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100000024

第24章 第一堂课

星期一上午第一堂课的上课铃刚一敲响,灵山中学初三(1)班的56位同学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一改往日的喧闹,56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教室前门。代课教师黄玉斌就这样在56位学生的注目之下,踏着铃声大步地走上教室讲台。

往常在这个时候,黄玉斌应该在分水村自家的地里,他已经在地头猫着腰侍弄了半天的锄头,将地里的杂草小心地锄尽,给土豆和蕃薯浇完了粪水。然后,他走到地边的水沟旁,扯过一把茅草,哈哧哈哧地擦洗着粪桶,再把锄头连柄放倒进水沟里,撸洗干净。捞上锄头后,他将锄头立在一边晾干,绾起裤管,脱去洗得发白的解放鞋,冲着地头敲一敲鞋底,舒舒服服地坐下,将光脚伸进凉冰冰的水沟。只有这个时候,才是他最放松、最舒坦的时候。他可以静静地欣赏自家地角里一溜的豆荚,开出紫色或白色的花,远远望去像一群飞舞的蝴蝶。成片的土豆叶和蕃薯藤生长态势良好,绿油油地将泥土覆盖,藏在暗处的泥蛤蟆叫声叽哩呱啦此起彼伏,大约正躲在藤叶下互相传播春天的信息。

他只要一扭头,就可以远远地看见村头自家的两间木瓦屋。此刻,烟囱里正冒出袅袅的炊烟,母亲已经开始往灶膛里烧起火。再过一会儿,妹妹黄玉娇就会站在自家的台门口,搭起手喇叭大声招呼他,哥哥哟,吃早饭喽!

可是张老师病了,病得还不轻。张老师去县城人民医院住院前,向校长推荐了黄玉斌。黄玉斌算是张老师的得意门生,他当了三年的张老师初中语文课代表,每回语文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在张老师的鼎力帮助下,他又读了三年的灵山中学高中。最终还是差10分没能考上大学,别的同学比黄玉斌分数差的,都上了大学,自费的。黄玉斌家里没钱,连高中学费也是张老师帮助他向校长求的情。黄玉斌只能回家种地,他不爱种地,他爱读书,他的语文在整个灵山中学都是出名的。有一次全县统考,黄玉斌愣是考了个全县第一,给灵山中学的语文老师大大地挣了回脸。

可是,光靠语文成绩的优异,并不能让黄玉斌考上大学。灵山中学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人考上大学了,黄玉斌本来是很有希望的。如果放在县城的完全中学,黄玉斌的英语说不定还能考及格。可是灵山中学只是一所乡镇完全中学,每年初升高,倒还有几个保送名额读县城重点高中,考大学就只能眼睁睁地一次又一次等待奇迹发生。新分配教师都不愿进灵山中学,灵山中学就只能自己解决师资。稍微像样点的教师都教了高中,初中只剩下几个老教师和一些代课老师,张老师身体一直不太好,校长照顾他,所以他一直教初中。现在张老师到底还是病倒了,初三就只剩下退休反聘的马老师一个人教语文。二个班的课马老师尚且吃力,四个班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校长就亲自登门请黄玉斌当代课老师。

黄玉斌虽然在家种地,可是他爱读书。有了高中文化的他,空闲的时候从来不像村里人那样搓麻将打纸牌,而是经常跑去灵山中学的图书馆借书。图书馆的赵老师早就和黄玉斌熟悉了,再加上张老师的关照,所以黄玉斌毕业后仍然享受着在校生的待遇。张老师还鼓励黄玉斌写文章,黄玉斌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忙完地里的农活,读些书写点小文章便成了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坚持二年下来,他的文章终于登上了县报。黄玉斌第一次在县报上登文章,张老师中午顶着日头骑自行车赶半个小时的泥泞小路,到分水村给他送来当天的报纸,还对黄玉斌的母亲说,这孩子有出息了,将来能当个作家啊!黄玉斌的母亲不懂什么是作家,张老师就解释给她听,作家就是坐在家里写写文章,别人就会给他寄来钱,叫稿费。

