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才高必狂,艺高必傲
狂:狂妄,自高自大。傲:傲慢,不把别人看在眼里。指有才华的人必定狂妄,技艺高超的人必定傲慢。
哥哥久已知道此人,但未会面。今日见了,果然好人品,好相貌,好本事,好武艺;未免才高必狂,艺高必傲,竟将咱们家的谌卢剑褒贬的不成样子。(《三侠五义》三一回)
2.才脱了阎王,又撞了小鬼
比喻刚摆脱了一个灾难,又遇上了一个灾难。
我杜景山怎么这等命苦,才脱了阎王,又撞了小鬼,叫我也没奈何了。(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卷三)
3.财去身安乐
旧指通过官府打官司时,花费一些钱财,可以换来自身的安全快乐。
算了吧,你这个叫做“财去身安乐”。若再闹时,钱是还要罚的,人是还要办的。(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九回)
4.财上分明大丈夫
指大丈夫在钱财问题上应该光明磊落,清清白白。
噤声贼也,岂不闻道财上分明大丈夫。(元·佚名《刘弘嫁婢》一折)
5.财为催命鬼,色是杀人刀
指贪财、好色都将会招惹杀身之祸。
挹香将小梧拟了斩罪,陆笏臣得钱谋命,也拟了斩罪。立刻申详上宪,俟部文到了,二人俱要绑赴市曹枭首。正是,财为催命鬼,色是杀人刀。(清·俞达《青楼梦》五)
6.菜里虫,菜里死
比喻在哪儿干坏事,就会在哪儿送命。
临晚劝他道,菜里虫,菜里死;犯法事,做不得。朝廷的王法森严,我们家业颇富,洗手罢。(清·佚名《绿牡丹》一五回)
7.蚕丝作茧,自缚其身
比喻自己做的事情反而使自己受困,即自作自受。
勋一走而段氏入京,复为总理,是张勋之一番狂热,不啻代段氏作为位望,勋负大罪,段居大功,蚕丝作茧,自缚其身,何其愚也?(《民国演义》八七回)
8.苍蝇不钻那没缝的蛋
比喻出了问题,往往是由于自身有毛病。
竹山听了,唬了个立睁,说道:“我并没借他什么银子。”那人道:“你没借银子,却问你讨。自古道,苍蝇不钻那没缝的蛋,快休说此话!”(《金瓶梅》一九回)
9.草怕严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
比喻一物降一物。
草怕严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一回,有人整他了,他就要垮台了。((浩然《艳阳天》三卷一三七章)
10.草入牛口,其命不久
比喻处于必死境地,难以长久生存。
东京百八十里罗城,唤做卧牛城。我们只是草寇,常言,草入牛口,其命不久。(《古今小说》卷三六)
11.草字出了格,神仙认不得
指草字写得不规范,连神仙也辨认不出。
陈洪这个草稿吓煞人呢,真是草字出了格,神仙认不得!(王少堂《武松》二回)
1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怜悯。人人都有同情、怜悯遭受苦难或不幸者的心情。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你肯在我船上相帮,管教你饱暖过日。”(《警世通言》卷二二)
13.曾经沧海难为水
比喻见过大世面后,再看一般事物就显得格外地平淡、乏味。
那时候,群众整天占据了南京路!那才可称为示威运动!然而今天,只是冲过!“曾经沧海难为水”,我老是觉得今天的示威运动太乏!(茅盾《子夜》九)
14.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
招军:招募兵士。吃粮人:指当兵的人。指把招军的旗帜打起来,自然就有当兵的人。比喻有人召唤,就会有人响应。(三仙姑)因此托东家求西家要给小芹找婆家,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有个吴先生是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退职军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小芹一面,愿意续她。(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七)
15.拆东墙,补西墙
比喻处境窘迫,以此补彼,穷于应付。
唉,拆东墙,补西墙,挖好肉,补烂疮,穷人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罗旋《南国烽烟》序篇)
16.差人见钱,不怕青天
当差的见到钱,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得。
俗语讲得好:“差人见钱,不怕青天。”从今须要大家商量。(清·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一九回)
17.柴多火焰高,人多声音大
指人多聚集起的力量就大,就像柴多烧起来火焰就高。
三人是个众字。柴多火焰高,人多声音大。只要大家心齐,各个车间的人都同意,那辰光,工会再不同意,我看老赵下不了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六)
18.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指夫妻相处生活简朴,朋友相聚讲究吃喝,亲戚往来离不开点心礼品。
南部闾巷中常谚往往有粗俚可味者,漫记数则……曰,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
19.谗言误国,妒妇乱家
谗言:诽谤别人或挑拨离间的话。妒妇:嫉妒心强的妇人。意思是谗言会耽误国家的大事,妒妇会把家庭搅得不和。
圣上未及开言,寇公怒曰:“谗言误国,妒妇乱家,信有之矣!尔冯拯不过以文章耀世,军国大事,非尔所知也。如再沮疑君心,所误非浅……”(《万花楼》三回)
20.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长安:中国古都,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一带。客居他乡生活条件虽好,但不是长久居留之地。喻指繁华美好之地不可久恋。
