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多发生于昏迷、瘫痪及长期不能自行翻身者,大小便失禁或多汗,皮肤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者,或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恶液质等,全身营养缺乏消瘦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软组织局限性缺血、缺氧,这时受压组织细胞仍在进行代谢,但其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却积聚于局部,加速了该部位细胞的死亡。当持久性的压迫解除时,受压的血管扩张水肿,血细胞即从损伤的血管出形成褥疮。
褥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如枕骨粗隆、耳廓、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等处。
褥疮发生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全身营养,而营养状况对褥疮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可降低伤口的愈合能力。褥疮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C能参与细胞间质和胶原纤维形成。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组织结构的破坏、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延长、正在愈合伤口的抗拉强度降低50%-60%。每日补充维生素C
1g,则褥疮愈合速度比不补充维生素C者快2倍。补充鱼肝油、葡萄糖酸锌,也能促使伤口的愈合。褥疮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应补充新鲜血液。合并菌血症、淋巴管炎、蜂窝织炎者,应全身用抗生素。
淤血红润期应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使骨骼突出部交替地减轻压迫。一般每2-3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并加强局部按摩,改变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时不要在红润处加重压,可蘸少许50%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部分紧贴皮肤,做压力均匀的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每次约3-5分钟,也可用拇指指腹以环状动作从近褥疮处向外按摩。此期软组织受压变红,是反应性充血,充血部位可在30-40分钟褪色,一般在治疗护理得当情况下,不会形成褥疮。
在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有水泡时,未破的小水泡给予厚层滑石粉包扎,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注射针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贴上新鲜鸡蛋内膜或涂上2.5%碘酒,然后涂以0.1%洗必泰或0.02%呋喃西林溶液,用无菌敷料包扎。若有轻度糜烂,可剪一块比疮面略大一点的紫草油纱布贴敷,勿需再换药,待痂愈合,纱布就自行脱落。
在溃疡期应清洁创面,除腐生新,促使愈合。如有创面感染时,轻者可用无菌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创面,用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1次;重者可用0.1%-3%利凡诺溶液清洗创面。也可用2.5%碘酒擦洗疮面,然后将庆大霉素溶液滴在疮面,盖上敷料。溃疡较深、引流不畅时,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防止厌氧菌滋长。如有坏死组织,应予清除,植皮或用无菌羊膜贴于创面,代替植皮。感染的创面应定期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测定,每周1次,按检查结果,选用药物。
在溃疡期可用局部高压吹氧治疗,高压氧可提高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使缺氧的组织恢复活力。吹氧前先清洁换药。骶尾部、背部的褥疮,用大漏斗接通氧气管,扣在疮面上,并稍加压,防止氧气溢出,以5-10L/min的氧流量度吹疮面20-30分钟,可见疮面立即红润。四肢的褥疮可用塑料袋套往肢体上,将氧气管放在塑料袋中,塑料管两端用橡皮筋轻微一扎,即可吹氧。久治不愈的疮面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糖尿病人患褥疮者,用15-20单位胰岛素湿敷创面,每日2次。
此外,可用中草约双花30g、蒲公英15g、防风6g、当归12g、白薇15g、天花粉12g、乳香6g、没药6g、血竭6g、儿茶10g、芒硝30g,水煎后外洗,洗后用浸此药的纱布敷在疮面上,每日更换2次。用药后坏死组织很快脱落,肉芽组织生长快,疮面很快愈合。
护理中,要加强对褥疮的预防护理:
首先对有可能发生褥疮的患者要进行预测,凡属神志丧失、脱水、瘫痪、年龄>;70岁、恶液质者或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明显消瘦、骨骼隆起部皮肤发红、营养不良者,都可发生褥疮。
其次要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要鼓励患者或协助其经常更换卧位,这是预防褥疮发生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受压部位末梢血液阻断的安全时限为2小时左右,所以一般每隔2-3小时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和海绵垫等,使支持体重的面积宽而均匀,否则,即使很小的压力,因为时间长,也可阻碍血流导致组织损伤。
第三要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伤口有分泌物者,要及时更换敷料。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床单等。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时用50%酒精按摩背部及受压处,常用温水擦澡,用湿毛巾局部按摩。
第四要增加营养摄入,长期卧床或病重者,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营养膳食,鼓励多进食,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及时喂食喂水,加强饮食护理和调剂,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