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大地震中,人民教师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在灾难来临时大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了一方小小的却是安全的天地,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学生的生,可歌可泣。诗人和“草根诗人”们感于斯,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抗震英雄教师的动人诗篇。
在歌颂抗震英雄教师的诗歌中,有些诗歌赞颂了抗震英雄教师群体。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为初中教师于建娥创作的《天堂的路上没有歌声》:
天堂的路上没有歌声
窄窄的路上正行走着人民教师严蓉
当大地震来临的那一瞬
您亲手救起了十三个鲜活的生命
却再也不能亲吻一岁女儿的笑容
此诗,从以自己的死换来十三个学生的生的英雄教师严蓉开篇,接着于“天堂的路上没有歌声/窄窄的路上正行走着……”的复唱之中依次歌颂了为救学生英勇献身的教师:吴忠红、瞿万容、张米亚、汤宏、苟晓超、谭千秋、袁文婷、王周明、汤鸿、向倩。这些英雄群体,事迹典型,感人肺腑。歌颂抗震英雄教师群体的诗歌写得好的还有碧玉的《师魂》、妞妞丁的《光荣的名字——献给地震中逝去的老师们》与佚名的《老师,我们永远爱您!——献给地震中死去的灵魂工程师们》等。
在歌颂抗震英雄教师的诗歌中,为数众多的还是那些歌颂抗震英雄教师个体的诗。其中,歌颂谭千秋老师和张米亚老师的诗歌是最多的。据新华社消息,谭千秋老师生前系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受汶川大地震影响,该校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诗人和“草根诗人”们据此写诗赞颂这位令人敬佩的英雄。“您死亡的姿势看上去很美/像鹰想要飞翔/您死亡的姿势看上去悲壮/像董存瑞像黄继光/大张开手臂匍匐着身躯/生命定格为这种形象/身下有四个鲜活的生命/平日里对他们您是严格师长/此刻却为他们阻挡死亡”(杨健:《最美的死亡姿势——致谭千秋老师》),“您的姿势/是一个父亲的姿势/您的姿势/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姿势/您的姿势/是我们中国的姿势”(张颖:《您的姿势——致谭千秋老师》),这些诗行歌颂谭千秋老师死亡的姿势。这是最美的姿势,也是独特的姿势,令人心碎的姿势!“在你的面前/所有的颂语媚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你用唐诗宋词做骨/认认真真地写了四个字:我是老师/然后,你就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用老师的风范撑起坍塌的天空/在2008在一场大地震中/上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课/比《最后一课》中的老师还要老师还要形象/之后你和所有废墟中的灵魂一起悄悄悄悄地/赴死神之约/你没有动人的遗言/你没有响亮的口号/你怕怕惊动身下的孩子/你怕怕孩子们只有书包无法取暖/你怕孩子们知道你走了/会哭”(胡有琪:《谭千秋老师,废墟中的最后一课》),这些诗行,以谭千秋老师废墟中的最后一课,歌颂比都德《最后一课》中的“老师还要老师”,还要令人钦敬。“谭老师千秋之魂/你静静地走了/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带着对亲人的依依/带着对故土的缕缕情思/带着对祖国花朵的培育/你走得慷慨你走得大气/你走得令整个华夏动容令世界惊异/泰山之重重不过你/长城之尊尊不过你/让上苍之灵在天堂/护佑你这位人世间最美丽的人民教师”(孙文:《千秋之魂——敬献谭千秋老师》),这些诗行于排比与比较之中歌颂谭千秋老师不朽的千秋之魂,恰到好处。“你用身体写出了/比任何书法作品都美的/爱/成就了一个最完美的雕塑/成为永恒”(红雪:《爱——献给谭千秋老师》),这些诗行歌颂谭千秋老师用生命完成了一个最完美的雕塑,永恒的爱,令人感慨良多。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中广网2008年6月3日发表的《让我轻轻擦你的手——献给谭千秋和他的妻子》。此诗当是根据谭千秋的妻子跪在谭千秋的遗体边为之擦手的报道与照片而创作。全诗仅四节十六行,以谭千秋的妻子的口吻写,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技巧,却感人至深。这里,我们不妨引用诗的前两节,以一斑窥全豹:
让我轻轻擦你的手
你的温暖还在我心里停留
你匆匆的一别
竟是我们来世的牵手
让我轻轻擦你的手
你的血液还在静静地淌流
你冰冷的身体
