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9700000058

第58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2)

王安石微微一笑,随口吟出一首《菩萨蛮》词,权作答复。“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出典】

蒋捷《虞美人》。

【原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简介】

蒋捷(约1245~1305),南宋词人。字胜欲,自号竹山,学者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遁迹未仕。生平“以词名一时”(沈雄《古今词话》引《松筠录》语),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一卷。所作词章,内容多以忆昔伤今为主;艺术上“炼字精深,音词谐畅”,想象丰富,形式自由,风格较近辛派。后代词论家对其拒绝出仕元朝的人品气节虽一致赞赏,而对其词作的评价却分歧甚大:明毛晋、清朱彝尊、纪昀、刘熙载等人都褒赞其词,刘熙载甚至推之为“长短句之长城”(《艺概·词曲概》);但清周济、陈廷焯、冯煦等人则贬损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列之于南宋词人最末,并说:“竹山虽不论可也。”

【故事】

宋朝灭亡后的一天晚上,蒋捷带着满怀愁绪,投宿在一座寺庙中。

寺庙的方丈见他是一介书生的模样,又文质彬彬,便让小和尚殷勤侍候,临睡之前还来房中和他闲聊。谈起国破家亡,蒋捷与老方丈自然又是一番感慨。

送走老方丈,蒋捷和衣躺在床上,窗外的春雨不停地敲打着窗棂,点点滴滴一夜未停。

春雨恼人夜难眠,直到天快亮时,蒋捷才在蒙眬中感到睡意,一时竟进入了梦乡:仿佛回到了少年时期,五花马千金裘,行乐歌楼酒舍。红烛灯前,锦罗帐中,耳畔潇潇不歇的春雨,犹如丝竹之音,令人陶醉。

突然间,元兵长驱直入,金戈铁马,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刹那间,中原大地狼烟滚滚。他慌忙乘舟出逃,又是潇潇春雨,摧人肝肠!只见云低江阔,一阵阵秋风中,北雁南飞,声声凄厉。

此时,突然传来叩门的声音,原来是老方丈让小和尚招呼他去用早饭,而他却还在梦中。

蒋捷翻身下床,对着房中的铜镜草草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只见铜镜中的自己已双鬓斑白,岁月与苦难在额头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此时,他深感人生的悲欢离合,犹如春梦一场。蒋捷无心去用饭,回身坐在桌前,挥笔写了《虞美人》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就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典】

姜夔《暗香》。

【原作】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1209),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终身布衣。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姜夔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精通音律。工诗,词尤有名。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其词现存80余首,内容丰富,有咏叹时事,感念旧游,描写旅况,眷怀恋人,咏物寄情等,如《扬州慢·淮左名都》、《探春慢·衰草愁烟》、《长亭怨慢·渐吹尽》,以及传世名作《暗香》、《疏影》两首咏梅词。姜词风神潇洒,格调高旷,素淡幽远,简洁淳雅,以清冷刚健的笔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对史达祖、吴文英亦有影响。他有17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琴曲《古怨》注明指法,可弹奏,是词和乐的合集。其诗现存180余首,初学黄庭坚,中年摆脱江西诗派束缚,转而追随晚唐的陆龟蒙,琢句精妙,意境幽隽。所着《白石道人诗说》,主张诗“贵含蓄”,要有“气象”、“韵度”,要“深远清苦”等。今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着作传世。

【故事】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姜夔客游湖南,在那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福建老诗人萧德藻。他们谈诗填词相见恨晚,一老一小竟结下了忘年之交。萧德藻老诗人非常赞赏姜夔的诗才,便决定将自己的侄女嫁给姜夔,并带着他一起来到浙江湖州,在那里居住下来。

不久,在萧德藻的介绍下,姜夔认识了南宋四大诗家(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之一的杨万里。杨万里早就读过姜夔的诗,对他的词十分欣赏,并称赞姜夔的诗风犹如陆龟蒙,他们交往日深,经常诗词唱和,把酒论诗词。

一次,杨万里介绍姜夔带着自己的诗去见南宋四大诗家的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他们初次见面,范成大便认为,姜夔的翰墨人品,都像晋宋的雅士,心中十分喜欢,便当下征求姜夔的新作。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姜夔去拜访范成大。这一天下着大雪,他们把酒对饮,纵论诗词,谈得十分投机。酒后,范成大邀姜夔园中观雪赏梅。他们信步而行,姜夔不禁吟起诗人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一诗,当吟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时,大受启发,于是挥笔写了一首《暗香》词,“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出典】

