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4700000018

第18章 黄秋雨的诗作及其评论

最后的午餐

黄秋雨

两只浸血的珊瑚瓷

两杯含泪的酒

最后的午餐间

充满了秋日的阳光

默默无语

慢慢地抬起眉头

我映进你的瞳孔

时光因此而彷徨

把你杯中的苦酒泻下来

流进我的伤痛

感谢酿酒的人

让我尝尽悲伤

多少似火的目光

多少似水的路途

在举杯之间

都像鸟一样飞翔

只留一只你银色的耳环

像西沉的月亮在心中

映照着你最后行走的姿势

酒呀,流进我绵长的绝望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5月14日

没有人知道草生长

——读黄秋雨的《最后的午餐》

汪洋

在远古洪荒时代,有一条源远流长的红水河。河边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每天每天,他们对着红水河唱一支不知名的歌。歌子缠绵温柔一波三折,却反反复复只听得懂一句:

没有人知道草生长

歌子自远古潺潺流来,润入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年头伏羲故都附近的颍河岸边,突然拔高,化成一首小小的抒情诗:《最后的午餐》(载《锦城日报》1993年5月14日)。那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换上了世纪末不赶潮也不落伍的普通服饰。男的老板裤托着一件银白色质地轻柔的茄克衫,女的水洗衫坠着一条绿影荡漾的真丝裙。面对面,坐在一家豪华大酒店靠落地长窗的一副座头上,以“两只浸血的珊瑚瓷/两杯含泪的酒”,在秋日的阳光里开始”“最后的午餐”。

时间在这里停滞,语言在这里终止,而温柔的阳光也在这里,因时间与语言的静默而凝聚。只有两双眼睛,两双洞穿千万年莽古黑洞游弋而来的无声的眼睛,在手肩的屈伸中以烛照凡尘一切的光束对望。生命以她独有的形式在这里完成了一个凄美的定格,令周围的观察者或窥视者,不由自主发出一声幽长的叹息。还有什么比这种锥心蚀骨的离别更令人伤感动情、悲戚无奈的呢?他们只是小小的两个人,而他们的故事,却是整个人类上演了千千万万遍的同一个故事,同一的主题,同一的形式。所不同的只是,这时,他们是演员,而我们这些人,是观众。他们是在感同身受我们所有人的故事,我们则只是一群不得不漠然而又不能彻底漠然的在旁边静观默想者,想帮他们一把固所不能,而要想推他们一把则更其艰难。试想,有谁愿意在别人演出自己心灵的故事也是他的心灵故事的时候,能不沉醉其中,手颤脚麻,难以行动呢?即便有那个心思,也没有行动的能力呵。一个人的一生有无数个“最后的”时刻,而每一个,都可说是一次脱胎换骨,又有谁不珍惜它呢?也许有些人会诅咒它,不过,那也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特殊的珍惜方式呀,你说不是么?

观众在沉醉中散去,偌大的世界又只剩下了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还都年轻。年轻是孤独与寂寞的代名词,你想是不是?那么,这两个年轻的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我们的代表,我们的替身要啜饮下人生的一杯苦酒,我们能阻拦他们吗?让孤独与寂寞,伤感与悲苦随他们啜饮下的苦酒而去吧。

不过,我们是不是要惭愧了?他们不惜啜饮自己的悲苦与忧伤,可是,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把你杯中的苦酒泻下来/流进我的伤痛里/我感谢酿酒的人/让我尝尽悲伤”。此酒非彼酒,是现实存在的那种液体物质,可是幸福呢?他们本可以轻而易举地采摘去幸福的花冠的呀,却留给了世界,留给了正想欣赏他们的悲苦的我们。多么潇洒,多么豪壮,又多么,让人像如邹忌者见到了城北徐公,不由自主的,自惭形秽。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不去惭愧。最显眼的一点,他们是在潇洒地解脱一些羁绊,也是把孤寂与悲伤消除,化成千缕血红的云随风放飞呀。你看,“多少似火的目光/多少似水的路途/在我举杯之间/都像鸟一样飞翔”。其实,你还是不理解他们,换个说法,你甚至还不理解你自己。要知道,生命赋予我者,欢乐与欣悦固然可贵,而悲伤与孤苦,也是像自己的血肉一样应随整个生命一起生长的,对不对?那么,当有人,他们,你或我,要把这悲伤与孤苦从身上从心里消除,恐怕至少要脱一层皮,流一桶血吧。这样一来,他们这种消除其实真的是一种智慧力的表现,也是舍身饲虎的勇毅与奉献精神的表现呵。不管怎么说,脱胎也好,换骨也好,总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而他们,我们灵魂的化身却做到了,这是值得他们骄傲,当然也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何况,他还留下了她那只“银色的耳环”做自己心中永恒的太阳。“让世界因此而黯淡”,只映照她最后行走的姿势。这是一种报偿,也是一种更深刻的痛楚,只不过,它们已化入我们的血液,随经络运行,不会造成新的伤痛了;这是灵魂的升华与净化,我们不能不感谢他们,我们的男人和女人!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我说,没有人知道草生长。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6月4日

