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标是可怕的,执行的时候如果不能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就如同船只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航向。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坏在没有目标上,而是坏在执行的方向上。
一群猴子来到农庄,发现很多成熟的农作物和果子,高兴极了。猴王下令:“把这些玉米、西红柿、西瓜、苹果等都给我搬回去,越多越好! ”
猴子们听到猴王的命令后,一拥而上,可它们执行起来就犯难了,每只猴子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到底拿什么好呢?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掰了玉米就只好丢了苹果,最后,它们的收获都有限,猴王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猴王生气地吼道:“你们怎么搞的,我不是让你们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搬回来,越多越好吗?怎么才搬回来这些? ”
猴子们叫苦道:“大王,那里的东西品种太多了,我们不知道到底搬什么好,而且,我们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凭我们的力量,不可能把那么多东西都搬回来呀! ”
猴王这才后悔道:“早知道这样,当时还不如叫你们只搬玉米和西瓜算了! ”
锁定目标,才能锁定结果
现实中,有些人常常出现因为没有锁定方向,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况,这也是效率低下、工作起来不出成果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在错误的方向上的忙碌最不值得,这体现了目标的重要性。
锁定目标和方向,才能锁定结果。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眼睛盯着目标,才能保证整个行动保持方向正确,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于 2009年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劳模。早在 20世纪 50年代,他就认为,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很难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因此,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于是,袁隆平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那从未见过,而且中外数据均未见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隆平凭着认真严谨的工作精神,终于在第 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到了 20世纪 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 300公斤提高到 800公斤,并推广 2.3亿多亩,增产 200多亿公斤。这些成就无不归功于袁隆平。
长虹集团的 CEO倪润峰对于目标是这样阐述的: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全身心投入,行动起来才能敏捷、有力度,唯有保证目标正确、信念坚定、行动有力,才能保证一直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根据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观点,要想锁定目标和方向,完全实现企业的计划与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追踪和控制,让执行过程与目标相一致。
如果行动与目标发生了偏离,通过工作追踪及时对这个偏离的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反馈这个信息,并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就能保证我们的目标按照原来的设想实现。可以从以下方面追踪执行过程:
——衡量工作进度及结果;
——评估结果,并与工作目标进行比较;
——如果在追踪的过程中发现有严重的偏差,就要找出和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必要时变更计划。
执行过程有了目标的指引,就要下定决心,不要理会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批评,不要受不利环境的影响,不要去考虑别人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要专心致志、不懈努力、集中力量来坚定达到目标的决心。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努力,最后才能收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