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700000020

第20章 中央集权制的核心—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首创“皇帝”一词。虽然只是将人间“泰皇”与神界“天帝”合二而一,各取一字,含义却不仅是二者的叠加。诸种阐发“皇帝”一词深层含义的条条款款,综合说来,就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废分封行郡县的政治制度结合,便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并居于这一制度的核心位置。

皇帝制度的内容,不外乎正名、正物,诸如名号制度、避讳制度、印玺制度、服饰讲究等等。如果说皇帝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统治的外衣,那么“五德始终说”堪称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正因为皇帝制度在中央集权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也使得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一提到中央集权,便想到皇帝以及与皇帝相关的诸种东西,将皇帝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划上了等号。从某种程度上,这一误解正好反映了皇帝制度的影响之深远。

“皇帝”的由来

始皇之前,经历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时代,在争霸之前,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期。西周的分封制,即除王室直接管辖都城周围的领地外,周王将新占领的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一来可以大规模向新地盘移民,藉以捍卫王室,再者又可以进一步拓展势力。当然,受封的诸侯又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将其领土进行再分割,由此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式的政治统治。这些受封者,到争霸时期也纷纷称“王”,原来的公、卿、侯、大夫似乎不足以显示他们的权威和身价。

到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比起先前的诸侯王来,功绩自然要在他们之上。不要说是诸侯公卿,就是诸侯们使用过的“王”,此时的始皇也觉得名不符其实,“议帝号”自然成为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题中之义。秦始皇选择了“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以人皇最尊,又称泰皇)中的“泰皇”、上古神界的“天帝”,创造出“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专用称谓。按照他的最初想法,始皇帝,就是第一位的、最开始的皇帝,后世以数记,则是“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

就“皇帝”的称谓和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历史上的沿革情况来看,始皇的设计的确是一幅宏伟蓝图,由秦到汉,最后在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身上画上句号,虽不能达到“传之无穷”,毕竟也延续了2000多年,可谓长久。然而,对于秦王朝自身来说,胡亥二世而秦亡,大多数人莫不视之为是对始皇一世英明的绝妙讽刺。始皇本人无疑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但是不知是他高估了后世子孙,还是低估了普天下的“黔首”(始皇时期普通百姓的称谓),竟然忘记了最简单的道理,也是人之常情。试想始皇登上高位,可是迫不及待的正名号,否则便认为是隐没了大秦的丰功伟绩,使大秦的皇皇声威不得流传后世。那么另外一个推倒你的人,岂不是更有资格正名号,哪里可能顺着你的二世三世往后传?这种心理不也正是始皇自己所有的吗?

当然,此是后话,却可以表明,“名号”在封建君王的建朝定制中,是一项基本功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早已有此先见。既然名号重至如此,当然不再仅仅是个代号而已,特别是“皇帝”这种名号。虽然人类自有氏族开始,不管其首领的称谓是什么,都不外乎是宗室、权势的首脑,自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或继承者的统治,无不提倡“礼仪为本”,各种规矩堪称礼仪的集大成者。但是,“皇帝”以及围绕它形成的制度,相对于始皇以前,可以说在宗室之尊、权势之首、礼仪之本几个方面,将其发挥到了极至。至于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比之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首创者是始皇。正因此,我们将要读到的,就是始皇开始,将“皇帝”的题中之义发挥到极至的几个重要方面。

宗室之尊

从宗法的角度说,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最初使用的尊号,都带有明显的宗法属性。也就是说,古代君王早在秦以前(按照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已经认为君主就是一家的大家长,他犹如天下臣民的父母。始皇的“皇帝”一词,取人间至尊的人皇(泰皇)之意,一是认为天下大一统,由自己一人执掌最高统治大权,自然便是天下一家的大家长,是所有臣民的父母;二是就皇室内部而言,他作为宗室长子,也自然得担任家长的职责。始皇自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抚恤黔首,朝夕不懈”,这正充分表明,他以养育、教训广大臣民的统治者和监护人自居,其承袭了前代君主们使用称谓中鲜明的宗族意识,尤其是承袭了具有最大影响的西周宗法制观念,这甚至对秦以后的政治制度和王权观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皇帝”宗法制含义中,至始皇时期,表现得最为充分的有以下几点。