曾是四个孩子生命的源头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歌颂张米亚老师的诗。张米亚老师生前是汶川县映秀镇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师。新华社北京2008年5月15日电: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三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看到此报道,诗人们纷纷作诗,歌颂张米亚这位抗震英雄。王美春首发在人民网文化读书频道“心系汶川”征文栏目内的《献给张米亚老师》,是网络上最早出现的歌颂张米亚老师的诗。此诗在人民网首发后,又以《松开你的手臂》为题在《江海晚报》2008年5月28日“夜明珠”副刊发表;以《献给张米亚》为题入选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6月出版的诗集《五月的祈祷》;被姜文泽编著、华侨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总理五日》一书全文引用;为《半月谈内部版》2008年第6期《千首抗震诗,慷慨抒大爱》一文节选;还被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的“民族魂——抗震救灾英烈纪念馆”收藏。
应该说,比王美春的这首诗写得更感人的,当属其后发表的诗——墨平的《摘下我的翅膀:献给张米亚老师》与著名诗人黄亚洲的《对不起,张米亚,我们要锯你》。墨平的诗也是在人民网文化读书频道“心系汶川”征文栏目内首发,在网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入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汶川情·中华魂——人民网“心系汶川”征文诗歌精选》;黄亚洲的诗在《浙江工人报》、《大连日报》等媒体发表,并收入由作家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诗人的汶川地震诗歌个人专集《中国如此震动》。
这三首赞颂张米亚的诗,其共同点是感情真挚强烈,都注意诗情与诗艺的结合。其相异处也显而易见。王美春与墨平的诗,都是在看到媒体上的相关报道之后写就的,诗前皆有小序,内容都是据新华社电,但二者在写法上并不相同。而黄亚洲的诗则是他在汶川灾区采访过程中写就的,未用小序,这也可说是黄诗与另两首诗明显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再具体地谈谈其异同。
王美春的诗,共五节,除了最后一节为四行外,其余的每节六行。全诗围绕“我”对张米亚的呼唤、“我”对“你”的诉说下笔。诗的第一节从“松开你的手,松开你的手臂吧/可敬的米亚老师/我们已经来了”着墨,紧扣新华社报道的张米亚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这一细节。
第二、三节则由此展开想象。首先,作者想起“诗人未央笔下/那牺牲了仍紧握钢枪的战士”,仿佛看到了那“舍身推战马救列车的/英雄欧阳海高大的身躯”。这些想象,皆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具体可感。由此,歌颂张米亚就是他们一样的英雄。继而,作者进一步歌颂张米亚。先以一个比喻“父爱如山”揭示张米亚“僵硬的双臂”蕴藏着的伟大精神。张米亚是学生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学生的父亲?他的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父爱!接着,以对比句“你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却将死亡留给了自己”歌颂张米亚牺牲自我、保护学生的崇高精神。这里,有张米亚与学生的对照,有“死亡”与“生的希望”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第三节最后两句,对张米亚的歌颂再次升华:“以血肉之躯铸就园丁之魂”,歌颂张米亚以血肉之躯铸就教师之魂,成为教师的楷模;而“不朽的生命之诗”则歌颂张米亚精神不死,永垂不朽。
第四节,以一个因“贪图安乐而离开了讲台”的教师“我”,反衬张米亚。以“我”的悔恨,以“我”的无能为力,不能救张米亚、以“年长的我代替年轻的你去死”,反衬张米亚的伟大。这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我”是作者自己,是所谓的“小我”,与诗开篇的“我们”不同,那是包括作者在内的群体,是所谓的“大我”。这是一个当年的教师如今“年长的我”内心的独白,也使此诗有别于其他歌颂张米亚的诗。
最后一节,照应开篇,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松开你的手,松开你的手臂吧/可敬的米亚老师/我们已经来了/紧跟着胡主席、温总理”,给人留下了众多想象的空间。
全诗注意声调和谐,并隔句押韵,具有节奏感、音律美,便于朗诵,这也是此诗特征之一。
墨平的诗,共四节,除了最后一节为十行外,其余的每节八行。此诗以第一人称写,诗中的“我”,不是作者自己,而是张米亚,或者说是作者在替张米亚向被救的“亲爱的孩子们”诉说,这是与王美春、黄亚洲的诗在写法上明显不同之处。
诗的每节开头两行都是“亲爱的孩子,不要哭泣/摘下我的翅膀,送你去飞翔”,反复吟唱,既有助于表达作者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也大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而且,这两行,一下子就紧扣了张米亚“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的事实,也是对张米亚无私而伟大的献身精神由衷的赞颂,这也是此诗与王美春、黄亚洲的诗又一不同之处。
