步兵百余万。但是屡次的防御、扩张之战,一幕幕雄壮而惨烈的场景,我们只能凭借想像去复原。谁又曾想到,那些驰骋疆场的英雄,昂扬矫健的战马竟然由无到有,化为一尊尊雕塑,与战争中使用的车乘兵器,一起默默尘封地下千年,一朝得见天日,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如果说始皇陵是史学界的大迷团,那么始皇陵中的这些陪葬品,从某种程度上应是解开那段历史某些疑点的密码。

规模宏大

始皇陵所发现的兵马俑坑,其实就是巨大的陪葬品存放地,是古代殉葬制度的明证。在古代殉葬极其普遍,商代以人殉最盛,到春秋战国时开始以俑代人,秦汉时期俑葬盛行。俑的质地以陶为主,兼用木、石或青铜,以兵马俑最负盛名。始皇陵中规模宏大的兵马俑阵,一是用来显示皇威,表彰功绩;一是借以辟邪压恶,防妖驱鬼。兵马俑坑是始皇陵从葬坑中的一种,位于陵东1.5公里处。按照秦制,宫城内驻扎的军队称禁卫军,都城外驻扎的军队称宿卫军。秦兵马俑位于陵的外城,即是拱卫秦陵的宿卫军。

对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最早并非始于1974年,早在汉代到近代,秦俑都断断续续地出土,因为兵马俑埋在离地面一般是5米,打井挖墓都极容易挖到,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74年7月正式的挖掘才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挖掘出的始皇陵俑葬坑,虽然还仅是整个从葬坑的一部分,但是其规模已经令世界震惊。其中1号、2号、3号坑都陈列有相当数量的俑葬品,俑坑均为地下巷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3个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在深约5米~7米的坑底,每隔3米筑起一道东西相向的重墙,墙间空挡为“过洞”,坑底墁以青砖,兵马俑陈列在过洞中。墙两侧约1.5米的地方栽以稠密的弦柱,柱头连接木梁,隔墙和顺梁上横铺密桁,上边覆以芦席、细泥和填土。

1号坑是由兵车、步兵混合编成的矩形方阵,以步兵为主,称右军。东有210个弓弩手,成3列横排组成先锋部队,中间为6000名铠甲俑的主体部队,后置35乘驷马战车,车两侧各一排驭手(古代驾御马车的人称为驭手,在战车的编制中,一般每辆配两名“车士”,一名“驭手”),组成进可攻退可守的“临战军阵”。整个军阵又可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名指挥官,若干战车和步兵。这些临阵待发的将士已经到位,弓弩手箭拔弩张,战马服驾,呈现随时待命即发的场景。

2号坑的面积约6000平方米,平面为曲尺形,是以战车、骑兵、步兵组成的攻防结合、车步协调、互相掩护的混合编阵,称为左军,是个象征性的行营,即军中的临时驻地。2号坑共有大型陶俑、陶马1400余件,其中鞍马骑兵俑160件,是目前考古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大批骑兵俑群,说明秦骑兵已经形成一支装备齐全的独立兵种。

3号坑呈凹字形,战车在阵前方待命,卫士在后方排成两列,手持仪仗等候将军的到来,据情形可以推断,这显然是战区指挥部。2号坑和3号坑中间有一个废弃的空坑,坑内既没有放置陶俑、陶马,也没有发现木结构建筑遗迹,估计该坑原拟作中军,因秦末农民起义大军入关,工程被迫停建所致。4个坑构成完整的军阵编制体系,生动地再现了秦军“带甲(步兵)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兵强马壮、气势磅礴的阵容。3个坑的葬品以数量多、体型大、技艺精巧、内涵丰富而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且对探究军事情形、陵寝制度、雕塑艺术、冶金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在挖掘的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无论是始皇陵还是这些俑葬坑,以及秦代的建筑,都是坐东向西方向,而且秦代数次迁都,也都是向东迁。秦人的这种东方情结,与后世君主面南而王,坐北朝南形成鲜明反差。后人据此推测原因:一是秦朝礼俗,《史记》中鸿门宴上的座次就是典型的例证;二是承始皇设计的统治传之万世不穷的蓝图,体现了始皇为实现不朽统治的政治信念;三是它以此向世人昭示秦人横扫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千秋功业;四是始皇个人追求长生的愿望,对于仙人所居的东方始终不能释怀,向往死后可以在仙人的引导下圆梦。这些虽然只是推测,但是从历史来说,还是有其可信度的。

