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0100000003

第3章 谁的影子留在水中央

我把身子探出窗外,侧弯成弓的模样,伸直胳膊,向下,再向下,指尖才终于碰到河水。天空正下着雨,雨点落在皮肤上,引起针尖儿大小的凉意,雨点落在水面,惊起圈圈涟漪,像一双又一双历史的眼,睁睁合合。我与这些眼对视,无声地交流,想找到有关淹城的某些答案,得到某些启示,然而眼都花了,终是一无所获。河水是温润的绿颜色,朦胧又神秘的气质,不通透,即便目光如箭,也射不穿水的厚度,也就看不见河底都藏了些什么。弯拢指尖拘水到眼前,打算近距离仔细观看那绿色,也好从中找到有关淹城的某些答案,得到某些启示。然而河水一旦附到手上,便什么颜色也没有了,只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闪着纯净无辜的光,映射着岸边的翠色,似乎淹城的一切过往都与之无关。

怎么会无关?若没有这环形的三河之水,也就没有三城,没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三河绕三城形制,淹城,只怕也就不能叫淹城了,即便叫了淹城,只怕也是普普通通,没那么多难解的千古之迷。此刻,我看见和触摸到的,便是淹城内城河的水。往外是外城和外城河,往内,是子城河和子城。

河岸边的翠色是有层次的,香樟树,玉兰树,榉树,松树,柳树——还有许多其他叫不出名字的树,及树下的野草,各自按脾性生长,燕瘦环肥,形成团团簇簇极干净的绿。树的枝杆斜倾到水面,绿水倒映着绿树,绿树环绕着绿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苍茫的天幕下,在氤氲的雨雾里,恰似绿波荡漾的时光隧道。我坐在游船上,就像坐在时光机器上,在闪闪烁烁的波光里漫行,如考古学家一样拣拾历史遗贝,寻疑问惑,像诗人一样捕捉亦真亦幻的灵光,面对三千年前留下来的古城废墟,胸中涌动万般情愫,冷热不定,悲喜无常。

内城河入口外左侧,有一股喷涌而出的水柱,高出河面几十厘米,成团的洁白的花朵一样,不休不止地盛开,让人有折下一束把玩的念想。当年,淹城先民的救命神龟,驮人过长江时吸满一肚子水,到淹城后吐出,水渗入地底,居然接通长江,长江水沿此通道源源不断涌来,也就有了这股龙泉。因了这龙泉,几千年来,淹城三河总保持同样高的水位,涝不增,旱不减,救无数乡民度过天灾。但凡传说故事,少有空穴来风,总会有所依据。船家说,早年间,他曾见过泉水从河底汩汩而出,清澈无比。后来,淹城遗址封境成旅游区,为方便管理,居民全部迁出,城内土地改成园林景观,没人种庄稼,也就没人挖河泥堆肥,河底渐渐积满淤泥,堵塞泉眼。如今的龙泉,是人工造景。

我暗自叹息一声,想起前一天乘游车在外城看见的几棵桑树。那几棵桑树夹在其他树中间,大人腿一样粗细,饱满的青的、红的、黑的桑葚挂满枝叶间,格外诱人。这极富乡村意味的浆果树,引起几声惊喜的欢叫。欢叫之余不由得想,若这桑树下跑着几只鸡,河水中浮着几只鸭,不远处有几座农家小院儿,院里跑着一只狗和几个顽皮的孩子,院子后面是成片成片的庄稼,村民们劳作其间……该是多么自然的迷人景致!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总少不了沧海桑田的转换,机缘巧合间,一刹那便易了容颜。龙泉水,会从别的地方找到出口,保持三河的水位;迁出去的村民,会在别的地方繁衍生息;饱尝历史沧桑的淹城,还是叫淹城。

这是谁的淹城?是山东奄国迁徙而来的遗民建造?是吴王夫差为囚禁越王勾践建造?是春秋时期吴国季札建造?……

船家说,他年少的时候,见过高高耸立的古城墙,土质,二十来米高,颇有气势。后来,也不知什么时候,都倒掉了。我坐在船上细看两岸,古城墙已被岁月蚕食如缓坡,绵延起伏,圆润,似乎原本就是这样,仅仅只是河的岸。浓密的树和草覆盖在岸上,年轻的绿,不见千年古树,亦不见百年老树,即便在城内其他地方,也没看见年纪大的树。船家解释,那些古树都被日本鬼子砍去修了碉堡。我再看古城墙,便感觉到一阵阵彻骨的寒意与疼痛。

作为一座城池的守护者,淹城的三道城墙是高大的,也是厚重的,各自又有五十米宽,四米深的城河环绕,怎么看也是牢不可破,易守难攻。然而,即便在几千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它还是被轻而易举的攻破了。先是被爱情之火攻破,再是被邪恶之火攻破。