苏轼《浣溪沙》。

【原作】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思想博杂,于儒、道、释均有吸取融汇,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政见上倾向儒学,在人生处世上出入庄老禅宗。积极从政,坚持操守,但反对欲速轻发,既为新党所不容,亦为旧党所不满;然其生活态度“期于静而达”,观察问题颇能超脱,处世接物又复旷达,故虽历尽挫折漂泊,始终达观。其文学主张受欧阳修影响,反对五代宋初浮巧轻媚的文风。其理论主张对宋代诗文革新贡献甚大,对后代也有影响。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俱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所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文坚持了欧阳修文平易之路,而更为畅达自由;文体多样,风格亦多样。诗存2700余首,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山水游记、朋友唱和乃至艺术创作的经验和鉴赏诸多方面,抒写情怀,慨叹人生,讥弹时致,寄寓名理,无不形象鲜明,神味完足。苏诗风格多样,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诸人均有继承发挥,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极为分明,实现了他“系风捕影”能充分达意的文论主张。苏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刚健为主,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才能,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贬到徐州任太守。那年初夏时节,他信步来到徐州城东二十里的农村。这时候,簌簌轻风,枣花飘落,纷纷扬扬,落于巾袖之上。苏轼听到家家户户的缫车唧唧声音,看到这欢乐繁忙的景象。因为夏天天气炎热,穿着粗布衣服的生意人,斜倚在古老的翠柳树边,放开喉咙,高声叫卖,树阴下放的是两筐鲜嫩诱人的黄瓜。

诗人面对农村生机盎然的大好风光,作为一州之长的太守,自然感到兴高采烈,开怀畅饮。畅饮之后,他觉得有些困乏,很想随意喝点儿什么,然后痛快地睡一觉。为了能喝一杯清茶解渴,他轻轻地很有礼貌地敲开了农家大门。

词人喝过茶后,和老农畅谈丰收情况,感到淳朴敦厚的民情、闲适的心情,于是即兴创作了抒发个人情怀的《浣溪沙》词,“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出典】

晏殊《破阵子》。

【原作】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仅14岁,以神童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到集贤殿学士,同

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名着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词最工,风格清而疏朗,脱去花间派浓艳浮靡之习,在当时词坛独具一格。今存130余首,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清平乐》(红笺小字)、《山亭柳·赠歌者》等。至其诗文,《宋史》本传评:“文章赡丽,应用无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诗存130余首,文存10余篇。有《晏元献遗文》一卷、《珠玉词》一卷传世。

【故事】宋代的一个清明节后,燕子归来,梨花落去,百花争艳的季节已过,已是“绿肥红瘦”的时候了。在这暮春时节,有一户人家的花园景色多么诱人:绿水荡漾的池塘上,点缀着几点青苔。枝叶扶疏的林子里,不时地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声,显得格外的幽静。只有轻轻的柳絮,在随风飘荡。看到这样的情景,留在家中的采桑姑娘再也按捺不住自己了。这时候天气已暖,桑叶肥大,繁忙的采桑劳动开始了。一群年轻活泼的姑娘挎着篮子去采摘桑叶,路遇相逢,互相打着招呼,东邻女伴告诉她路遇的女友,说难怪自己昨夜做了个好梦,原来是预兆着自己今朝斗草得胜啊。她讲着讲着,不禁又笑了起来。那青春的笑容洋溢在明媚的春光里,使春天更加显得美丽动人,逗人喜爱。

于是,大词人晏殊根据这个少女的生活片断,以她劳动生活为题材,写了《破阵子》词,“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出典】

黄庭坚《清平乐》。

【原作】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时称“苏门四学士”,而黄庭坚于诗影响尤大,于元佑间即与苏轼并称“苏黄”。对诗歌创作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主张:强调独创与个性,主张“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引其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论。其诗今存近2000首,内容除少量反映北宋中后期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的作品外,多为思亲怀友、感事抒怀、羁旅行役及书画题咏之篇章,较全面反映出宋代士大夫文人日常生活及精神世界。其诗语言生新瘦硬,音节拗峭挺拔,句意曲折跌宕。尤注意学杜甫,创拗律。以七律论,拗体几占半数。还长于书法,行草兼善,楷法亦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有墨迹《华严疏》、《松风阁诗》、《诸上座帖》等传世。着作有《像章黄先生文集》、《山谷诗内、外、别集》等。

【故事】

黄庭坚在很小的时候,就聪明绝伦。5岁时就已经能够熟读五经(《诗》、《书》、《礼》、《易》、《乐》,是儒家的五部经典着作)。但是,他还不满足,他问他的老师说:“学生听说有六经,怎么我只读了五经?”他的老师说:“还有一经是《春秋》,但不值得去读。”黄庭坚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既然都是经书,为什么不要读呢?”于是,他便去找到《春秋》,十天之内将其读完,熟记在胸,没有一字遗漏。

到他7岁那年,已经能作牧童诗,而且非常出众,远近闻名,人们称他为“神童”。年岁稍大,一次参加乡试时,主考官看了他的试卷,大为惊叹,在上面批了一行字:“此人文才超人,将来一定会扬名四海。”果然,黄庭坚日后开创了江西诗派,名噪一时。

