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用思想和情绪控制身体的环境,你可以自行选择,要给它一个病菌滋生的温床,或一座健康的圣殿。
——哈利法克斯
老是抓住生气情绪不放的人,经常会因为自己的生气而迷失在自我愤怒之中。顺其自然,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卸下过去的伤害和生气的沉重负担。这样,你就不会因心中积压的怒气而伤害自己的身心。
生活当中,人们有时对一些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怒。然而大怒之下,往往会导致身心受损。难解的怒气在胸,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压力,使得你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整天恍恍惚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不仅工作、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事故。
一次,小钱因家务事,与丈夫发生争吵,由于语言过激,两人互相打斗起来。小钱一怒之下,背过气去,丈夫见此状急忙收手,马上惊呼救人。小钱在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掐人中、撸胸口、捶后背的救治下,总算缓过这口气来。可是她落下了终身都无法治愈的毛病,手脚抖动,给自身及家庭生活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危害和不便。
俗话说:气大伤身后悔迟,像小钱这样无节制地动怒,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是最不可取的。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会使人体内甲肾上腺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愤怒还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发怒对身心有害,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把怒火压在心底呢?当然不是。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压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如果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灾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我们可以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或找知己、好友无所顾忌地倾诉;或写信、写日记,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还可到室外打球、跑步、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让怒气与汗水一起流淌出来;也可以通过情绪转移的方式,或看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或埋头工作,或欣赏音乐、戏曲,以求得心理平衡。
学会排解愤怒,也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养身贵在戒怒,戒怒就是养怡身心,尽量做到不生气、少生气,思想开朗,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宽厚待人,谦虚处世。
这样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于人于己都会有益而无害。
容易动怒的人们,光知道如何排解怒气还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制怒,学会让自己尽量不发脾气,不轻易动怒,才是上策。这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事事宽解为怀。
现在,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易怒的情绪了吧!遇事顺其自然,冷静是根本。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尽量通过别的途径去解决,动怒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对自己还有害,何苦呢?
还是让我们以平和的心境来对待生活中繁杂的事情吧!小心别让怒气伤害了自己,只有健康才是生活的本钱。有了无法避免的怒气,学着适度的释放它,不要自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