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了解自己是正确择业的基础之一,你一定会说“谁不了解自己呢?”是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和籍贯,当然也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出身。但“自己”的内容远远不只这几项。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什么?你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以及能力优势是什么?你最适合干什么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有些人自以为了解,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的情况下,我们会做出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决定。大概正因如此,古希腊德尔菲古庙前的石碑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
一个人愿意看什么书,喜欢从事什么活动,向往哪种职业,就表明了一个人的兴趣倾向。兴趣是对需要的情绪表现,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职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兴趣是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
1.兴趣的类型
人的需要是复杂的,人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和社会兴趣。物质兴趣与人的物质需要相联系,表现为对物质的迷恋和追求。物质兴趣是由人类自我保存和延续后代的本能决定的。
精神兴趣主要是指对文化、科学、艺术的兴趣,科学家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使他们乐而忘忧;发明家对发明的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精神兴趣可以增加人的求知欲,使人朝气蓬勃地去工作和探索。
社会兴趣包括对社会工作和组织活动的兴趣。例如:参加妇联、工会、群众组织的活动,热心群众福利事业,关心国家大事等。
从发生和发展来看,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你喜欢跳舞、打球,可能是因为跳舞、打球等活动本身对你有吸引力。通过这些活动你会获得愉快和满足。这种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是直接兴趣。你可能感到学外语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对它仍然兴致很浓,这并不一定是学外语本身会给你带来什么轻松愉快,而是学好外语能继续读学位、能出国、能找到你理想的职业这一结果在吸引着你。这种对活动结果产生的兴趣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调动活动的积极性。许多研究表明,凡在事业上做出突出成就的人,都是双重兴趣在起作用,特别是间接兴趣对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兴趣不仅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原来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又引起了新的兴趣。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兴趣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兴趣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
虽然人们有着共同的兴趣,但人们的兴趣又是千差万别的。有人对学习和研究自然知识感兴趣,如: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有人则对学习和研究社会知识感兴趣,如:法律、管理、历史、宗教等;有的人倾向于情感世界,活跃于人际交往领域;有的人则倾向于理智世界,在数学、公式领域内自由翱翔;有人对智力操作感兴趣,对读书、写作、演算、设计乐而不倦;有人则对技能操作感兴趣,对修理、车、钳、刨、铣、摄影、琴、棋、书、画等津津有味。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文学、新闻等情感文字活动的人,硬要选择抽象的数学领域,便会使自己苦不堪言。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技能操作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要他把兴趣转移到书本的理论知识上来,他也会感到无用武之地。正是这种兴趣上的差异,构成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说兴趣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兴趣影响对未来的选择。兴趣的变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明确,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一般说,职业兴趣的发生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和志趣。
有趣是职业兴趣形成的第一阶段,往往是由新异现象或新颖刺激所引起。这种兴趣带有短暂性、盲目性和易变性等特点,还处在未分化阶段,随生随灭,变化不定,很容易被新的兴趣所代替。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就会产生乐趣,使人的职业兴趣向专一深入的方向发展。乐趣具有自发性和坚持性的特点。这时的职业兴趣已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开始探讨职业的内在联系。当人们的兴趣与奋斗目标相结合时,便发展为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主性、方向性等特点,表现为行动和意志的一种倾向。
职业兴趣一旦形成,就舍使人的行为产生定向性,促使人积极寻求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人的早期兴趣对未来职业活动起着准备的作用。
其次,兴趣可以开发智力。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活动。举凡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对人类做出贡献,莫不是由于他们的创造兴趣和他们对事业的责任感相结合而凝成的一股强大力量,推动他们不断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能调动其整个身心的积极性,使人积极地感知、思考、大胆探索;就能使人情绪高涨、想象丰富;就能增强记忆效果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牛不喝水强按头”是不可能充分发挥一个人聪明才智的。
其三,兴趣可以增强人的适应性。兴趣可以扩展人的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力的内部因素。当我们对某一工作有兴趣时,枯燥的工作也会觉得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兴趣使认识过程和活动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可以调动身心的全部精力,使人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投入工作,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据研究,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不感到疲劳。而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精疲力尽。多方面的兴趣可以使人善于应付多变的环境。如果需要变换工作性质,也能很快熟悉并适应新的工作。