“常言道:‘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待我们有缘拜了佛祖,取得真经,那时回转大唐,奏过主公,将那御厨里饭,凭你吃上几年。”(《西游记》九六回)
21.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月
指一年中,农历五月白天最长,农历十月白天最短。
俗话说,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月。农历五月间,天亮得早。张平耀四点就起床,到将近七点半,水米还没沾牙。(亢君等《攻克汴京》三章)
22.长江后浪催前浪,一辈新人赶旧人
意思是新一代的人总会超过前一代人,就像长江的波浪,一浪赶一浪。
蒋爷一听,连连点头说:“人有什么意思,长江后浪催前浪,一辈新人赶旧人。”(《小五义》一十八回)
23.长痛不如短痛
与其长期承受痛苦折磨,不如忍受一时剧痛,使痛苦彻底消除。
“长痛不如短痛。”自己向自己猛攻一下,割去疮疖,遍体清凉。改过,也是一样。(谢觉哉《不惑集·学习常谈》)
24.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比喻常用蔑视的眼光观察横行作恶的坏人,看着他末日的到来。
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着古人两句:“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警世通言》卷一一)
25.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莫:不要。意思是有的时候要想到没有的时候,等到没有了才后悔就晚了。劝诫人平时就要注意节俭。
父亲施鉴是个本分财主,惜粪如金的,见儿子挥金不吝,未免心疼。唯恐他将家财散尽,去后萧条,乃密将黄白之物,埋藏于地窖中,如此数处,不使人知,待等天年,才授与儿子。从来财主家往往有此。正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警世通言》卷二五)
26.常在河边走,难免踏湿鞋
比喻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难免会沾染上这样或那样的恶习。
“不管怎么说,她家总不是个好人家。”奶奶随口说道:“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踏湿鞋。赌博场、料子馆,臭名在外,即便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常去那地方,外人提起来名声也不好听啊!以后还是少去点好。”(马烽《刘胡兰·奶奶的“女儿经”》)
27.唱戏的不瞒打锣的
比喻不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的人隐瞒真相。
过了几天,杨大肚子按照药葫芦的吩咐,把几个亲信的班长叫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一顿之后,说:“唱戏的不瞒打锣的,跟兄弟们商量件事情。”(李晓明等《破晓记》二五)
28.唱戏的三天不唱嘴生,打铁的三天不打手生
比喻学习不能中断,一中断就会生疏。
在女船员勤学苦练中,渔船拉坞检修了。唱戏的三天不唱嘴生,打铁的三天不打手生,学到中间不出海,真把姑娘们憋得难受。(吴德永、车吉心《海的女儿》二五章)
29.唱戏还要有个过场
过场:戏剧里的一种简短表演,用来贯穿前后情节。比喻凡事都有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性急吃不得热馒头,唱戏还要有个过场,闹革命这事情,更是要得一步一步来。就像锯倒大树一样,咱又要刨根,还要砍梢。(刘江《太行风云》二四)
30.朝里无人莫做官
朝:朝廷。无人:没有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意思是朝廷里面如果没有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就不要当官,当官必须有靠山。
常说,朝里无人莫做官。又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大凡做官的人,若没有个依靠,居在当道之中,与你弥缝其短,揄扬其长,夤缘干升,出书讨荐,凭你是个龚遂、黄霸这等的循良,也没处置你的善政。(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
31.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
朝廷:这里指帝王。三:形容多。指再富有再尊贵的人家,也会有穷亲戚。
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错赖着祖母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话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红楼梦》六回)
32.朝中有人好做官
旧谓在朝廷里有人支持,做官就很容易。也泛指在上级部门中有自己的亲属、朋友,在下面办事就很方便。
安想他老夫妻这番苦心,偶然话中一问一答,恰恰的被一个旁不相干的有心人听见了,倒着实的在那里关切,正暗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俗话。(《儿女英雄传》)三三回)
33.炒豆大伙吃,炸锅一人担
比喻有好处大家享受,祸患由一人承担。
他妈在一边吹风,说是依他三舅的没错。这下露了馅儿,谁都不吱声了,真是,炒豆大伙吃,炸锅一人担。(毕方、钟涛《千重浪》二章)
34.车到山前必有路,船遇顶风也能开
比喻事到临头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也比喻只要奋勇前进,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常用来鼓励人在困难面前要坚定信心。
