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照
有一件事情,是我们终生的事业。无论是现在身为学生,还是将来走上了社会的岗位,我们无时无刻都必须铭记的。好比在一条漫漫长路上的奔跑,不见终点,是一段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要奋斗的历程,这就是学习。
而在这奔跑的途中,有相似的人与我们共道前行,互相勉励,这群体的力量便形成了学风。一群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学风耿然,朝气蓬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于是健步如风,书声琅琅,劳心,励志,修身,养性。好的学风应是水到而渠成的。
学者王国维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做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无论是何种学习,都要经过此三番境界,方得真谛。
学习和学风不应该看做是一种任务,它们都是一种状态。时刻保持着学习状态的人永远抱着好奇的心看这个世界,能够体会学习的艰辛与快乐,也能理解自己的认识永远是有局限的,学到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始终徘徊于第一二个境界,学习是苦的,孤独的,需要不停地反省、反思,批判自我才能不断保持前行的。而我这两年批评自己最多的理由就是活动太多,太少时间真正地沉入到知识的世界里,但也许正因为时间少,也更能督促我提高效率,抓住自己的目标,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到达。
也许我并不是花在课本上时间最多的,但我几乎是对课本问题问得最多的、和老师交流最多的、在需要沉下心来学习的时候也努力做到最认真的学生。进入大学以来连续三个学期排名全系第一、平均绩点3.96的成绩,更多的应该归功于我一直在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止于课本与测试,阅读财经类报纸也是我学习的方式之一,但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在今后的两年大学生活里仍然会加强,必要时做摘记,做总结,拓宽专业知识面。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最直接的,也是接触最多的。但社会、人文、历史、哲学也是我一直很看重的学习领域。从中学开始就对文学十分感兴趣,总喜欢翻古诗,读其中的生活小调或是人生情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大学繁重的学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我阅读文学书籍的时间,于是我选修了一些人文方面的课程,比如佛家哲学解读等,跟着老师上课的同时自己也去借了相关的书籍来看。图书馆是在大学我最喜欢的地方,扫过林立的书柜,扫过一排排书,每次都满载而归,每一本书都想看。从《博尔赫斯小说集》到苏童的《妻妾成群》,从《好兵帅克》到《菜根谭》,有限的时间,无限的热情,我真想都扑在这些书上面。一直佩服钱钟书先生,他不仅有“扫荡清华图书馆”的豪言,还有坚韧的精神实现他的诺言。虽不能做到像钱先生那样,但是也要向他努力靠近,多读好书,多做笔记,多写感悟。
学习出自兴趣。我很享受一个人坐在书桌前静静思考的时刻,从数学分析到中级宏观,每一个小问题从不懂到通透都能给我带来极大的愉悦与满足感。不敢说我勤奋,但骨子里有股韧性让我努力每天早起迎着朝阳背英语——这些早晨或者是坚持着爬起来去认真晨读的喜悦满足,或者是最后没能爬起来然后无比自责的时光让我认识到了,进步不在于某一个早晨的激情洋溢,而在于这些早晨背后平淡而不懈的坚持,我相信大的成就都是由小的坚持堆积而成的。
学习永不满足。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局限性,于是跑去报名法学辅修专业,不满足自己在英语的道路上和未来的抉择上犹豫不前,于是铁了心开始准备托福考试,不满足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得不到施展,于是加入了学校艺术团的民族舞蹈团。一切因为不满足现状,我宁愿忍受从头开始的状态,也渴望能在学习的园地里百花绽放。
学习是一种状态,它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的渴望,生活中处处皆是知识,每一步人生路程的迈出都是学习的过程。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敬畏是等同的,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去做新鲜的或者枯燥的事情,都是对品行的磨炼,都是一种学习。三本厚厚的书给我的教诲也难比得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做志愿者两个月教会我的东西多。乐观,宽容,理解,仁慈,这些都是从生活中学习来的,在冰冷的书本里我们可以读到,但生活才是检验我们的唯一标准。而在学院担任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一年多的时间里,更让我的生活被深深地烙上了志愿这个词,有时候它也许看起来光鲜,但背后尽是坚韧的执著和无悔的付出。人非生而无私,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着去爱别人,学习着在放弃与付出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而已。在志愿者生活中学习到的和反思自身得到的教训与经验,是我最大的收获,它们让我意识到人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个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抱着兼济他人的信念去奋斗。这种使命感将伴我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学习是一种气质,气质的养成需要一颗开放的心,勤奋的心,乐观的心。拥有这种气质的人将成为生活中的智者,成为那些最无畏的人。而我自己,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修养,磨炼我的心志,成为无畏的人,一定会无休止地在这条学习的道路上努力地朝前奔跑下去。
作者系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2007级公司理财实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