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
1.概述:脾为中州,司运化,以升为顺,并主四肢肌肉。在经脉联系上,足太阳经入腹属脾络胃,足阳明经脉属胃络脾。故脾的病症常见于运化失常,肿胀及肢体消瘦等,如腹胀、腹泻,便溏,倦怠,浮肿等。脾又能统血,如脾虚统摄无权,则可见便血,女子崩漏等。
脾和胃由于生理上和经络上的联系,所以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脾的病证,从属性上说,有虚实寒热的不同,从治疗上说,多取俞、募穴和足太阳阳明经穴。
2.证治:
脾虚证:脾虚则运化失常,致使水谷精微,无以输布全身,临床证候则为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肌肉消瘦。如因脾虚而致阳气不振,则有腹满便溏,四肢欠温,足跗浮促,舌淡苔白,脉象濡弱等症。治宜取本脏俞、募与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补重灸。
脾实证:仅是和脾虚相对而言。其病多系饮食停滞,证见腹胀满,或有疼痛,或系温热蕴蒸,证见肤黄溺赤,或由湿阻而脾阳不运,证见脘闷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肿胀。治宜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
脾寒证:有因脾阳衰微,水湿不化,以致阴寒偏胜者,亦有由于过食生冷,脾阳不振者。在证候上都可有腹痛隐隐,泄泻,腹胀,甚至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四肢清冷,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治宜取本脏腧、募与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补重灸。
脾热证:脾为湿土,如受热邪,则多为湿热互蒸。证见脘痞不舒,身重困倦,肌肤发黄,口腻而黏,不思饮食。亦有口腻而甜,口糜流涎,头重如裹,身热不扬,便溏黏滞,小溲短黄,渴不多饮,舌苔厚腻而黄,脉象濡数,治宜取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不灸。
二、胃
1.概述: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以降为和,和脾相表里。经络联系上,足阳明经脉属于胃,足太阴经脉络于胃,足厥阴经脉挟胃而行,手少阳经脉下膈遍属三焦。故凡饥饱失宜,寒热不当,辛辣不节,情志不畅,气机阻滞,都能影响胃的和降功能,可见脘腹疼痛,呃逆,呕吐,食少纳呆,嗳腐吞酸,消谷善饥,口渴引饥等症。
脾胃病常互相影响,胃病长久不愈,往往影响到脾。胃病在属性上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在治疗上有温清补泻的区别,在选穴上多取募腧穴的足阳明、太阴经穴,也可酌情选用厥阴经穴。
2.证治:
胃虚证:胃病日久,胃气虚弱。常见胃脘隐隐作痛,痛而喜按,得食痛减,旋即微痞,噫气不除,气馁不力,面色少华,唇舌淡红,脉缓软弱,治宜取本腑腧、募及足阳明经穴为主,针补多灸。
胃实证:包括两种情况:一系胃火炽盛,证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一系食滞留阻,证见脘腹胀满,甚至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象滑实。治宜取足阳明经穴和本腑募穴为主,针刺泻法。
胃寒证:系胃阳不足,寒邪偏盛。其证为胃脘绞痛,泛吐清涎,喜热饮,四肢厥冷,或伴呕吐,呃逆,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或弦紧。治宜取俞、募与手足阳明经穴,针灸并用,酌情补泻。
胃热证:系热蕴于胃,胃阳亢盛。症见身热,喜冷恶热,口渴引饮,善饥嘈杂,热邪导致胃气上逆,可见食入即吐,呃逆不已。胃热不移大肠,消烁津液,则为大便燥结,舌苔黄或黄厚而燥,脉象洪数。治宜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泻不灸。
三、大 肠
1.概述:大肠为传导之官,职司传导糟粕。因其经脉上络于肺,又因脾胃为受纳、运化水谷的脏腑,正如《灵枢·本输》篇所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它在生理病理上与肺、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大肠的病变,主要是传导功能失常,其病证表现为:便秘、泄泻、里急后重、便血、肠痛、脱肛等。
2.证治:
大肠寒证:多因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而致传导失常,其证多见腹痛肠鸣,大便泄泻,舌苔白滑,脉象沉迟等。治疗可取本腑募穴及下合穴为主,针灸并用,以散寒止泻。
大肠热证:邪热侵于大肠,血气壅滞,其证肛门灼热,便泻黄糜,臭秽异常,腹痛胀急,甚则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身热口渴。如热结而为肠痈,则腹痛拒按,脚屈不能伸展。苔黄,脉多滑数。治疗可取本腑募穴下合穴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泻不灸,以使邪热外泄。
大肠虚证:多因久泻不止,或下痢久延,而致大便不禁,肛门滑脱,舌淡苔薄,脉象沉弱,凡此皆气虚下陷之故。治疗应以足太阴、阳明及任脉经穴为主,针补重灸,以补益大肠之气。
大肠实证:多因积滞内停,邪壅大肠所致。其证多见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腹痛拒按,苔厚,脉沉实有力。治疗可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泻不灸,行气通腑而排除积滞。
四、小 肠
1.概述:小肠为“受盛之官”,职司分别清浊。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分别清浊的功能失常,肠中水液不能充分泌渗吸收,以致水谷不分,清浊混淆,其证状表现主要是大小便失调,如大便泄泻,小便不利等。又因小肠与心的经脉互为表里,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心热可下移于小肠而为尿血,小肠有热亦可上逆于心而为口舌生疮。
小肠腑证在性质上有寒热之分,在治疗上有清温之别,在取穴上一般多用腧、募和下合穴,由于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小肠病亦可取足阳明经穴。
2.证治:
小肠寒证:多因饮食不节、生冷伤及中阳所致。常见肠鸣泄泻,小便短少,腹痛喜按,苔白脉迟等,这是中焦虚寒,水谷不运,泌别失职之象,治宜取腧、募、下合穴为主,兼取足阳明经穴为辅,针灸并用,以温运肠胃。
小肠热证:若心火下移,则见小便涩赤热痛,心烦口渴,小便带血,甚至尿血,脉象沉数等证,这是心火下迫其腑,或火盛迫血妄行所致,若小肠邪热上火,则见口舌生疮、溃疡口臭等证。治宜取手少阴、太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以泄诸经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