1.宗子至尊。也即宗子享有主祭祖先、作为族兵和族众的统帅,负责管理一切公众事务的权力。如在宗国方面,统一之初,始皇就明确表示要医治创伤,抚恤百姓,他在经济政策上一声令下,全国实行“实田政策”,推广土地私有,这一法令确实起到了调动土地所有者生产积极性,保证国家税收,恢复国家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就皇室内部而言,在位期间,他主持了数位长辈的葬礼,隆重发丧、安葬,完全按照周朝的礼制办事。先是为父王庄襄王治丧;然后是按照亲生祖母夏太后的遗愿厚葬;再后来将嫡祖母华阳太后与祖父合葬;对于他的生母赵姬,尽管生前曾经有过矛盾,但是母后死后他还是将其与父亲合葬于芷阳。从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始皇主观上是期望“上荐高庙,孝道显明”的。这也正是始皇作为一位宗室长子所必须履行的,大至治理国家,小至管理皇室的义务。在完成这些职责的过程中,他的至尊之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长子继承制度。在宗族统治中,宗族中的诸子按照立嫡、立贵、立长、立贤等原则排定继承次序,一般说来,嫡长子永远都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秦时,还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长子继承已经被大多数统治者接受。就始皇自己来看,他是庄襄王的长子,顺理成章的接过了父亲的权杖,而他自己的继承人,按照史学界大多数人的观点,本来完全应该是长子扶苏的。首先,从扶苏与胡亥角度分析:扶苏本人政治素养很高,《史记》中记载赵高对扶苏的评价是:“长子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可见扶苏品格高尚,知人善任,能赢得别人的忠诚,另外《史记》中还记载扶苏数次向始皇直谏,尤其是对于焚书坑儒表示的立场,说明他也有不错的政治眼光,符合忠臣孝子的标准;而胡亥则完全不同了,他的昏庸腐朽,在即帝位之后暴露无遗,终于很快使秦皇朝走向灭亡。其次,从始皇方面看:他对长子扶苏还是相当看重的,虽然不满他的直谏,以任命为北伐匈奴的监军作为惩罚,但是这种做法,又未尝不是对扶苏的一种锻炼;而对于幼子胡亥,他的态度最多是一种宠爱或者说是娇惯,距传授皇位还有很大距离。然而最后的事实是胡亥即位,长子扶苏被赐死。这是赵高、李斯、胡亥等的野心合谋,长子扶苏的误会自杀以及始皇自身等多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史学界推测始皇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概括起来,一是始皇贪恋个人权势,二是始皇自信能够长寿,三是因为扶苏的母亲不受宠爱,其子也必然容易受到偏见左右,四是扶苏的数次直谏,给始皇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使始皇深感扶苏掌权还不是时日。这些推测自然各有其道理。至于历史对胡亥的继位,采取的完全是怀疑的态度。这些都表明,长子继承制已深入到人们的观念中,随着后世的发展,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至清代又有变化,当然这是后话。

3.宗庙祭祀。宗庙在宗族社会,是祭祀祖先、凝聚族众的场所,也是宗子借祖先和神明的威严号令族众的场所。始皇做了皇帝之后,举行过多次祭祀仪式,其中历史提及最多的就是泰山封禅。尽管此种祭祀,因为自周朝以来荒废太久,仪式的具体操作方式都没有人能知道,但始皇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编、自导、自演了祭祀天地神明的大戏。始皇之所以如此看重这项祭祀活动,不计较形式,不单是为了使他的大一统统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开始,而且也是借此向神明表示敬意,向四海传播大秦的威名。

权势之首

“皇帝”一词,包含着标榜秦王朝的伟大功业,远布秦王朝声威的意图,用于始皇自身,既有对他执掌人间大权、享有君权神佑的概括,又有昭显至尊至贵身份的意味。

从人间至尊至贵的角度看,始皇可以说是将他应享有的权利运用到了极至。统一后的秦王朝,军事上经历了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文化上实行了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经济上进行了统一度量衡、实田定赋;建设方面更是不可尽数,修灵渠、筑万里长城、造阿房宫、建骊山陵等等。始皇可以说是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他的好大喜功、骄奢豪横、惟我独尊。他对权势的操作一至如此,后人给出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否定者认为是好大喜功、贪恋权势、刚愎自用、刻薄寡恩;赞誉者则视之为积极进取、勤于政务、果断刚决、法纪严明,也许始皇本人都只得承认,他们各有道理。

“天赋君权”是至尊至贵的重要依据,而“皇帝”正好可以在至尊至贵外,再加上一个至圣。自古以来,对天神、地祗、祖宗亡灵的祭祀大权,都是中国王权的重要构成之一,它们分别象征着对君权神授、政治经济安邦、宗嗣继承表示的敬仪。古人相信君权神佑,就始皇本人而言,他去泰山封禅,往东海求仙,以祖龙自居,甚至感叹“吾慕真人”,都表明他对皇权受之于神明的认同。他不仅要对这种神明的恩赐表示感谢和敬意,还要追求神界的生活,渴求自己能够重获神子之身,享长生不老之乐,让现实的荣华富贵、至尊至圣永远不会消失。因此,始皇至死不渝地追求能与神仙相见,几度到东海求仙,其统治期间也很看重方士,将之列位70博士之中。