有一年暮春时候,黄庭坚问自己,春天到何处去了呢?她悄悄地离去没有一点儿痕迹。如果有人知道她的去处,请叫她回来与我们同住。此刻,他感到春天的踪迹确实无人能知,除非去问一下黄鹂鸟。但是,黄鹂鸟不停地鸣叫着,没有人能懂它叫的是什么意思,叫罢,它趁着风势飞过了蔷薇的花丛。于是,黄庭坚面对暮春景色,十分留恋,挥笔写下了《清平乐》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同类推荐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对于当今世界的组织来说,如果它们是企业,就必须为了竞争而适应和创新;如果它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期望而适应和创新。有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传统的组织形式并不能为达到这些要求而提供很好的帮助,于是人们便尝试起了一系列的其他形式。这些其他形式通常被称为“新组织形式”。
  •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小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从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
  •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热门推荐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普通的世界

    普通的世界

    《普通的世界》这个系列的小说都是比较轻松的!目测会有四个部分,分别记录普通的世界中不太普通的事情。整个路线是耽美。新手文笔可能会有点问题,不过会努力改的!「风吹过的时候,会带来什么呢?
  • 业余魔法

    业余魔法

    奇幻世界+蒸汽朋克+发条+黑暗向+星际/魔兽/战锤/琥珀魔改。get到兴趣点就进,这本不会太监。既视感什么的,当然是向琥珀致敬咯。
  • 穿越之官商一体

    穿越之官商一体

    做为某部队司机的申晨在一次运输军备物资的任务中,莫名连人带车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在这个世界中,申晨步步为营,开医馆,卖彩票,建庄园,一步一步的爬到了这个朝代的权力和财富的巅峰!
  • 上古传说之勇者世纪

    上古传说之勇者世纪

    命运以不可抵挡的姿态轰然降临,本来安静祥和之地再起血与火的悲歌。这是一个男人拯救世界的故事,一篇战士的传说以及勇者的史诗。雷瑟他走过了很遥远的路途,遥远得让他忘记了回去的方向。走过天堂与地狱,走过愉悦与悲伤,最后来到巅峰的神座面前,沉着地面对注定了的死亡。或许,这个时候的他,才真正实现了自己那原本卑微的梦想。“死去,但是名字却留在史诗上,永远地留下去。”
  • 愿逐月华流赵君

    愿逐月华流赵君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华:赵君,我们不该这么晚相识,总觉得我们好像老早就认识了。赵君: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在人生最好的时光里相遇。月华:其实,是在我们相遇后,生命才有了最好的时光……
  • 君为情倾

    君为情倾

    知道自己犯下打错,她躲在树上,怕被他惩罚“下来”“不下不下”哼,她吐了吐舌头,朝他扮了个鬼脸“当真不下来”说完单脚一跳一个侧转,跳到了数枝上她一害怕,脚站不稳,他拉着她掉了下来,他背朝地“有没有受伤”明明受伤的是他,而他眼里只有她“我我,,,没事”看见他衣服划破了,后背摔的血淋一片,眼泪掉了下来“傻瓜,我没事”他温柔的帮她擦眼泪。“就算你犯了天大的错,也由我承担,所以,不要躲了好吗?”他轻吻她的额头
  • 女配拯救者

    女配拯救者

    因身体死亡被‘拯救女配’的官方选中,从而踏上了拯救女配的旅程。什么?他不仅要改写女配的命运,还要给女配觅得良缘?好吧,他觅就是了!可是,怎么觅着觅着,这女配就找到他身上了?叶凌宇表示,咱是正经人,坚决不干坐怀不乱之事。
  • 呆子陛下,万福金安

    呆子陛下,万福金安

    楼之画从未想过,有一日会因一次踩踏事件而命陷黄泉,待蒙胧清醒,她却早已魂穿异世,在这陌生的朝代经历着从不敢想象的曲折,一次偶然的救治,沾染上了弃不了的爱恨情仇,终有一日,硝烟已过,鸦雀横飞,她站在经历过大战洗涤的战场上,朱红锦衣随烟飘扬,飞散在空气里,清冷的眼眸望着四处残骸,江山秀丽早已落满离殇,遥想那年,你我年少,今岁却难两相全,只道朝拾蹉跎,旖旎不在,霞光映出云雾,乍泄出希望,薄唇轻启道“呆子,在叫一声娘子,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起竹林

    风起竹林

    我抬手十八年的岁月纷纷扬扬,红尘把黑夜抖落成你的衣裳待秋雁再横渡湘江,谁一剑斩断了好梦一场我抬手十八年的岁月仓仓皇皇,红尘将星光镂刻成我的嫁妆待海棠再落满西窗,独剩了劫后余生的怅惘须臾千百年后你若不记得竹林中白衣的姑娘可还记得那日风穿竹叶的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