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看过这样的画面:一个孩子不停地扯着妈妈的衣袖,喊着:“妈妈!妈妈!”显然有事要告诉妈妈;可是,那妈妈只顾跟别的“大人”讲话,根本没空理会孩子。有的孩子叫嚷了一阵子之后就放弃了,有的孩子索性哭了起来,妈妈这才注意到他;通常,你还会听到妈妈骂小孩:“怎么这么吵?我只不过跟阿姨讲个话,你都不能忍耐!”
每当看到这种画面,我都忍不住要为孩子叫屈。明明是妈妈一直忽略了孩子的声音,孩子最后才会采用比较激烈的手段来引起母亲的注意;可是,到最后,挨骂的总是孩子。我从来不曾看到一位父亲或母亲会蹲下来、带着歉意对孩子说:“对不起哦!刚刚只顾着讲话,没有注意到你。”
事实上,更好的做法应该是:不要忽略孩子的任何“呼声”,要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我自己从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不敢轻忽孩子要说的每一句话,当孩子开口时,我一定立即回答他。换句话说,“孩子”的话和“大人”的话,在我看来,其实是一样重要的;甚至,“小孩的话”有时还更重要些。因为,小小的心灵屡次受挫之后,很可能就此失去了发言的兴致,我们的损失不是更大吗?
最近有个妈妈告诉我,她的女儿一直抱怨妈妈没有好好听她说话,总是被弟弟打断。妈妈的解释是:“只不过几秒钟,告诉弟弟东西放在哪里,她为什么要这么在意呢?”我请这位妈妈闭起眼睛,想象自己是女儿,正在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学校里的事,突然间弟弟来了,妈妈的眼神转向弟弟……这位聪明的妈妈立刻懂了:“嗯,我会有被忽视的感觉。”
有了这种体悟,接下来就容易了。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增加跟女儿独处的时间?”“假如弟弟又来打扰怎么办?”“听女儿说话而不加以评论可不可能做得到?”等问题。隔了两个星期,这位妈妈满脸笑容地告诉我:“原来跟女儿独处可以这么快乐!光是听她说话就可以让她这么满足!”
在家里,父母通常会有较多的机会听孩子说话;倘若带孩子出门访友或洽谈公事,我们会急于把“正事”解决,而忽略了儿女的需要。这时,就会发生前文所说的那种情形。我的建议是:
假如你正在跟别人谈重要的事情,不得不让孩子在身边,而你又不希望孩子来打扰,那么,你该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为他安排好饮食、上厕所、打发时间的娱乐等相关事宜,然后告诉孩子:“我要跟这位叔叔谈话半个小时,你可以忍耐、不来吵我吗?”这样才合理。孩子当然可以学习自律、忍耐,但前提是:他的身心需要已经被照顾得不错了,否则,当他肚子饿、口渴、尿急……的时候,你又怎能期望他讲道理呢?
爱你的孩子,就从听他说话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