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怨“水不可倒流”,怨人没有长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但是当我们找到制造抽水机的方法,探破了制造飞机的奥秘,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不是无路可走,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在成功执行者的观念里,迷雾中肯定隐藏着通向“罗马”的道路,只要去找,就能找到。
王老板开了一家糕点店,这个行业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加上王老板当初在选择店址上有些小小的失误,所以蛋糕房开张后,生意就一直冷冷清清,不到半年,就面临收支严重失衡的窘境。王老板感慨生意难做,时运不济,无奈之下想结束生意。
这时,店里来了一位女客人,她想给男朋友买一个生日蛋糕。最后,女客人嗫嚅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要求在蛋糕上写上“亲爱的,我爱你”。
王老板一下子明白了女客人的心思,原来她想写一些很亲热的话,又不好意思让旁人知道。有这种想法的客人肯定不止一人。王老板又深思:我们店里糕点师用来在蛋糕上写字的专用工具,可不可以多进一些呢?只要顾客来买蛋糕,就赠送一支,这样客人就可以自己在蛋糕上写自己想要说的祝福语,即使是隐私的也不怕被人看到了。
王老板这样去做了,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宣传。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顾客比平时多了两倍,而其中多数客人是冲着那支可以在蛋糕上写字的笔来的。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话:“实在没办法 !”“一点办法也没有 !”可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你确定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努力动脑筋想方法了吗?你分析所有可能了吗?
一句“没办法”常会带来一个无路可走的结果。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可以不做的理由。但这对执行起不了任何作用,问题依然会存在。
有位成功的企业家说:“找方法是年轻人唯一可以走并行得通的捷径。 ”只有积极主动地想方法,才能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出“另一条路”。找不到方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努力去找。不去找路的人往往具有这些特点:
1.从不主动:
这类人就像机器人一样,总是被动地等待老板的指令,老板让做什么,他们就只做什么,绝不多做。他们将分内与分外分得过于明晰,不会主动去做分外的工作,更不会主动地寻找方法去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循规蹈矩,死守老路:
这类人工作中没有突破、没有创新,一味沿着别人走过的路走,就像老黄牛一样“一根筋”坚持到底,迷迷糊糊地转不过弯来,往往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3.惯于抱怨和找借口:
这类人往往是公司里“意见”最多的人,不是抱怨公司条件不好,就是抱怨领导授权太少,又或者说是困难太多。无法成功执行的理由太多,阻断了有效执行的道路。
人生没有绝境,只要用心去找方法,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前进的障碍,而会成为激发创意的元素。就像罗斯福说的:“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找办法,而且只要去找,就一定有办法。”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被视为畏途的困难和障碍,只要我们坚强地面对它们,积极开动脑筋,就能找到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方法。
员工分为三个档次
敬业并能找方法的员工:他们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这份智慧会给企业创造很大的财富
敬业但缺乏方法的员工:他们能够也只能奉献汗水,这种员工企业需要,但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既不找方法又不敬业的员工:他们什么也奉献不了,所以最终的结局只能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