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搭朋友的便车去买东西,因为大卖场货品又多又便宜,忍不住多买了一些。朋友送我回家时,我在车上打了电话给儿子:“扬,我大概再十分钟就到家了,你可不可以下楼来帮我搬一些东西?不好意思,打断你正在做的事,谢谢!”
挂上电话,开车的朋友用狐疑的眼神看着我,问:“你跟孩子讲话,‘每一次’都这么客气吗?”言下之意仿佛是:“你是因为在我面前才这样的吧?”我淡然一笑答道:“对啊!孩子都有自己的事,麻烦他们本来就该谢谢的呀!”朋友说:“有必要这么客气吗?你太客气了!要是我,一定说‘快给我滚下来搬东西’!跟孩子哪里需要这么客套!”
我虽然没有跟他争辩,但我相信自己的做法大概是比较受孩子欢迎的,特别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很多父母习惯支使孩子,不管孩子有没有空、乐不乐意,总觉得孩子们“应该”无条件配合。事实上,孩子们当然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在乎的事。在你看来,他好像“没事”(如:正在看电视);其实,孩子也有权利享受休闲生活,甚至,他在看的节目很可能是全班都在讨论,不看就无法融入同辈团体的,你怎能以大人的眼光判定他“闲着没事”呢?
让我们试着推己及人吧!假设你最爱的电视节目一个星期只播一次,而你正在聚精会神地观赏时,突然被打断、被支使去做一件事,大概十分钟的精彩内容就因此漏失了,你会高兴吗?我经常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发现“当他们开始跟朋友玩网络游戏时”,那就是分秒必争的时刻,这时候打断他们,可能会使他错失得高分或胜利的机会,孩子们的懊恼可想而知。
很多父母不会支使“正在读书”的孩子去跑腿或做事,但对“正在玩耍”的孩子绝不手软。这其实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作祟。游戏、休闲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不可能只读书、不休息;所以,对于“正在放松自己”的孩子,为何不该给予适当的尊重?千万不要认为反正他只是在打电子游戏……就理直气壮地把孩子呼来喝去地使唤。
家事是全家人的事,因此,当有人付出心力时,其他人都应该表达感激之意。我一直很喜欢一个英文单字appreciate,它包含了感激、感念、欣赏等美好的情愫,实在是很美的一个字。假如我们懂得表达谢意、心存感激,不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那么,我们在接受孩子的帮助时,就能适当地表达出来,亲子之间又怎么可能为了“爸妈一天到晚叫我做这做那”而怄气呢?
我对孩子太客气了吗?我不觉得呀!我还想再“更客气”一些,让孩子们因为我对他们的尊重,继续跟我相亲相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