赵铁锤听了,心中愤愤不平,忙从腰里掏出几张纸币,给高飞塞到手里,又从木箱里拿出一把新的瓦片递给他。劝道:“快别生闷气了,把肚皮气破也当不了啥。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遇顶风也能开。这几块先拿去,赶集还没散尽,好歹先籴些粮食垫着牙……”(王厚选《古城青史》三回)
35.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比喻人多手杂,反而不便于做事。
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李准《冰化雪消》)
36.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
比喻反正没有好的结果,就什么都不顾忌了。
今天去修碉堡,又叫黄皮猴打了一哭丧棒……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一命换一命算了!(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五回)
37.扯着耳朵腮颊动
比喻互相有牵连。
这番扯着耳朵腮颊动的节目,大约除了安老爷合燕北闲人两个心里明镜儿似的,此外就得让说书的还知道个影子了。(《儿女英雄传》二三回)
38.趁水和泥,趁火打铁
趁着机会做事情。指办事不要错过时机。
罗当才笑了笑,说:“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火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敬轩快下令!”(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一一章)
39.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意思是胆大的人无所顾忌,敢于冒险,往往富有;胆小的人做事谨慎,不敢越轨,反而受穷。
“告诉你吧,秦恺,啥年头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浩然《金光大道》一部五)
40.成败在此一举
指成功或失败就决定在这次行动上。
这桩事,任大责重,方才一口气许了公婆,成败在此一举,所以不敢一步放松。(《儿女英雄传》二六回)
41.成不成,两三瓶
瓶:指酒瓶。事情是否能办成关键在于是否请人喝酒吃饭。
自古说:“成不成,两三瓶。”这酒席也是要的。此亲事我二人去讲,不由党妈妈不允。(明·方汝浩《禅真后史》三七回)
42.成大事者不修边幅
边幅:布帛的边缘,指人的衣着。意思是办大事的人把精力放在事业上,没有心思去修饰自己的仪表。
最近的半年来,她不但思想变化,甚至举动也失去了优美细腻的常态,衣服什物都到处乱丢,居然是成大事者不修边幅的气派了。(茅盾《创造》一)
43.成家之子,惜粪如金;败家之子,挥金如粪
能成就家业的子孙,爱惜粪土如同黄金一样;败坏家业的子孙,挥霍钱财如同粪土一样。形容有出息的子孙知道节俭,没出息的只知道挥霍浪费。
岂不闻:“成家之子,惜粪如金;败家之子,挥金如粪。”我姐夫裴秀,拾得宝带三条,价值百金,等闲还了他人,岂不是败家之子!(明·沈采《还带记》一三出)
44.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
覆败:倾覆败亡。燎毛:毛发接近火而烧焦。成功就像登天一样困难,倾覆败亡就像点燃毛发一样容易。指创业艰难,毁业容易。
遇见正经老成前辈,便似坐针毡,一刻也忍受不来;遇着一班狐党,好与往来,将来必弄的一败涂地,毫无救医。所以,古人留下两句话,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歧路灯》一回)
4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指要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会轻松自在,想要轻松自在,就不会成为有作为的人。
“以后我要出题目叫你做文章了。如若懈怠,我是断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着我的话。”(《红楼梦》八二回)
46.成事不说,既往不咎
指对已成的事实不再议论,对已犯过的错误不再追究。
成事不说,既往不咎。我们原是各治水酒饯行的,还说我们饯行正文罢。(《镜花缘》六回)
47.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但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不过也不可不敷衍一下。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张鸿《续孽海花》四二回)
48.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指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胜利的成为帝王,失败的沦为贼寇。
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则为王,败则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黄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鲁迅《华盖集续篇·谈黄帝》)
49.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趁着高兴赶来,扫了兴致回去。
那些家人起初像火一般热,到此时化做冰一般冷,犹如断线偶戏,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醒世恒言》卷六)
50.秤杆不离秤锤
比喻关系亲密常在一起,形影不离。
真的,他俩自小就好得不行,好像秤杆不离秤锤。(梁斌《红旗谱》卷二)
51.秤砣小,坠千斤;胡椒小,辣人心
比喻轻的可以压住重的,小的可以制服大的。常指不要轻视年轻人。
孙常乐摇摇头,连声说:“才刚不穿开裆裤子,太小了!太小了!”焦锁柱一双圆眼一瞪,不服气地说:“秤砣小,坠千斤;胡椒小,辣人心!小有啥不好?”(王厚选《古城青史》三五回)
