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1300000001

第1章 给人欢喜生活观生活观生活观

只要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聪明的人,不会缅怀过去,也不憧憬未来,而是及时把握现在,努力振作。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一)》所谓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学佛的五种阶位。在人天乘的佛法里,非常重视物质生活;在声闻、缘觉的阶段里,则较重视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对象,是在家众;声闻、缘觉的对象,是出家众。时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常常将对声闻、缘觉的要求,用来要求人天的大众。譬如素食、苦行,是声闻、缘觉的修行方式,如果用这些方法来要求在家人,似乎不太合理。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有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却不能与佛法相应,原因在哪里?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所以,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一)》《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在苦乐之间的中道生活,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生活在这个忙碌的工业社会里,如果不能随时利用零碎的时间,一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所适从。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闲农耕社会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我们必须拾掇零碎的时间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闲”的片刻,才能完成许多的心愿和事业。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一)》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目的是要将他所悟得的真理遍告世人。佛法的真理在何处?就在世间的食衣住行上,就在人我的处事经验上,如果能将佛法付诸生活上实行,则一生受用无穷。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驾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体会佛法,将佛法用诸平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金刚经》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经文是描写佛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与一般人完全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体会,则可以发觉它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食时着衣持钵”,象征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卫大城乞食”,是信众供养“布施”,佛陀布施佛法给供养者。“次第乞已”,是“忍辱”的表现,因为佛陀乞食按着次序,逐家挨户而去,并不因为某条街有较好的供养,就特别舍近求远,而是随缘次第托钵,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难咽,也需要忍耐,这是佛陀所行的忍辱波罗蜜。乞食回来,“还至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些是表示佛陀的“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行路、静坐,哪一样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学佛的人,应拥有怎样的精神生活?

必须以八正道①作为生活的准绳,而八正道又以“正见”为首要。有了正确的思想见解,才能过着真正富足的精神生活。一个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

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相对的观念调和厘清,不偏激、不极端,那么不论是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都不相妨碍,这就是洒脱自在的生活。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有的人发生困难,遭遇挫折,却不去检讨原因,只在果报上计较,于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殊不知凡事有因有缘,才会有果,自己所受的果报,正是自己植下的因,所产生的结果。如能了此真理,就会甘心受报,坦然自在,纵使受苦,也只是今生。否则今生再造苦因,来世还要再受苦果,如此轮回不已,生生世世受苦,终将永远不得解脱。因此,了解佛教的缘起、业报、因果、无常、苦空等义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生,了悟人生,进而掌握人生,开创人生。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人生》所谓生活的佛教,就是说话、走路、吃饭,不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合乎佛陀律仪的教化,例如: 佛法中的发心,可以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敦亲睦邻、孝敬亲长、友爱手足、帮助朋友。佛法不是画饼充饥、说食数宝,应该身体力行,彻底去实践,进而扩充运用于家庭、学校、社会,不可以把生活与佛法分开。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我的宗教体验》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他方去过生活,也不是等我们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只为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灾难困苦。所谓出世的生活,一样在世间上生活,只是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于救度众生的事业上。期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②,了脱生死,更促进世界繁荣,国家富强,社会安和,到处充满着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入世的

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一般不了解佛教的人,以为研究佛法之后,世间的一切都要放弃。其实,佛教并未要求每个人都出家,一样许可男婚女嫁;吃荤、吃素,也不会对学佛构成太大的问题;三藏十二部经典③,甚至各家经论、宗派,不仅不会成为日常生活的束缚,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佛法,实践受益。所谓“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有了佛法,不会被任何知见的高山所阻挡;有了佛法,也不会被烦恼的绳索所系缚;有了佛法,人生才能无往不利。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学佛前后》一般人大多过着以下的生活:

1. 以物质为主的生活,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

2. 以感情为主的生活,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佛说“众生”为有情。

3. 以人群为主的生活,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居。

4. 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因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人虽然过着物质、感情、群居、根身为主的生活,但是:

1. 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2. 感情是多变的,不能永远令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有“净化的感情生活”。

3. 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所以我们要有“六和的处世生活”。

4. 根身是无常的,因缘会招感聚合离散,所以我们要有“法乐的信仰生活”。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在家信众如何规划自己的育乐生活?只要不是纵欲,不是耽溺于伤神妄念的酒色财气之中,只要是正当的娱乐,都是可以追求的,例如: 晨起的运动、睡前的音乐欣赏、白天定时的散步,或是闲暇时,三两好友相约旅游、座谈、喝茶、谈道,乃至抄经、烹饪、琴艺,即使是参加朋友之间的舞会、聚餐等,也无不可。不过,育乐生活也应有其条件与注意事项:

