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7700000009

第9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

一、文学创作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基本阶段

1.文学创作过程的一般规律

作家与社会生活结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是从事文学创作最基本的条件,具备了这个最基本的条件,文学创作的过程就开始了。

文学创作的过程,作为一定的社会生活经由作家头脑的反映而加工成为文学作品的过程,就实质而言,乃是社会生活的审美特征中的情感性因素和形象性因素,通过作家审美感受中的情感活动和形象活动,转化成为用语言表达的具有审美形态的文学情感和文学形象的过程,一句话,是情感和形象的形成和语言表达的审美过程。

这个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从存在(社会生活)到意识,再从意识到存在(文学作品)的飞跃过程;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是从美(社会生活的美)到美感,再从美感到美(文学作品的美)的转化过程。

2.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文学创作的过程,以情感和形象的形成和语言表达为线索,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情感和形象的形成阶段,即所谓的文学构思阶段。第二阶段,是情感和形象的语言表达阶段,即所谓的文学传达阶段。两个阶段,在整个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是前后衔接的,有时是交叉进行的。文学构思是文学传达的必要准备,没有文学构思,就谈不到什么文学传达。反过来,文学传达又是文学构思的补充和最终实现,没有文学传达,也就看不出什么文学构思。有些小篇章的作品,如一气呵成的抒情短诗,可以在从前列后的一个循环之内实现;有些大部头的作品,如多年经营的长篇巨著,则往往需要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经历好几个循环才能完成。

所谓的文学构思,是社会生活的审美特征转化为作家的审美感受的阶段,严格地说,它应该把作家在动笔之前为表现情感、创作形象所作的全部准备工作都包括在内。其中,主要有如下几个环节:一是素材的选择,即所谓选材。作家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多方面的收集素材,在丰富着自己的感觉,也在积累着自己的情感和形象。这个工作进行到一定的时候,情感和形象在感觉的基础上初见眉目,它们就反过来开始对和感觉直接联系着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以便从中确定他认为是最熟悉、最需要、也最合适的题材。这个环节,是对素材加以选择的环节,也是情感和形象在酝酿积累之中初步形成的环节。二是主题的孕育,即所谓立意。随着选材的完成,情感和形象趋于定向深化。通过认识和想象的相互作用,包含在情感中的主观认识和包含在形象中的客观意义逐步交叉,融合成一个照亮情感和形象的统一主题。这个环节是对主题加以孕育的环节,也是情感和形象在深化、统一之中趋于最终形成的环节。

主题的孕育,即情感和形象的趋于最终形成,一般地说,是文学构思阶段接近完成的标志。但是这一阶段的彻底完成,还必须有待于外界的生活现象的偶然触发。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潜在的情感和形象以及为了传达这种情感和形象而汹涌着的创作冲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灵感,从而促使作家转入下一个阶段,即文学传达阶段。

所谓的文学传达,是作家的审美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形态的阶段,指作家在动笔之后为表现情感、创造形象所作的全部语言表达工作。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语言程序的安排,即所谓结构或者布局。作家提笔在手,到底从哪里写起呢?情感和形象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不断地提醒作家,为了具有逻辑的条理性,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同时又不断地暗示作家,为了具有逻辑的整体感,应该如何伏笔,如何照应,等等。这个环节,看上去是对语言加以结构或者布局的环节,实际上是情感和形象在语言表达中追求条理性和整体感的环节。二是语言手段的运用,即所谓修辞渲染。作家对结构布局有了通盘安排以后,更多地考虑的是在每一个细部如何展开的问题。情感和形象有自己的外在形态。这种形态不断地鼓励作家,为了具有形态的丰富性,可以怎样描写,怎样抒写,同时又不断地制约作家,为了具有形态的分寸感,只能描写到什么程度,抒写到什么地步,等等。这个环节,看上去是对语言加以修辞或者渲染的环节,实际上是情感和形象在语言表达中追求丰富性和分寸感的环节。

在语言结构大体安排就绪、语言技巧基本使用妥贴的情况之下,情感和形象的语言表达即文学传达阶段,可以说是接近完成了。但是,这个阶段最终完成,还必须有待于作家的反复修改,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文学情感和文学形象,才能找到最佳的语言表达,也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我们才能说,作家已经完成了文学传达阶段,并最终地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过程。