黄玉斌的第一笔稿费10元钱,他在镇上的副食品商店统统买了饼干、罐头,给张老师送去,他说,这是为了感谢恩师,表示他的一点心意,张老师如果不收下,就是看不起他了。张老师心里高兴哇,第二天进了县城,特地给黄玉斌买回一叠崭新的方格稿纸,他告诉黄玉斌说,你把这叠稿子写完,你离作家就又近了一步。老师希望你爬格子,爬出名堂来,这也是老师多年未竟的心愿啊!说完,张老师热辣辣地看着黄玉斌,目光中充满慈爱和兴奋。

不久,校长也在县报上看到了黄玉斌的文章。校长找张老师了解,知道这个灵山中学毕业的学生的确不容易。所以,张老师一病,校长就马上跑去找黄玉斌,以最快的速度定下事情,还没等说人情的人来开口,黄玉斌就已经到灵山中学报到,开始了他的代课老师生活。

这样,20岁的黄玉斌站在了灵山中学初三(1)班的教室讲台上。他上身穿着一件崭新的的确良白衬衫,下身是一条半新浅灰色粗布西裤,脚上一双半旧黑皮鞋,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初三(1)班的学生,早就从张老师口中知道了黄玉斌的大名。张老师经常在作文课上,范读黄玉斌发表在县报上的文章。他满脸兴奋地捧起报纸,摘下近视眼镜,换上口袋里的老花镜,有些激动又有些自豪地说,下面,我给大家念一下,我的学生黄玉斌同学发表的最新作品,请大家认真听,好好向黄玉斌学习。

黄玉斌低头摊开课本,迅速翻到新课《少年笔耕》。他抬起头快速扫视一圈教室,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盯牢他。他又迅速低下头,将课本底下的备课本抽出,也摊开放在一边。他又抬起头,学生们仍旧热辣辣地盯牢他。他张了张口,没发出声音,脸已经先红了。他觉得底下的学生每一束目光都是火,这些火现在全都扑向他的脸孔。他仿佛听到自己的脸孔因承受不住这些热量,已经哧哧地开始焚烧,从脸孔一直烧到耳根,将整个脑袋烧得混混沌沌,再过几分钟,恐怕他的脑袋就会像一把电热壶一样,嗡嗡地发出开水沸腾的声响。他又一次低下头,这时他听到自己的心跳咚咚地乱响,仿佛有一个蹩脚的鼓师正在慌张地敲击。

学生们不懂黄玉斌在搞什么。只见他抬头又低头,又抬头,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又低头抬头,眼神飘忽不定,从自己的脸上掠过,又回来,再掠过,再回来。最后,他的眼睛定定地投向了教室的后墙,好像墙上有奇异的图案令人目不转睛。

黄玉斌的脑子里一片混沌,迷迷乎乎,仿佛突然出现了故障。他几次努力地张开口,备课本上的开场白几乎吊到了嗓子眼,可是一旦张开嘴,这些精彩的话就被无形的风吹走了,仿佛他的舌头被谁偷走了。黄玉斌急出了汗,脑尖上冒出星星点点的汗粒。他不敢用袖口去擦,生怕学生看出他的窘迫。他又一次低下头,双手慌乱地翻起备课本。一粒豆大的汗粒当地掉落在备课本上,溅湿了几个字。他心里更急了,慌忙又抬起头,可是仍旧说不出话。第一排的小女生递上来一块手帕,花格子蓝手帕叠得方方正正,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他感激地拿眼睛去看她,小女孩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他擦擦汗。他低下头擦汗,汗却越擦越多,有些像他在地里挥锄的光景。他不禁生出感慨,这课堂上使力,似乎比田地里使力还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里始终没有人发出声音,学生们仿佛耐着劲,非要等他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不可。黄玉斌不敢看表,手腕上的机械表是他父亲留下的,母亲在他去灵山中学报到前特地从箱子里翻出来,给他亲手戴上。黄玉斌真想狠狠地扇自己一个巴掌,自己这是怎么了,第一堂课就冷了场,以后的课还怎么上?