1. 参与的分子,必须是“诸上善人”。

2. 参与时间分配要适当,例如: 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另外的八小时吃饭、盥洗、娱乐等,要平均分配。

3. 活动的地点要注意安全。社会上常有山难、水难等意外频传,故外出应注意安全。甚至玩火、赌博、酗酒等,这些都不是正当的娱乐,应该避免。

4. 参加活动时,最好夫妻一起出席,不但彼此可以认识共同的朋友,培养共同的话题,同时也能避免感情出轨的机会。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人间佛教的生活观,主张生活必须佛法化,也就是除了金钱、爱情以外,还要增加一些慈悲、结缘、惜福、感恩的观念。有了佛法,生活更为充实。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一天有二十四小时,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之外,藉由正当的育乐来调剂生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般社会的娱乐,重在感官刺激,佛教则重视内心的调和。例如: 禅师教人栽松、除草、耕耘、种植,让身心与田园自然融和,享受宁静的禅悦法喜。或在坐禅之后,利用跑香、经行来调节身心。而念佛的人,念佛之外,也要绕佛、拜愿,这些都是身心的育乐。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人生不必只追求享乐、富有;人生不要做金钱的奴隶,应该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味。例如住家环境的整洁美化,有助于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每日勤于打扫庭院,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舒适,院中亦可莳花植草,以增进生活意趣。乃至偶尔与三五好友到郊外游山玩水,也会提升生活的品味。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中,如花朵般给人欢喜,如山水般给人欣赏,如桥梁般供人沟通,如树阴般让人乘凉,如甘泉般解人饥渴。能够自我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才是吾人所应该追求的生活品味。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人都想要自由,假如能将感情淡化一点,就可以求得人生的自由自在。倘若只在二人的感情世界里徘徊、周转,天天过着被感情诱惑、束缚的日子,还有什么独立的人生可言呢?因此,每天净化自己的身心,扩大心胸去关心更多人、更多事,生活才能过得安乐富有。

——《普门学报·佛教对“青少年问题”的看法》我们的生活所需,是从物质的吃饭、穿衣、居住,再到精神上的音乐、读书、情爱、思想自由,以及艺术上的绘画、布置、情调,最后是宗教生活的修行、心灵净化、人性提升等不同境界。

——《星云日记》无论多久以前订下来的日程,总会到来;无论多苦多乐的事,也会过去。所以,只要有“一切总会过去”的认知,就不会去执著快乐,太苦也不会去计较。该来的总是会来,与其推托,不如面对现实承担下来。

——《星云日记》佛法说人身难得,所以我们要爱惜生命。爱惜生命,就要珍惜人生、爱惜生活,有以下四点:

1. 省嗜好以养心: 人都有嗜好,适度的嗜好,可以怡情养性;不好的嗜好,成为癖性,甚至嗜好太过强烈,就会变成贪心,变成执著,成为烦恼的根源。因此生活中省一省嗜好,可以长养自己清廉的心。

2. 崇退让以和众: 忍与退,是与人相处不可少的法门,如果说“忍”是一种担当,那么“退”就是一种涵养。所谓“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一个人能够谦退、不比较、不计较,自然就有人缘,自然就能和众。

3. 减耗费以惜福: 滴水如金,丝缕似银。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来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生活中能减少一点浪费,减少过度消耗,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福报如同银行里的存款,懂得惜福,才不致于耗费用尽。

4. 重实践以成事: 一个人事业能成功,努力实践是很重要的因素。修行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实践,漫天的理论,犹如空中泡影,也是徒劳无用。

——《星云法语·爱惜生活》每一个人都希望求得健康,但是健康有健康的条件,健康有健康的因果。如何才是健康的生活?饮食要节制,作息要正常,情绪要平和,物用要淡泊。

——《星云法语·生活的健康》生活的目标在追求幸福: 怎样才算幸福?家庭美满、富贵长寿、完成任务、获得肯定等等都是,然而,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平、自他的欢喜和谐。要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把自己融于大我之中,不仅追求个人的幸福,同时也创造人间大众的幸福,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星云法语·生活的健康》生活的体验在充实人生: 生活重在体验,要有体验,就要充实人生。如何充实?认识自己的不足,加强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开发潜能,与时俱进,厚植生命的资粮,这都是充实人生的方法。除此,还要发挥才能,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人群,使自己为众人所用,成为大众生命的一部分。充实人生,才能开创人生。

