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8400000001

第1章 皇家陈设商自甘“卑贱”的儿子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由于装饰王宫内府有功劳,法国国王不但委任波克兰当了宫廷毡厂的总管,而且还赏封了他一个小小的世袭的“国王侍从”贵族头衔。波克兰勤苦耐劳,办事非常精明能干。他的妻子玛丽·克雷塞是一个织毡匠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见识。

1622年1月13日,约翰·波克兰夫妇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为约翰·巴狄斯特·波克兰。这个小巴狄斯特,就是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后来他自己改名为莫里哀的伟大的戏剧家。

在波克兰开的店铺楼上的房间里,常有一个淡黄头发、厚嘴唇的男孩子走来走去。这就是小巴狄斯特。有时他到楼下店铺和作坊里来,搅扰徒工们干活,向他们问东问西、问这问那。工匠们拿他说话结巴取笑,不过都很喜欢他。巴狄斯特从小受父母溺爱,娇生惯养,身体孱弱。但由于他的家离繁华闹市很近,又因为常在父亲的店铺里,整天同吵吵嚷嚷买卖东西的店员顾客、小商小贩接触,养成了一种好动和爱热闹的性格。他异常聪明、伶俐,常常坐在窗前,用两只小拳头托起腮帮,凝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有一次母亲从他身旁走过,拍了他的后背一下,说道:“你啊,真是个观察家!……”

据说,波克兰家的住宅名叫“猴楼”,在宅中的一根大柱上,雕饰着一群攀援橘树的活泼的毛猴,它们做着各种鬼脸。小巴狄斯特经常模仿它们的滑稽动作,日子久了,也就学得惟妙惟肖了。因而,有人便以此为理由说,可敬的波克兰先生的长子最后干了戏子的职业,成了滑稽小丑,是不足为奇的。对于一个在好做鬼脸的猴子群中长大的人来说,还能要求什么呢?这种说法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莫里哀童年时期就表现出观察和模仿事物的天才,这是他能成为杰出剧作家和演员的必备条件。莫里哀后来在巴黎戏剧界获得了“冷面人”的称誉,某种程度上也是指他观察事物客观又深入。

不幸,在巴狄斯特十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留下三个幼子去世了。巴狄斯特失去了慈母的爱护,教育他、关心他的责任就不得不落在事务繁忙的父亲身上。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在后来莫里哀的剧作中,对作母亲的描写和分析,总是不如对作父亲的那样细腻深刻。而且从他的全部剧作来看,父亲角色比母亲角色多得多,那些父亲又多半是鳏夫。

巴狄斯特在儿童时期就爱上了戏剧。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到离家不远的著名的新桥和多芬广场,看流浪艺人的露天演出。这些艺人演出的都是充满着欢乐和激情的民间闹剧或喜剧,例如聪明的农夫愚弄贪婪神父和强暴的贵族;正当芳龄的太太巧妙地哄骗年老而凶恶的丈夫等。剧中人物以滑稽的语言和动作,引起观众捧腹大笑。每个节目都使小巴狄斯特感到极大兴趣。

巴狄斯特每天特别盼望外祖父路易·克雷塞的到来,而外祖父克雷塞也非常宠爱自己这个外孙。父亲波克兰开始很奇怪:是什么把老头子和小外孙连接在一起的呢?他很快就发现了,原来这一老一小都爱看戏,而且都迷得发了疯。那时几乎每个星期日和节日,巴狄斯特的外祖父路易·克雷塞都要带小巴狄斯特到布尔高尼剧院看戏。布尔高尼剧院是皇家演员剧团演出的场所。克雷塞与剧院负责人是老熟人,每次他们都给这祖孙二人在剧院坐池的散座席里留下两个免费的位子。在这里,小巴狄斯特看到的又完全是另一种情景,一切都是那么庄严:雍容华贵的人物披挂着古代的大斗篷,用诗歌体朗诵冗长的台词,盛装的贵妇人戴着敷粉的假发从容傲慢地出场。……外祖父喜欢催人泪下的悲剧,小巴狄斯特却更喜欢那些看似粗俗轻松的闹剧。

在小巴狄斯特的眼里,跟随外祖父看戏的这几年就像旋转木马一样,掠过一个个形象:粉面登场或戴着假面具的迂腐医生,吝啬的老头,好吹牛又胆小的上尉。在观众的大笑声中,轻浮的妻子蒙骗了好唠叨的傻丈夫。搞无耻把戏、撮合男女私通的长舌妇像喜鹊一样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动作灵活的狡黠仆人捉弄主人,用棍棒打了这个老家伙,并把他装进口袋里。布尔高尼剧院的墙壁,简直要被观众的笑声震得摇晃了。小巴狄斯特每次看完戏回家时,都激动得两眼发光,连夜里做梦都梦见那些剧中的丑角。

