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2007年9月,时任我院副院长的魏鹏举老师在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上引用的《大学》这段话使我第一次对大学学习的意义产生更为理性而崇高的认识。时时回想,历久弥新。在大一一学年中,我用实际行动表现着自己对于学习、学风的认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成功地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代表学习阶段进入尾声;同时,良好的学风对于优异学术成绩的取得更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二者相得益彰。
学习篇
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我,深知为了成功考上大学的付出有多少;看到走出校门的优秀校友,我明白未来的路有多远。因此,一刻也不敢怠慢。
我庆幸来到了这个学风良好的班级——07财经新闻班。在这里有敬业而渊博的老师,也有为自己未来打拼的同学。在大一一年的时间里,即使是逃课率很高的公共必修课和限选课,我们班同学仍然能够保证很高的出勤率,甚至是全勤。大家的学习热情感染了我,也触动了我。在一个人人奋进的集体中,我不希望、也不能被落下。很高兴,直到现在,我还在队伍中——大一上学期得到3.4的绩点,下学期得到3.88,最终以3.71的平均绩点在班级排名第一。我相信,这其中有运气,但更多的是努力。
在学习上,我近乎于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我都倾尽全力去准备,力求高质量。我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治学态度,总是期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总是想让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因此,在大一上学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我所在小组在完成课程论文的基础上,以短剧的形式向同学们更为感性地介绍了罗伯特·卡帕这一战地名记者;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名记者研究》课程论文的写作时,同样另辟蹊径,写出了《同样的故事,不同的精彩——〈华尔街日报〉与穆青写作方式比较》一文,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我是一个认真而执著的人,喜欢生活得有规律——早晨起来收听广播,晚上和室友一同上自习,闲暇时间在宿舍就报纸上的某一内容展开评论,各抒己见,将专业学习融入生活之中。我将每天的课余时间进行仔细地划分,在不使自己感到压抑的原则下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时间。
大多数时间,我喜欢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在大一一年,我没有加入团学工作的组织中。除踊跃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到阅读上。在上庄校区没有图书馆和网络的日子,我办了一张国家图书馆的借书卡,在那里读到了李叔同,认识了李泽厚。而在上庄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后,我更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一边读书,一边写读书笔记。在读到《辜鸿铭传》时,我记下了自己对于这位学者桀骜不驯而又知己者甚少的叹惋,对于一度存在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盲目崇拜的无奈;在阅读《艾丰评传》时,我为财经新闻界有这样的一个有血有肉、仗义执言的名记者而骄傲,同时也真的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有一番作为;也会阅读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在小吃店遇到凯恩斯》等经济学书籍,更是一度去恶补诸子百家。虽然很多在阅读以及理解上存在着障碍,但是还是坚持着读完。不可否认,通过阅读,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视角也更为不同。
回顾大一一年的学习,我为自己不曾过度荒废时日而欣慰。我知道,现在的自己正处在知识储备阶段,我不只是在为现在做准备,更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我庆幸,自己在没有父母、老师的密切监督中,能够自觉地进行学习,能够不断地获得提升。这是学风“润物无声”的力量。
突破篇
对于大部分文科同学而言,数学无疑是很大的瓶颈。大一开设的微积分课程,便让班级许多同学叫苦不迭。我深知,自己的数学并不是十分的优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很多同学来说要慢很多。因此,我绝对不允许缺课、课上睡觉以及不完成作业的事情发生。由于能够紧跟老师讲课的进度,课下配合更多的习题进行理解与巩固,我对微积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了很大一个台阶。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获得了A,而下学期的A 成绩更是对认真和勤奋的肯定。相比于取得的成绩,更让我兴奋不已的是,在很多的时候,我能够帮助班上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解答数学问题,能够和班里数学较好的同学探讨解题方法。我知道,是一种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使我在大一的数学学习中不至于掉队,最终我的数学成绩可以名列前茅。
互助篇
我从来都不认为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是一件多么耽误时间的事情。相反,我乐于和同学们一同探讨,因为我相信“教学相长”。
因此,在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我会放下手中的复习,帮助同学解答微积分存在的问题;会和同学一起,就某些单词的运用进行分析、理解。在同学们向我借课程讲义的时候,我总是欣然应允。因为我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独木桥并不是一条好的道路,更多的时候大家要一起前进。
行路篇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对于新闻专业的我尤为重要。
在双休日,我总会和同寝室的同学出外游玩一番。我不希望做一个只会读书而不懂欣赏、游乐的人。这样做的好处,一则可以了解北京的风景名胜,放松心情;同时也能够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情谊。春天的植物园,夏天的鸟巢,秋天的百望山,都会看到我们快乐的身影。
看着古老而现代的北京,感受着大气魄、大手笔的首都风范,看着世间百态。游玩中获得的见闻和书本内容互为补充,充实了我的大脑,拓展了我的认知。
即将完成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每天看到自己的努力,会有一种舒心、感动的情绪在心中弥漫。也许成绩会有好有坏,但是只要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了更多的贡献社会、贡献他人,对知识有不倦的渴求,不断地努力付出,不断地查缺补漏,就会不断地进步。
作者系文化与传媒学院2007级财经新闻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