子城河内种了荷花,仿古的木质九曲桥蜿蜒其上,取名“关睢”。传说淹城的百灵公主和附近留城的王子在此一见钟情,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就了好姻缘。我徘徊在“关睢”的时候,正是晴天,太阳光直落下来,照着碧倾一池的荷叶,也照着“关睢”旁那条溢满芬芳的黄花小径。恍惚间,仿佛看见他俩在九曲桥上观赏荷花,吟诗作赋,浪漫无限。又仿佛看见他俩追逐嬉戏在花径上,宽袖飘飘,衣角飞扬,表情像阳光一样灿烂,笑声像百灵鸟一样脆亮。恩爱不尽。

留城王子不仅对公主好,还为淹王出主意,在城墙上种植狗蒺藜和扁豆。狗蒺藜尖利稠密的刺是好城防,扁豆开花时,整个城墙便成了彩云织成的云锦。这样可供观赏又可防敌的设计,实在巧妙,叫人赞不绝口。然而美丽的另一面往往暗藏龌龊,留城王子也许是爱百灵公主的,却更爱攻城略地占江山。某日,他借公主之名,偷了象征淹王身份的护城之宝白玉龟逃回留城。淹王一怒,不问青红皂白杀了女儿,等他明白过来,百灵已香消玉陨。此时正是冬季,天干物燥,城墙上的狗蒺藜和扁豆藤枯叶黄,留城王子下令火攻淹城。一霎时,整个淹城便陷于火海,杀声震天,血光四溅。刚刚含悲厚葬了女儿的淹王,匆匆收拾细软乘船逃命,不幸船翻人亡,和宝物一起沉入河底。留城王子也在混战中命归西天。尽管三城周围都是水,也浇不灭爱情之火引来的邪恶之火,它只能眼睁睁看着城破人亡,张开怀抱,接纳投入它怀抱的血泪与灵魂,沉淀,深藏,流淌,静静的,像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

我再凝望河水,似乎看见里面有模糊的影子,要细看时,却什么也没有了。

一条陈旧暗哑的独木舟搁置在内城河边的树荫下。是从河底挖出来的,同时挖出来的,还有四件工艺精湛的铜质文物。四件文物被复制放大,放在独木舟附近枝叶掩映的岸上。文物的造型和喻意,说明乘船人的身份不同寻常,恐怕就是当年沉水而逝的淹城之王。这淹城之王,到底是谁?考古专家和历史专家还在争论不休,各说各有理。我却最愿意相信王黎明先生所说,他是夏朝最后一位皇帝,夏桀。

夏朝后期,国家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当朝者便慢慢荒废先祖发展农业经济的执政理念,转而不惜财力人力发展城市文明。尤其是夏桀,不光在二里头建起中国第一座城市化大都城,还为方便去江南会稽山祭拜先祖大禹,建起三城三河的行宫淹城。这两个工程的巨大花费,让国民生活陷入困境,国家发展也陷入困境,自然是臣恨民怨。大臣商汤趁此机会起兵灭了夏桀政权,建立商朝。夏桀被赶出皇城,所到之处都不招人待见,无奈,只好要求南下淹城。这正中商汤流放夏桀的下怀,又专门派长子镇守淹城附近的留城,监视夏桀的一举一动。商汤长子怕失去继承皇位的机会,不愿长期守在留城,便想方设法娶了公主,烧了淹城,杀死夏桀,本想就此北归中原,却没想到机关算尽,同时害了自家性命。

方形的子城,颓废的四面城墙上树密叶稠,各种鸟儿居住其中,雎雎啾啾鸣个不停。一时间,让人难以断定这里到底是沉寂的,还是繁华的。城墙内,当初屹立气势恢宏的宫殿的地方,如今是一片平整的荒地,遍布细碎的野草。城门内右侧的千年竹木古井,也许还记着那些云烟往事,那曾经的富丽堂皇、霓裳歌舞;那曾经的失国之后的忧愤,瑶岭钟声下的反省与忏悔;那曾经的真情或假爱,城破人亡……它当然记得,它只是像护城河水一样保持沉默,就算有人巧舌如簧,也套不出它一句话。

“淹”字,在古代的意思是长久吉祥。想像墙高水深的淹城,宫殿华美,连接亭台楼阁的回廊曲折辗转,宽的窄的路蜿蜒在花红柳绿间……夏桀祭拜祖先之余,在此小住,该是多么悠然惬意。然而这宫苑的建造违背了天时、地利、人合,犯了众怒,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淹城,最终淹没了他的国家,淹没了他的生命……