——《星云法语·生活的健康》生活的意义在圆满生命: 生活的意义不完全是为自己,古德云:“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和谐才能互利,和谐才能平安。生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家人、亲人活得欢喜、有价值;让我们所居住的社会世间和平美好。所以生活的意义,是在创造生命,创造社会的生命、国家的生命、大众的生命。

——《星云法语·生活的健康》生活的美德在提升性灵: 生活要讲究艺术,讲究美德,培养高尚的情操,拥有真善美。在生活里,我们使用善美的语言,表现真诚的行为,养成净化的思想。这些美德,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性灵,超越品格。

——《星云法语·生活的健康》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退一步思量,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视野。所以,要享有“自在的生活”,不可忽略以下四点: 人我是非不去说,成败得失不计较,忧愁烦恼不挂念,名闻利养不争前。

——《星云法语·生活的自在》很多人拜拜,祈求神明保“平安”,但我们不能永远靠外在的“保安队”来安心生活,重要的是要从我们的内心做起,就像古来多少行者,参禅修道,也是为了求得一个“安心”。如何才能安心地生活?要有美好的环境,要有善良的师友,要有合理的经济,要有净化的感情。

——《星云法语·人生四不》人生没有理想,生活会过得涣散;做事没有目标,手脚会显得忙乱;说话不经思考,出口常莽撞伤人。因此,凡事都要有预备,预备就是沉潜、考虑,做最周详的计划。关于“预备未来”有以下四点意见:

1. 做好身体的修行: 除了生活作息正常、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之外,不侵犯其他生命、经常做好事,能为未来的身体铺好健康的大道。

2. 做好口舌的修行: 每个人都喜欢听善言,一旦遭人恶言相向,不是瞋目切齿,就是伤心难过。人同此理,情同此心,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说赞叹语、鼓励语,不但能获得人缘,更能激起对方的信心。

3. 做好心意的修行: EQ高,处事才能圆融;内心平静,事情才容易成就。将心胸打开,不在人我是非上计较,烦恼自然能减少。

4. 做好当下的修行: 有的人理想很高,但是往往无法成就,原因就在于不能把握当下成事的机会,总是抱着“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态,结果却是“到了那山没柴烧”。其实,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成就,就看我们当下是否能用心。

——《星云法语·预备未来》对于世间的物用,佛教并不排斥否定,因为人在世间生活,自然需要眷属的爱敬、净财的增长,及福乐富贵的不断增上,这是人间生活的要求。但是,我们光有外在的财富还不够,对于内在的精神,还须透过“定慧等持”、“止观双修”,不断地自我提升,以期达到“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无明”。

——《当代人心思潮·发心与发展》我们为什么来到人间?我们不是为了受苦而来,也不是为了斗争而来;是为了享受人间的福慧,享受人间的资源,享受自心的平静而来。但是这一切,也要靠我们自己来发展,才能获得。

——《当代人心思潮·发心与发展》所谓生活品质,是讲究生活的规律,环境的整洁,家居的安宁,居住的安全,饮食的正常,家庭成员和谐友爱,社会活动安详有序,工作定时,忙闲适中,晨起晚睡,皆有规律。生活品质要重质不重量,并且需要一些社会领袖从上而下地以身作则,如轻车简从,彬彬有礼;再到家庭主妇,治家有序,待人和蔼;甚至社会的工商各界,来往尊重平和;学校的青年,处处礼貌周到;公务人员,服务为先;公众事业,亲切周到。全国人民,人人如此,则生活品质必然为人称道。所谓佛教的极乐世界,就是生活品质为人所向往;琉璃世界的药师净土,就是政经富乐,为人所欣羡。所以,生活品质有待全国人民合力倡导,方有成就之日!

