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一旦陷入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争强好胜,一方面为了利益。一旦自己占了上风,便不饶人,这样虽然能取得表面上的胜利,但这也为下次的矛盾的爆发种下了祸根,是下次争斗的前奏。给别人一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对一般的人来讲,这可能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则对自己好处多多。所以必须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内使你的对手难堪,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损他人颜面的事。
三国时,袁尚、袁熙败逃辽东时,还有几千骑兵。而辽太守公孙康,仗着领地遥远并不服曹操。有人建议曹操立刻乘胜去征服公孙康,并擒拿袁氏兄弟。曹操则说:我正等着公孙康自己动手杀掉袁尚、袁熙,把首级送来呢,用不着劳师远征了。到9月间,果然,公孙康杀了袁尚、袁熙。众将问曹操其中的道理,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尚等吞并他。今天,二袁上门投奔,他必定猜疑。我若从外部用兵紧急进攻,他们必然会放弃猜忌而齐心并力抗抵,如果我静静地远远回避,放松一下,他们自然会火并仇杀。
这种方法在现在也运用到了极致。世界体育盛会夏季奥运会自23届才开始走商业化渠道赚钱,商业奇才尤伯罗斯最大限度地开掘了奥运商机。他认为各国大企业绝不会放过利用这次国际大赛展开竞争的机会,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于是首次使用招标制,挑起企业之竞争,使奥运赞助变成稀缺资源,点燃了一场竞争大战的导火索。而他尤伯罗斯却可以不露声色的在一旁观看。
1.使用招标制
为获得最大营销效益,组委会引进公开招标制。以奥运会饮料为例,参加竞争的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等大小公司,结果实力雄厚的可口可乐公司以120万美元的巨款战胜对手成交。电视版权的出售也采用同样办法,1979年9月26日这项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视版权出售消息披露时,引起轰动。
同时奥运会组委会也引入“赞助商”的概念,并将赞助商提升为发起人。当时根据需要组委会把发起人的数目限定为30家,并规定在规定的每一个行业里只选一家企业。这等于挑起了奥运会的一场商业比赛,激烈程度一点也不比比赛差。因此,为了挤垮同行业的企业,很多国际性大公司纷纷出巨额资金“购买”奥运会的独家赞助权。当时,组委会开出的赞助商底价是400万美元,但实际上最后的赞助商出价远远高于这一数字。
2.分类处理
组委会首次将商业赞助分为3大类,每一类都授予相应范围的专有经营权。其中包括:赞助商、供应商、营销许可证。组委会收到8000份要求营销许可证的申请,涉及到300多类产品,最后只选择了65家。
由于操作得当,最终不但筹足了举办第23届奥运会所需资金,而且额外赚了2亿美元。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做事者不露声色,要善于制造假象,在表面上不与对方斤斤计较,甚至可以处处忍让对方,依次达到从正面迷惑对方,而暗地里却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小心行动,从而一举击败对手。
先来看看这则寓言故事。
狐狸一直以来对天鹅肉就垂涎三尺,却毫无办法,一直找不到时机下手。夜幕来临,一群天鹅有组织地成双成对地依偎在沙滩的草丛里,美美地睡觉。天鹅哨兵忠实地站在岗哨位置上,一有异常情况便发出警报。
一只对天鹅群多次偷袭失败的狐狸,总结了经验。它趁着夜色,轻轻地、悄悄地向沉睡的天鹅群摸去。草丛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天鹅哨兵异常警觉,发现了异常,于是立即发出警报,一声长鸣,群鹅立即惊醒,互相呼唤,做好准备。然而,狐狸就地扑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天鹅群以为没有敌人,虚惊一场,便又各自睡觉去了。
以上动作重复几次,狐狸终于明白了,它可以用这种办法麻痹天鹅。于是,它用自己的尾巴摇了摇,又把草打响了,天鹅哨兵又发出警报,天鹅群再次从沉睡中惊醒。狐狸还是一动不动。如此多次,当狐狸轻轻走向熟睡的天鹅时,它走路的响声引起哨兵的警报,警报再次想起,但是天鹅已经有些习惯了,以为又是错误警报,完全不理睬了。
于是狐狸迅速一口咬住一只半醒半睡的天鹅脖子,那只天鹅疼的怪叫起来,群鹅这才发现敌情是真的,惊慌逃去,留下了这只同伴给狐狸做了美餐。
以上事例虽然说的是动物之间,可它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遇上有同事总爱打探你的工作情况或有关你自己的私人秘密时,你该怎么办呢?当你去复印文件或去吃饭的时候,他会在你办公桌上东翻西找,如何对付他才对呢?
如果大发脾气只会多树一个敌人,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其实很简单,当你发现这种情况时,要不露声色,然后逮准一个时机,当场抓住。
例如,你原本每天12点去吃饭的,不妨改变时间,使他不能再有计划的去偷看你的文件。如果这样情况仍没有改善,可以在某天按时离开,然后突然回到办公室,当他正忙着在你的桌上翻看东西时,面带笑容的对他说:“对不起,我不在,无法帮你找!”表示你的诚意。如果他惊慌失色的回答说需要一些纸张或是找报告书等,你可以拿出一些纸张来,并且告诉他以后就在桌角上放些白纸供他取用:或找出报告书,请他提出问题。
自古以来忠义之士为人敬佩,为人赞扬。他们往往是以自己的忠直之言,不惜身家性命去为民请命。这种为民请命的精神诚然令人钦佩,可是如果他们只是一味的去直言进谏,不掌握方法,难道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吗,不可能人人都如魏征,遇上贤明的君主,更多的是遇到昏庸的君主,所以直言当看对谁,可以直言的当然要去尽自己的责任。同样之理,在平时做事中,有时明知道对方欲对自己不利,但由于对方藏的很深,表面上还无法看出对方的不义之举。这时你不妨假装糊涂,故作不知,往往可以起到麻痹和骄纵对手的目的,待对方得意忘形、蠢蠢欲动的时候,你恰好可以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