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故事
有一个小镇,正值炎热的中午时分,太阳高挂,街道上空无一人,大家显得十分慵懒。镇上的每个人都是债台高筑,你欠我我欠你,日子靠信用维系着。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非常有钱的旅客,他走进了镇上最好的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对老板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然后过夜。就在此人上楼查看房间的间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的大钞,跑到隔壁屠夫那里支付了上个月欠屠夫的肉钱。屠夫有了1000元,立马就兴奋起来,横穿马路付清了半年前欠猪农的猪本钱。猪农拿了这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了他请菲佣的钱。有了1000元,这名菲佣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重新放回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说没一间房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就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了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都很开心。
其实以上故事中的“环环相欠”现象,换个角度来看大家早已互不相欠,只是大家还是很有“规矩”地再做了一次形式上的交易(本质上多此一举)。现金1000元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周转,完成自己的价值。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如果没有这1000元的现金,小镇上的每个人都还是债台高筑,你欠我我欠你地靠信用度日。现金的力量真是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公司呢,假如账上没钱,是否也能完成交易呢?
答案当然是:Yes!利用现金浮游量,即使没钱也能完成交易。
手段二十五:现金在缝隙中“游走”
现金在转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迟,就是浮游。现金浮游量,就是企业存款账户上存款余额和银行账簿上企业存款账户余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是由于账项回收程序中的时间差距造成的。充分利用浮游量是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提高现金利用效率、节约现金支出总量的有效手段。
现金浮游量的产生缘于浮游期的存在,浮游期为什么会产生呢?主要是由于存在在途时滞、存储时滞、结算时滞、通知时滞这四个时滞段。
即使公司账上一分钱没有也能完成交易。从填制支票寄给供应商、对方收到支票并通过银行完成结算,最后到企业收到现金到账可支用的信息,中间存在着一段不小的时间差(即时滞)。在这段时间内,尽管企业已开出了支票,却仍可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也就是说,即使这段时间内企业因为“事出突然”将账上的全部资金挪为他用,使得账户上一分钱也没有,只要保证在银行结算前将结算款项“归位”,不至于开空头支票,那么企业也可以完成与供应商的交易。利用现金浮游量,企业账上没钱也能完成交易,可不是天方夜谭。
对于企业而言,既有有利的浮游量,也存在不利的浮游量。有利的浮游量是企业作为付款人产生的支出浮游量,不利的浮游量是企业作为收款人产生的存款浮游量。
当现金浮游量为正时,企业能透支使用银行存款;相反,浮游量为负时,企业非但不能超支使用,还要向账户内增加存入款项,以免受到银行的惩罚。例如,当A企业的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为200000元,净浮游量为12000元,则企业利用浮游量签发支票的最高数额可达:200000 12000=212000元。真正做到了账上“钱”不够,也可以完成交易。但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开“空头支票”可不是信誉良好的企业所期望看到的。
正是浮游期的存在导致了浮游量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的可支用现金余额与企业的账户余额不一致。但企业作为收款人产生的存款浮游量,是不利的浮游量。下面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例如,B公司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存款账户7月31日的企业账户余额、银行分类账余额和可支用余额都是10万元。8月1日,企业收到支付货款的中国建设银行转账支票一张,价值5万元,当即存入银行,时间是15点。该公司的开户行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各分行转来的支票,规定14点之前存入的支票计入当天的余额,14点之后存入的支票计入第二天的余额。银行收到支票后,与付款方开户行进行清算。由于为异行结算,需要3天的结算时间。那么,B公司8月1日至5日,企业账户余额、银行分类账余额和可支用余额分别是多少呢?
对于公司来说,由于8月1日已将支票存入银行,就可根据进账单回单借记(增加)银行存款,增加企业账户余额;对银行来说,由于企业存款时已经超过当日截止时间,因此在8月2日才能贷记(增加)分类账余额;8月4日银行间的结算才完成,可支用余额才能增加。
虽然8月1日企业账面上就有15万元的银行存款,但是这一天只可以支配利用10万元,直到8月4日才能真正动用额外的5万元款项。真是看得“吃”不得,对收款企业而言,真是很不“给力”!
以上案例中的B企业作为收款方,其产生的存款浮游量是不利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作为相应付款人的C企业岂不变成了可以利用浮游量的有利的一方。总量是一定的,一方获利,就必然有一方吃亏,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中国移动香港的CFO薛涛海是2004年中国CFO年度人物。在其任职期间,中国移动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整体上市的电信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的CFO,薛涛海特别关注研究探索大型企业集团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富余资金开展各种资金增值业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他还特别关注现金浮游量的不利之处,通过盘活沉淀资金,使得现金浮游量大大地减少,降低了集团总体的融资费用。看来,一个称职、合格甚至出色的CFO离不开对现金浮游量的正确掌控,以做到趋利避害,盘活企业资金。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和管理现金浮游量呢?
手段二十六:利还是弊?现金浮游巧管理
企业作为付款人,在处理浮游量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付款方浮游量越大,对企业也就越有利,应尽量增加它。远距离支付就是其中之一,能产生有利的现金浮游量。企业可选择距离供应商较远的企业开户银行开出支票,这样会在打上邮戳后的几天内继续持有应付出的款项。例如,由北京的企业开户银行向深圳的供货商开具支票就会增加企业的支出浮游量,因为这样无疑延长了通过银行系统进行支票结算所需的时间。另外,企业也可选择距离供应商较远且所需处理手续繁杂的邮局寄出支票,这样也会增加企业的支出浮游量,因为这样延长了支票邮寄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这样的方法的使用有些投机取巧的成分,企业必须要掌握好一定的度,尤其对那些大客户、老客户要适度,以免得不偿失。
然而,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浮游量的存在是不利的,企业通过更有效率的现金管理或通过与客户或银行的协议可以达到缩短浮游期的目的。企业通过先进的传递工具,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大额款项可以专门派人去取,以减少在途时滞。全部支票与现金于收到当日存入银行,可以有效地控制存放时滞。企业可能仅仅由于没有意识到账户中有结余的资金而失去使用或投资这些资金的机会。所以,有关结余余额的信息可以通过打电话给银行,或是通过安装现金管理报告系统来获得,这样就能减少浮游量的通知时滞,将现金浮游量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子付款方式将会大大减少企业对现金浮游的利用和管理。现金浮游量的存在是由于现金在付款企业与收款企业之间的划转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的存在是由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联系的低效率引起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互联网能够完成资金划拨信息的实时、高效传输,消除了现金浮游的适用环境和条件。此外,随着电子付款方式日益普及,收款企业不必再接受票据为唯一可选择的付款方式,势必会要求采用更为直接、快捷的电子付款方式。因此,企业试图推迟支付以利用浮游的余地会变得更小,因此现金浮游量这一传统环境下提高现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失去其作用。电子付款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是对付款企业来说可就真正“杯具”了,再也没有时间差可以利用浮游量。只能说几家欢喜几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