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一帮妇女群众不分白天黑夜地护理流感人员,积极进行宣传疏导与认真细心地做思想工作,从而安定了人心惶惶的民心,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流感的蔓延与人员的伤亡,挽救了帮村群众的生命。由于她出色的表现与果断的决策,深受当时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她后来当上队长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1971年2月2日,县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区、乡革委会社(乡)、队(村)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阿妈啦负责妇女工作,她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听党的话,积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人们,少说多干,无论做什么,她都能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工作,圆满出色地完成任务,使全生产队在农业生产中年年有余,玉米、土豆、蔬菜等可以自给自足,再也不必从外地运进蔬菜来。
次仁曲珍一直向往北京,想到北京的金山上见一见毛主席,也想走出樟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愿望就像朝圣一般强烈,可一直未能实现,但在她的心中却凝结成了一股跟着毛主席走的坚定信念!直到1972年,次仁曲珍虽然去不了北京,她却和来自全区的许多生产队队长一样,有了到日喀则、拉萨、林芝、山南参观学习的机会。这也是她第一次走出樟木,也是唯一的一次。
她看到了林芝毛纺厂、纳金电站、新疆的奶牛、内蒙古的绵羊、林场丰收的水果、农场饱满的青稞种子等,大开眼界,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些都是五星红旗飘扬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林芝期间,参观了林芝红旗生产队。在队里,她不仅认真学习了农业、牧业、林业的生产技术,还在她的心底,突然出现一个心愿,要把樟木沟也建设成像眼前参观过的这些地方一样美丽漂亮!她还把林芝带回的果树苗试验性地进行了种植,意外地得到了成活,成功地在帮村生产队开花结果。
有一段时间,阿妈啦常常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想着毛主席、共产党、解放军给翻身农奴带来的好处。每当看到升起的国旗,她的脸上就充满了一种无言的激动,她感觉自己仿佛年轻了许多,感到浑身倍添了无穷的动力。
这时,她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带领乡亲们开展农牧业生产的问题。要紧的是必须带领村民干好各种农活。思想来了个180度大转变!她对村民说道:“夏季牛粪捡得多,寒冬才有热乎乎。”
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丈夫普尔巴回到家,又不见次仁曲珍,埋怨的语气中透露出骄横:“真不该,不到天黑,不回家的。她啊!只顾工作,哪还想得起家啊!不知她哪来的那股劲,不管风里雨里,黑天白日,她一点也不知累,一点不叫苦。”
同年的3月2日,樟木林区发生森林火灾,大火连连持续了7天,烧毁5个牧场,火灾中烧死2人,牦牛六十余头,烧毁林木二十多万立方米。在此次灭火救灾中,次仁曲珍仍然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大家一起战斗在第一线,为抗灾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4年1月,全县各乡实现人民公社化。工作队撤销了以后,樟木沟中的樟木、帮村、曲下村合并成立了樟木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里可热闹了,到处张贴、悬挂着毛主席像。那个火热的年代更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遍地挂着党旗、五星红旗。次仁曲珍和大家一样又一次融入到了新的生活,每天和社员们一道出工、收工,尤其是想到这是建设自己的家园,次仁曲珍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
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以前跑到尼泊尔那边的人们看到了中国这边的优惠政策,眼看着樟木人一户户富裕起来,也都偷偷跑了回来。