约翰·波克兰很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在17世纪的法国,同中国的封建时代一样,长子是父亲的事业和官职的首要继承人。因此,约翰·波克兰特别重视对长子巴狄斯特的培养。而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舞台艺术,在小巴狄斯特面前已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比起繁忙、枯燥的商业活动来,对他更有吸引力。巴狄斯特越来越不喜欢父亲的职业,越来越热爱戏剧。他父亲也看出了这一点,生怕儿子忘了祖传的事业,劝告岳父不要再带孩子去看戏。有一天,他责问老头子:“难道您要把他培养成戏子吗?”路易·克雷塞并不以戏子为耻,反驳说:“但愿上帝保佑他将来成为贝尔洛斯(当时的名演员)那样的好角儿。”巴狄斯特对戏剧的爱好越浓,对父亲的安排愈发不满意,经常愁眉不展,心情郁闷。

就在巴狄斯特13岁的时候(1635年),约翰·波克兰把他送进了巴黎一所教会学校——克莱蒙中学。克莱蒙中学是法国当时最好的学校之一,学生差不多全是贵族的子弟。巴狄斯特成天与贵族子弟交往,熟悉了他们的生活和习性,为他后来创造贵族青年的形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拉丁文和法文是这个学校的主要课程,因而巴狄斯特能够从原文读到古代罗马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在课余时间,同学们也常常排演一些拉丁文的喜剧和悲剧,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公元前254?-184年)和特朗斯(公元前190?-159年)的喜剧是重要内容。这种活动正合巴狄斯特的心意,他每次都积极参加,不是担任演员,就是做一些别的工作。读中学期间,莫里哀只要有空闲时间,依然去剧院看戏。不过已经不是和外祖父一块去,而是和克莱蒙中学的朋友结伴了。在中学读书的这几年,巴狄斯特看遍了布尔高尼和其他剧院的所有演出。

巴狄斯特在这个学校受了四年良好的教育,由于他天资过人,又肯刻苦钻研,所以,除学校规定的必修功课成绩十分优异外,他还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大诗人的作品。他曾独自把卡尔·卢克莱茨的哲理长诗《物性论》译成法文。

在克莱蒙中学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图,巴狄斯特应该继承父业了。因此在他15岁那年,波克兰把“国王侍从”的世袭身份过到儿子的名下。1639年,中学毕业后,波克兰就让巴狄斯特在家学习操持家业。据说,路易十三南巡那尔博纳的时候,巴狄斯特就以“国王侍从”继承人的身份到南方侍候过国王。

但是,巴狄斯特没有完全顺从父亲的意愿,在家继续自修学业。这时,他常到在中学时的好朋友夏培尔的家里去,听著名的哲学家伽桑狄讲学。伽桑狄被当时人称为“自由思想分子”,也就是说,他是一位反对宗教迷信的无神论者。从后来莫里哀(巴狄斯特)的剧本中可以看出,伽桑狄对巴狄斯特的思想起了深刻的影响。

巴狄斯特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大学,可是他父亲仍然设法替他买来了一个奥尔良大学法律硕士的学位。这不单是因为有了这个资格就可以当律师,主要还在于约翰·波克兰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经商事业,法律硕士或律师的招牌是会有利于生意人的。按照父亲的设想,巴狄斯特将有一个好职业,如同他父亲、叔伯、祖父一样,他将做个商人,过上好日子,娶个好老婆,他也会儿女满堂。将来有一天,他也会成为“波克兰先生”,一个为国王效劳的人,大街上的过路人都会恭恭敬敬地向他敬礼。不过,在这时期,巴狄斯特确实也花了一番功夫研究法律,在他后来许多剧作中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年轻的巴狄斯特虽然具有非凡的才华,而且从儿童时代起就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特殊的爱好和理想,但终究还不是十分自觉的。他那渊博的知识和自由自在的青年生活也暂时推迟了他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决定。但是一个人的出现终于促使他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安排。

1642年1月的一天,巴狄斯特在法国南部的蒙特弗兰,偶然结识了玛德隆·柏扎尔小姐。玛德隆是一个流动喜剧团的著名演员,也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青年。她父亲是一个管理河道和森林的官员,她自己酷爱戏剧。由于她卓越的演剧才能,在当时已小有名气。他们萍水相逢,但情投意合,一见如故。莫里哀决定与她一起献身戏剧。

于是,巴狄斯特给父亲写了一封恳切的信,告诉他,他不想继承祖传的经商事业,也不打算当律师,希望父亲把宫廷毡厂总管的职务和“国王侍从”的称号给他弟弟继承,他还要求父亲将他应分得的母亲的遗产交给他,以便去组织剧团来实现自己当演员的志愿。

