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指与亲戚、邻居虽难免有矛盾,但也不会断绝往来。
唐僧与国王相别,到亭内,嗔责八戒道:“这夯货,越发村了!这是什么去处,只管大呼小叫!倘若恼着国王,却不被他伤害性命?”八戒道:“没事!没事!我们与他亲家礼道的,他便不好生怪。常言道,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大家耍子,怕他怎的?”(《西游记》九四回)
2.打出来的铁,炼出来的钢
比喻意志坚强的人是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
打出来的铁,炼出来的钢。别看监工……平日凶,只要我们抱成团齐着心跟他们斗,这些家伙就傻眼了。(刘章仪《铁魂》二十)
3.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旧时认为只有父子兄弟在危急关头才能做到休戚与共。现泛指办事要靠亲友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
沙僧笑道:“兄长说哪里话!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鼓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西游记》八一回)
4.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
比喻有话当面说,不要在背后议论。
从个人来说,我倒喜欢你那耿直的性子,你是怎么想,就怎么说,劈里啪啦,把什么都摆出来,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同志!(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一)
5.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比喻亲人之间情深意重,即使有了矛盾,亲情也是割舍不断的。
“老实说,我要收拾你,十个八个也早收拾了,还用等到今天吗?为什么?因为咱们是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哪。”(田东照等《龙山游击队》三章三)
6.打狗看主人
比喻惩处一个人,要顾及与他有关的人物。
“自己人,何必那么大的气,打狗看主人,好好歹歹他是我丈夫。”(曲波《林海雪原》一一)
7.打老鼠伤了玉瓶儿
比喻打击坏人,连带伤害了好人。
如今就打赵姨娘屋里起了赃来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别人都不必管,只这一个人,岂不又生气?我可怜的是他,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儿”。(《红楼梦》六一回)
8.打了牙往自己肚子咽
比喻吃了亏也不敢声张,只能暗自忍受。
每年这会,男人撩斗妇女,也有被妇女的男人采打吃亏了的,也有或是光棍势众,把妇人受了辱的,也尽多这“打了牙往自己肚子咽”的事。(《醒世姻缘传》七三回)
9.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
指和人发生矛盾时,切忌揭露对方隐讳的事,以免伤及情面。
“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我是您家的小老婆,谁人不知?也不该为着一个使女子,便无情无义的骂我!”(《歧路灯》六七回)
10.打人一拳,防人一脚
指攻击对方时,要提防对方的反击。
那人忙中有错,忘了打人一拳,防人一脚,只听“啪”,面上早已着了石子。“嗳呀”一声,顾不得救他的伙计,负痛逃命去了。(《七侠五义》一十三回)
11.打煞卖盐的,苦了作酱的
煞:同“杀”。打死卖盐的人,使制作豆酱的人难堪。比喻伤害了这个,却牵连到另一个无辜受到损失。
乡言七事中有关乎世情者,如……“打煞卖盐的,苦了作酱的”,调和之失宜也。(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五)
12.打蛇先打头,擒贼要擒王
指打击坏人要先打击为首的。
打蛇先打头,擒贼要擒王,部队在解放一大批“人质”以后,要想法抓住聂玉姣的司令部,打掉它的首脑机构,整个土匪就会土崩瓦解。(张行《武陵山下》一二)
13.打是疼,骂是爱
意思是长辈严厉管教晚辈是出于疼爱,是想让晚辈能学好,将来有所作为。
“虽然有句俗话,打是疼,骂是爱,可是你还没到咱金家来,要执行权威,还似乎早了一点子哩。”(张恨水《金粉世家》七回)
14.打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
指惩治了胆敢出头露面的人,其他人就会害怕了。
常说打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要是凿了何大拿,不光是解文花这个胆小鬼,别的坏蛋们也不敢动了。(刘流《烈火金刚》八回)
15.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鱼的不怕鱼腥
指只要是需要的东西,就不嫌多,也不嫌不好。
“以前,咱是避着他们走;往后,就迎着他们去,不然,到哪搭去弄枪?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鱼的不怕鱼腥,瞅准了,得下手时就下手,枪不就到咱的手里么?”(刘波泳《秦川儿女》二六章)
16.打鱼人盼望个好天气,庄稼人盼望个好收成
意为渔民要出海打鱼,总盼望有个好天气,农民辛勤耕作,总盼望有个好收成。
“常言道,打鱼人盼望个好天气,庄稼人盼望个好收成。我知道,我听说过,去年胶东地区,收成也就很好。特别是秋季作物,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丰收的年景。”(峻青《秋色赋·壮志录》)