52.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
指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计划稍有不周,就会受穷。
朱老星一年到头,总会找到活儿做。两手不闲是他的目的。他常说:“人,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他就是成天价计算。(梁斌《红旗谱》三十)
53.吃葱吃蒜不吃姜
姜:“将”的谐音,激将的意思。轻易不接受别人的激将。
江大队长,算你能说,可我张小七吃葱吃蒜不吃姜!我可不打肿脸充胖子。你管我怕老婆不怕老婆!你抬我半天,不就为让我登记吗?(谌容《万年青》五六)
54.吃得亏,做一堆
比喻有吃亏忍让精神,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南部闾巷中常谚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曰:“吃得亏,做一堆。”(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
5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有经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出人头地。
“阿杏,年纪轻轻的,怎么想到那上头去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耐心熬着,难道就没个出头之日!”(欧阳山《三家巷》二九)
56.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
比喻凡事要讲情理。
“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只要在理上,要我老头讲一句话有什么了不起!(《解放区短篇小说选·纠纷》)
57.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
比喻人糊里糊涂,不明事理。
“你从小没爹,浑拙猛愣的,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说话不知深浅,咱家的日子又这么穷,你干啥,啥不行,一个钱也挣不来,将来可怎么办呢?”(段少舫等《朱元璋演义》二七回)
58.吃饭不忘种谷人,饮水不忘掘井人
指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不要忘记创造这种成果的人。
刚才咱们说过,吃饭不忘种谷人,饮水不忘掘井人。让我们给咱们在延安辛辛苦苦工作的、在前线白天黑夜领兵打仗的大恩人们行个大礼儿吧!(柳杞《战争奇观》三章)
59.吃饭品滋味,听话听下音
下音:背后的意思。听人说话要注意领会话里的真实用意,就像吃饭要品尝饭菜的味道一样。
俗话说,吃饭品滋味,听话听下音。从申宝斋的那些话里,杨大娘觉察到了地主财东们像是正在酝酿着一场恶毒的阴谋。(郭明伦《冀鲁春秋》一十章)
60.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比喻经过比较才知道什么最好。
“‘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看来还是共产党好,我,我一家准备搬回雷坪来住。”(罗旋《梅》一五)
61.吃酒不言公务事
喝酒时不谈论有关公务方面的事情。
今日奉屈,不过为昔日之情,聚谈聚谈。古云:吃酒不言公务事。非是为兄的拦阻贤弟之口,因我帐下皆是忠义之将,恐有唐突,倒是愚兄的不是了。(《说岳全传》四八回)
62.吃亏人常在
愿意吃点亏的人,可以长久保持平安无事。
我如今贱卖与他,只当施舍一样,放些欠账与人。到儿孙手里,他就不还,也有人代出。古语云:“吃亏人常在”,此一定之理也。(清·李渔《十二楼·三与楼》)
63.吃了僧道一粒米,千载万代还不起
吃了和尚、道士一粒米,其恩情永远也偿还不完。形容和尚、道士吝惜。
人说“吃了僧道一粒米,千载万代还不起”。这道士的饭是好吃的?况是个廪膳,又说不得穷起,他却指了读书为名,走到一个张仙庙去,昼夜住将起来。(《醒世姻缘传》二六回)
64.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意谓吃了别人的东西,拿了别人的钱财,就要袒护人家,不能秉公办事。
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海朗嫩也懂得眼下喝了人家的酒,就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李蕙薪《澜沧江畔》二三)
65.吃哪行饭,说哪行话
行:行当儿。指从事什么行业就谈论什么行业的话题,即人们常说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你这院子真宽敞,足够容纳八辆大车。我就喜欢这样的大院子。”“吃哪行饭,说哪行话,庄户人家没有个院子就不中。”(白危《垦荒曲》二部三五)
66.吃人家的饭,看人家的脸;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
意思是生活上依附别人就要受别人的约束和管制。
凤姊知道,吃人家的饭,看人家的脸,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因此,既在“矮檐下”,就得耐着委屈“低下头”。(张孟良《儿女风尘记》一部五)
67.吃柿子专找软的捏
比喻专挑软弱的人欺侮。
吃柿子专找软的捏,捏到我头上了,我跟他拼!(崔复生《太行志》)二十章)
68.吃水不忘掘井人
比喻享受者不要忘记创业的人。
吃水不忘掘井人,你要感谢就感谢党和毛主席吧。(于敏《第一个回合》一十章)
69.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
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杂粮:玉米、高粱、豆类等稻谷、麦子以外的粮食。指如果吃法不当,即使吃粮食也会生病。意谓人难免会生病。