隔壁初三(2)班传来齐读课文的声音,“叙利亚是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十二岁,是个黑发白皮肤的小孩。他的父亲在铁路做雇员,在叙利亚以下还有许多儿女,一家经营着清苦的生计,还是拮据不堪……”黄玉斌猛地一个激灵,胸口有一种被人重重击打的疼痛感。他抓起讲台桌上的一支粉笔,猛地一个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地写下“少年笔耕”四个大字。然后,又在下面注上“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行小字。此刻,他发觉自己的脑瓜子仿佛忽然开了窍,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促使他不得不抛开备课本上的话语。

黄玉斌慢慢地回转过身,学着张老师过去的习惯,响亮地咳嗽一声,这时他发觉他的舌头又回来了。黄玉斌大声地说,5年前,我是流着眼泪听张老师教我《少年笔耕》这篇课文。现在,我只想给你们痛痛快快地念一遍这篇课文。“叙利亚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不以儿女为赘,一味地爱他们,对叙利亚百事依从……父亲年纪大了,并且因为一向辛苦,面容更老了……有一天,叙利亚向他父亲说:‘父亲!我来替你写吧。我能写得和你一样好。’父亲终不许可……一天晚上,叙利亚等父亲去睡了后……第二天午餐时,父亲很是高兴……叙利亚!你对不起我!……叙利亚仍是拼命工作……父亲把眼向叙利亚一瞟:即使有病也是他自作自受……我早已不管他了!……”

黄玉斌仿佛又回到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父亲是村里的一名代课老师,父亲很爱他,从来不打骂他,百事都依从他。父亲身体不好,经常无缘无故地咳嗽,吐出的浓痰还有血丝。可是父亲备课改作很来认真,常常工作到深夜,每次黄玉斌从睡梦中醒来撒尿,经过父母的房间,透过墙缝总能看到家里唯一的菜油灯仍然亮着,父亲消瘦的身影总是在黯淡的灯光下忙碌着。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虚弱,母亲常常躲在角落里哀声叹气,生怕父亲看见。父亲尽管自己很虚弱,对黄玉斌和黄玉娇兄妹俩却很爱护,常常将母亲预备买药的钱给兄妹俩买饼干吃,还不忘当着母亲的脸告诫兄妹俩说,小孩子要注意营养,有好的体力才能读好书上大学。

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吵了架,黄玉斌看到父亲每夜都辛苦到半夜,就偷偷地将菜油灯藏了起来。晚上父亲找不到菜油灯,冲母亲发火。母亲受了委屈嘤嘤哭泣,父亲低着喉咙教训母亲,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不多代几节课,咱们家拿什么供小孩子读书?你可真让我生气呀!你一个大人还不懂事理,这简直是瞎糊闹!你这算什么呢?把我的菜油灯藏起来,你让我明天怎么向学生交代?我的身体我自己最清楚,这病是吃什么药都没用的!你不要掉眼泪,我能活几天是几天,我活着一天就要让两个孩子都有书读!将来要让他们上大学,不再吃我们吃过的苦!母亲仍旧是哭,却不分辩什么,大约她是知道儿子藏了父亲的菜油灯的,只是儿子做了她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父亲一阵剧烈的咳嗽,好不容易喘过一口气,更压低了声音说,我说你不懂事理吧,做错了事还不承认错误,哭那么大声,还不快把小孩子给吵醒了。

黄玉斌终于忍不住了,他将菜油灯从床底下找出来,送到隔壁父母的房间里。母亲收了哭声,揩了泪,父亲看到菜油灯,知道他冤枉了母亲。他颤抖着扶起身子,抖擞着双手,终于递给了黄玉斌一记重重的耳光。黄玉斌咬紧牙关噙住眼泪,见父亲没有再打下去的意思,便扭头跑回兄妹俩的房间。妹妹早已经睡得烂熟,睡梦中发出甜甜的鼾声。黄玉斌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打他,而且只打了他一下。隔壁房间的油菜灯又点亮了,母亲叹息着躺下身子,父亲轻轻柔柔地说着话,黄玉斌却听不清楚。