3.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现象

前面我们提到,在文学构思和文学传达的两个阶段中间,常常有灵感现象发生,这不是宣扬唯心论。应当说,灵感作为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是客观事实,不仅文学创作过程中时有灵感现象发生,科学的研究过程也时有灵感发生。否认它的存在,不合乎客观事实,也不利于文学创作。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承认灵感作为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它作出理论上的阐释。只有这样,才能和唯心主义的灵感论划清界限。

所谓的灵感,准确地说,是指作家在文学构思阶段因偶然机遇而引起的审美感受(这里主要指认识和想象)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与平时状态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是它的突发性,某种巧妙的构思突然来到,事先难以预期;第二是它的亢奋性,精神高度兴奋,情感异常激动;第三是它的创造性,具有很高的效率,往往能解决关键问题,出现神来之笔。

灵感作为精神现象,虽然复杂,但并不神秘。从哲学上讲,它是作家的审美认识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的突然飞跃;从心理学讲,它是作家大脑中神经联系在长久中断的情况下的突然沟通。长期从事创造性劳动是灵感产生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灵感就不可能产生。

二、文学创作过程作为文学情感和形象的典型化过程

1.什么叫作典型?

我们说,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作家自我审美感受的形成以及表达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文学情感和形象的典型化过程。

为了弄清典型化的概念,首先有必要对什么叫作典型作出规定。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所谓典型,仅仅指典型形象,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片面性。如果从文学的本质和形态出发全面地加以看待,那么,典型就应该包括典型情感和典型形象。以情感为主的抒情作品,典型主要指典型情感而言;而以形象为主的叙事作品和戏剧作品,典型则主要指典型形象而言。

我们在分析文学情感和文学形象时说过,文学情感是一种为形象所体现的独特而又普遍的情感,文学形象是一种为情感所灌注的具体而又概括的形象。我们这样说,是就文学作品的一般情况而论。具体到不同的作品,由于作家自我审美感受的深入程度各不相同,因而,文学情感的独特和普遍程度,文学形象的具体和概括程度,也就随之而不同。根据这个不同,我们把那种独特和普遍程度较低的文学情感,那种具体和概括程度较低的文学形象,称为一般的文学情感和一般的文学形象;而把那种独特和普遍程度很高以至于最高的文学情感,那种具体和概括程度很高以至于最高的文学形象,称为典型的文学情感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这里,涉及到一个最高度的问题。文学情感和文学形象,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特征的反映,它的独特性和普遍性,具体性和概括性,本身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特征作为个别的偶然现象的一面,和作为普遍的必然本质的一面,按照形象思维的艺术辩证法相反相成地加以改造和强化的产物。如果这种改造、强化,仅仅停留在一般程度,产生的就只能是一般的文学情感和一般的文学形象;反之,如果这种改造、强化,已经达到了最高程度,产生的就必然是典型情感和典型形象。西方文学理论中所谓典型代表最高度,就是这个意思。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般的文学情感和一般的文学形象,是普通的文学作品的特征;而典型情感和典型形象,则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标记。它们代表着要求不同的两把尺子。如果说,前一把尺子主要用来区分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话,那么,后一把尺子则主要用于区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普通的文学作品。

为了加深对典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分别地谈谈典型情感和情感的典型化,典型形象和形象的典型化问题。

2.典型情感和情感的典型化

正像典型形象代表着形象创造的最高度一样,典型情感也应该代表着情感表现的最高度。这里,所谓最高度,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说,典型情感比一般的文学情感更要独特得多,作为纯粹的小我之情,它可以独特到与众不同的程度,也就是说,它所表现的情绪,除了抒情主人公自己以外,不可能再为其他社会成员所共有;另一方面是说,典型情感比一般的文学情感更要普遍得多,作为复杂的大我之情,它可以普遍到举世相通的程度,也就是说,它所表现的情思,除了抒情主人公自己之外,还同时为其他社会成员所共有。

