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巴怎样制活字呢?毕昇心里一点数也没有。有一天,他打听到离京城不远,有个叫做黔首谷的地方,出产一种土质细而粘性强的泥土,当地人叫做“胶泥”。用它烧制成各种器皿,既坚硬又不容易裂开。那个地方设了个大窑场,专烧各种盆盆罐罐。毕昇带了干粮徒步来到了黔首谷窑场。窑场工人知道了他的来意后,都表示乐意帮助他。
毕昇在工人们的指点下,用胶泥摔成了十几个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在上面刻上字,便放进窑里同盆、罐一起烧起来。
不几天,开窑了,泥活字烧成了,毕昇同大伙都很高兴。但是,仔细一看,有的上边有小孔,有的还有裂缝。毕昇十分苦恼地对大伙说:“这样的印模,印出字来不是多一画,就是少一点,不能用。诸位师傅能想想办法弥补这个缺陷吗?”
一个年纪大的工人想了一会说:“我们烧的盆盆罐罐,都是些粗家伙,对泥料的要求不严格。可是,做小字模这样就不行了。一定要选择又细又粘的胶泥。泥要和透和熟,还要放在青石板上使劲摔打,一直摔到泥团和面团一样柔软,不沾手,才算行了。”
话音刚落,一个工人便补充说:“泥摔打好这是最重要的,但模子刻好后,不能放在大窑里烧。品类不同,烧法也不能一样。大窑火不均匀,应该放在烧泥人的小窑里烧。火候到了要马上熄火。这样,烧出来的字模,一定又光滑,又不会有小孔、细缝。”
大伙听了都点头表示赞成,毕昇更是十分激动。他想,如果没有大伙的帮助,我毕昇一个人是不会成功的。于是,毕昇在工人师傅的热情帮助下,很快弄好了小泥坯,刻上了字,放到烧泥人的窑里烧起来。
等到烧好后拿出来一看,小孔、细缝没有了,外表乌黑发亮,十分好看。
大家看到试验成功了,都很高兴,毕昇更是欢喜异常。他满脸堆着笑容,拱手向师傅们道谢。
世界上第一批泥活字就这样在一个平民手里诞生了!
毕昇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了。为了制泥活字,他就在自己家里垒起了一座小窑。他请来了雕刻场里的几位师傅帮忙。他们先把摔打好的胶泥制成半寸见方的“小土坯”,上面刻上和铜钱边缘一样厚薄的字。每个字都刻好几个印模。如“之”、“也”等一篇文章中要用好多次的字,就刻上20多个印模。
几千个字刻完后,毕昇便亲自点火烧窑。整整两天两夜,他一步也没有离开。
出窑这天,前来观看的人很多。出窑了,一套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摆在大家面前。
毕昇在大家的祝贺声中,进行了活字印刷的表演。只见他从屋里取出一个有方格的铁框板,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包松香均匀地铺在上面。然后,便把铁框板放在炉子上加热。松香一遇热,便熔化了。这时,毕昇便按着一位师傅递过来的一篇文章迅速把泥活字从字盘中拣出来,依次放进铁框。不一会儿,铁框板内就排满了字。毕昇把铁框板从火炉上拿下来,迅速用一块平平的木板在字面上轻轻地压了压,字面便平整了。松香一凝固,一框泥活字也就整齐地粘在一起,非常牢固。
看到这里,大家便齐声叫起好来。
这时,毕昇又仔仔细细地把印墨均匀地涂在字画上,然后小心翼翼地铺上白纸,便熟练地印起来。
一张,两张,十张,百张……一连印了300张,张张都很清晰。
周围的人都非常激动,大家纷纷向毕昇道贺。
活字印刷完全试验成功了!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成功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全人类的文化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科学技术不被重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得不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在当时没有被采用。生活本来就很贫困的毕昇,晚年更是一贫如洗,为了糊口,他不得不把活字廉价出售。从此,这批泥活字便失传了。
然而,这项技术并没有被埋没,后代科学家根据毕昇活字印刷的原理,逐渐加以改进,慢慢地便推广到全国和世界各地。约在15世纪时,活字印刷传到欧洲各国。公元1456年,日耳曼人谷腾堡印刷的《圣经》,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16世纪,活字印刷又传到非洲。18世纪,美国出现第一个用活字印刷的印刷所。19世纪初,活字印刷又传到澳洲。至此,活字印刷传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