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实行金本位,各国货币都规定了含金量,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由铸币平价决定,因此当时的汇率制度为规定汇率制度,人们并不怎么关心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均实行黄金和外汇管制,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崩溃,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动荡。
由于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不稳定部分是由弹性汇率制度造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时期,人们仍然偏爱固定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各国际收支失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而赞成浮动汇率制度。而随后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一步证明了浮动汇率制度的优越性。
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都出现高通货膨胀,固定汇率制度再次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当时流行的合理预期和动态一致性理论认为,如果政府能对某种“名义锚”(nominal anchor)做出承诺,并且这种承诺具有公信力的话,一国通货膨胀便会下降,而不必有产出和就业的损失。于是,“名义锚”理论风行一时。
20世纪90年代前期,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注意力集中在东欧和苏联等转轨经济体的高通货膨胀及适合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兴市场国家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人们意识到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钉住汇率制度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