“皇帝”的神圣还有着另外一重含义,那就是它是与道同体的道德表仪和文化权威,集品德才智于一身。对始皇来说,他的德之首是勤于政务,积极进取,史载他每天批阅的奏章,都要达到120千克才会罢休;他的第二德是礼贤下士,尤其是亲政之初,他虽深谙法家“以法治家”,但是同样能运用“无为之术”,做到“选贤与能”,对于人才可以说是相当的能包容,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控制得很好。当然,像尉缭所言,此时的始皇是“居约”故而能“易出人下”,到后来的始皇,表现远没有先前大度,正应验了“得志亦轻食人”的评价。这一点也是后人评价始皇刻薄寡恩、工于权谋、荒淫暴虐的证词,但是回顾始皇之前或者之后的历史,这种情形大致上是帝王群体的常态。此外,始皇在孝悌方面,虽然更大程度上是出于表现“宗子至尊”,并且曾多次将母后驱逐出宫,但从赵姬的自身作为和人之常情,以及最后将其与父亲合葬于芷阳的结局思考,始皇本质上还是维护传统道德的至尊。虽然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帝王群体内,还是在“周礼”的框架下,始皇算不上彪炳史册的有德皇帝。

在文化权威方面,表现之一是他的君师观念。他主张以吏为师,弃德治而崇法治,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严以法律规范。应当说始皇的治国思想还是可取的,只是在实际操作中他太迷信法而忽略了人,以至于刻薄寡恩,暴虐不近人情。表现之二是他学识广博。韩非子在韩国不被赏识,他的理论不被认同,但是始皇已经熟读了他的著作,还在未亲政之初,对仲父为他所撰的《吕氏春秋》,也已经是深谙其道。

就是人们习惯说的“焚书坑儒”,也可以说是他文化权威的表现:身为人臣,没有理由自由言论,否则就是亵渎权威,“妖言惑众”,所以又不免有自贤自圣、专横独断之评。

总的说来,始皇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具有两面性,褒贬相参。我们要区分出始皇自然个人、社会政治各自的方面也是不切实际的。在一个封建帝王之家,政治生活与家庭生活事实上密切相连,皇帝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一样存在君臣之礼,所以真正能窥见他个性的时候少之又少,只有他的皇皇权威,表现得无处不在。

礼仪之本

“皇帝”之名,既是为正名而来,即使不包含任何的实质性内容,单作为帝王之家的家规、天下一家的礼制讲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周礼的制定,最初就是作为礼仪规范。

人类社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即是人自身、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人自我规范意识的强化,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始皇自认为应当称尊,专门创造出一些独享的词汇,以与凡夫俗子相区别;废除一些前代的陈规旧制,以示与先前的王侯不同级。所以对于“制”、“诏”、“命”、“令、“玺”、“印”的使用范围都明文限定,废除秦以前的谥号制度,按照自己的想法只追尊一代先王,还有服饰的各种规矩等等。总而言之,凡是利于维护统治的,都要列入到大秦的法纪之中,这就是大秦的社会规范,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所谓的礼仪之制。

始皇皇帝制度中的很多内容,有些虽不过一言半字的修改,但是在中国,象形文字言约而义丰,《史记》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就充分证明,虽一字但不可小瞧。还有礼仪本身,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咀嚼细微末节之处的学问。后人对始皇所创的“皇帝”一词,尤其是结合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沿用史,深剖浅析不已,的确研究出了许多的意味。经后代皇帝沿袭并深度发展,整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制度,莫不让统治者做皇帝做得意味无穷。

象征至尊至贵至圣的“皇帝”之名,成就了始皇的一世威名,记录了他不可磨灭的历史足迹,但是成也皇帝,败也皇帝:以至尊至贵自居,始皇傲视群黔、横扫六合,又不免好大喜功、骄奢独裁;为永保至尊至贵,始皇勤于政务、严于法纪,又不免残暴多疑、刻薄寡恩;为贪求至尊至贵,始皇积极进取、果断刚决,又不免迷信方术、贻误承嗣。这些,是礼仪之本的“皇帝”以及众多的统治者,或多或少逃脱不了的宿命,即便是作为始皇一家之举,浩瀚的历史文献,也许都不足以阐释得透彻。

同类推荐
  • 红尘蒙玉

    红尘蒙玉

    南朝齐国那点事!风流帝王为谁痴迷?只爱美人弃江山?到底是欲望沉沦还是为情所困!
  • 民国之猎鬼神

    民国之猎鬼神

    【最火爆免费款民国文】简介3.0版如果你回到民国,你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这是一个常年宅在房间的少年,带着游戏角色回到民国,寻找最适合自己工作的故事。这是一个让历史面目全非,搅乱历史记录的欢乐故事……PS:QQ群:570501490
  • 带着电脑回三国

