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恬
学风与学习,这两个词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如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般熟悉,然而每个人对同一事物总会有不同的看法。
学风,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是读书、治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对个人来说,则是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踏踏实实弄懂每一处知识点,并能带着质疑与创新的精神去看待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任何学习上的成果都是和良好的学风分不开的,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重要影响。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因此,培养良好的学风,对激励个人努力上进,随时追求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学习绝不仅仅止于啃书本,做习题。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活动及工作中也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而那些实际经验往往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大有裨益。尤其在人际交往的能力方面,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如何进行团队协作,这些看似应该生来就会的东西里也藏着不小的学问。近一年的班级工作不仅让我和同学们更加熟悉,还提高了我的交往能力。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做好每份工作,为大家服务,同大家一起经历生活中的起伏,这是一种进步的面貌,也是营造良好学风的环境基础。
养成良好的学风,应当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首先要学会“任劳任怨”。业精于勤,荒于怠,文章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学问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精算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现在所学的虽然还是入门的基础课程,但要学好它必须具备严谨的思考习惯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如果仅仅满足于上课,我们将会被永远地排斥在真理的殿堂之外。学习不是花哨的东西,它就是要求我们有任劳任怨的精神,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打基础的毅力,不掺任何水分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其次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当然要想尽办法向别人请教,以期打通关节,疏通知识脉络。虚心的人才能更多的汲取他人的优点,完善自我。可以说,越有学问越虚心,越虚心越有学问,此为通例。虚心向学的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上下求索的精神。无知的边界是由知识的边界来确定的。知识的周边越长,无知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敬畏学问、敬畏知识的道理所在。
最后,要坚持诚实的做人原则。诚信不仅在商业活动中充当了一切交易的根本基础,它也是做学问的人的行事准则。学术是诚实的职业,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实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进步,也才会有传世的学问。如果只是为了把文章做得漂亮,在有些方面瞒天过海,将某些本来通过继续努力就可以打通的关节不仅轻易放过,搪塞敷衍,匆忙下一个漂亮的、令人瞩目的结论,这是十分可惜的。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风?
在宿舍里,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准时休息;宿舍内文化格调布置整洁实用,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方便需要时取用,省去遍寻不着的烦恼;不在宿舍大声喧哗,要用声音设备时尽量使用耳机,给别人、给自己都留出一块安静舒心的学习环境。
在校园里,注重仪表,这里的注重仪表可不代表要挖空心思打扮,整洁舒适的服装就很好,让人身心舒畅,同时也省去不少花在打扮上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碰到老师和同学打声招呼,保持良好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在课堂上,首先要保证听课质量,用心弄懂老师所讲的内容,遇到难理解的做上记号,下课后当面或利用e-mail向老师请教。独立、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积极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科研活动或社会调查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书本知识。
两年来,我用自己的理解和认真的实践,踏踏实实地走完了我大学生涯的前半段时光,虽然有点辛苦,但生活十分充实。今后,我还将利用课余时间看更多与专业相关的新闻、报纸等,拓宽知识面,坚持所学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上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保险学院2007级保险精算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