“叙利亚的决心仍是徒然,那夜因了习惯的力,又自己起来了……其实这时,父亲早已站在他的背后了……父亲咽了泪吻着他的脸。”

黄玉斌好些天都不理父亲,父亲仍旧是每晚熬在菜油灯下。只是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夜里咳嗽得更加厉害。黄玉斌常常在梦里被一阵紧促凶猛却又极力克制的咳嗽声惊醒。醒来后,他再也睡不着。

“叙利亚因为疲劳到极,就睡去了……早晨醒来太阳已经很高了,忽然发现床沿旁近自己胸部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的头。原来父亲昨夜就是这样过的,他将额贴近了儿子的胸,还在那里熟睡哩!”

父亲终于熬尽了最后一滴血。母亲在梦里听到一阵哧啦啦的声音仿佛灶膛里的茅草哧啦啦地焚烧。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脸,她闻到一股诱人的肉香。事实上,母亲闻到的是头发烧焦的辛辣气息。母亲心里一惊,就醒了。火光中,她看到父亲趴在饭桌上的半个脑袋上的火。父亲却早已经离他们而去了,就像那股烧焦了的黑烟,在那个12年前的深夜,散在空中,挤出门缝,游出房顶的瓦缝,永永远远地消失在黑夜里。

黄玉斌泪下滂沱,哽咽着读完最后一句话,便一头扑在台桌上。哭声断断续续,像一条呜咽的小溪,继而号淘大哭,仿佛浩浩荡荡的大江,最后竟成滔滔大海,一声尖似一声,宛如千军万马的支流,滚滚地注入大洋。

学生先是惊愕,不知道黄玉斌为什么如此悲伤;继而小声唏嘘,应和着他的哭泣,最终,全班哭声此起彼伏,随着黄玉斌的哭声,热热闹闹地哭成一支浩汤的悲歌,仿佛一场悲愤欲绝的葬礼在灵山中学进行,将整个校园哭得一塌糊涂,惊天动地。

2004.4.15初稿

2004.6.26定稿

同类推荐
  • 短笛

    短笛

    泽旺邀请我们暑假到白玉县作客,说那儿的春天如同山外的阳春三月:“风儿是那么的柔:天空是那么的明净;朵朵红的、白的云与地上红的花、白的花默默相对,似在相互倾诉那许许多多不愿人知晓的什么秘密;站在山岗上,你可以领略到山外阳春三月也不曾有过的美妙,你还可以听到不远处寺院传来的袅袅钟声……”泽旺的这一番描述,的确勾起我对雪域白玉县的向往。
  • 申凤梅

    申凤梅

    本书中国当代小说。 远远的,先是有了独轮木车的“吱咛、吱咛”声,而后就有了人的咳嗽。这时候平原很静,是哑静,行人寥寥,那伸向远方的蓝灰像烟一样地弥漫在平原上。
  • 白手帕 红手帕:我体验生命的故事

    白手帕 红手帕:我体验生命的故事

    《白手帕 红手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中学教师章从初恋到结婚的漫漫情路历程。故事中,四个女人带着各自的宿命摇曳而来,与主人公铺排各具特色的床笫欢爱。
  • 寻找舟的孩子

    寻找舟的孩子

    本书是一部小小说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诠释“爱”“美”“梦想”“感动”等美好的事物,通过一个个篇幅短小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和责任感。书稿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境界很高,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
  • 饮剑诀:改朝换代

    饮剑诀:改朝换代

    在他的面前,神也为之惊,魔亦为之惧!在他的眼中,一切阴谋诡计不过是幼稚的玩笑,所有奸险小人都只是无知的顽童!他做起事来就像闪电,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他说出的话就像流星,哪怕星沉陨寂,也决不改变初行的方向……他,就是赵飞云!
热门推荐
  • 都市第一王者

    都市第一王者

    烽火连天,乱世江湖。为了出人头地,荒村少年,强势崛起,在血与泪中闯出一条王者路......权利,荣誉,美女,都在这王者路中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史上都市第一王者真正的到来了。
  • 心尖上的吴亦凡