巴狄斯特的这一举动不亚于晴天霹雳,震动了波克兰全家。因为在当时,职业演员被政府看作是下等人和懒汉,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经常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过着流浪的、半饥半饱的生活。演员还要受到教会的歧视,谁要是当了“戏子”,教会便把他驱逐出教。如果临死前没有举行忏悔仪式,教会连坟地都不给。可想而知,巴狄斯特是资产阶级富商的少爷,离开富裕舒适的家庭而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而且,家庭是肯定不会同意他去演戏的。

约翰·波克兰得到这个消息感到万分惊慌和悲痛,因为,当时的法国和旧中国一样,人们认为当“戏子”是辱没门庭的。为了阻止这位年青人的“疯狂行为”,波克兰最初是对他加以责备和劝告,而后就转为哭哭啼啼地哀求。但父亲的一切努力都不能挽回巴狄斯特的决心,因为,巴狄斯特想当一名演员,不是由于一时的热情冲动,而是凭着长期培养起来的志趣和坚定的信念。据说,约翰·波克兰后来到绝望的时候,曾请巴狄斯特的老师赖尔出面劝说,谁知老师不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邀请去担任了他编剧的《冒失鬼》一剧中的一个角色。这说明巴狄斯特所坚持的志向和事业即使在当时也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

巴狄斯特和玛德隆·柏扎尔会同另外几个青年共同商量,要组织一个剧团在巴黎演出。1643年6月30日,巴狄斯特和他的朋友们的剧团正式成立了。这个剧团取名为“光耀剧团”,一共有九人。团员的义务规定得非常严格,谁都不准脱离戏剧团,否则,就要受到高额罚金的处分;对于分派角色,无论什么人都不得拒绝或要求更换,只有玛德隆·柏扎尔享有特别的权利,她可以选择自己愿意扮演的人物,因为她是剧团的台柱,没有她,这个剧团就不能建立。巴狄斯特把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母亲遗产630里佛尔全部投入到剧团,玛德隆小姐也拿出了自己作演员时的全部积蓄。

就在这个时候,巴狄斯特替自己取了一个舞台艺名,叫做莫里哀。据说,那是借用了一个戏剧家的名字。这一举动说明他决心脱离家庭,背叛出身的阶级。从此,他正式成为一个演员和剧团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戏剧家的生活。

光耀剧团一成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演员方面除了玛德隆·柏扎尔及另外一二人外,都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可以说都是一些外行;其次,就是缺乏本钱;此外还没有足以吸引观众的剧目。这些使得他们根本无力同那些富豪的大剧团竞争。当然,他们所碰到的困难主要还是社会恶势力的压迫和歧视。在当时的法国,成名的剧团还可以投靠王公大臣,在大城市里作较长期的固定演出;不出名的剧团就只能流落江湖,逢集赶会,混口饭吃。光耀剧团这个由一群毛孩子刚组成的戏剧团体,其遭遇便可想而知了。他们第一次选中的戏由于演出地点受到教会的干涉,就没有演成。

但是,这些困难和障碍对这一群勇敢的青年,特别是对有着坚强意志的莫里哀来说算不了什么。没有剧场和资金,就由莫里哀出面东跑西借;没有剧目,他们就排演当时著名剧作家高乃依的最新剧本;缺乏演出经验和技巧,大家就勤学苦练。因此,他们终于在1644年,连续演出了许多剧目,并且由于玛德隆·柏扎尔个人表演的成功,剧团还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这样,就大大鼓舞了莫里哀从事戏剧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他简直高兴得快要疯狂了。

尽管如此,光耀剧团的收入还是极有限。到了这一年底,剧团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为了减少开支,他们不得不迁移到一个极为简陋的剧院去演出,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们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1644年,剧团从7月份起就入不敷出。9月份,剧团开始瓦解,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常常是借新债还旧债。玛德隆家的房子已经抵押出去了,不得已又抵押了一次。尽管现实是残酷的,但是莫里哀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失望,他们相信一定会成功。