1984年,发生在樟木的那一次泥石流,大得惊人。顷刻间,就把友谊桥、707桥都冲走了,极大地阻碍了中尼两国人民的交通往来,以及樟木和外面的沟通与联系。政府拨出专项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樟木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灾救灾运动,次仁曲珍也踊跃加入到了这次运动中。由于樟木人民的齐心协力,很快就重建了桥梁,修通了道路。阿妈啦很珍惜这一切。
阿妈啦与战士亲切交谈
199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帮村西北角,林木繁茂的山坡。一片丛生着树木的地方有一片空地。前面是一间破旧的房子。低矮的房间里,透出稀疏的光亮。不远处,几个人影在晃动着。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房前,敲门后推开了门,弯腰走进屋内。
小煤油灯的黄光,照在来人的脸上。一个是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是村妇联主任。次仁曲珍从灶旁立起身来,打量着他们,一只手摸了摸开始变白的乱发,打了个呵欠。书记询问老人家有什么困难,村里会帮助解决的。次仁曲珍说,房子有些漏雨,能不能雇人修一下。书记非常认真地答应了。
夜深了,阿妈啦默默地目送着来人沿山坡走下去的背影。夜幕降临,与阿妈啦相伴的是天籁,还有山坡上的荒芜与寂静。
1997年,夏天的花朵刚刚落尽。小小的阳台上盛开着海棠花和一株株白色的菊花。老人趿着一双湿漉漉的球鞋,穿着黑氆氇的藏装,刚从地里挖满一筐土豆归来,身子骨健壮灵活不像年至耄耋。那一个秋天,有一拨记者来采访,她从衣柜的深处摸索出一层一层包着的各种证件,其中有日喀则地区第一届妇代会的代表证,1971年人民公社时期的社员劳动手册,樟木口岸首届人代会代表证,各种纸张泛黄、字迹模糊的证件记载着阿妈啦在获得翻身解放后,当家做主行使自己神圣权利的那些日子。
次仁曲珍很少跟别人讲东家长西家短,待人随和亲切,常常帮助有困难的村民,提起次仁曲珍的人缘,整个帮村生产二队和镇上的人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三
当次仁曲珍年过半百的时候,在劳动生产中与同村的普尔巴恋爱了。她这位在黑暗的旧社会里饱受失恋的痛苦的女人,尝尽人间苦难与摧残,被人剥夺了人身与爱的自由,甚至未婚先孕,堕胎而落下终生遗憾的不能生育的病根。如今她却能在工作队员们的做媒下,大胆自由地谈起了恋爱,又在事业上大展宏图的她,为此事不知在梦里笑醒过多少回,劳动中也会笑出声来。
很快,次仁曲珍就与这位专门为生产队养猪、上山采药的劳动能手双双上了光荣榜,同时喜结良缘。在寺庙里工作的普尔巴父亲当起了新郎新娘的唯一长辈,为他俩见证了婚礼。
全队的人们都来庆贺,新房里摆满服装、氆氇、鞋帽、兽皮,风干牛羊肉、青稞、酥油等。热热闹闹的人们,有唱藏戏、跳锅庄舞的,敬青稞酒、倒酥油茶的,端杏干、麻花的……为了一辈子幸福,次仁曲珍天不亮就起来梳妆打扮,穿上平生最华丽的衣服,戴满金银珠宝,九眼石、玛瑙等首饰,静静地等待着长久的盼望与憧憬的到来,狂跳的心不止,紧张得不知所措……幸福的时刻,总是姗姗来迟。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在大家的热烈鼓掌欢呼声中,缓缓步入房内,一个小童男、一个童女各持吉祥五谷斗和酒壶,迎接新娘……地上铺着吉祥八宝大地毯,殿中央摆着八大香炉,青烟升起,一片芳香。普尔巴的父亲坐在上面,两边是帮村的人们,房子两角的乐师们吹起法号,敲起了鼓,弹奏着六弦琴。
在喜庆中次仁曲珍与普尔巴这对新人,在万恶的旧社会里只会成为悲剧,可今天他们终于喜结良缘,自由结合了。
通宵达旦地歌舞狂欢了三天三夜。至此,次仁曲珍才算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成了真正的妇女,幸福地生活在了飘扬的国旗下。
当年曾在帮村和次仁曲珍一块工作共事过的参木决老人,也依然记得当年婚礼上的热闹劲和她的劳动热情、工作积极性。
阿妈啦与花
参木决回忆道,那一年,次仁曲珍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依然精神勃发,经常带领樟木人开荒种田,种出了品质优良的粮食和菜。次仁曲珍她呀,精神最好,工作最积极,在干好队里工作的同时,还经常帮助解放军战士伐木、修路,和金珠玛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幸福的日子里,次仁曲珍很容易回忆起痛苦的过去,联想到这幸福的来源。是谁让她披星戴月地干活,又是谁让她得到幸福?在这个苦难的岁月中,又有了些什么变化呢?她想起这一切,更感到如果没有共产党和解放军,她能过上好日子吗?能结束背夫的命运吗?