这两个方面,作为典型情感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情感的特点所在,看去是矛盾的,实质是统一的,艺术辩证法所谓相反相成,就是这个道理。一方面是独特到与众不同的个人情绪,另一方面是普遍到举世相通的时代精神,把二者相反相成地融合成一体,用与众不同的个人情绪,去反映举世相通的时代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典型情感。

为典型情感以上的二重特点所规定,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情感表现达到典型情感的高度,就必须同时对情感进行两方面的改造和强化,一方面,尽可能地使之独特,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使之普遍。文学创作过程中所谓情感的典型化,说到底,就是这种情感的独特化和情感的普遍化的同时进行。

首先一个环节是情感的独特化。这当中的要点在于;第一,作家应该从此时此地的真情实感出发,也就是说,情感要有真挚性。第二,应该使这种真情实感,成为对自我情感世界的最新展示,而不是对已经表现过多少次的情感的一个重复。也就是说,情感要有独创性。第三,应该保持情感本身的丰富情绪,不可轻易地把它净化,也就是说,情感要有丰富性。

其次一个环节是情感的普遍化。这当中的要点在于:第一,作家应该关心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社会情绪心心相印,也就是说,情感要有群众性。第二,应该透过群众情绪,预见到时代潮流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情感要有预见性。第三,应该从对于时代潮流的预见中,引出富于哲理的情思来,也就是说,情感要有哲理性。

以上两个环节,在情感的典型化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主要来自于作家形象思维中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统一,即所谓情和理的统一。有情无理,只有独特化而没有普遍化,是莫名其妙的神经发作,不能叫作情感的典型化;反过来,有理无情,只有普遍化而没有独特化,是时代精神的单纯号筒,也不能叫作情感的典型化。只有从情和理两方面相反相成,同时进行,才有可能通过与众不同的个人情绪反映举世相通的时代精神,达到情感典型化的高度。

3.典型人物和人物的典型化

典型形象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和典型情节。其中主要是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与典型情节,作为典型人物在横向与纵向上的展开,说到底,都只是典型人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里,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典型人物。我们说,典型人物作为人物形象创造的最高度,他和一般的人物形象相比,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的特点是,典型人物比一般的人物形象要更为具体得多,作为活生生的个人,他的个别形态可以具体到不可混淆的程度,也就是说,他就是他自己,再不可能是其他什么人;另一方面的特点是,典型人物比一般人物形象要更为概括得多。作为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他的社会内涵可以概括到难以穷尽的程度,也就是说,他不仅是他自己,而且是复杂社会关系的体现者,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某些方面。

总括以上两个方面,所谓典型人物,应该是指这样的人物形象:一方面,他具有不可混淆的个别形态,是活生生的个人;另一方面,他又具有难以穷尽的社会内涵,通过他可以看到他所属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某些方面。只有像这样的以一个人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人物形象,才可以叫作典型人物。

关于什么是典型人物,别林斯基和恩格斯都有过精到的分析。别林斯基说,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我们以上所下的定义,和别林斯基以及恩格斯的分析是一致的。他们讲的“陌生”,讲的“一定的单个人”,即我们讲的不可混淆的个别形态;他们讲的“熟悉”,讲的“典型”,即我们讲的难以穷尽的社会内涵。

为典型人物上述的二重特点所规定,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人物创造达到典型人物的高度,就必须同时对人物进行两方面的改造和强化,一方面,尽可能使之具体;另一方面,又尽可能使之概括,文学创作进程中所谓人物的典型化,说到底,就是这种人物的具体化和人物的概括化的同时进行。

首先一个环节是人物的具体化。其中的关键在于,作家在社会生活中要选好具有特征性的人物原型(模特儿),对他的个别形态,包括特有的言论,特有的行为,特有的外在标己,特有的心理过程,进行精确的个性描写。

其次一个环节是人物的概括化。其中的关键在于,作家不能停留在对人物原型的复制上,而要把它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之中,对他的社会内涵,包括他所处的各种现实关系,各种矛盾冲突,进行深入的本质概括。