    带着电脑回三国

    陈乾莫名其妙地穿越了,带着一台手提电脑,到了三国最乱的192年.碰上了美丽,聪明而又幽伤的蔡琰姐妹.于是便想与蔡琰MM一起归隐,到桃花源去过着神仙样的生活.然而这个不想改变历史的他,在现实面前,却一次次违背自己的意愿......电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最新科技.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会给主角带来什么呢?又会能人们带来什么呢......本书写法可能和其它类穿越文不同,大家不访一看.QQ群:79956487
  • 大明特区

    大明特区

    在腐朽的清朝建国前夜,为了随之不久就要悲惨出现的中华最屈辱的近代那一百年最黑暗的时光,一个穿越到了崇祯二年的大汉子孙——天朝特别战略预备近卫师中尉文刀,在大明即将灭亡的最后16年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率先建立一个特区,可否?可以,则反转世界,殖民海外,一超独霸。不可以,那就在每个中国人都要甩着一根大辫子满世界丢丑的那一刻,纵身一跃吧——如果是东海,那就为diaoyu岛溅起一朵浪花,如果是南海,那就为最远的曾母暗沙化作那日夜啼鸣的一海鸥……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热门推荐
  • Glinda of Oz

    Glinda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空道

    逆空道

    谁说穿越的一定是主角,我们的穿越者不过是个配角,他不断地朝着杀死主角之路迈进!谁说偷渡客就一定要低调,我们的地藏菩萨还不是一样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谁说主角一定带着幸运光环,我们的主角总是遇人不淑!不断遭人暗算!谁说最厉害的神通道术都离不开虚实本源!我们的主角自创妙法空空,万法皆空的《空道》!到了最后,我们的主角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不要崇拜哥,哥是被逼的,千万别把哥当传说!
  • 魂天录

    魂天录

    一位异界重生的亡灵法师,一颗随之而来的神秘宝石,二者的降临,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怎样的精彩?遵循自我的灵魂,颠覆这方世界的法则!讲述一位佣兵少年在魂天大陆的梦幻之旅。
  • 名侦探柯南之穿越

    名侦探柯南之穿越

    第一次写文,多多支持,谢谢!
  • 镜钰的旅行与健忘

    镜钰的旅行与健忘

    镜钰,一名患有失忆症的青年,看似衣衫褴褛却身怀一本能够帮助他化险为夷的华丽宝书。无尽的旅行看似毫无目的,但他的失忆却与王国的命运仅仅相连。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群形色各异的同伴,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却成了扭转镜钰命运的关键因素。
  • 武道狂魔

    武道狂魔

    得知自己身世的少年性格大变,为了复仇与魔主灵魂融合,更是学习了邪恶的炼尸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非对错,公道自在人心。人欲成佛,我偏成魔!神?不过是实力强大的人罢了,阴险狡诈,蒙骗世人,凭什么主宰一切?待我突破枷锁,堪破轮回,必将渡佛成魔!看腻了天才成长?看腻了废材逆袭?那就看看主角是邪恶阵营的武道狂魔吧!新人新书,求点击,收藏,推荐,评论。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 九灵域

    九灵域

    什么盖世英雄,什么帝境皇兽,什么女神仙子。最后还不是臣服于他。
  • 被惊醒的童话

    被惊醒的童话

    她与他本应该是一条平行线,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冷漠无情,却因为一场误会相交在一起。他痛恨她,因为她像那个抛弃过他的女孩,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当故人归来,他会选择谁?黎彬瑶,对不起,我曾伤害过你,但是,我爱你。--周凌凯你曾说过要陪我到永远,我却不知这是噩梦还是美梦;我只希望,让我留在你身边。--黎彬瑶我以为我对你好,你就会爱上我;我以为我不离开你,你就不会离开我。后来我发现那只是“我以为”,只是昙花一现。--陆羽风
  • 轩小南弑天记

    轩小南弑天记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陆,在这里世人崇尚东方武学,为达到武学的巅峰之境从而孜孜不倦,苦苦追寻。帝国崛起,门派林立,唯有强者才能或得生存的机会。武碎虚空,获得神位,位列仙班。与天地齐寿,与日月争辉。一个废柴,一个家族的耻辱。面对不公的命运是妥协,还是反抗。面对无情的天道是投降,还是杀戮。一切尽在小魔的新书《轩小南弑天纪》。
  • 神剑之审批

    神剑之审批

    审判之神,审判天下,战无不胜,唯我独尊!这是一个手持神剑,审判天下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断变强,战无不胜的故事!神剑凌天,我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