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立足的这片土地产生情感闪光点,才能找到生活和事业的根……
一
初冬的雨,夹着寒风,不期而至,哗啦啦地下个不停。
在广州市区一隅,我迷失在风雨中。
那是1991年元旦。在惠阳师专读书的我,因为高考不如意,好长一段时间走不出心里的阴影。于是,趁元旦假期,想到广州找同学散散心。谁想到,在火车站,本来想去广东省商业学校(位于芳村)的我却上错了一辆中巴,等中途被无良司机放下时,已不知道具体在哪个方向。偏偏天又下起了雨。
雨越下越大,风更冷了。我被淋得像落汤鸡,沿着大马路踯躅,不时地招手求援。车一辆辆地从我身旁呼啸而过。
突然,一辆单车在我身边停下,裹得很紧的黄色雨衣中探出一张秀丽的脸庞。听说了我迷路的遭遇后,她告诉我走错方向了,还说可载我到火车站,再从那里坐公交车去芳村。在她的帮助下,我经过了一段曲折后,总算搭上开往芳村的公交车。
这是广州留给我最深刻、最温情的一幕。一直以来,每当广州雨季到来时,那身披黄色雨衣的背影、那张秀丽的脸庞,不时地在我脑海中浮现。心底里,充满着无限的感念。
那一年,我完全没想到,两年后我会成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插班生、踏上广州求学之路;我更不敢指望,在华师毕业后能留在广州一所高校工作。
我只能相信,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缘分和力量在牵引着,让我注定与广州风雨同行。
二
1995年,我从华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凭着综合测评优秀的先决条件及曾经在校报当学生记者的优势,被分到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党委宣传部。从此,开始了我在广州安家立业之路。
记得1993年我从惠阳师专毕业时,一位同学给我留言说:“西湖,虽然风光迷人,但毕竟太狭小,我们需要的是广阔天地。”广州,正是这样的广阔天地,是可以让人施展拳脚的巨大舞台。
这些年,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我经历和见证过这片土地建设发展、腾飞巨变的点点滴滴。亲身参与过地铁兴建的志愿服务,经历过迎接香港回归的不眠之夜,抗击“非典”、抗击雪灾时的爱心传递,大学城的奇迹崛起以及创卫创文的波澜跌宕……
这些年,身为高校新闻宣传职业者,我记录了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和新广州大学的办学发展历程。可以说,这个轨迹也是广州高等教育发展概貌的一个侧面,从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的几经变化,到新广州大学的合并组建与跨越发展,一个个生动的片断、一幕幕难忘的画面,镌刻着广州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印迹,也融注了我在记录中一路走来的酸甜苦乐。
这些年,也算是文学、艺术爱好者的我追逐过不少登临广州的文艺明星、知名学者,用镜头刻录下他们的风采。如季羡林老先生、贾平凹、周星驰、宋祖英、陈鲁豫、王志、李步云等,他们在广州的印迹及其对广州的情缘,从另一个角度上成了展现广州城市魅力的注脚。
无论是创作还是写作,都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感谢广州,给了我如此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如此丰富的生活素材;感谢生活,让我在写作路上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
踏上广州,让我真正叩开了写作的大门。16年了,我庆幸自己在工作和兴趣的兼顾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并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像一位农民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守候着,盼望着……
这一次,我斗胆将这片土地里的几分收获“打包”,结集出版,尽管自知水平有限,但仍然期待为自己过去的采编、写作路程留下一份阶段性的纪录。在策划选题时,想起广州给自己留下的温情记忆和带来的成长空间,恰逢广州正掀起城市形象塑造热潮,于是,就把本书定格在“纪录广州”的主线上,把这几年所写的与广州有关的时评文章、新闻作品辑录起来,并收集了自己拍摄的一些名人的照片,配上一点回忆性文字,以此作为对广州发展变化的记录,也算是将自己与广州这座城市的情缘作一次“打包”,为那段风雨中的经历,为那张风雨中相助的秀丽脸孔,献上我内心的感恩。
四
还要为之送上感恩的是,在我的写作道路上和本书策划出版过程中,给予关爱和支持的各位领导、朋友和家人。
其实,这次“打包”出书的另一动因则是我太太的“鼓动”。在此之前,我曾参与主持编辑了几本书。有一天,不大懂得编辑出版事务的太太对我开玩笑说:“什么时候你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出现在书的封面上?”尽管当时她说这句话时并不经意,因为一直以来她对我的事业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但是,在我内心深处却悄悄地留下了一份鞭策。这些年,正是这份鞭策,促动我不断坚持写点儿东西,并在今天冒昧结集出版。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太太。因为我工作和写作上的忙碌,她对我们这个小家庭和女儿的照顾,付出了更多。今年刚好是我们俩的本命年,这次的“打包”,也权当作为对她的一点回报,也为我们共同的生命年轮留下一个烙印。
在本书脱稿前夕,已过古稀的父亲和年近七十的母亲从乡下来到广州。这段日子,因为有了父母亲的悉心照顾,家里日常生活更加宽松舒适,使我有更多的精力完成书稿。虽然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并不能完全明白我所做的这些,但在他们心里,为儿女操劳就是最大的乐事。好几次,当我写作到深夜时,母亲常起床来催促我早点睡觉并总问要不要给我弄点儿东西吃。一生勤苦耐劳的父母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呕心沥血,每当想起,内心感激不尽。
本书的出版也得到各位尊师前辈、友人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原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蔡运桂同志是我景仰已久的老乡、前辈,也是我华师的校友。年届76岁高龄的他,不顾劳神损眼之累,不嫌本书稿文笔稚嫩,欣然为本书作序,使本书增色生辉不少。蔡老提携后辈的仁心热肠灼灼可鉴。原广州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罗比老师是我当年进入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的“伯乐”,这些年来,作为部门领导和同事,他对我的成长和写作给予悉心指导,此次书稿的出版,他更是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此外,既是学生也是好友的陈倩,在毕业前夕,为本书稿的整理和图片收集做了大量案头工作。谨以此记之,深表谢意。
作为个人文集,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更有赖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学校社科处对本书出版经费的资助,感谢宣传部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关心与支持。还要感谢长期以来紧密合作的各位媒体朋友和学校新闻中心的师生记者们,本书部分新闻报道作品也吸纳了他们的成果。最后,还要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古碧卡、吕肖剑编辑,感谢她们对本书出版的大力帮助。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当然,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还有好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写出。请相信,我会把名字记在心头,把感恩藏在心里。
朱玉尊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