以上两个环节,在人物的典型化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主要来自于作家的形象思维中形象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统一,即所谓形和神的统一。有形无神,只有具体化而没有概括化,是“恶劣的个性描写”,不能叫作人物的典型化;反过来,有神无形,只有概括化而没有具体化,是在文学创造中写哲学讲义,也不能叫作人物的典型化。只有从形和神两个方面相反相成,同时进行,才有可能通过不可混淆的个别形态,揭示难以穷尽的社会内涵,达到人物典型化的高度。

同类推荐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 姜夔集

    姜夔集

    姜夔词,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卓然立足于两宋词坛,并以其神契“逸品”的人格与词风见许于后世,也因为如此,后世整理其词集者便层出不穷。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生命的歌哭

    生命的歌哭

    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一双微微颤抖的小手;小手刚从地震的废墟里抽出;有惊惶和肿痛;在指缝间传递;可她终于握住了阳光生命等。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仇四小姐的复仇之恋

    复仇四小姐的复仇之恋

    四位小女孩因家庭变故,变得嗜血,她们执意赴恶灵岛训练5年,只为一次嗜血的复仇,在复仇路上也遇上了她们的真爱。
  • 超级机神

    超级机神

    从小就开始流浪的陈雾,偶然间一次机遇,他得到了进入人类基地市的机会。一直以来默默吸收着各种知识,拥有着一张惨白的死人脸和一手精湛的维修技术的陈雾开始在蓝蔚星的南方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野兽般的求生本能,光脑般冷静的头脑,非同常人一般的坚韧,让他在人类社会中慢慢地如鱼得水,每一次的不经意出手,都是那样的惊才绝艳,引人震撼!冷酷与茫然,热血与激情,陈雾用他那令世人惊艳的表现缔造了浩瀚星空中的一段永恒传说!
  • 梦娱

    梦娱

    梦中铸就传奇的一生。你会的我都会,你不会的我教你啊?
  • 尹凡手记

    尹凡手记

    一些光怪陆离的事情,科学之上的小说,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信,它都在那里
  • 掌中苍穹

    掌中苍穹

    魔法传承者在古老的东方玄幻世界艰难生存,皮薄馅大?我分明就是人形暴龙!我还是人形炮台呢!神域系统又是什么鬼……(全书免费,保证不上架)
  • 剑破星穹

    剑破星穹

    “哈哈,风师兄,你这拳头怎么没以前重了,使点劲啊”“风师兄,你早上没吃饭吗?用力呀!怎么像挠痒痒一样!”丁昊一脸贱贱的笑道。此时的风逝恨不得把丁昊给吃掉,这小子简直是打不死的小强,这两个月以来,每天早上,丁昊都会准时来喊“风师兄,还我仙石!”每次风逝都出去狂揍他一顿,可第二天他依然出现……简直是风雨不误!而且到后来是越来越耐抗了,现在风逝也只能是凭借自己的速度优势才能时不时的打上几拳,可似乎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啊……又过了一个星期,“师弟,我求求你,明天别来了,等师兄下回有仙石了一定还你……”————拥有不败神体的丁昊必须不停的去挨揍,去受虐,才能不断的突破自我,成就一拳碎地,一掌破天的神功
  • 重生之超级赛亚人系统

    重生之超级赛亚人系统

    一个从未世重生屌丝,叶雨凉,变变身偶尔制制药,养养神兽,泡泡妹子,打打二世祖...看叶雨凉如何创下不朽传说,
  • 追逐夏天的微笑

    追逐夏天的微笑

    一起车祸,邂逅美少年,竟是同一学校,日久生情,最后那人却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起,遭受背叛,最后女主角究竟怎么处理的?母亲不知竟带来朋友儿子自称其"未婚夫"情急之下,拿他人当挡箭牌,最后竟坠入爱河,四对少男少女,情感纠葛,最终将会怎么发展敬请期待.
  • 百劫逐仙

    百劫逐仙

    仙,为何物?仙,究竟如何产生?仙,最后的归宿在何方?林泽,来自越州的一个小男孩,为了寻觅仙的真谛,踏上漫漫修仙路。浩荡乾坤,逆天而修,百劫降临。一劫脱去凡体,三劫悟道天地,九劫羽化登仙。百劫,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