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热电厂也是“一五”156项重点项目之一。厂址在兰州市西郊钟家河,这是1953年11月李富春和苏联专家等有关人员同兰炼、兰化、水厂一起选定的厂址。这里距市中心27公里,整个厂区沿黄河河谷的南岸伸展,东邻兰炼,西接兰化,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
1955年,西固热电厂在一片荒草烂泥滩上破土动工。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从北京、从东北、从陕西,从天南地北云集这里。他们在黄河边的野草地上搭木棚,睡通铺,投入了紧张热烈的劳作。喝的黄河水是小毛驴驮来的,一杯水澄下厚厚一层黄泥汤。吃的是土豆、萝卜、大馒头。想吃大米饭不容易。
寒冷的冬季,在露天干活,手冻肿了,脸冻青了,鼻涕直流。但劳动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创业之歌在工地上回荡:“我愿在陇原上播种,我愿在黄河边生根;我愿在大西北耕耘,我愿为电力事业献身。”
1957年11月6日,热电厂1号机组正式发电。新中国最大的热电厂在山河灵秀的西固热土上诞生了。甘肃有了自己的大电厂,从此万家灯火一片辉煌。在隆重的落成典礼上,甘肃省省长邓宝珊亲自为之剪彩。
邓宝珊对“一五”重点项目十分重视,还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到西固工地上义务劳动。西固热电厂发电,他显得格外高兴。
甘肃的老百姓从此而能像当年朝廷的皇帝、皇太后一样用上电灯了。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兰州有电灯,是1914年的事了。当时在东大街(今中央广场东北角)安装了一部6千瓦直流发电机。1920年在原处增装了一部20千瓦220伏交流发电机。1924年又装了一部40千瓦280伏三相交流发电机。电厂的名称是兰州电灯电话局。这电专供省政府和督军公署及其所属部分机关单位和一些豪绅官商照明,也供少数路灯。1935年,改为兰州电灯厂。单独设电话局。经扩建,实际发电量166千瓦。
抗战期间,兰州人口剧增,兰州电灯厂改为电厂并不断扩建。1946年8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拨给兰州两套美制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安装在西郊郑家庄。本来计划1947年底发电,因法币贬值等原因,到1949年8月,主厂房尚未建成。因此有“兰州的电灯不明,电话不灵”之说。
从兰州建电厂直到解放前夕,全部设备总容量仅974千瓦。用电灯的人家只占全市总户数的9.5%。绝大多数兰州人仍沿用菜油灯或蜡烛。街上屈指可数的路灯,灯光昏暗。1946年拨给兰州的两部美制1000千瓦发电机,直到1950年10月,其中一部才发电。
1957年冬,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供热能力850吨/小时,规模宏大,电热联产的现代化电厂在西固建成发电,揭开了兰州电业史上辉煌的一页。随着西固热电厂前进的步伐,兰州人祖祖辈辈照明的小小油灯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兰州工业大发展的动力有了保障。
为了兰州大放光明的这一天,西电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西固热电厂正式发电不久,就发生了大爆管。设备瘫痪,电厂停电。原因是黄河水含沙量太大,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入锅炉,而化学分厂的设备又处理不了这么大的含量。本应该减少发电量或停下来维修,但当时处于大跃进年代,上面要求电厂继续满负荷运转,技术人员的话不顶用。不讲科学,终于导致三台锅炉爆管。这一来,直接影响到兰炼兰化等企业的正常运转。
事已如此。任电厂总工程师的电力专家钱钟彭,顶着被上纲上线的政治压力,组织全厂员工投入抢修。又遇上饿肚子的年月,每人每月一两油,没有任何副食,每顿饭只能吃到2两苞谷面发糕。厂区内外的野菜、槐花、榆钱、灰条草都吃光了。许多人饿得浮肿,走不动路。又没有交通车,下班后从厂房走到12里外的福利区,要在路边坐下来歇几次才能回到宿舍。
酷暑寒冬,再苦再累,工人们坚持三班倒,日夜抢修。面对煤炭不足的困难,全厂干部和工人一起,端着脸盆、筐子、拿着扫帚和麻袋,到兰化去扫提炼煤气剩下的煤渣。还到西固火车站扫运输中撒落的碎煤。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锅炉修好,电厂恢复正常生产。
这些细节成为西电人成功的要素。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甘肃工农业腾飞,能源需求量大增。但由于龙羊峡截流蓄水,使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等水电厂发电量大减。1987年,一向以电力充足为荣的兰州,因缺电,大街上的路灯交替拉闸,一些工厂被迫停产。这样,西固热电厂又变成了兰州电网的主力电厂。运行了三十多年的老设备,在甘肃严重缺电的日子里,依然大负荷地多发多供。
西固热电厂自投产到1990年,累计发电554亿千瓦小时,供热5亿千焦,工业总产值47亿多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20倍,成为兰州地区石油、化工、机械、有色金属及国防工业的动力核心。先后获甘肃省一级企业、六好企业等称号。被评为全国电力系统先进企业。昔日浓烟滚滚的污染大户,早已变成一个绿树青草环境整洁的花园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