17.大船烂了还有三千个钉
比喻做官的虽然下台仍有影响,或富家虽已破产仍有余财。
“俗话说得好:大船烂了还有三千个钉。你干了这么多年革命,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副厂长,人们从情面上讲,还是敬重、维护你的。”(徐本夫《降龙湾》二七章)
18.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意为有胆量的人可以走遍天下办成大事,谨小慎微的人缩手缩脚一事无成。
杨氏道:“我的儿,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苏州到南京不上七八站路,许多客人,往往来来,当初你父亲,你叔叔,都是走熟的路。你也是晦气,偶然撞这两遭盗,难道他们专守着你一个,遭遭打劫不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19.大恩不谢
指大的恩德,无法用一般的酬谢来回报。
“我常听到家父说,大恩不谢。樊先生帮我这样一个大忙,真不知道怎样报答才好。”(张恨水《啼笑因缘》四回)
20.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比喻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定会有人议论。
冷公子一生刻薄,惯要算计别人,不道这一番做了折本的买卖。地方邻里见是宦家,又是有名的剥皮公子,谁敢出头开口,只是背地里暗笑。正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不在话下。(《平妖传》九回)
21.大富由命,小富由勤
大富大贵是由天命决定的,小康小富是靠个人勤劳获得的。
未有一艺随身而不能挨排度日者。所以,大富由命,小富由勤。予劝技艺之人,各踏实地做生涯。(清·石天基《传家宝》卷一)
22.大海浮萍,也有相逢之日
浮萍:浮生在水面的一种草本植物。比喻人总有相逢的时候,常以劝慰人不要为亲人的离散过于伤心难过。
常言,大海浮萍,也有相逢之日,或者天可怜,有近处人家拾得,抚养在彼,母子相会,对他说出根由,教他做个报仇之人。(《警世通言》卷一一)
23.大海若知足,百川水倒流
比喻人永远不会满足。
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大海若知足,百川水倒流。(《五灯会元》卷一九)
24.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指在大寒的时候应当在家守着火炉,没有事情就不要外出。
十二月谓之大禁月,忽有一日稍暖,即是大寒之候……谚云:“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事篇》)
25.大河涨水小河满
比喻大集体富了,小集体或个人也就会富起来。
郭守成却说:“社里人多,轮到个人名下,能多分多少!眼下咱倒先吃了三捆高粱秆的亏。”郭春海就劝他:“爹,吃不了亏,大河涨水小河满,锅里有了碗里也就有了。你也快扛一捆高粱秆防霜去吧!”(胡正《汾水长流》四章)
26.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意谓奸佞狡诈的人,往往装出忠诚信实的样子。
帝又谓八王曰:“王钦若欺罔如此,朕竟弗知何也?”八王曰:“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设使圣上知之,非奸臣矣。”(明·佚名《杨家府演义》卷六)
27.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合众人抬
对于不合情合理的事情,自有众人主持公道,予以评判。
地主横了他一眼道,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小伙子凛然道,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合众人抬嘛!(武剑青《流星》一章)
28.大路通天,各走一边
道路四通八达,各走各的,互不干扰。
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他往东跑,咱往西进。(刘波泳《秦川儿女》三七章)
29.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指一个人如果大难临头还能活下来,日后必有大福降临。
自古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乘此妙年,正该出去应举。(清·李渔《比目鱼》二一出)
30.大能掩小,海纳百川
掩:掩饰。纳:容纳。川:河流。比喻胸怀宽阔的人能容忍别人小的过失,就像大海能容纳许多河流的水一样。
“可不道,大能掩小,海纳百川,看着狗儿面皮休打他呵,我就恼也,饶了他罢!”(元·李直夫《虎头牌》三折)
31.大人不记小人过
过:过错。意谓大人物心胸宽阔,不计较小人物的过错。常用来宽恕别人或请求别人宽恕。
常言大人不记小人过,这些没有良心的东西,将来总没有好日子,等着瞧吧。(《官场现形记》四回)
32.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原比喻一个人难以挽救崩溃的趋势,后比喻一个人势单力薄难堪重任,成就大业。
量你这个寡将,怎敢挡吾?岂不闻古人曾有言,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水浒全传》六九回)
33.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
七尺:指男子身体的长度。指房子再多,一个人睡觉所占的地方也不过七尺。