全诗也都围绕这两句来展开想象。
前两节中的诗行“不怕,有我/我就是你们生命的雄鹰/张开我有力的臂膀/来为你筑起温暖的阳光”,“不怕,有我/请相信未来/灿烂的明天又会回到巴蜀大地/在那时,到处都是花儿开放的气息”,以“我”——张米亚的口吻来劝慰学生勇敢地面对地震:“灾难摧毁我们的校园”,但“在杂乱的残垣断壁中/你们并不孤寂”。“雄鹰”、“臂膀”与开头两相照应,显示出了诗结构的严谨性。
第三节,以“请你们原谅”等诗行,写“我”与孩子“未尽的师生情义”,蕴含了“我”对亲爱的孩子的无限依恋。以“请看看吧”等诗行表达了对“用血肉铸成了我们胜利的城墙”的解放军的赞美之情。这里,作者颇为巧妙地将歌颂张米亚与歌颂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诗的内涵更为丰富。
最后一节,以“我必须折断我的双臂”照应“摘下我的翅膀”,以“为了让你轻松的成长和站起”照应“送你去飞翔”,并自然地引出结句“送你们去自由自在去飞翔”,从而,圆满地完成了对张米亚不朽形象的塑造,对张米亚伟大精神的赞美,也显现了全诗构思的精巧。
此诗押韵,用的是新诗韵中的“江阳”韵,激昂宏亮,较为切合此诗悲壮之基调,与王美春、黄亚洲的诗所押“一七”韵相异。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首感情真挚、构思独特、令人震颤的佳作。
黄亚洲的诗,共六节,每节行数不一,这也颇为切合其真挚强烈的诗情、诗如泉涌的情状。
此诗不像王诗那样以“松开你的手,松开你的手臂吧/可敬的米亚老师/我们已经来了”之诉说开篇,也不像墨诗那样以“亲爱的孩子,不要哭泣/摘下我的翅膀,送你去飞翔”之比喻开篇,而是以“对不起,张米亚,我们要开动/电锯,我们要锯你/”之真情告白直奔主题,尤其震撼人心,在写法上也就更显得与众不同。
此诗未用小序交待写作背景等,而是直接入诗,因此,其内容的侧重点也与另两首诗明显有别。诗中以真挚的情感,以质朴而生动的语言,再现了人们以电锯锯掉张米亚僵硬的手臂、救出两个孩子的令人震颤的场景,也巧妙自然地传递出张米亚的妻子邓霞,三岁儿子不幸罹难的信息。诗中,虽然没有像王诗、墨诗那样直接赞颂张米亚牺牲自我、保护学生的崇高精神,但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这也是此诗独到之处。
语言新颖、想象丰富,也是此诗打动读者心灵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电锯接通220伏的泪水/锯你”,在诗人的笔下,电锯接通的不是220伏的电压,而是220伏的泪水,这一意象是饱含真情的,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催人泪下的。“你们看:他的手肘弯成九十度角/这是一柱千斤顶,整座大山/以及大山上的天空/都被他死死顶起”,这一比喻与夸张的组合,也新颖别致,颇为感人。诗中写在“锯”张米亚手臂之前无法通知他的家人,因为他的家人也都罹难了,“我们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没法子到达那里”,而在锯其手臂时,“我们仿佛看见/你温柔的妻子,你三岁的孩子/就在那个世界/在你身体的两边,扶住你//我听见三岁的孩子在说:/爸爸,别怕/你要忍住/那两个大哥哥是活的/外面有太阳/他们要出去”,想象丰富而大胆,却具有艺术的真实感,因而,给人的震撼也是极为强烈的。
由此可见,以上三首赞颂张米亚的诗同中有异、异曲同工,都给人以颇为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歌颂谭千秋老师和张米亚老师的诗是歌颂抗震英雄教师个体诗歌中数量最多的;那么,有一首赞美袁文婷老师的诗则是歌颂抗震英雄教师个体诗歌中最特别的,这就是凝眉的《那个让我偷偷爱上的女孩——袁文婷》。此诗有小序,交待写作背景:“5月16日,一位暗恋者上网发帖,深切缅怀什邡市洛水镇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汶川大地震发生时,26岁的小学教师袁文婷放弃逃生机会,在剧烈摇晃中往返多次救出13名学生,最后她再次返身去救教室内的学生时,水泥板掉了下来,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花样年华的26岁。当救援人员艰难地抬起那块水泥板时,——袁老师身体前倾,张开双臂,柔弱的身躯下还藏着几名学生!”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诗以“我”,一个暗恋袁文婷老师的男青年的口吻写,开篇便点破题旨“那个让我偷偷爱上的女孩/我还没来得及向她表白/多少次梦见她清秀的容颜/却惊闻她已经永远地离开”。接着,歌颂袁文婷老师在大地震来临时以身体护卫几个学生,从而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继而,写“我”后悔自己“如今才知道你是多么值得我爱”,而“我”的“情怀”,“恨再也没有机会对你说出来”。最后,写“我”假设“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要大声喊出我的爱/让全世界都传唱你的名字/让汶川永远铭记这个坚强勇敢的女孩”。如此着墨,非同一般。这首诗可谓世界上最特别的情诗,也是最美的情诗,更是歌颂袁文婷老师伟大师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