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治疗心绞痛
1.药物治疗
(1)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其阻力,增加其血流量外,还通过对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常见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将其置于舌下含化,使其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但长期反复应用可由于产生耐药性而效力减低。硝酸甘油还有喷雾剂和胶囊制剂可用。不良反应有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偶有血压下降。其他硝酸酯制剂还包括硝酸异山梨醇、四硝酸戊四醇酯等。
(2)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此外,还降低运动时的血流动力反应,使在同一运动量水平上心肌耗氧量减少,使不缺血的心肌区的小动脉(阻力血管)缩小,从而使更多的血液通过极度扩张的侧支循环流入缺血区。不良作用有心室喷血时间延长和心脏容积增加,这时可能使心肌缺血加重或引起心力衰竭,但其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的作用远超过其不良作用。常用制剂有普萘洛尔、阿普洛尔、吲哚洛尔、索他洛尔等。
(3)钙通道阻滞剂。本类药物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因而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的耗氧量;还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还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环。常用制剂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尼卡地平、尼索地平等。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失眠等。
2.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低于50%时,对血流的影响不大,使用药物治疗即可有比较好的疗效。当狭窄达到75%时就会明显影响血流的通畅而产生心绞痛症状。此时就需要进行介入支架手术或是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应该强调的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接受支架手术或搭桥手术,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心绞痛,使病人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对于心肌梗死后形成的室壁瘤,严重影响心功能,产生严重心率失常或血栓栓塞,这种情况下必须行手术切除,并同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会更好。
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正常。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一样畅通无阻。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等桥梁血管。手术时将小腿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出,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吻合,一端与升主动脉吻合。用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些,因此适用于年龄大的病人。用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传统的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要3~4个小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可以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手术对病人的损伤明显减轻,术后恢复更快。
在心脏上搭的桥能坚持多少年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一般认为用静脉作为搭桥材料,其10年的通畅率约为50%左右,而用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会好得多。但由于人体的动脉材料有限,而且有些动脉材料容易痉挛,或者管腔太细,甚至动脉材料本身也有病变或狭窄,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动脉桥。当然,如果桥血管再次梗死,患者也不必害怕,可以采用介入技术在桥血管中置入支架解除梗死。
二、心肌梗死怎么办
(1)缓解疼痛。用哌替啶肌肉注射或吗啡皮下注射,也可试用硝酸甘油或二硝酸异山梨醇舌下含服,或用硝酸甘油溶于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或二硝酸异山梨醇溶于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2)再灌注心肌。应用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的药物以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保护心室功能并消除疼痛。溶栓药物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甲氧苯基化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
(3)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涉及多种情况,处理方法和应用的药物也比较复杂,在这里不多做介绍,因为出现心律失常后,只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无法在家中处理。如果出现心脏停搏,你能做的是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医生会进行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乳酸钠和阿托品等并施行其他心脏复苏处理。后面我们会说一下,怎样进行心肺复苏。
(4)治疗休克。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应用血管扩张剂;纠正酸中毒,保护肾功能等。
(5)治疗心力衰竭。以应用吗啡或哌替啶和利尿剂为主,亦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或用多巴酚丁胺治疗。
三、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重症急症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的各个要素: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后续的专业用药。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A:开放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A.开放气道
首先你要确定,患者需不需要你进行心肺复苏。人家要是只是晕了过去没什么大碍,心肺复苏是不太必要的。只有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失去自主呼吸的情况下才能施行。所以首先你要先拍一拍摇一摇患者,大声问问他怎么了,看他的意识能不能回来。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约5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可能丧失了。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纽扣,有领带把领带也解开。要注意清除口腔里的异物。你可以用你的耳贴近患者的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患者仰头的姿势,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压着患者的下巴,把下巴抬高。用右手的拇指把患者的下嘴唇按开。然后用左手捏住鼻孔,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然后放松鼻孔。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胸骨下部旁边的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掌根部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臂要伸直,尤其是双肘关节要挺直不能弯曲,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15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要注意什么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何时停止心肺复苏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还没有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脑死亡(主要由医生来下诊断),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暴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可考虑终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