技艺精良

始皇陵兵马俑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工艺之精美和技术之精巧。它们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的风貌,在清除一系列疑误的同时,在技术方面却又给后人制造了一系列迷惑。经考证,1号、2号坑经过大火,木结构几乎全被烧为灰烬或炭迹,俑坑也塌陷,坑中陶俑、陶马身上的彩绘经火烤大多脱落,青灰色俑被烧成红色,体形也少有完整。考古工作者经过细心拼接粘对复原,才使其历史的风采得以重现。

这些兵马俑每个体重有300多公斤,身高平均在1.8米左右,仿真人大小,按照秦时的将士形象塑造,体格魁武,服饰逼真,神态生动。可以从他们的装束、体态、神情、手势以及细微的发须,对其职务、兵种、性格等辨明一二。1号坑中最前横3排204名武士俑,除3个将军俑外,其余的都身穿战袍,足蹬浅履,精梳各种发髻,无一人戴攻坚作战的头盔和护身铠甲。按照史料记载,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崇尚军功,战士临战皆不戴头盔,甲衣也简便,以骁勇著称。至始皇时,士兵根据不同的官阶、兵种、任务性质配备不同的戎装。军官和直接对敌交锋的战士,多配备铠甲。铠甲的防护程度,又因以上标准而不同。一般较低级或担任远距离攻击的士兵只备战袍。1号坑所显示的正是一般士兵的着装。

另经细心辨别,还可以发现,这些陶俑着装五颜六色,鲜明艳丽。一般骑兵驭手着青铜质铠甲,将军着皮质铠甲,并配以黑、白、紫、红、绿等彩绘花纹,形成四方连续的菱形图案,显示出南方楚国的风格。这表明秦人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粗犷剽悍、争强好斗的民族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六国文化的浸润,在衣着、冠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秦军的发髻仍坚持了他们特有的传统,并以之区分各种身份等级。我们也由此可以想见,秦军队以及整个王朝的等级都是非常的森严。

这些陶俑数逾7000,但一个个皆是分别雕刻后烧制而成,每个俑从军帽、服饰、靴履以至发式胡须都千变万化,各具特征,尤其是人格化的描绘,使人物极富感情。如将军肃穆威严,长者老成持重,少者活泼开朗,还有的或愁苦、或愤怒、或微笑,可以说是融夸张与细致,去呆板和雷同,成为“宏伟与精致,概括与写实”的浑然杰作。根据刘乐土主编的《中国大通史未解悬案全搜索》(中央戏剧出版社,2003版)介绍,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亲视陵寝,见到俑像神情都是一派仇怨,问身边的李斯是何缘故。李斯明知是工匠把对秦的怨愤不满发泄到活计上,但又不能实说,便巧言迎奉道:“这些将士之所以面露仇怨,一是因陛下前往另一个世界而不舍,二是象征听到人间有图谋作乱危害陛下子孙的事而怨愤不已,恨不能立即帮陛下解除危难。”这一番巧言,既自圆其说,让李斯逃过罪责,又避开始皇对死字的忌讳,不着一死字还让始皇从心底感到快乐。当然这也许只是后人的演义,为的是揭示秦的残暴。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人像工艺的传神。

不单是制作人俑的技艺如此,各种车马俑亦是技艺超凡。始皇陵中的青铜车马,是考古史上时代最早、体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青铜车身装饰华丽,绘有流云和几何图案的彩色花纹,骏马为乳白色。它们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高超。如2号坑中的青铜车马由2462个零部件组装而成,零部件均是铸造成型,组装方法采用了铸接、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是古代青铜制品中的瑰宝。又如2号坑中的一枚青铜剑,经检测,其表面含有氧化膜,含铬2%,这种镀铬技术,是近代最先由德国用一整套复杂的工艺流程才得以达到的,秦人是如何操作这门技术的至今没人能知道。此外,这些制品韧性好、色泽纯、密度大、防腐性能好,既坚硬又锐利,今人实验制造了无数回都以失败告终,真可以说秦人的冶金技术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既然留下了这样让世人惊叹的绝技,实施绝技的人自然更令人神往。正好这些俑葬品身上刻画或戳印的文字,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在每件人俑身上,一般都有2个字,最多的有11个字,除编号的数字外,都是陶工的名字,如“官”、“官疆”、“咸”、“咸阳衣”等。目前发现的共294个,去掉重复的只有80个,这些工匠或来自官府制陶作坊,或来自地方手工作坊,其中大多数来自咸阳。这说明始皇陵和兵马俑的建造者是从全国各地征调而来的。

