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拉丁文的含义是“残暴的爬行动物之王”。生活在恐龙时代的末期。1902年被发掘,1905年被命名。化石在北美洲的很多地方均有发现,这些地方包括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蒙大拿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
霸王龙的外观
成年霸王龙身长12米~13米,身高超过双层的巴士,体重约为6000公斤~7000公斤。霸王龙的头骨长约1.2米,生有50颗匕首一样的牙齿,有的长度超过15厘米。它的视觉和嗅觉都很好。霸王龙巨大的头颅很厚,面部相对窄小。颌部连在头的后部,一张开嘴便可漏出大大的口裂。能屈伸的颈部使它的头部能够面向前方。深厚的胸部可能给其提供了巨大的力量。霸王龙的“臂”和“手”非常小,甚至不能把食物送进嘴里,也许它们根本没什么实际用处。霸王龙强有力的后腿与它细小的前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只生有3个脚趾的巨大后足承受着3000公斤~4000公斤的重量。它迈着重重的步子行走时,身体呈水平状态,头抬得比较低,粗重的尾巴保持着头部和身体的平衡。
霸王龙的生活习性
直到20世纪90年代,霸王龙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但它的记录被南方巨兽龙所打破,成为地球上第二大肉食性恐龙。最近发现的霸王龙化石包括一些幼龙,这表明霸王龙过的是小群体家庭式的生活。霸王龙可能是个能干的捕猎手,迈着重重的步子凶恶地追捕猎物;它也可能是食腐恐龙,往往潜伏在什么地方,伺机攻击老弱病残的猎物。
霸王龙的颌骨
霸王龙最大的武器就是它那具有很大咬伤能力的颌骨。霸王龙颌骨的最大咬力约为183000牛顿~235000牛顿,它的上颌粗壮结实,下颌关节面靠后,可以自由地张开血盆大口。古生物学家曾经对霸王龙的头骨进行过三维图像的扫描,扫描中完全可以看到肌肉附着的痕迹,在颌骨上还保留着50颗牙齿的齿根。从其它标本上也可以看到它的牙齿长度在8~16厘米,呈半圆锥状,边缘有锯齿,向后生长。有的古生物学家还对霸王龙的牙齿做了力学实验,证明它的牙齿非常结实,能承受咀嚼骨头时引发的冲击力。这样的牙齿再配以强健的颌骨,可以轻松撕裂肌肉并咬碎骨头。
霸王龙的奔跑速度
早些时候,古生物学家认为霸王龙能够奔跑如飞,就像在电影里它们追上急驶的汽车那样,时速可能高达72公里,很少有猎物能够逃脱它们的利爪。但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公布了他们关于霸王龙运动的研究成果,认为霸王龙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不能快速奔跑。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计算表明,动物的体重越重,它依靠两足奔跑所需的腿部肌肉占体重的比例也就越大,而霸王龙后肢的肌肉比例占其体重的比例不大。研究者的结论是,霸王龙只能以每小时18到40公里左右的速度奔跑,很可能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
霸王龙的生活环境
在白垩纪早期出现的开花植物,在霸王龙生活的时候主宰着世界的生态系统。90%的叶片化石都是在霸王龙骨骼化石发现地之一的北达科塔州发现的,在收集到的3万多个叶片化石中,有90%的化石属于宽叶植物。目前,在霸王龙发现地的附近,仍然有霸王龙生存时代的针叶植物落叶松和它的亲缘植物,这些植物高约30~15米,树干直径不到0.3米。霸王龙生活的时代,各科的现代植物都已出现。所以霸王龙生活的环境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景致。
霸王龙的发现
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恐龙的骨骼,当时巴纳姆·布朗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这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架庞大而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架运离发掘地从事相关研究。巴纳姆·布朗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仡今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霸王龙的化石有普通骨头化石、牙齿化石、完整的骨骼化石及其它遗骸。
霸王龙在中国
1964~1966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所在吐鲁番盆地里发掘到许多恐龙化石。其中就有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特暴龙。特暴龙属于霸王龙科,挖掘到的标本总计有五颗牙齿与一件不完整的髋骨。1972年,在河南省峦川县嵩坪村的秋扒组地层中,发掘到五颗大型牙齿及一具不完整的骨架化石,恐龙权威董枝明在1979年将其命名为峦川霸王龙。
霸王龙的亲戚
到底谁是霸王龙最近的亲戚?古生物学家认为有两种可能。
北美洲的惧龙。惧龙是一种大型食肉性恐龙,它高大强壮,战斗力不亚于霸王龙!1970年,古生物学家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发现了三具很完整的惧龙骨架化石,后来在美国也有发现。惧龙身长9米,重4吨。头很大,下颌厚,牙齿象短剑。后腿强壮有力,每只脚上有三个脚趾头,但它的手臂软弱无力,每只手只有两个手指,这些都和霸王龙比较相似。惧龙通常捕食与它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角龙类和鸭嘴龙类恐龙。
亚洲的特暴龙。特暴龙是亚洲发现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龙。特暴龙与霸王龙长相十分相近,但特暴龙的身体要比霸王龙略瘦一些。特暴龙是十分强悍的肉食性恐龙,与它同时代的恐龙都要惧它三分。象其它的霸王龙科恐龙一样,特暴龙的嗅觉十分灵敏,有助于它发现猎物。在白垩纪晚期的亚洲地区,特暴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