其四,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对某种活动的浓厚兴趣是智力迅速发展的“触发器”。英国著名女人类学家古道尔从小喜欢生物。她中学毕业后,对黑猩猩的强烈兴趣,使她不畏艰险,只身进入热带森林与黑猩猩一起“生活”了10年之久,并获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揭开黑猩猩的秘密作出了贡献。
居里夫人曾说过,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业的人,是个最聪明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异常厌倦的人会在职业岗位上做出什么成绩来,兴趣可以使人由“愚钝”变为“聪明”。
3.良好的职业兴趣品质
良好的职业兴趣品质,对选择职业和适应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职业兴趣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职业兴趣的广度。有的人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不知晓,对各行各业都怀有兴趣;有的人除了与自己工作、学习有关的活动外,对其他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职业兴趣广度上的差异。职业兴趣的广度是指其广阔程度,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类的一切东西对我都不是陌生的。”反映了马克思的产泛兴趣和渊博知识。广泛兴趣是青年就业成才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只在已习惯的、狭小的活动范围内探寻新的活动方式,是不容易取得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具有广泛的职业兴趣的人,眼界比较开阔,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方面受到启发,有助于确定与其能力倾向一致的职业方向。
②职业兴趣中心。广泛的职业兴趣必须与中心兴趣相结合,才能称为良好的职业兴趣品质。只有广泛性而无中心职业兴趣的人,知识肤浅,没有确定的职业方向,在选择职业时往往犹豫不定、左右徘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成才。只有在广泛职业兴趣的背景上,有着决定活动基本倾向的中心职业兴趣,才能使人获得深邃的知识,使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职业兴趣的稳定性。有的人职业兴趣一经形成就稳定不变,尽管以后兴趣面不断拓宽,但始终保持着原来的职业兴趣,有的人则职业兴趣波动多变,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对某一职业很容易发生兴趣,但很快又被另一种职业兴趣所代替。在选择职业时,这种人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难于适应职业。只有稳定的职业兴趣,才能推动人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和深刻的知识。
④职业兴趣的效能。是指职业兴趣在选择职业过程能够产生的效果,包括职业准备过程和求职行为。职业兴趣的效能水平往往是由职业兴趣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兴趣只停留在期望和等待的状态,就缺乏应有的推动力量,不能产生实际效果。只有积极主动的职业兴趣才是有效的。
4.职业兴趣类型及相应的职业
职业兴趣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根据《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中不同职业对兴趣因素的要求而整理成的职业兴趣类型特点及相应的职业,可供参考。
兴趣类型1——愿与事物打交道。
这类人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相应的职业诸如制图、勘测、工程技术、建筑、机器制造、出纳、会计等。
兴趣类型2——愿与人接触。
这类人喜欢与人交往,对销售、采访、传递信息一类的活动感兴趣。相应的职业如记者、推销员、服务员、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
兴趣类型3——愿干有规律的工作。
这类人喜欢常规的、有规则的活动,习惯于在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相应的职业如邮件分类、图书管理、档案整理、办公室工作、打字、统计等。
兴趣类型4——喜欢从事社会福利和助人工作。
这类人乐意帮助别人,他们试图改善他人的状况,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相应的职业如律师、咨询人员、科技推广人员、医生、护士等。
兴趣类型5——愿做领导和组织工作。
这类人喜欢掌管一些事情,希望受到众人尊敬和获得声望,他们在企事业单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行政人员、企业管理干部、学校辅导员等。
兴趣类型6——喜欢研究人的行为。
对人的行为举止状态感兴趣,喜欢谈论人的问题。相应的职业大都是研究人、管理人的工作,如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研究工作以及教育、行为管理工作。
兴趣类型7——喜欢从事科学技术事业。
这类人对分析的、推理的、测试的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喜欢独立地解决问题,也喜欢通过试验得到新的发现。相应的职业如生物、化学、工程学、物理学、地质学等研究工作。
兴趣类型8——喜欢抽象的和创造性的工作。
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大都喜欢独立地工作,对自己的学识和才能颇为自信。乐于解决抽象的问题,而且急于了解周围的世界。相应的职业大都是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验工作,如社会调查、经济分析、化验、新产品开发等。
兴趣类型9——喜欢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作。
这类人对运用一定的技术、操作各种机械、制造新产品或完成其它任务感兴趣。他们喜欢使用工具,特别是喜欢大型的、马力强的先进的机器;喜欢具体的东西,而不喜欢抽象的东西。相应的职业如飞行员、驾驶员、机械制造、建筑、石油、煤炭开采等。
兴趣类型10——喜欢具体的工作。
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从事制作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的工作,并从完成的产品中得到满足。相应的职业如室内装饰、园林、美容、理发、手工制作、机械维修、厨师等。
一个人的职业兴趣可以通过兴趣测验来确定,兴趣评定基本上是对个人价值系统的评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职业选择上。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兴趣量表是斯特朗一坎贝尔兴趣量表和库德职业兴趣量表。
值得提出的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职业感兴趣,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干好这一工作,但如果某人对某种职业不感兴趣,那么他干好这种工作的希望就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