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苟酷不可谓宽大。
“译文”
轻忽傲慢不能看作高明,阿谀谄媚不能视作谦让,待人刻薄不能称之为严明,放任自流不能认为是心胸宽大。
“赏析”
真正美好的品行是建立在一定道德标准之上的,混淆道德标准来标榜自己品行高尚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有人以轻忽傲慢来表现自己很高明,有人以失去人格的阿谀奉承来表示自己的谦虚,有人以苛刻待人来表现自己的严明,更有人以放任自流来显示自己的虚怀若谷,这些都是偏离道德尺度的做法。
其实,真正的高明不在傲视他人而在平等待人,真正的谦虚不在花言巧语而在自我反省,真正的严明不在刻薄自私而在明察是非、公正无私,真正的宽大不在曲意媚俗而在与人为善。
“故事”
辛弃疾敬酒
1204年3月,著名诗人辛弃疾已是60多岁的老人,当时他被朝廷任命为镇江知府。在任期间,他除了抓紧练兵,仍然挥毫写作,他的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在一次宴会上,歌女们演唱词人的新作《永遇乐·千古江山》,客人齐声叫好,辛弃疾也很高兴。忽然,辛弃疾说:“各位不要只叫好,给我的词提提意见吧!”
“不敢,不敢……”大家推辞着。
“诗不厌改嘛!人往往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也不容易看到自己作品的缺点,不知毛病怎么改呢?各位不要顾虑,给我的词提提意见吧!”说完他便挨个征求意见。
大家还是说:“提不出,提不出!”
座上有位年轻人,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珂。辛弃疾征求到岳珂时,岳珂也有些犹豫,因为在座的大多是长辈,地位都比自己高,哪有自己先说话的道理。
但看到辛弃疾诚恳的样子,岳珂便直率地说:“辛帅的词雄视千古,自成一家,晚生怎敢妄议。不过辛帅非要我提的话,我认为《永遇乐·千古江山》一词里,一连用了吴帝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赵国大将廉颇等四个典故,不熟悉史实的人,怎么能看懂呢?”
“岳公子是爽快人,这话正好抓住了我的毛病。”辛弃疾满脸笑容地说:“我就是爱用典故啊!”
辛弃疾说完便站起来斟了一杯酒,双手递到岳珂手中,表示谢意。大家被辛弃疾的谦虚精神所感动,都纷纷开始敬酒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