军事雄国

始皇陵兵马俑正如一个巨大的军事博物馆,记录下了秦军的历史风貌,显示着秦王朝的浩大军威。历史上的秦军以横扫六合之势被称为百万雄师,在战场上,秦军英勇善战、威猛强悍,有时甚至可以用野蛮肆虐来形容,大秦王朝正是凭借这样一支劲旅成就了千秋伟业。

出土的兵马俑中兵器包括了当时流行的全部武器种类,而且各种武器皆制作精良。秦军兵器制造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由政府统一调配。中央系统生产的兵器品质精良,主要配备给中央直接管辖的军队;地方郡县所造兵器,由郡太守督造,质量不及中央,但是产量大,主要配备给地方和边防部队。秦时还设置了专门的管理体系和保管兵器的仓库,并制订了各项保管武器的规定。秦军使用的兵器,主要以青铜兵器为主,铁兵器虽始于燕、赵,但仍处在发轫阶段,没有广泛使用。兵马俑中的剑、刀、矛、戈等几乎全为青铜制成,注重实用而少华丽,长短结合以便相互救助。史载始皇曾收缴天下兵器,并将其熔铸成12个巨大的金人,放在宫殿门口,既是告戒天下不许私藏兵器,也以之显示秦国的威风。但是这并不表明秦国将休兵,只不过是始皇为了防止他人拥兵自重,为维护其大一统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在兵种上,秦时有步兵、骑兵、车兵三大兵种,有陆军和水军两大部分。始皇时陆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也成为独立兵种,并在秦国的兼并战争中作为主力。弩兵是步兵中的一种,杀伤力最强,与战车和一般步兵混编。水军主要是在兼并楚国和进攻百越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兵马俑坑出土的跪射俑,记录了秦军射手射击的瞬间。在挖掘过程中还发现其附近有大量青铜簇和弓的遗物,表现远射程兵器的广泛使用和射手在作战中的英勇战姿。在实际战争中,秦军都会精心布阵,因具体战况调配各种兵种。1号坑中所呈现的就是一个矩形的作战方阵。

每当大规模战争到来,秦国的临战指挥系统就开始运行,秦时采取部曲制,以部曲为作战单位。部为万人,是最大的作战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军或师,通常由若干个曲和指挥部组成。曲为数千人,从兵马俑看,每曲约2000人,相当于今天的两个作战团。曲结合起来便于集中管理,拆分成独立的作战单位又可以灵活调动,适应出奇制胜。始皇为全国的军政首长,各级军官由他亲自任命,军队调动必须出自他的诏令。太尉(大将军)是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秉承皇帝命令,统率全国军队,但只有带兵权,没有调兵权。为防止拥兵自重,秦时常不设固定的带兵统帅。战事结束,皇帝立即解除太尉的兵权,太尉仍回朝办理日常军务。皇帝和大将军以下各级政府,也由军政两方面组成,各级政府管辖相应数量的军队。

始皇本人统掌军政大权,保持着最高的权威,其他大臣、百姓都要绝对臣服于他。上行下效,同样的等级规则也适用于其他阶层,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军事方面,从兵马俑的情况来看,就表明存在这种等级制度的存在。作为一个依仗军功而使六国臣服的帝王,军威在他心目中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确保他的万世基业,最不可少的一条,就是要确保他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力,其次才是政治、经济、文化之类。