神农既教民种五谷,而又尝百草,盖知善食能养人,不善食则谷能病人也。故乡言曰,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清·李光庚《乡言解颐·人部》)
70.吃药不如自调理
调理:调养护理。吃药有副作用,不如自己多注意调养身体。指自我调理比吃药治病更重要。
吃药不如自调理。却病延年,在保养精神,不在服药祈祷。(胡祖德《沪谚》卷下)
71.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比喻人贪婪,占有一个,还想占有另一个。
罢么,你还哄我哩。你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儿,你说我不知道?(《金瓶梅》七二回)
72.痴汉不让人,让人不痴汉
痴汉:傻子。指对人忍让,见好就收,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所以说,还是不惹它的好。痴汉不让人,让人不痴汉。古老话,你悟悟看。(吴组缃《山洪》二)
73.痴心女子负心汉
痴心:痴情达到痴迷的程度。负心:背弃情爱。指在男女相爱过程中,女子多痴心,男子多负心。
世人看了如此榜样,难道男子又该负得女子的?痴心女子负心汉,谁道阴中有判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
74.池深一尺,城高一丈
护城河挖得深,城墙就显得高。
凡遇阴雨,城内之水尽令入海濠中,虽旱不干,方为长计。古谚云,池深一尺,城高一丈。(明·吕坤《救命书》上)
7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长度单位。一尺等于十寸。意谓尺虽然长,但和比它长的东西比则短;寸虽然短,但与比它短的东西比则长。指长短都是相对的。比喻事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76.虫蛀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是虫可以把木头蛀断,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达到目的。
虫蛀木断,水滴石穿。两三个月的工夫,居然被我将全书完全编竣,虽然东拉西扯,却似乎有些至理名言。(周大荒《反三国演义》六十回)
77.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壶首囊头,叉手械足,返国奸于司败,归侵地于玄武。(北朝齐·魏收《为侯景叛檄梁朝文》)
78.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分外:特别。意谓仇人见面,互不相让,矛盾会进一步激化。
这贵人不去过,万事俱休;到酒店看那人时,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古今小说》卷一五)
79.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面
比喻迟早要见人或事情早晚会被人知道。也比喻人的过错迟早要暴露。
你回来吧!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面,你躲得了今天,你躲得了一辈子吗?(张恨水《金粉世家》二十回)
80.出兵不由将
指士兵冲杀上阵后,就由不得将领的管制和约束了。
说起一个“杀”字儿来,正叫做是出兵不由将,一涌而出,人多马众,将勇兵强,黄草坡前,摇旗吶喊。(明·罗懋登《西洋记》二三回)
81.出得龙潭,又入虎穴
比喻刚脱离开一个险境,又陷入了另一个险地。
正说之间,林子里抢出十余个人来,大喊大叫,把衙内簇住。衙内道:“我好苦!出得龙潭,又入虎穴!”(《警世通言》卷一九)
82.出的门多,受的罪多
指过去交通、旅游设施落后,出门有很多不便。
列车,这是一片狭长的新奇的国土,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要让人们带着笑脸下车,回去告诉亲人:“车上真好!”要把出的门多,受的罪多的俗语,永远取消。(秦兆阳《一封拾到的信》)
83.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
意思是出门要看天气的好坏,进门要看主人脸色的变化。指要看人的脸色变通行事,也指受制于别人,做事得看人的脸色。
拿我来说吧,十四岁上就给人家熬活,一熬就熬了十三年!那真是把脊梁骨压弓啦,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杜鹏程《保卫延安》三章)
84.出头椽儿先朽烂
椽儿:即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条。比喻爱出风头,或带头起事的人,往往最先遭殃。
自古没个不散的筵席,出头椽儿先朽烂。(《金瓶梅》八六回)
85.出外一里,不如家里
离家即使不远,也不如家里好。比喻出门在外总不如在家里自在。
常言,出外一里,不如家里。你从来不曾出门,又没相识可以投奔,冒冒失失的往哪里去?(《石点头》卷三)
86.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旧指女子首次出嫁由父母做主,以后再嫁就由自己做主。
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水浒传》二五回)
87.初生之犊不惧虎
犊:小牛。刚生下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初入世的年轻人思想单纯,敢想敢干,无所畏惧。
“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三国演义》七四回)
88.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比喻上有所好,下面争相仿效以投所好。
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马廖传》)