这个和黄秋雨吃最后午餐的女人,她是谁?1993年5月14日,1993年,那一年我刚从陈州调到锦城来。真快呀,一晃都过去12年了。

重塑花瓶

黄秋雨

当你离我而去的时候

泪水就把世界模糊

在惨白的日光灯下

捡起你遗落的长发

一根又一根

还有一枚白色的发卡

时光如一床冰冻的河

在慢慢的长夜里闪烁

有一只思念之手

细心地拾起一片片记忆

如同一只破碎的花瓶

重新塑起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2月12日

都是一些伤感离别的诗,这遗落的长发,和最后的午餐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伤感,还是伤感。这个遗落长发的女子,和那个最后午餐的女子,是一个人吗?这首诗写于1993年2月,比《最后的午餐》还要早,难道,那个遗落长发的女子,又回来和他共进午餐了?这些诗,我怎么就没有看出像汪洋说的那样好。汪洋是谁?《此情深处红笺无色》,什么意思?

此情深处红笺无色

——读黄秋雨的《重塑花瓶》

汪洋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这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至理名言。的确,我们写诗,首先需要内心有情,有真情,才能感人。否则,只是一行行无意义的文字排列。

黄秋雨的《重塑花瓶》让我感动,首先就在于它的感情充沛而真挚。如果没有无比真挚的感情,我想是写不出这样深切忧伤的诗句的。“当你离我而去的时候/泪水就把世界模糊/在惨白的日光灯下/捡起你遗落的长发/一根又一根/还有一枚白色的发卡。”

很显然,诗人是在缅怀一件往事,一位女友。而这往事也许就发生在昨天,女友也许就在昨天才刚刚离去。没有离去,或者说留下的是女友的长发和发卡。这两个意象用得十分恰当。众所周知,人发如丝,那么“长发”也就是长丝,长丝,不正是长长的思念的一个代名词吗?尤其那白色的发卡,卡则不通,意思是不能沟通。长长的思念不能与“你”沟通,这忧郁,这哀伤,自然是耿耿于心,难以驱除的了。真情款款,思念殷殷。而这一切,又无从让“你”知道,诗人内心的创痛与悲苦,只能对惨白的日光灯诉说,用眼泪诉说。

这苦,日光灯并不能理解,所以它也不能帮助诗人解脱分毫。而且,由于倾诉得不到理解与回应,诗人的内心越发变得孤独而苍凉。于是,精神的悲苦在诗人的意念中幻化,连平素难以觉察的时光也变成了“一条冰冻的河/在漫漫的长夜里闪烁。”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知识分子。他没有止于在诗中只表述出自己的精神苦痛,而更重要的是把作品当作了与远离者或仅仅是读者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他在一种极度渴望交流的狂想中像那些古圣先哲一样逐渐忘却了自我,忘却了肉体凡胎的自我,而只剩下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矗立于我们面前。传统的道德规条无形中束缚着他的思想和行为。他只有在诗中寻找一种适合生命力自我扩张和发展的渲泄途径。然而他还是失败了。传统已经使他的精神定型,他只能走向自我内心的寂灭。唯一能显示反抗的,就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把自我撕裂,融入一种新造的诗化意象中,在幻觉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新确立。于是,从诗人被禁锢的大脑中探出了“一只思念之手/细心地拾起一片片记忆/如同一只破碎的花瓶/重新塑起。”

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孤独,一种智者的真正的孤独,他因为无法回避现实的矛盾,所以只有转向内心转向内在的自我。实际上是把现实的自我无可奈何地置入了某种幻境。这幻境是美丽绝伦的,却也是虚无缥缈的,你从中能够得到的,仍然只有孤独。一腔深情,到此全部化入虚无,只留下一页本来血痕点点的苍白的信笺。