次仁曲珍经历着新旧社会的伟大变迁,在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思考,黑暗的奴隶制社会为什么差总是支不完,税没完没了?为什么天天当牛作马不停地干活却吃不饱穿不暖?为什么有说不尽的苦与难?难道真的是我次仁曲珍的命苦?回答是否定的,绝对不是的!你看现在,解放军为群众修了路,工作队带领大家分得了土地、牲畜,把穷人领上了富裕的道路,日子越来越好。
所谓的命苦,全是头人的制度太残酷。
四
十多年时间过去,老伴普尔巴去世,膝下没有儿女的她,仅靠着自己家几亩地平静地生活着。她独自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觉得自己心里头踏实,完全一种超然物外的神态,她的表情安详自在。
一天,两个外地年轻人从前面的斜坡上下来,想找口水喝,走过阿妈啦住的房前又转身离去,认为这是一间没有人住的屋子。
房子矮小,陈旧破败,已经没有了蓬勃的生机。
次仁曲珍在物质上很清贫,可她并不在乎这些,她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每天的升旗活动,带给她一种真正的满足感。她以为清贫是微不足道的,以一种纯粹幸福的心态,以一种欣喜的眼神穿过帮村。仰望着太阳,仿佛在完成这件事的时候,已与祖国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又亲密的联系。
次仁曲珍对饥寒交迫、衣不蔽体的生活至今记忆犹新。她说:
“经历过寒冬的人,最懂得阳光的温暖。我怎么能够忘记过去屈辱的生活,不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
那些天里,不断有人劝她,您老人家可以享享清福了。甚至有人风言风语地对她说:“坚持几个月可以,坚持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那就很难说了。”更有人在背地里说:“阿妈啦这种做法近乎自虐。”当时,次仁曲珍指指青天又指指大地,口气坚定地对他们说:“你们不懂啊,我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樟木飘起来,我要升一辈子国旗,一直升到我死。”
这是誓言,更是千金的承诺。她用几十年的坚忍和勇气实现了许下的承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句名言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关键在于要有恒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一个真正负责的人在做事情时会有始有终,不会在遇到困难时半途而废。要知道,做事贵在坚持,只有坚持到底,才会获得胜利,获得成功。坚持是一种勇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勇敢去承担,即使这种承担可能会让她觉得困难或是痛苦。但她都能勇敢地坚持下去,决不反悔,最终获得的不仅是胜利,还会是令人尊敬的荣誉。
五
帮村的夜刚刚一抹黑,整个山坡就像死一般的沉寂。月亮偶尔在云层里探个头,把水样的月光寂寞地洒向整个村子。不知哪只夜猫踏碎檐角的泥瓦,一声噼啪声传出好远,似乎整个村子都能听见。跟着太阳一起下地干活的村民,现在都回家了。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就早早进入了梦乡。
阿妈啦收完国旗后,关好门窗,就要歇息了。
往事如烟,往事不堪回首。她想到她苦难的童年,她想到她在青春少女的岁月里乃至以后漫长的年月里,流不尽的依旧是背夫的眼泪,她想到自己那些年的艰辛日子。共产党和解放军来了才让她结束了“喜马拉雅背夫”的命运,过上了以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日子。
深夜,次仁曲珍推开窗户,外面月明如镜,清风微微吹过,只有远处的磨房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次仁曲珍想,好多年过去了,眼前的景象与过去的记忆重叠,多少农奴啊!尽管他们容貌各异,声音不同,在头人面前却是一样怯懦的眼神、认命的表情。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了活着,而是因为她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有人会为她点亮黑暗,或是更有尊严地活着。
当年,张国华将军率领的二野十八军指战员,他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樟木这块险峻的山坡上,面对陡峭的山峦,这群热血青年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胸中涌动着豪迈的创业激情!他们战天斗地,风餐露宿,开山劈路,开荒种地,为樟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阿妈啦见证了这一切。每每想到这里,她就坚定了每天插挂国旗的信念。
阿妈啦脸上布满了数不清楚的皱纹,在这些皱纹里穿插着许多或悲或喜的故事。面容里平静的神态仿佛沉淀了所有往昔。她用那双迟钝、缓慢的眼睛看着人们,她笑了笑,发觉脸上僵硬,那笑一定很沧桑,却很美。但她的眼里有一股深沉的力量,挂旗,只有插挂国旗,她感觉生命的活力重又回到了她的身上,自己已从那种烦躁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了。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每天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每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就会感觉到工作的乐趣。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道理,众所周知,既然动物都懂得感恩,人更应该如此。也因此,阿妈啦的感恩举动让人们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感恩之情。感恩也是一种深刻的内心感受,能够增强个人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感恩是爱,是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感恩更是一个对家庭、生活乃至社会负起责任的人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