——《迷悟之间·生活品质》其实,真正的人生规划是不确定的,各有因缘,有时候实在由不得自己作主。所以,最好的生涯规划是把自己规划成: 自觉的人生、自度的人生、利他的人生。在生活中,要有净化的感情,要有善用的金钱,要有德化的处世,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这就是最好的生涯规划。

——《迷悟之间·生涯规划》人间佛教的行者,凡出口之语,正知正见;待人处世,大公无私,如日月之辉,光明坦荡。人间佛教的行者,应有下列六种生活:

1. 财富丰足的生活。2. 眷属和敬的生活。

3. 工作勤奋的生活。4. 正觉道德的生活。

5. 感情净化的生活。6. 心性慈悲的生活。

——《开示》工作除了提供生活所需之外,也是奉献、服务、广结善缘的最好修行。因此不但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还应该具备正确的观念,亦即所谓的职业道德,例如: 要有因果的观念、要有忍耐的力量、要有敬业的精神、要有感恩的美德。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见到他人悭贪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施舍的生活;见到他人五根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持戒的生活;见到他人世俗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出世的生活;见到他人疑虑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正信的生活;见到他人懈怠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发心的生活;见到他人瞋恚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忍辱的生活;见到他人妄语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忠信的生活;见到他人是非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正派的生活;见到他人罪苦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慈悲的生活;见到他人执著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无我的生活;见到他人奢靡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清净的生活。

——《佛光菜根谭》人的生活在于一个“转”字,要能转大为小、转苦为乐、转迷为悟、转邪为正,修行的秘诀,就是要能转一切不好的境界为善美的境界。勇于接受,善于转化,将烦恼转成力量,这也是人间佛教的修行重点。

——《如是说》道不在奇异,而在日常生活中平实的表现。只因我们舍本逐末,以为不怪异神奇就不是道,其实佛法就在“饥时吃饭,倦时睡觉”的日常生活里。求法要处处用心,把佛法与生活融和在一起,表现我们心性中最纯净的一面,做到“平常心是道”。

——《如是说》

同类推荐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笙歌已歇

    笙歌已歇

    “湮哥哥,若有来世,入画一定要成为栾山弟子,让你不必因我而遭受非议,这样,我们就能堂堂正正的在一起了。”可他祁湮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这一世,他又错过了她。“入画,你还是不肯给我一个,补救的机会...你心里,一定还是怨我的...”有缘无分,造化弄人。他能做的,只有嘲笑自己罢了。
  • 我的修炼之路

    我的修炼之路

    一切都在主角遇到一个神秘和尚之后开始变得不同。一个预言将在江湖上带来腥风血雨——一个已死之人与一个失忆之妖将释放死者之魂。爱恨情仇,各大门派纷争,面对重重困难,“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 抓住!我的双面甜心

    抓住!我的双面甜心

    他们是青梅竹马,却被迫分开了九年(3+6),长大后的某一天,竹马把小青梅堵在墙角,“叶至夏,我到底算你的什么?”他霸气凛凛的说到。小青梅涨红着脸低着头说到:“什么嘛!王源,你干嘛突然这样问我,之前不是很好的吗?”竹马再次威胁道:“一做我媳妇,二直接领证书!”
  • 封灵斗

    封灵斗

    奋斗,挣扎,成功。九九归一,封灵至尊。吾为天;吾为地;吾为法。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以一人之力,战天下之群雄。打破空间的枷锁,尽其武道之极。一个少年的巅峰之路。
  • 白衣魔鬼与黑衣天使

    白衣魔鬼与黑衣天使

    一个经常被同伴欺负的小天使,在偶然的一天捡到了一个受伤的魔鬼,并成为伙伴。
  • 罪女淑贤

    罪女淑贤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凤倾九霄,萌主来袭

    凤倾九霄,萌主来袭

    独步天下,唯我独尊!二十一世纪心理学界女王凤嘉瑶吃东西时莫名其妙的眼前一黑,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女尊国闲散摄政王身上。不过没关系,且看本王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戏美男,训王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王大人!
  • 仁龙剑

    仁龙剑

    不打怪,不升级,只有一篇感人的故事!不无敌,不称霸,只有一名有血有泪的少年!没绝对的坏人,没绝对的好人,只是所站的位置不同!神州千年,魔族圣君负伤逃离之后,人界赢来了和平与繁荣,只是他会就此蛰伏吗?千年之后,有一重伤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妹妹的陪同下,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 洞墓密码

    洞墓密码

    一个偶然获得的古手抄本揭示出一个千年惊天大秘密,鬼村里鬼仔作怪,恐怖魔谷中药奴行尸走肉,原始荒蛮之地怪诞生物横行,刘鲲在神秘山洞中揭晓恢弘古墓的秘密;美艳多情的药厂女老总:刘鲲你记住,你我只是一夜亲缘;青春妩媚的医学院美女大学生:鲲哥,我不管,你是我的;娇俏可人的女导游:看来咱俩的情缘是一千年前就注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