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咱二人虽则穷苦,现有干草铺垫,又温又暖,也算罢了。此时管保就有不如我们的。(《龙图耳录》四二回)
34.大事瞒不了庄乡,小事昧不住邻居
庄乡:同乡人。比喻乡亲邻里最了解情况。
大事瞒不了庄乡,小事昧不住邻居,谁家存粮缺粮,老街坊都摸个七成八脉的。(郭澄清《大刀记》一卷开篇)
35.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7月22、23或24日。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7月6、7或8日。意思是大暑和小暑是一年雨水最多的时节。
这是大暑小暑,灌死老鼠的雨季,飞机不敢来。(柳青《铜墙铁壁》一九章)
36.大树底下好遮荫
意思是在遮荫面积大的树下好乘凉。比喻有大的势力做靠山,容易办事。
陈尚懿指点说,大树底下好遮荫,如今……你在本地虽有财势,终缺一个靠山。(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五)
37.大树砍不倒,小草站不牢
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怕摧残,意志薄弱的人经受不住考验。
奶奶对外人总称赞自己外孙聪明,云端提醒她说:“奶奶,你要把表弟惯坏啦。”邵老太太笑呵呵地说:“大树砍不倒,小草站不牢,人要是有出息,怎么宠也宠不坏。”(草明《乘风破浪》五章)
38.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比喻自己人之间发生误会。
那妇人听了,这才咧着那大薄片子嘴道:“你瞧,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咧!那么着,请屋里坐。”(《儿女英雄传》七回)
39.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比喻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那时候,你也跟我们一样受上头的剥削、压迫呀!那叫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老舍《方珍珠》五幕)
40.大丈夫相时而动
相时:察看时机。比喻有作为的人观察时机,依形势采取相应的行动。
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红楼梦》四回)
41.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
指有作为的人做事敢于承担责任,不牵连别人。
你们这是干什么?货是我的,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大哥。(张渭清等《51号兵站》四二)
42.大丈夫志在四方
形容男子应该有远大志向。
大丈夫志在四方,路见不平,宜乎拔刀相助。(清·俞达《青楼梦》八回)
43.大丈夫千金一诺,驷马难追
比喻说话算数,绝不悔改。
岂有此理!大丈夫千金一诺!驷马难追。(清·李渔《蜃中楼》九出)
44.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非常聪明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愚昧,非常灵巧的人看起来好像很笨拙。指真正有才能的人从不自我炫耀。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也不为世所轻,也不为世所忌。(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七回)
45.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比喻个人的力量有限,难有作为。
他又想起来:朱老巩死了,他像失去了一条膀臂,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梁斌《红旗谱》三)
46.耽误庄稼是一季,耽误了孩子是一代
指教育后代非常重要,耽误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句俗话,耽误庄稼是一季,耽误了孩子是一代。钱花了可以再挣,但是误了孩子可买不来呀!(代路《飞吧!海燕》)
47.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但:只。方寸地:原指一寸见方之地,这里指正直的心。把正直的心留给后代,胜过留下万顷家产。比喻为人宽厚,有利后代。
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
48.但添一斗,不添一口
斗: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意思是一次多吃一斗粮不要紧,只是不要增加一口人。指家里添一个长期吃闲饭的人,负担要大大加重。
俗话说得好,但添一斗,不添一口。日子不可长算,此后只有再添人的,怎生得够?(《儿女英雄传》三十回)
49.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只。莫:不要。前程:前途,含功名利禄。人生在世应该多作有利于他人的好事,而不要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
古人说得最好,他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又道,善恶昭彰,如影随形。无论大小事,只凭了这个“理”字做法,对得天地君亲就可俯仰无愧了。(《镜花缘》七一回)
