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事一桩,无关紧要”、“不要吹毛求疵”、“这是细枝末节,不妨大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等等,这些都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工作的藐视。这些小事看起来不引人注意,很多时候却恰恰是这些小事影响了全局。
所有任务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因此不能由于事小而敷衍应付,轻视责任。可能工作中的一个小疏忽,到了客户那里就变成大问题和大麻烦。
工作中那些不起眼的疏忽和失误往往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品是企业的名片,质量则是企业的生命线。小疏忽演变成的大问题,轻则令企业形象受损,重则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浙江某地出口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 1000吨冻虾仁中查出了 0.2克氯霉素,即氯霉素的含量占被检货品总量的 50亿分之一。经过自查,问题出在加工环节上。原来,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
这起事件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一则认为这是质量壁垒, 50亿分之一的含量已经细微到极致了,也不一定会影响人体,只是欧洲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则认为是素质壁垒,主要是国内农业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造成的;三则认为这是技术壁垒,当地冻虾仁加工企业和政府有关质检部门的安全检测技术,大大落后于国际市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根本测不出这么微量的有害物。
追究起来,一些员工缺乏责任感是导致这起事件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评判这次事件的结果,我们都可以从中吸取这样一条经验教训:
只要是错误,无论多么细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把每个环节做到完美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中的任何环节出现一个小小的纰漏,都会严重影响到执行的力度,直接关乎企业的效益。
一位企业经营者说过:“如今的消费者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每一件产品和提供产品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较宽松生存空间的企业,不是‘合格’的企业,也不是‘优秀’的企业,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你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标准,才可能被市场认可。 ”
任何一家公司要在竞争中取胜,都必须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创造长久的效益,才能保证企业常青的发展。因此,对待一些可能触犯到企业利益的“小奸小恶”,“小题大做”
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要让“小疏忽”不成为影响全局的“大问题”,是对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的考察。有责任心的人执行力强,善于从小处做起,严格把握执行过程中每个环节。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应该知道细小的疏忽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环节才能保证执行到位,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应该把“杀鸡也要用牛刀”的精神亮出来,保证不出现小毛病背后的大问题,保证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