诗写到这个份上,的确再无其他话可说了。

原载《锦城日报》1993年2月26日

1993年2月,离现在已经过去12年,在这些诗里出现的人,和黄秋雨的命案还会有什么关系吗?这个谭渔,他想让我看的是什么呢?看黄秋雨的伤感吗?不,绝对不止这些,难道,黄秋雨的死,和这个汪洋有关?即便是汪洋嫉妒黄秋雨,十几年都过去了……我朝门边看一眼,接电话的谭渔仍然没有回来。我站身来,通过窗子我看到,谭渔把手机捂在耳朵上,正一边打着手势,一边来回在院子里被阳光照耀的雪地上走动着。谭渔和黄秋雨的死,有没有关系呢?我为自己的怀疑感到好笑,可是我们这些人,只要一接案件,就会对每一个和案件有牵连的人发生怀疑。哪怕是一个从案发现场走过的人,我们也要多看他一眼。在黄秋雨的命案里,那个在雪地里一边打电话,一边来回走动的人,我自然不会放过。因为,他是一个有机会作案的人。他不但经常到黄秋雨的画室去,不但知道黄秋雨的底细,而且,他还知道黄秋雨绘画的价值。如果有人想利用他……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现在,他让我看米慧的诗和信,让我看黄秋雨的诗,还有这个名叫汪洋写下的诗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转移我的视线?难道,他怀疑有什么东西被我们抓住了吗?我迅速地,在脑海里分拣着那些谭渔所提供给我的信息。那些日记?他肯定熟悉黄秋雨那些日记的内容,他提醒我那些被偷的是日记的目的是什么?还有那些绘画,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作案的动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偷盗那些日记和绘画作品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想要那些日记?占有黄秋雨那些绘画作品?如果这些和他有关,那么他就可能和黄秋雨的命案有关。这个对黄秋雨知根知底的人,我却对他缺少了解……

我又朝窗外看一眼,谭渔仍然在雪地里打电话,他把说话的声音压的很低,一边说,还一边往我这里观望。他担心什么?他担心放在桌子上的东西?我的目光收回来,落在了谭渔放在茶几上的另外几张稿纸上,担心这个?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伸手把谭渔放在茶几上的另外几张稿纸拿了起来。那同样是几张剪报,不同的是,那几张剪报,都与黄秋雨的社会活动有关。

同类推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四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四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城市奇遇

    城市奇遇

    中篇小说《城市奇遇》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怀揣梦想,去城市打工。他在城里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歧视,艰难困苦和欺骗。他最后也走到了杀人越货的道路。小说能让人们从这个故事反醒关于生存与发展的时代命题。
  • 八卦掌董海川

    八卦掌董海川

    清朝道光年间,青年侠士董海川在沧州酒楼劫法场,力救恩师李教头,身陷重围;得到如花似玉的侠女吕飞燕的解救。在吕飞燕的指点下,董海川来到泰山毕霞观拜毕霞道长毕澄霞为师,学习转掌,即八卦掌的雏型。历经多种磨难,董海川终于学到这种掌法的精髓,并与吕飞燕产生爱情。此时,毕澄霞的大弟子蒋山青、道门叛逆蒋山青偕女贼刁晓莺多次骚扰道观。
  • 扬起生命的风帆

    扬起生命的风帆

    《原创阅读文库:扬起生命的风帆》收集了作者四十七篇精短小小说。这些小小说从众多角度和侧面,集中反映了社会上不同层面的鲜活事件和人物形象。作者通过真挚的语言、精巧的手笔,向人们热情地弘扬了真、善、美;用诙谐的风格、幽默的调侃,无情地鞭挞了假、恶、丑。书中的这些小小说,就像一串串玲珑剔透的小珍珠,当你欣赏她们时,你便可以从中吸取到生命中极其丰富的雨露甘泉;当你品味她们时,这些作品一定会令你的生活增添一道道迷人的斑斓色彩,从而使你的人生更加充盈目又精彩。
  • 都市诡话3

    都市诡话3

    无论伊氏兄妹搬到哪个城市,死亡诅咒总是如影随行,他们能预知哪些人将会在诡异事件中死去,却也将自己拖入了死咒包围的深渊。画中恶鬼索命、随意扭曲的变形人、吃人的五角怪屋、海中爬出的灵瞳恶女、能把活人拉进去杀死的恐怖片、让人一梦不醒的恶灵、迷失的异次元公寓,惊悚恐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他们用脆弱的身体拼命抵抗,这些无助的人们惊声尖叫,他们想要活下去! 然而,眼睛会欺骗他们,环境会迷惑他们,头脑会误导他们。人怕鬼,鬼玩人,他们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被诅咒的人坠入死亡深渊。到底怎样才能活下去!
热门推荐
  • 万鬼朝阳

