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2800000003

第3章 生活朴实 做事有度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作为客人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无休无止。常言道:“客走主人安”。

“解析”朱柏庐没有子女,过继兄弟的儿子作嗣子,取名导诚。他一直教导导诚不要专学那些挥霍的纨绔子弟。朱柏庐曾说过:俭,一要平心忍气,二要量力举事,三要节衣缩食。他写过一首教子诗:

“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清白家风无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三餐饱饭何须酒,一箸(zhu:筷子)黄韭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

所以,古代先贤历来提倡颜回式的消费观:“一箪(da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食,一瓢饮,居陋巷,而自得其乐,其志不改。”过度消费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能够使人丧失心志,也是家庭和国家走向衰败的诱因。

宋朝文学家、宰相范仲淹,他自小丧父,跟随母亲改嫁到朱家。长大之后,朱家人排挤他,他才知道自己不是朱家人,是姓范的,因为他很有骨气,于是就离开了朱家。跟母亲拜别时说:“妈妈你等我十年,十年之后我考取功名,衣锦还乡,接你去奉养。”当时他找到一个破旧的书院,开始发奋苦读,过着断齑(jī:调味用的姜、蒜或韭菜末儿)划粥、闻鸡起舞的生活。什么叫“断齑划粥”?就是吃的东西很简单,每天煮一锅粥,冷凝后切成几块,一餐吃一块,把野菜腌成咸菜切成条条,粥块就咸菜,这就是他的饮食。他有一个朋友见到他吃得这样俭约,看不过去,就给他送来一桌酒席,希望他改善一下生活,补充补充营养。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又去看他的时候,发现这桌酒席原封未动。他就问范仲淹了:“你难道不喜欢我给你的酒菜吗?”范先生说:“不是我不想吃您的饭菜,而是怕我今日吃了您的饭菜,来日就吃不下我的齑粥了。”

这就是古人所谓“俭以养德”。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指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是很困难的。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其中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三国时诸葛亮写了一篇教子家训《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君子修身养德,必须要守静,假如是羡慕荣华,那么心就静不下来,而且必须要节俭,以节俭来养自己的德行。如果是生活很奢侈,那么德行是不会很高的。即使是有条件可以过很好的日子,也应该节俭。也应该以苦为师。淡泊是讲他的生活清淡,减少外援。这样心能够专注,能够清净,志向就明了了。念念不忘志向,修行成长就快。宁静能使人的心境致远,能够深谋远虑,能够增生智慧。这些需要在节俭宁静的生活里细细体味,逐渐得到。所以,他一再强调节俭之德,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

“宴客切勿流连”,这是教导人们待人、处事、接物,用心一定要清楚,用智慧而不是用感情。为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君子交往用理智,理智的心是静的,而不是动的。它是一种互相仰慕德行学问的往来,不是以利益相交,更不是以情感相交,所以相互交往不生烦恼。

而“骄奢淫逸”的结果是一定会败家的。如上古时期,夏朝暴君夏桀,从不自奉俭约,而是骄奢之至,最终身败名裂。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桀不但“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而且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划船,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当时百姓民不聊生,生活极其痛苦,可以说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夏桀根本不顾人民的疾苦,仍然寻欢作乐,自己的享受可以说是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结果商汤起义,把他推翻了,他自己也死于战乱。

所以“自奉俭约”是用节俭的美德养育自己的性德,把欲望降到最低程度。古人讲欲不可纵,佛家讲得更彻底,欲必须要断,只有断欲才没有贪心,没有贪心就没有烦恼,所以要断除欲望。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①胜金玉;

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②。

“注释”①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②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如果使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以陶土制作的器具也胜似金玉为材料制作的器具;如果饮食适口对味、少而精细的话,即使是食用自己的普通的蔬菜也胜似在外面食用珍馐美味的感觉。

“解析”这是说家常用的器具,不求华美,只要质地坚实,清洁干净。这样,即使是瓦罐,使用起来心情一样感觉良好。家常菜肴不必贪多,只要能够饱腹,亲自动手烹调,即使是自家园地里栽种的菜蔬,一家欢欢乐乐,其心理享受比在外面食用山珍海味要好得多。况且凡蔬菜经自己亲手种植培养,眼见其长成,又亲手收获,加上感情因素,其味格外香甜。所以,凡事亲历辛苦而成者食之弥安,怎能不胜过珍馐之意味。

《宋史》记载:宋朝时有一官吏叫仇豫,为人方正持重,从开始做官直到尊贵的位置,从不浮华奢侈。在邓城担任县令时,丞相范宗尹还是邓城的书生,拿自己的文章拜见仇豫。仇豫另一天对范宗尹的父亲说:“你这个儿子是做丞相的料。”范宗尹当了丞相以后,从没有和他有过私交。仇豫在明州(今宁波)任职时,曾想推荐一个幕府的官吏,就问这个官吏说:“你每天用多少费用?”官吏回答说“我家有十口人,每天用二千钱”。仇豫大惊,心想:“我作为太守还达不到这么高,我的下属官员生活费用却是我的几倍,怎么能不贪污呢。”于是就打消了推荐他的念头。之后仇豫在许多地方做过官,由于廉洁奉公,每次任职期满,百姓都不肯放他走。后来他到高密州出任司录,本来高密的强盗很猖獗,听说仇豫来了,都相互告诫着跑到临近的莱州去了。高密的士兵关起城门叛乱,几乎杀光了州里的官吏,士兵却高声喊着:“不要伤害仇大人。”

