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职员必须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以处理问题,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职场生涯,困难始终相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企业需要的是只上交结果,而绝不上交“困难”的高效执行型员工。
1999年,曾是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 2002年 1月 22日,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颗“巨星”的陨落,与该公司内部流行的“将困难层层上交”的办事理念有着莫大的关系。一个典型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在 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级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公司当时在座职位最高的人帕金后来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 ”
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论级别、不分工种,所有人都免不了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积极主动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就是落实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也正是企业老板聘用员工的目的所在。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知道如何及时处理问题、如何正确解决问题,切记不能把所有问题都上交。
管理学家史蒂芬 ·布郎曾经说过:“领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问题的给予者。”事实上,你和上司、老板的工作关系就是这样简单——你去工作,而不是由你去安排上司的工作(把问题推给上司)。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应该随时提醒自己——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我分内的职责!
负责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 book of stop 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拖延会让问题扩大。
换一个角度来看,不妨把问题看成机遇。因为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可能会发现,每一个问题或者困难,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它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而且,它们也确实是机遇:只要你解决了问题,无论是自身的能力,还是在老板心中的地位,都会相应地得到提升。
职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遭遇问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祈求自己在成功的路上不遇到问题,也不能奢望依赖别人解决问题。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务实的执行者,依靠自己的努力,让问题止于自己。
当你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处理问题、可以为公司解决问题的员工时,才是能够负责任的执行者,也才是老板期望的优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