89.处处有路通长安
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也指问题终会得到解决。
朋友!处处有路通长安,不会饿死人的,慢慢来!(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九章)
90.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指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穿衣戴帽,各人所好,你喜欢吃酸的,还能让人家都跟你喝醋?(刘彦林《东风浩荡》一十章)
91.传闻不如所见
听来的不如自己见到的。意指传闻多不可靠。
语曰,传闻不如所见。斯则史之所述,其谬已甚,况乃传写旧记,而违其本录者乎?(清·蒲起龙《史通通释》)
92.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
意为车船多不会妨碍交通。比喻人虽多,但各管各的,彼此并不妨碍。
“你主子既爱你,常言,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那个好做恶人?你只不犯着我,我管你怎的?”(《金瓶梅词话》七四回)
93.船里不走针,瓮里不走鳖
船里不会漏掉针,瓮里不会跑了鳖。比喻人在一定的处境中,就是想跑也跑不到哪儿去。
元帅,你不得知这个法是个掩眼法儿,他走到那里去也。正叫做,船里不走针,瓮里不走鳖,只好在这些船上罢。(《三宝太监西洋记》八五回)
94.船到桥头自然直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到时候自有解决办法。
船到桥头自然直,想法子过下去。(于伶《夜上海》三章)
95.船载万斤,掌舵一人
指头领和关键人物的责任重大。
“你不能走,船载万斤,掌舵一人,雷山人离不开你啊!”(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七)
96.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指创建家业十分艰难,败坏家业非常容易。
“你这么个大人,还老叫我替你操心?创业百年,败家一天。我年过花甲,精神有限。这个家业往后全靠你兄弟二人维持。”(冯德英《山菊花》八章)
97.锤子吃钉子,钉子吃木头
指一物降一物。
邓小凤来时,这个经理变得像个当小工的;现在张群来了,邓小凤又变成当小工的。真是锤子吃钉子,钉子吃木头。(罗丹《风雨的黎明》一章)
98.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指世上笑脸相迎的朋友很多,知心的朋友却难以找到。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警世通言》卷一)
99.春华秋实,各有其时
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都有一定的时候。
春华秋实,各有其时。就是荔枝鲜的时候,配得上杨玉环,如今干了,也还配得上。(清·陈森《品花宝鉴》四三回)
100.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虽然生长的季节不同,各有自己的美好时期。比喻物当其时,各擅其美。
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101.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博士:指古代专精某种技艺的人。意谓春天是催促花开放的使者,酒是好色之徒的媒介。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道不得个“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102.慈不主兵,义不主财
心地善良的人不能掌管军队,讲究仁义的人不能掌管钱财。
世俗之言曰,慈不主兵,义不主财。其说遂以行。而闾巷之奸夫猾子借是以成其家。(宋·陈亮《喻夏卿墓志铭》)
103.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意谓这里不能容身,自然会有容身的地方。指出路很多,不必死守一处。
我本就晓得他们有帮口,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站起来就走了。(茅盾《无题》五)
104.此地无银三百两
民间故事,有人把三百两银子埋在土里,怕被人偷走,就在上面插一块木板,上写“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阿二见了,将银子掘走,也怕人发觉,就在木板的另一面写上“隔壁阿二勿曾偷”。比喻本想隐瞒掩饰,结果适得其反,暴露无遗。
警备司令部一看着慌了,怕事态扩大,连忙写信来说……“本部并无干涉校政之初衷……”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三章)
105.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指世上男子无所谓俊丑或指世上没丑男子。
驿丞道,你虽是个男身,但只形容丑陋,不中我王之意。八戒笑道,你甚不通变,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西游记》五四回)
106.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
指一般人互相比较,群众效法干部的样子行事。同时也强调了干部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
大会开了几十次,数字一直上升很缓慢,因为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富裕户都在跟着成玉的脚步走,都照成玉的样子学,谁也不肯多卖。(崔复生《太行志》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