秦军作战,有“安难乐死”之称,的确显示了秦军无与伦比的气势。除了始皇本人的军队意识,还与秦军制有着极大的关系。始皇统治时,利用法律和制度来巩固和培养全国人民重战的精神,秦人只要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可以按杀敌数量获取爵位和田宅,这即是“军功赐爵”制度。当然,奖惩分明,与之相应的惩罚制度也是极为残暴的。按照当时的规定,临阵逃脱的都要当众“车裂”(头和四肢分别栓于5辆马车上,向相反方向拉,直至身体撕裂而亡),同“伍”(5个人成为一伍)的人还要牵连受罚。“以战获首级记军功授爵”及与之相应的严惩,最大限度地刺激了秦军将士的心志,以至于秦军近乎野蛮成性,甚至是手无寸铁的老妇人也惨死在秦军的屠刀下。有军事雄国之称的秦国,也隐含着它历经了数不尽的血雨腥风,制造过令人难以想像的人间惨剧。

同类推荐
  • 家族长歌

    家族长歌

    西晋初年王朝更替杀戮不休,每个家族都加入到权利的斗争中。忠诚、背叛、嗜血、复仇都是历史车轮上的印记,周围蛮族的虎视眈眈增添了血腥的气味,在混乱的年代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大汉游侠传

    大汉游侠传

    列位看官: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部寻常的武打小说。本文不寻常在哪里?它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张恨水先生曾说:“倘若真有人能写一部社会里层的游侠小说,这范围必定牵涉得很广,不但涉及军事政治,并会涉及社会经济,这要写出来,定是石破天惊,惊世骇俗的大著作,岂但震撼文坛而已哉?我越想这事越伟大,只是谢以仆病未能。”本人经过十余年努力,以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为蓝本,写出了西汉初期,广阔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同时真实、生动地记述了汉代游侠朱家、田仲、剧孟、周庸、郭解、朱安世等游侠群体。其写作难度,超越一般武侠小说几倍、十几倍。
  • 外交内方外圆

    外交内方外圆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 三国之艰辛历程

    三国之艰辛历程

    作为21世纪的“四有”青年,不幸穿越到东汉末年,坐看主角刘磊是如何从一名深山出来的孤儿蜕变成一代霸主,从泰山小村发展到统一中原,让那些在三国中的龙套角色发光发热,他的励志属于一本书。
  • 烽火之虎贲传奇

    烽火之虎贲传奇

    “武王伐纣时,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虎贲”,从此成为历代军队的最高荣誉。
热门推荐
  • 一脚巨星

    一脚巨星

    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一个进球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个。如果再有,那就三个四个五六个!------
  • 极品妃:嫁给穿越俊王爷

    极品妃:嫁给穿越俊王爷

    本来在家看穿越小说正High的不得了,让刚从外地回来的臭哥哥一个电话轰到机场接他,我容易吗我!还好臭哥给我带了个古典戒指,呵呵!美美的带上,在一片莫名其妙中,我穿了......怎么有这么巧的事,穿到古代遇到同样带着一样的戒指穿过来的帅哥,难道这就是缘分?人家穿个王爷,我就一个单身贫民,借住在王府还给我惹事,嫁就嫁吧,起码他知道现代人的习惯,要真嫁古人,那清白怎么保啊......
  • 繁生若梦

    繁生若梦

    你听说过吗?一个人,两个灵魂。一个是过往,另一个却是现实说书人口中的千古绝恋,不过是她与他的互利,罢了。一场为了皇位的利用......一场为了守护的利用……--在这尘世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无欲无求?每个人活下来,不都是对世事情物的执念?可当执念逝去时,你又该如何选择?是继续活下去,还是悄然离去?
  • 昔年往日

    昔年往日

    她们,有着至高无上的黑道至尊血统,但有人却不怕死的抛弃了她们,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伤害,一次又一次的爬起来!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在第一天进入学院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对,彻彻底底改变了!从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爱,都让人羡慕不已!伤痕累累的她们,命运会如何转变?
  • 我是妖王

    我是妖王

    弹指间,千年已过,时代变迁,岁月成年轮。睁开眼,发现世界明亮多彩,窈窕淑女,御姐萝莉,妖魔鬼怪,群魔乱舞。当今这个社会,是一个和谐平等的世界,所以即便是妖也要遵照规矩办事。我为什么会想不起曾经的记忆,过去怎么样,既然想不起来便顺其自然吧。虽然我现在只是个小妖,但是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代妖王,总有一天,我狼小邪会站在天下群妖面前,高声大喊,我是妖王。
  • 吸血鬼骑士之那年的雪