史载,范仲淹青少年时,在一个寺院里读书,有一天偶然在大树下发现了一大罐白银。对于一个贫苦的书生来讲,看到这么多的钱能不动心吗?一般人会想:是不是老天大发慈悲来眷顾我,有意给我这笔钱用。但他看到之后丝毫没动心,冷静地把这坛白银原封不动地埋起来,也没告诉任何一个人,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专心苦读,没受任何影响。真有管宁那种“见金不动”的气概。后来,他当了宰相,家乡的那个寺院的和尚来找他化缘:“我们这儿出了一位宰相,这是地方的荣耀,现在我们寺院需要修复,可不可以来化点缘。”宰相范仲淹对来者说:“不必来化缘,你们寺院就有,在那棵大树底下有一大罐白银,足够你们修复整个寺院。”和尚回去一挖,果然有罐白银。范先生早就见到了,但丝毫没有起贪心,这就是一代名相的风范,所以才有这么高的德行、这么高的地位和这么大的福报!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思是说: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俭的意义。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推而广之,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宋史·范纯仁列传》说:“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意思是说: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其实,“俭”和“恕”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常用的两个概念。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几年的丰收才有一年的积蓄,所以特别要注意节俭。对于官员而言贪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所以,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恕”作为儒家的一种伦理道德范畴,要求以仁爱之心待人。对官员来说,经常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解析”古人不炒房,也不热衷于营造豪华住宅。“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这是对古人智慧的总结,因为在这之前有过许多关于房子和土地的著名故事。其中一个是郭子仪修汾阳王府的故事。

据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所编纂的笔记《说郛·谈宾录》记载,唐朝中兴重臣郭子仪在奉旨兴建汾阳王府时,曾拄着拐杖到工地视察,顺口吩咐一位砌墙工匠,墙基要建得坚固一些。这位工匠回答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做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工匠的无心之语,使郭子仪领悟到了人世变幻无常的道理,从此再也没到过工地。

《论语》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有一次孔子要到九夷这个地方去居住。有人说,这个地方很简陋,怎么能够居住?孔子却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说君子到那个地方去居住,虽然那个地方并不富足,很鄙陋或者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很匮乏,可是君子在那里,凭着他的德行、学问,能够乐于其中,随遇而安,而且还能够教化那里的百姓,所以君子所居之处就没有简陋了。

“六尺巷”的故事也表达了同样的智慧。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为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于是,两家争执顿起。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老夫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于是飞书京城,让张英出面“摆平”此事。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笔写了一首诗,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老夫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强硬的办法或者什么锦囊妙计,但老夫人看到的却是一首打油诗。最后全家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宅基地虽然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倒不如让他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叫人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宰相一家的忍让感动了邻居,于是邻居也让出了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同时空出了一条巷子,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出现了一条可以自由通行的六尺宽巷子。

至于说到“勿谋良田”,当数孙叔敖的教子遗训了。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孙叔敖临死时告诫儿子:“我活着没有接受楚王的封地,死后楚王必定封你城邑,到时候,你一定不要接受别人都争着要的城邑。在楚越边界有个叫寝丘的地方,低洼脊薄,城市的名字也不吉利,历来没有人争,你只管要它,能保你衣食饱暖且常保不失。”孙叔敖为相清正廉洁,不蓄余财,死后几年,儿子穷愁潦倒,只好上山砍柴为生。孙叔敖的好友优孟得知后,上朝提醒楚王,楚王立即下令给孙叔敖的儿子重赏封地。孙叔敖的儿子按其父嘱,不要肥缺城邑,只求脊薄的寝丘。楚王封给孙叔敖的儿子寝丘四百户赋税,还夸奖贤者之后有贤风。按楚国规定,功臣的封地经过两代,别的人被封时就收回国有。由于寝丘是人们不屑一顾之地,所以孙叔敖的子孙在那里一直传了十几代。孙叔敖不以俗念争肥缺而得长利,后人称之为“短智佐君王,长智利子孙”。

宋代宰相司马光在《家训》中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这才是真有智慧。意思是说把华屋良田留给子孙,即把财产留给子孙,他们未必能守得住;把书留给子孙,他们也未必能读。不如实实在在地布施行善,广积阴德,给子孙留下长久的庇荫。这句话,就是教人不要奢侈。传家不要用财富,也不要刻意去追求财富,因为容易偏到“利”这一边,而轻忽了“德”和“义”。古人教人要重德而轻财。即使是没有华屋良田,过着很简单的生活,但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却很充实。因此,“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是古代智者告诉人们的生存智慧。

