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为五脏六腑之盖,为阳中之阴,五行属金,与秋燥之气相通,而行降敛之性。肺气宣发,外主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主藏魄;在志为忧,在音为商,在声为哭,与大肠相合而为表里。其功能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一 生理、病理特点
01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肺主呼吸之气,二是指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主司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以保证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张景岳《类经图翼》曰:“肺者生气之原,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司清浊之运化。”
当肺司呼吸功能正常,则机体呼吸顺畅,气息平和。反之,则可见咳嗽、气促、胸闷、气短等呼吸不利的表现。
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参与气体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二是调节全身气机。
由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积于胸中。并且通过肺气的协助,宗气才能通过心脉布散到全身,从而营养各脏腑组织,故肺起到了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可见肺的节律性的宣肃运动,对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气机是否调畅,又影响着肺能否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
当肺主气的功能正常时,气道通畅,呼吸就会正常自如;若肺有了病变,既影响到呼吸运动,又会影响到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例如,若肺气不足,则呼吸微弱、气喘、语气低微;若肺气阻塞,则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喘息。此外,如果影响到宗气的生成和布散,失去对其他脏腑器官的调节作用,则会出现全身性的气虚表现,如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
02 肺主通调水道
肺主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宣发,不但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而且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不但将吸入之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因肺气能促进和调节水液代谢,所以有“肺主行水”和“肺为水之上源”之说。同时,肺为娇脏,属清虚之器官,不容异物。肺内不能容有任何水湿痰浊和异物停留,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肿、无汗等病变。
03 朝百脉、主治节
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最终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所谓“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形容肺相辅助心君治理调节全身功能活动及气血津液的代谢。
这一理论着重强调了呼吸与血行之间的关系,若肺气正常,宣降正常,则血行正常。反之,若肺气衰弱,肺失宣肃,致使肺气不足,呼吸不利,则出现血行障碍,就会出现心悸、口唇发紫、胸闷。
《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张景岳《类经图翼》曰:“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肺比喻为辅助一国之君的宰相,实际指肺的治节作用是肺的生理功能总概。
二 肺的系统联系
01 在腑合大肠
肺在腑合大肠,是指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居腹中,上接小肠,末端为****,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这又与胃的降浊、肺气肃降及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因此,两者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而大肠腑气通畅,则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保持呼吸平稳。
病理上,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大便秘结;反之,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也可影响肺气不利而咳喘。
02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是指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津于皮毛等生理功能,从而滋润、温养皮毛。
外界邪气伤人,常先从皮毛而入,故邪气首先影响到肺的生理功能,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
若肺气虚弱,宣发功能失职,卫气、精津布散出现障碍,则肌肤苍白、憔悴,皮毛枯槁;若卫气机能虚弱,则自汗出,易于感受外邪;若肺气闭塞,毛窍闭敛,则可出现无汗而喘等症状。
03 开窍于鼻
肺开窍于鼻,是指肺主呼吸,而鼻是呼吸的通路,为呼吸道的最上端,肺通过鼻与自然界相贯通,因此肺的生理和病理状况可由鼻反映出来。
当肺气充裕时,肺之精气上通于鼻,嗅觉灵敏,通气畅顺。由于鼻为肺窍,所以外邪犯肺,常从口鼻而入;若如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每见鼻塞流涕,嗅觉失灵;当肺热壅盛,则常见鼻翼煽动之症状。
04 在志为悲
肺在志为悲,是指肺的生理功能与情志之悲关系密切。
五志之中,其中悲的情志特点在肺中表现更典型。因悲的主要表现为哭,哭则易引起气机紊乱,涕泪又易流入气道影响呼吸,所以以悲为肺之主要情志更合理,也更有临床意义。
05 在液为涕
肺在液为涕,是指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
涕为肺之精气,是由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若肺热,则鼻涕黄浊;若肺燥,则鼻干。
06 与秋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阴阳相通应,肺主秋。
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秋季之肃杀,是对夏气生长太过的削减;肺气之肃降,是对心火之炎太过的制约。肺与秋气相通,故肺气应秋而旺,制约和收敛作用强盛。时至秋日,人体气血运行也随“秋收”之气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状。
三 肺在五脏关系中的特性
01 肺为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
肺位于最高,对其他脏器有灌溉的作用。肺的生理功能,往往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界之风、寒、燥、热等邪气,多直接从口鼻而入,影响到肺,进而影响五脏。
02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肺为清虚之体,不能容邪。相邻脏器病变多容易侵袭或累及于肺,如肺多受肝火、脾湿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