5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应当果断采取措施时而不及时采取,就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反受其祸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万一奸党生疑,弄兵构祸,恐怕都门以外,必致大乱。(蔡东藩《元史通俗演义》三三回)
51.当官的动动嘴,当兵的跑折腿
上司随便吩咐一声,下级就要忙个不停。
这是上头的命令。常说:“当官的动动嘴,当兵的跑折腿。”我和侯队长都是听城里吆喝的人。(冯志《敌后武工队》一三)
52.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
当了家后才知道柴米的价钱,养育了子女后才体会到父母的恩情。比喻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才能体会到它的艰难。
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西游记》二八回)
5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当事人。指当事人往往看不清问题的实质,局外人却看得很清楚。
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虽席上众人,到不曾看出来,却被他向窗隙灯影下,观得仔细。(《金瓶梅词话》二四回)
54.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取:拿到手里。指有条件时不及时去争取,失去时机后就不要后悔。
此一套富贵,不可错过,古人有云,当取不取,过后莫悔。(《水浒全传》一五回)
55.当着真人,不说假话
真人:指通晓事理的人。意谓当着真人的面,要说真话,不能说假话。
他的嘴巴还是硬顶:“我当着真人,不说假话,天理良心,的的确确是封山以前锯倒的,封山以后才劈成柴禾。”(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五)
56.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指处理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措施,不能死搬教条。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况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5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道行,指佛家修行的功夫。魔:“魔罗”的略称,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鬼。原为佛教告诫修行的人须警惕外界的诱惑,以求终成正果。后比喻邪恶势力超过正义势力。现比喻一物胜过一物,或一方胜过一方。
风浪是意料中的事,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茅盾《子夜》一十)
58.道路不平众人铲
比喻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自然会有很多人出面干预。
一个人总也要有点良心,割了人家的肉来卖钱,这种便宜,哪个不会捡?但是这种人,也应当到尿缸边去照照那尊相,配不配割人家的肉来卖钱呢?道路不平众人铲。(张恨水《丹凤街》八章)
59.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指人多讲出来的道理就多,就像稻谷多打出来的米就多一样。
有事要多和战士们商量,俗话说,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战士们有战斗经验,有主意有办法,有了困难和大家商量,总是可以解决的。(黎汝清《万山红遍》四七章四)
60.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能够。且:暂且。意思是能宽容时就要宽容,能饶恕人时暂且饶恕。指对人要宽容,不能苛刻。
既然有了药,且饶你吧。正是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元·关汉卿《窦娥冤》二折)
61.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原指拿了人家的钱财,就得帮人消除灾祸。现指得了别人的好处,就要给人家办事。
“常言道,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如今马员外的大娘子告下来了,唤我们作证见哩。这孩儿本不是大娘子养的,我们得过他银子,则说是他养的。”(元·李行道《灰阑记》二折)
62.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利剑,不若得一欧冶
十:概数,形容多。伯乐: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马。欧冶:春秋时著名的铸剑工匠。意思是得到好马再多,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利剑再多,不如得到一个欧冶。指发现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国家选才,最为切务。人君深居九重,何由遍识,必须采访。茍称善者多,即是操履无玷,若择得一人,为益无限。古人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利剑,不若得一欧冶。(《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63.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