同类推荐
  • 上司下属,两人三脚向前冲

    上司下属,两人三脚向前冲

    本书以“上司与部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核心理念,通过部下和上司两个视角,针对职场人最关心的“员工激励”、“评价”、“领导力”三方面出现的理解差异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释。书中一方面批评只知道照搬管理理论却不懂沟通的上司,一方面引导部下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待上司或公司的安排,改变上下级互相之间不理解的窘境,让上下之间真正消除隔阂,互相作用,重新怀着共同的目的携手打造一个“幸福”的职场。
  • 教你游刃社交的26招

    教你游刃社交的26招

    本书精选了26个必备的社交妙招,助您最大限度的领悟社交的精华,而每招下面,又衍生出许多小招,它们几乎穷举了社交中的所有障碍,教您见招拆招,感受社交的超然化境。
  • 习惯创造卓越

    习惯创造卓越

    追求卓越是生命中最炽热的的因子,渴望成功是人生最活跃的本能。因为,成功意味着生命的富足与健康,成功代表着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尽管生活从来不会让我们尽如人意,人生始终都是竞赛般的艰辛,但成功的梦想,从人生开始的那一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热得滚烫。
  • 你配得上世上的一切美好

    你配得上世上的一切美好

    本书作者以自己十余年的青春奋斗历程告诉你:无论你过去经历过什么,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要始终保持一颗温暖如初、积极向上的心,困顿中要有所坚守,悲苦中应怀揣希望。依赖别人,不如建设自己;仰望梦想,不如超越自己;期待爱情,不如等待邂逅。如此,曾经的那些眼泪与痛苦,那些迷茫与挫折,都将变成云淡风轻的过往,微笑如一朵洁白的莲盛开在你脸上。你安静地行走在大地上,如花,如树,如风,如云,如最美丽的一处风景。
  • 16节职业素质课(下)

    16节职业素质课(下)

    人,是国家的关键,提高人们的素质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也是企业的关键,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本书作者一直在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线工作,累积了大量的职业素质教育经验,从而创作出这本本土化、适合中国企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培训读本。书中对中国人职业素质的缺失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更总结出了一套提高个人职业素质的理念与方法,是每一个职业人士的素质提升读本。
热门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炼魔天尊

    炼魔天尊

    越战越勇,战无不胜,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 灰烬之手

    灰烬之手

    我是恶魔?不!你们才是恶魔你们这群假借神圣之名的邪徒才是对了,还要感谢你们释放的天启之辉是它造就了现在的我哦,时间到了是时候献出你们的灵魂了,罪人们
  •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哈佛大学是古老的,但却是充满活力的。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什么呢?哈佛校长洛厄尔有一番精辟的高论,他说:“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哈佛的年龄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物;它就永远不会衰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达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可能变化,但目的的本身是永远不变的。
  • 改变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补缺

    改变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补缺

    历史,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故事组合而成。当中,不少故事都是由于前人所犯下的错误,产生出教人痛心疾首的结局。心里想着,如果,当时的「历史人物」可以有更佳的处理方法,后果便不至如此了。倘若,可以神奇地,容许修补当年历史中的「缺陷」,情况将会变成怎样?试想像一下,假如在公元前二一零年,秦始皇成功把帝位传予仁厚的扶苏,而不是残暴的胡亥,接下来会有甚么光景?又假如,在一八六零年的中国清朝,不再积弱无能,成功击退趁机侵略的英、法两国联军,对于后世又会带来甚么影响?
  • 爷,我和儿子不识你

    爷,我和儿子不识你

    一朝穿越之时竟发现身体主人是因为难产而死,而她为了活下去硬生生生下了这个孩子,好,很好,她一下子从纯情少女直接到生孩子。OK没毛病,可是这孩子他爹是谁?这师傅和师兄对她宠爱有佳,这孩子他爹却是霸道又可怕。谁告诉你她要让这两人相认了,给小孩再找个有钱的爹也不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俊凯磨人小鬼我宠溺

    王俊凯磨人小鬼我宠溺

    安陌雪儿天生就长得奇异的瞳孔,得到除夕之夜,就会变成彩色,身边的人都说她是不吉利的象征,殊不知,她的体内有……她虽身处豪门,却只有一个妈妈疼她,爸爸找了小三,十二岁……,唯一的妈妈也离开…她,她开始变得冰冷……走了,离开了这个让人讨厌的家……直到她遇到了他……
  • 星际冢坟

    星际冢坟

    星球遭遇战争波及,环境发生异变。为了生存,残留的幸存者背地里展开惨无人道的生物实验。而其中的一名实验体,大脑被植入了一段特殊的记忆。依靠着这些记忆,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存活下来。在逃出实验室之后,却发现这场实验的背后隐藏着惊天的阴谋。
  • 死神传记

    死神传记

    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也许存在着我们并不熟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