百灵公主的三座坟墓,以等距离排列在外城,长满杂树野草。没人知道哪一座是真的,就像没人知道,夏桀逝去之后的岁月里,淹城又经历了哪些风云变换。

几张竹排从对面驶来,游客们撑着的各色雨伞和他们的桔黄色救身衣,让满眼单调的沉沉绿色活泛起来,刹那间生机勃勃。竹排上的船工边撑篙边清唱民间小调,沙哑苍凉的歌声在水面上回荡。有那么一会儿,我突然以为他们来自历史深处,电光闪烁间,猛然出现。擦身而过时,竹排上的人笑着喊着向我挥手致意,我也报以同样的热情。各自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慢慢疏离,远去。

雨还在下,星星点点跌落水面,荡起圈圈涟漪,像一双又一双历史的眼与人对视,有人看得懂其中的含义也好,没人看得懂也罢,哪双历史的眼会在乎呢?淹城,它只属于历史,以天下园林鼻祖的姿态静默在常州武进,不管谁来过,都只是匆匆过客,有名的无名的影子留在水中央,像雨点一样荡起或大或小的涟漪,稍纵,即逝,再不见痕迹。

不管你如何想像、假设、推测、考证,淹城的历史真相就在那里,所有的细节,只有它自己知道。

同类推荐
  • 且介亭杂文:鲁迅作品精选

    且介亭杂文: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选进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鲁迅研究的论文,绝大多数都公开发表过,分为人格篇、作品篇、比较篇、文化篇、研究之研究篇。作者怀着对一个永生的民族魂的敬意,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表达了一个50后不同凡响的鲁迅观。  这是一本热爱鲁迅的人必读的书,也是不同时代读者阅读鲁迅应该参考的一本书。
  •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是我10年作品的精选。其中,有两个关键的“题眼”,一曰“奋斗”,二曰“咖啡”,“奋斗”是姿态是精神是途径,“咖啡”是结果是目标是一种悠然的氛围。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热门推荐
  • 领主与魔法

    领主与魔法

    本故事灵感来源于骑马与砍杀:战争之风新纪元这一游戏,以中世纪魔幻小说为题材,故事中夹杂着中世纪的混乱与黑暗,同时也有种族的恩怨、感情的纠葛。
  • 罪神纪

    罪神纪

    既不追寻众神的荣光,也不信奉法则的真理。苍穹之上未必是天堂,人间确是永恒的地狱。
  • 剑舆周天

    剑舆周天

    一个地球中的少年,他并不喜欢这个世界的软弱,梦想着能有一天,能够生活在另一片实力为尊的世界之中。一个天澜大陆的懦弱少年,由于母亲的去世,孤身一人的他,完全失去了,继续生活在这充满争斗的世界之中生活的勇气。当两个少年的身影交错而过。当那本该死在末日之中的苏醒,睁开双眼的一刹那,忽然发现,自己十几年的梦想居然成真!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 千夜未央

    千夜未央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22岁的她竟变成了芳龄十六的唐府千金!怀着种种不安与担忧她慢慢开始了在西齐的生活,这个陌生到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时代,她会选择如何生存下去?一次偶然相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她自己深深明白对于爱情自已早已经了无奢望,只是感情总不会为人所控制,再次爱上,是否还是换来伤痕累累?在爱与痛的边缘上她究竟选择涅槃重生还是默默沉沦?她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里,等待着她的的结局终会如何?
  • 宫女卷

    宫女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宦官与太监

    宦官与太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宦官与太监》对宦官和太监这一人们不易区分的 概念进行讲解,《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宦官与太监》从历代统治者身边的好坏宦官与太监谈起, 把推动王朝繁荣兴盛、对统治者尽心竭力的宦官和太监进行了赞扬与肯定, 也把其中的为患朝政、祸国殃民之流加以抨击和批判,并且深刻指出了这一 中国特有的人物群体是受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支配,受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的 制约,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未央歌之漪房传

    未央歌之漪房传

    人生若是都如初见那该多好。一个本是倾心相恋,到头来却只是一场利用与背叛的假象,害我姊妹反目,害我弟兄失散,害我远走他国,但愿从此陌路,相见不相识。一个温文尔雅,一见钟情,却是外冷内热,不择手段,江山美人他都要从对方手中悄无声息一一夺走,紧紧握住。夜,如何其?夜未央。离歌也罢,挽歌也好,都抵不过一曲漪歌。
  • 超级人才系统

    超级人才系统

    突变是以闪电加雷鸣的方式入侵的。意外获得超级人才系统,却被拉入蓄意已久的阴谋旋涡之中...人多不可怕,就怕全都有文化。天才,你就从了老衲吧!!
  • 冷酷总裁之真爱千言万语

    冷酷总裁之真爱千言万语

    “没有了你再美好的东西都没有了意义,回来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辈子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