    吸血鬼骑士之那年的雪

    她,十八般武艺全能,今生却为一人痴情;她,本是冰山一角,却被他感化;滚滚红尘,痴痴情深…
  • 玄古祭

    玄古祭

    雁程国由当地的玄族和南族组成,相传玄人祖先是半人半神之身。每一个轮转,即一百年,就会举行一次唤神仪式,即玄族祭祀。各方势力,都希望通过操纵祭祀而达到各自的目的。而顺利进行唤神仪式,必须得到开启神坛的钥匙,以及拥有足以启动祭祀的力量。故事围绕众人寻找开启祭祀的钥匙,提升各自能力,以及玄族巫祭的隐密细节展开。(本书为《楚山词》的第二部分,《楚山词》可以当作本书的故事前传,背景细节可以通过此书查询)主要人物:浅溪:楚山精灵,处人、神、妖之外的灵体存在。六百年前因为插手巫妖之事而被平陵族的玄巫和当时的楚王将军冷岐怀疑身份。又因为六百年后,一时好奇,救下了误入楚山的凡人萧江梅,自己也被卷进了朝堂纷争,最后更是被当今雁程国久皇子和巫师平陵彦识破身份。也因为她当年的插手,间接导致了几人命运走向的改变。648年,萧江梅被朝廷任命为唤神祭祀的主事,浅溪为了保护他,也为了弥补自己当年的过失,决定去寻找钥匙,帮助唤神成功。小炎:本名平陵焱,玄族巫师,九芒星中首位赤芒的拥有者。作为玄族巫师的平陵族,与其他氏族一样,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全部绝迹。小焱在与一个妖兽的打斗中重伤,后被族人用密法长埋地下六百年。而他当年眼见那只妖兽被浅溪所救,所以醒来后找到浅溪,欲追查妖兽冥啸的下落。后来被浅溪说服,与她一起寻找钥匙,参与祭祀。古玉居士:一个叫韩古玉的百岁老者,力量强大的术士。自称是玄人贵族韩世的后代,不过韩氏近百年来大多隐居,所以他的身份无从考证。因为他的法力强大,行踪隐秘,偶尔在世间行走并有一些义举,故人称古玉居士。为了能参加649年的唤神祭祀,他一直在寻找玄巫师的遗迹,直到意外发现了一块存有一些巫法的平陵族血玉,并结识了平陵彦。冷岐:被封在一只银质发簪中的魂魄。为救心爱的女子,被困了六百年,醒来后也没有放弃追寻至爱之人的下落。后来簪子被凌楚天所得,两人之间通过有了共生感应。他是陵楚天的朋友和老师。凌楚天:雁程国九皇子,因为母亲被谋害导致他在储君争斗中失败。后来,为了帮助冷岐,也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了萧江梅和被自己识破身份的浅溪,想通过他们达到操控祭祀的目的,不过事情的进行并非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 心中的泪

    心中的泪

    爱,注定毫无所得。爱,注定最熟悉的陌生。
  • 豪门情深:方少的小逃妻

    豪门情深:方少的小逃妻

    “BOSS,是夫人的电话。”“挂掉。”“少爷,少奶奶不肯吃饭。”“饿着她。”“总裁,您妻子要求见您。”“不见。”……只要是与黎昕薇有关的事情,方寻几乎没说过一个好字。俗话说的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夫人,是方总的电话。”“不接。”“少奶奶,少爷说他住院了。”“活该。”“黎小姐,您先生一直堵在门口,您和他一块儿回家。”“让他有多远,就滚多远。”逆袭之路,虽任重而道远,但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 重生之不嫁你又如何

    重生之不嫁你又如何

    前世她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生死之际,她立下誓言;如有来世,定让她生不如死,今生,她御黑凤,获奇缘,她和他肩并肩携手履行前世誓言前世,他视她柔情如土,自私自利,终使他与她失之交手,欲要亡羊补牢,可否为时不晚?如今末世重来,她与他故事应怎样续写?是淡然如陌?还是破镜重圆?一切的一切终究是未知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