第二年(1645年),由于无法偿付供应剧团蜡烛的商人的欠款,负责“外交”工作的莫里哀被捕入狱了。他刚被保释释放两天,又被一个供应剧团衣饰的商人送进了监狱。这时,许多不能共患难的团员便纷纷离去。而玛德隆·柏扎尔早就为剧团弄得倾家荡产,无法解救莫里哀。最后,还是依靠父亲约翰·波克兰的帮助,莫里哀才被赎出监狱。在这之前,约翰·波克兰就曾几次帮助儿子解除债主的围攻。他的目的是想以此感动莫里哀,使他抛弃戏子这个“卑贱和倒霉的职业”。当初,莫里哀放弃了御用装饰师一职的继承权,请父亲让弟弟继承这一职务。父亲没有马上向国王请求这种变动。他似乎仍然为长子保留着改邪归正的退路,一旦儿子碰了壁,他还可以获得一份毫不逊色的差事。的确,直到1654年,年轻的让在接替父亲料理商务时,才取得了这个御用装饰师的头衔。当让于1660年年仅36岁去世时,莫里哀取回这个头衔,并保留下去。莫里哀去世后,他的灵柩入土时,身上盖着御用装饰师的棺罩。

坚强的莫里哀虽然遭到种种打击和失败,甚至亲眼看到这年秋天他呕心沥血组建的剧团最终垮台了,但他的理想和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出狱不久,他又和具有同样坚强意志的玛德隆·柏扎尔等少数朋友研究决定了新的行动计划,他们用更大的勇气和毅力重新踏上了坎坷不平的戏剧道路。

同类推荐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4)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小心,太子

    小心,太子

    切记我们的主角是个拥有变身能力深度精分的事逼。人道是“耀国太子桃花多,大国皇子,商人富甲撩人小妾坐享齐人之福”对此耀国太子欧阳燎野本人表示“不要问!你会怕!”警告前方高能!男主多重身份,女主会变身
  • 活着就是要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智慧

    活着就是要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智慧

    乔布斯带给世界的不仅是苹果的产品,苹果电脑、iPod、iPhone,工业设计革命,更重要的是建立产业生态链。本书由乔布斯生命中的许多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彼此独立,自成章节。其目的不是总结,而是心灵的启发之旅,读此书让我们或是拿起工具进行实践,或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方向。
  • 罪太子

    罪太子

    四族一体逆天致命,凌剑天下。三步三逍遥,斩尽不平事。
  • 系统任性,魅王毒妃给跪了

    系统任性,魅王毒妃给跪了

    “系统在手,毒遍天下负我狗!”她凤七邪前世是要风得风金牌特工,这一世身带毒医系统有如神助。只是系统就像每个月来大姨妈,时不时任性一把。不想用毒,她变丑,不想杀人,她受苦。最过分的是连她的男人都坑。系统:主人这王爷总是抢我风头,去杀了他。凤七邪:滚,他是我男人。“爱妃,本王想了。”“想什么了?”“想和你生猴子!”“主银,主银我也想了!”某系统语。“你想啥了。”“想看你和王爷生猴子。”“能观否?”某邪一脚将其踹飞:你走。两只坏蛋!我只想静静。
  • 杀阡陌....我来爱你可好

    杀阡陌....我来爱你可好

    她,是超脱一切无上尊贵的神女,放弃身份,牺牲全部的修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只为了逆天做法,打开时空之门跨越异界空间爱他!他,是书中统御两界的群魔之首,流火绯瞳,妖娆绝颜倾六界,为挚爱痴心决绝,却注定悲凉一生,无人能温暖他那颗孤寂已久的心!她爱他,机缘巧合!却是注定的劫,躲不开!放不掉!越陷越深……她逆天改命,只愿伴他左右,化去他眼底的伤!初见,他被她颤动心弦!前尘迷眼,他伤她至深!回首,却发现情愫深种。他说:“这回我来爱你,可好?”……
  • 第一宠婚:老公,求亲亲

    第一宠婚:老公,求亲亲

    谁说女不能追男?"庄杰,我管你是不是明星,我,何真真赖定你了。"就这样,一天到晚追着男神跑,一点也不害臊。直到某天,男神说:"何真真,回来吧,没有你,我什么都做不好。"原来,有些人就是有本事,在你心里扎根。
  • 主角制造系统

    主角制造系统

    林天行,普通的大一学生。因为女友背叛,看透了世界真情,被主角系统选中,开始了制造主角争霸位面的霸气人生
  • 九阳玄墓

    九阳玄墓

    古有玄墓,名曰九阳,数万年来,之听其名,不见其身……………………
  • 我是山贼我怕谁

    我是山贼我怕谁

    云小见说,我是要成为山贼王的男人。卓一刀说,我是要成为天下第一刀客的男人。金换换说,我是要成为天下第一富豪的男人。还有他们,他们一起在这个山贼横行的世界,上演一出热血的传奇!
  • 中界师

    中界师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至少在那场意外发生之前,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就在一个星期前,我被一场意外事故所波及到,差点丢了性命。准确地说,现在的我已经站在生死边缘了。不可思议的是我并没有死掉,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带我走上一条一边拯救世界一边坐拥美女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