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译文”
鸟儿栖息在高高的枝条上,弹弓难以射到它;鱼潜在水深的地方,鱼网和鱼钩不能达到;有学问的人隐居在山岩里,祸害怎么能降临到他身上呢?
“赏析”
古代士人躲避祸患的方法就是归隐山林,逃避俗世的纷扰。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或者耕樵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其实这也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为在一个不提倡竞争的环境下,就会出现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现象,为了不招致弹丸加身,自然就要鸟栖高枝、鱼潜深渊了。
然而现代社会则不提倡这种逃避生活的消极态度,既要尽量避免祸患降临,不招祸,不惹祸,更多地要倡导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珍惜生命,创造人生价值。
“故事”
胡大海设计请贤士
元朝末年,朝廷昏庸无道,各地贪官污吏横征暴敛,闹得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起义。其中的义军领袖朱元璋顺应民心,广召天下英雄豪杰,决心推翻元朝统治,把民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朱元漳见各路英雄好汉应召而来,独缺一位运筹帷幄的领兵元帅,便召集众将举荐帅才。部下胡大海想到自己的姑表兄徐达,从小曾受高手名师指点,不光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而且熟读兵书,胸有韬略,可称天下奇才。只因不满于朝廷的昏庸,因而隐居山庄,过着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于是,便向朱元津举荐。朱元璋一听喜出望外,当下备了一份厚礼,派胡大海前往,要他务必把徐贤士请出山来。
胡大海领命后,立即来到徐达的住处,说明了来意。谁料到徐达一听说道:“多承贤弟美意,只是愚兄久居深山僻壤,一向孤陋寡闻。往旧所学已荒废,怎敢担此重任?加之父母年迈,愚兄未进寸孝,怎好撇舍远离?因此实难从命!”
徐达这一番话,把胡大海说得从头顶凉到脚心。他知道徐达为人谨慎,他对朱元璋不大了解,怎肯轻易出山呢。于是胡大海又苦口婆心地劝说半天,徐达仍不点头。胡大海心想,不把徐达请出山,我的差就交不了哇,就于脆住下来,准备跟徐达“泡”到底。
第二天,胡大海又去徐达家“磨”他,可徐达的家人说,他有重要事情出远门了,胡大海明白这是徐达故意躲避出去了。这咋办呀?胡大海急得来回直转圈子。他瞅了眼徐达家干净、整洁的四合院,猛地想了个主意。
这天半夜时分,徐宅突然起火,庄上的乡亲们从睡梦中惊醒一看,只见浓烟滚滚,烈焰腾空,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直烧得棒竹林木僻僻啪啪,吱吱冒烟。大火一直烧了多半夜。好端端的一座徐宅,烧成了一片灰烬。
当徐达间迅赶回来,得知自己年迈的老母竟葬身火海,直急得捶胸顿足,哭得死去活来。就在此时,只见胡大海骑着马气喘呼呼地赶来说道。“表哥莫哭,赶快追拿强人,为姑母报仇血恨要紧。小弟看得真切,这火是一伙强人所放,小弟追截了半夜,这伙人且战且退,无奈小弟身孤力单,只好赶回来叫人。”
徐达一听,急切地拉着胡大海就去追,嘴里还骂道:“我非擒住这伙毛贼,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约莫追到天亮时分,前方果然看见有一伙人马在往南行。徐达一见,便打马猛追。那伙人一见有人追来,也加快了马速,直到徐达的马跑不动了,放慢了速度,前面的人马也慢了下来。好象在故意跟胡大海和徐达逗着玩,就这样追了好长时间,怎么也追不上。气得徐达干着急,没办法。
胡大海一看把徐达气的不轻,就劝说道:哥哥不要过分上火,谅他一伙毛贼也走不脱。这都怪你不听小弟之言,才闹出了今天这烧身大祸。一句话提醒了徐达,他心里一动:莫非是胡大海请不动我因而设下的计?想到这,他一把揪住胡大海要问个明白。
胡大海这才赔礼告罪,把事情真相说了出来。原来胡大海见请不动徐达便想出了一个笨办法,他吩咐手下人连夜备好车辆,假装一伙强人闯进徐宅,将其姑母及嫂子、侄儿一并接走,又把所有值钱的东西装了几车,然后放了一把火,把徐宅烧个片瓦无存,好让徐达断了留恋故园之心。胡大海最后笑着说:“表哥若想见俺姑母,只有随小弟去军营走一遭。”
徐达见事已到此步,闹得自己无家可归,哭笑不得,只得长叹一声,随胡大海到朱元津大营去了。
朱元漳见徐达确是经大纬地之材,十是拜徐达为三军大元帅。徐达见朱元璋果然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也看出此人今后必成大业,方才相信胡大海所言句句是真,也就没有再推辞,一心一意帮助朱元津出谋划策,领兵东征西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