    万鬼朝阳

    世上总有着许多科学家们无法解释的事情,于是人们便称为灵异。一位十九岁的男子,放假后回到家中被告知活不活二十二岁,必须凑齐三清圣书!
  • 执手今生,终不悔

    执手今生,终不悔

    上一世,她付出真心换来的却是他的刀剑刺心。重生归来,她誓要得到他的心,将它摧毁!便步步为营,精心设局。快要事成之时,她却迷茫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另一个男人频频出现在她的生命中。谁知,却掉进了一个更深的温柔局里……“寒陌央,你夺了本王的吻,看了本王的身,就不打算对本王负责了吗?”寒陌央看着眼前的那张俊脸,忍着想揍一拳的冲动,挤出一个笑容,“那摄政王,要什么呢?”某王爷邪魅一笑,“本王要你!”
  • 都市至尊医少

    都市至尊医少

    乡村最强小混混,意外获得医道传承,治不活这棺材里的人,我躺进去。灭不了这只鬼我就死给你看。算命不准你来要我命。为了完成父母生前遗愿他来到繁华都市,你很有钱?我的钱多得能砸死你。别惹我,因为我一出手,你就死了。
  • 黑天庭

    黑天庭

    乱世浮沉,天摇地荡,神、妖、仙、魔,万族争霸,豪强起于世族,枭霸崛从草莽;少年从蛮荒之地走出,一路以绝世之姿征服各路萝莉、御姐,所经之地,强者俯首,天才陨落。“我目光所及之处,只有服从,服从,再服从。”多年后,一手打造了宇宙时空、千万位面最大的黑道势力‘天庭’之主江寒如是说。
  • 追爱365:校草的冷酷甜心

    追爱365:校草的冷酷甜心

    【修改文文中,请耐心等待】【三对三宠文】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南宫幻灵和梦夜伊霜果断地选择了逃婚,并且拖上正在离家出走的风沁雪诺。四年后,她们逃到圣格瑞学校,结识了三大校草,莫名地成了全校女生公敌,天天与三大校草和三大校花斗智斗勇。某宸:“做我女朋友吧!”某诺一脸懵逼:“哈?”某陌:“从今天开始,你是我的专属小甜心了。”某灵:“我不做花心大萝卜的小甜心!”某夜:“宝贝,惹上了我,就别想跑!”某霜:“唔唔唔……”圣格瑞学校与樱格垃学院的绯闻蜜爱就此展开,敬请期待。『本文自带黄金狗粮,自带纸巾,自带去污粉』
  • 都市打怪系统

    都市打怪系统

    充值成功!寿命:-1s,时间币:+1,恭喜获得首充大礼包!【多活十年的意义很大么?你最多只能比别人多活八十岁或者九十岁那十年,又不是二十岁的十年……】
  • 殇洋

    殇洋

    他是鹰王朝兵马大元帅麾下左将军,战功赫赫,年少成名。但他闻名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或是名利,在世人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传说中,他只是俊美无双的翩翩公子。在从小一起长大的义兄们眼中,他是个话唠+逗逼。他是鹰王朝上下信奉为国教的蜀山,门下正统分支的仙门名士,灵力高超,江湖中无人能敌。是左将军的青梅竹马(至少左将军是这样的认为的)。从牡丹镇开始,左将军带着他两位义兄,一路纠缠着他……
  • 忍神

    忍神

    因为一场死亡而穿越到了异世,那里的人杀人不眨眼,为了停止这些生灵涂炭的战争,他开始学习忍术,他前世是救世主,今世必将重赴巅峰。忍尊,这不过是个垫脚石,他真正要高攀的,是传说中的忍神!
  • 风声红颜

    风声红颜

    传说,父神伏羲进入轮回之后,万念俱灰的女娲便隐入了混沌,但她的体内,却孕育着唯一一个血肉的传承。她是六界的至宝,混沌的精华,她同父神与母上大人一样,热爱着这片华夏大地,热爱着所有炎黄子孙。天地初开之时,盘古大神便有预言,世间必有大劫,或生灵断绝,或天地同灭。她的使命便是守护这片土地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只有父神知晓并能运用她的力量修复天地的创口,她必须得找到她的父亲。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她用她的三个分身历尽人生百态,以期创造下一个神州的女神。
  •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