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清源山,都会被那些高悬于石壁之上的榕树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抚摸着那些苍劲有力的,蛇一样紧紧缠绕在石头上的树根,思索,沉吟,感叹。
想像着,一只饥饿的小鸟,啄食了榕树的果子。它的胃液能化解和吸收的,只有果肉,而那些比草莓籽还要小的种子,在小鸟体内旅游一番之后,又回到天宽地阔的大自然。返回的刹那,种子不能选择栖息地,只能随着其他物质,从空中直直跌落下来,恰巧落在清源山的某块巨石之上。又想像着,榕树果成熟后从树上落下,果肉腐烂溶解为尘埃。一阵狂风,卷住裸露在地面的种子,腾空而起,翻飞旋转,直到清源山的某块巨石上才停下。于是安了身,天做屋,石为床,以若有若无的土为被,静心蛰伏,等到那个最温暖湿润的日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用稚嫩的目光,张看风光旖旎的世界。
小小的榕树苗,用心摸索着,只要找到石上的一丁点儿缝隙,便一把抓住,将细细的根伸进去,像幼小的孩子,紧抓住母亲温柔的手。经风经雨,时光匆促,榕树苗慢慢长大,这个贫瘠的环境,越来越难供给它生长需要的养分。榕树苗并不着急,它的身子上,生出黄色的、胡须一样的小气根,像一张张小嘴,捕捉着空气中稍纵即逝的水分与营养,把自己喂得生龙活虎般青翠闪亮。榕树的新生支柱根,一边寻找着石缝,一边像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一样,沿着光滑的石壁,向着几米,甚至几十米以外的地面生长,一毫一厘地接近,一旦碰到泥土,便一头扎了进去,像孩子奔跑着扑入母亲的怀抱。
支柱根不断生长出来,伸到地面,再扎进去。时日一久,密密麻麻的树根纠结在一起,层层叠叠,相互缠绕,盘根错节,如坚实的网,如健壮的臂膀,将巨石紧紧抱住,抱紧了石头,也就抱紧了生命,抱紧了亲密的爱人。而榕树的身子,已然粗壮高大,枝繁叶茂。
人,也该如这石壁榕一般,从渺小的种子开始,不张扬,自甘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去,在小小的身体里蓄满对生命的渴望,逆境不灰心丧气,顺境不沾沾自喜,从小处开始,用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应对人生百味,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