指灯点了才能亮,话说清楚了才能明白。
“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就是洛节,你也晓得他的性气,人呢,也说不到赖处,就是一时鬼迷了心窍,没了主心骨,冲撞了你。”(李满天《水向东流》二二章)
64.灯一拨就亮,理一讲就明
指道理只有讲出来,才能使人明白。
“灯一拨就亮,理一讲就明。假如把马家怪的命案查到李宝泰头上,他一看活命难保,还再交代什么地下埋哩,外边藏的。这样好,咱们可以先发动一段群众,再把运动展开。”(刘江《太行风云》六三)
65.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
滴水:形容少。涌泉:形容多。指对有恩于己的人,要时刻牢记,加倍回报。
“人说,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唉,怎么说呢,我遇上你,真是三生有幸。照说君子所求,当肝胆涂地,在所不辞了。”(星城《立体交叉战争》一三章)
66.东方不亮西方亮
指这里不行还有其他可以回旋的地方。
我约好了五天之内,回人家的信。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得赶快到别的地方去想办法。(张恨水《丹凤街》二一章)
67.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三九:指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三伏:指夏天最炎热的时候。指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形容练习刻苦。
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一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群星《映天红》七章)
68.独虎好擒,众怒难犯
可以擒拿一只老虎,不可引发众人的愤怒。指众人的心愿不可违背。
吴知州眼看群情激愤,骨头都发寒吶!他深知独虎好擒,众怒难犯,不支吾几句,怕是混不过关去。(岳啸《五当山传奇》九回)
6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指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亲身参加社会实践,获得实际经验。
《眼睛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
70.赌钱场上无父子
指赌场上只讲输赢,不讲亲情。
“说什么闲话?自古赌钱场上无父子。你明明地输了,如何倒来革争?”(《水浒全传》三八回)
71.对牛弹琴,牛不入耳
指和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
“他们既有地位,又有钱,还读书做什么呢?有时我们和他们谈及读书一类的事,他们还说我们是”新派“呢,你看好笑不好笑?俗话说,对牛弹琴,牛不入耳,这话真是一点也不错的。”(邹韬奋《我们的读书合作》)
72.钝铁磨成针,只要功夫深
比喻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达到目的。
钝铁磨成针,只要功夫深。挨了守这一夜,那里不是。(明·罗懋登《西洋记》八三回)
73.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指朋友多了路子宽,对头少了路好走。劝诫人们多交友少结冤。
他在江湖上混过,并不相信义气,但是很懂得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的道理。(凌力《星星草》一八章五)
74.多个人,多个胆
指人多力量大,胆子壮。
一个人孤孤单单,人多就有商有量,俗话说,多个人,多个胆。(黄谷柳《虾球传》三部一章)
75.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麻烦事以少为好,能不管的事情最好别管。
某些同志不敢破除情面,不敢得罪别人,怕引起别人的抱怨和对自己的反批评,而宁愿放任各种缺点、错误在党内存在,采取“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敷衍了事的态度,然而却又在背地里去议论人家,这对于党是无益有害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九)
76.多用兵不如巧用计
指对付强敌,要多动脑子用计谋取胜。
李广和也对准海生说:“人常说,多用兵不如巧用计,你拳头再硬,也顶不住人家枪子儿。说真的,咱可佩服人家老方,你不要看他那股慢腾腾的劲道,心里的眼儿可真多。”(刘江《太行风云》四七)
77.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寺:寺庙。指事情已经发生,躲是躲不过去了。
“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处来。”(《儒林外史》五四回)
78.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
指灾祸只能化解,不能躲避。
“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她决定违背男人的劝告,回到芙蓉镇上去。(古华《芙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