    心尖上的吴亦凡

    “吴亦凡,其实爱情真的很简单,只要你在我在,就好了。”风中的女子头发飘逸着,眼中藏着掩饰不住的爱意。“楚凡,我们在最好的年纪中遇到了最好的彼此,原来这就是爱情。”年少痴长,能走到一起的人能有几个,真是彼此,毕竟世界这么大,能认识是最美的事情。书中包括吴亦凡,朴灿烈,黄子韬,边伯贤,吴世勋的完美爱情故事,欢迎大家观看,请加群:435246860,看完此书的可以看看第二部:《心尖上的吴亦凡之灰姑娘》。
  • 苍蓝钢铁的琶音之未来机甲

    苍蓝钢铁的琶音之未来机甲

    讲述的是在公元2055年,人类与海雾和睦相处之后的星历4000年,一个名叫龙头的组织大肆的破坏世界,并抓捕海雾的人进行实验,星海学院为了对抗龙头找到了海雾的统领,与之展开了战斗
  •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本书先从风俗史的角度对唐宋六百年牡丹审美玩赏之风习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此期牡丹赋、牡丹诗词等进行系统解读与阐述,借此分别呈现唐宋社会牡丹审美风尚之转移,以及唐宋文人士大夫牡丹审美文化心理之嬗变。通过风俗史与文学主题演进史之互参互证,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角度来共同呈现彼时时代精神之变迁。
  • 人力资源管理新论

    人力资源管理新论

    本书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体系架构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机制、人力流失过程管理、核心人才继任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等内容。
  • 520,250

    520,250

    校园内一位银发男生,帅气,聪明,霸道,任性,爱打架,忠于爱情,和另一位女生由相识吵架闹矛盾转而爱上对方…在别人眼里,这个男生爱打架,性格外向;在她的眼里,他喜欢嘲笑她是穷人,却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她;在家人的眼里,他是个喜欢闹事的家伙,在外面闹完事,不让父亲收拾残局那是不会安宁的;在老师眼里,他是个逃课,喜欢干扰正常上课程序却又非常聪明的学生,在同学眼里,他是混世魔王.但是他知道,最终,他爱这个女生,很干净,干净,恨不得她的现在,过去,将来都永远有他的陪伴,混世魔王的爱永远都只是她……
  • 长恨歌之一世荣华

    长恨歌之一世荣华

    女主:“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男主:“总有弱水三千,吾只愿饮一瓢。”以乐天之诗一首,歌大唐之绝恋。
  • 恋上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恋上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世界上有一种超自然生物。他们具有两颗尖长的獠牙。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能够变身为蝙蝠,它们的周围通常有蝙蝠围绕,自身也能变成吸血蝙蝠。他们就是——吸血鬼。他们的身体异常冰冷。拥有极快的速度,能飞行——有些吸血鬼通晓魔法,并具有不可思议的灵力。力量极大,拥有不死之身。就这样的一位吸血鬼闯进了一名少女的生活。这位吸血鬼会就此改变这名少女的人生吗?但是这名少女貌似不怎么在乎这件事。“你当真不在乎我吗?我可是一直都在乎着你的!”“你管我啊?”“我当然管你!”“凭什么啊?”“因为我是你的吸血鬼老公啊!”偶买噶!我这是中奖了还是倒霉了?下次该不该买个彩票啊?哦!糟了!我!恋上了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 孽缘:日久见人心

    孽缘:日久见人心

    爱情里是有先来后到的,但是先来的不一定是赢家,后到的未必会输。爱一个人真的不一定要在一起,也许离开才是真爱。爱情无关乎金钱地位,那是一种本能,一种直觉。
  • 校草霸上校花

    校草霸上校花

    白若兰被迫进入伊斯兰贵族学院,被校草夜魅熙夺去初吻。夜魅熙发现小妮子纯真可爱,发誓让小妮子爱上他。而白若兰被家人逼迫与夜魅熙同居,发生了一次次摩擦。又经历重重困难,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